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把「對得起祖宗」當成紀律的包子鋪,憑啥一月賣出100萬個?店主:馬虎不得

2024-04-17文化

王磊,桐廬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畢浦小籠包制作技藝的第四代傳承人。

畢浦小籠包第四代傳承人:王磊

2019年,王磊帶著發揚家族小籠包制作技藝的使命,來到杭州,開出了第一家「王繼蓮小籠店」,主打桐廬非遺「畢浦小籠包」。

王繼蓮是他的姑媽,第三代傳人,王磊的技藝是從姑媽手裏傳承下來的。

畢浦小籠包第三代傳承人:陳誌建與妻子王繼蓮

桐廬畢浦,有一老街,依山傍水,早年是水陸要道,山民要將山貨沿分水江往外銷,都得從此過,外面的客商進來,也要在此打尖留宿。

畢浦老街曾有一家著名的「老陳包子鋪」,以其美味的小籠包聞名。創始人「翹胡子」老陳於1891年出生,經營包子鋪使之聲名遠揚,成為家族傳統生意。1991年,陳誌建和妻子王繼蓮接手經營,勤勞致富,過上了美好生活。陳家小籠包以用料足、面皮軟、肉餡飽為特點,搭配特制醬料,深受喜愛。2018年,畢浦小籠入選桐廬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聲更盛。如今雖然桐廬街頭到處都有「畢浦小籠」,但老陳家的才是最正宗。盡管動作和招牌可模仿,但歷史傳承的獨特魅力無法復制,這也是老陳家小籠包如此耀眼和受歡迎的原因。

起初王磊在杭州開店,王繼蓮把自己的大徒弟派過來親自坐鎮,陳誌建則對侄子耳提面命:「家傳的手藝,要真材實料,馬虎不得,口碑搞壞了,丟的是祖宗的臉。」

第一家老店開在塘萍路方家花苑的沿街店鋪,馬路對面就是東方福邸,幾步路邊上就是城西銀泰,地鐵5號線萍水街站A口出來右拐走走幾百米,很方便。

進門就是三位阿姨,一張長台操作,一位阿姨揉面團,一位搟面皮,一位包包子,排滿一籠屜,上爐子現蒸,一屜一籠疊著一屜一籠,壘得高高低低,氤氳蒸籠。

到店吃,則蒸熟現給你上,熱騰騰燙嘴吃。

趁著燙口吃,第一口咬細口一點,讓熱氣散掉,一小團肉餡探出腦袋,第二口,肉香味濃郁,汁水鮮美,打一小碟醋,蘸醋吃,又是小籠包的另一種靈魂開啟方式。

外賣的,發往外地的,蒸至七成熟,置於一個個大托盤,以風扇吹涼,吹去蒸籠新出來的熱氣潮氣,吹至小籠包不黏,再速凍。

約莫七成熟,包子將熟未熟之際,迅速急凍,發外地。

次日拿出來,水先燒開,再放入小籠包,蒸個12分鐘,則味道最鮮美。如此,與到店吃相比,還原度最高。很多附近客人來,直接拿這種可以封口的塑膠袋40只一袋40只一袋地打包走。

劉女士是在附近銀行上班的,這天中午進來就跟大姐說要打包5袋,我問她怎麽一口氣買這麽多,她呵呵笑道,都是幫同事帶的。同事老抱怨早餐沒東西吃,劉女士就推薦了這家小籠包,還幫忙打包捎回去。

像劉女士這種自己吃過,經常要來吃,還安利給自己同事的「自來水」,比比皆是。

獲得廣泛認可,肯定是哪裏做對了。

「光是找肉就找了很多地方,龍遊、麗水、桐廬、嘉興……土豬肉只能算是一個品種概念,真正的土豬應該是過去農家自營的,一年可能一戶人家就一頭兩頭,吃的是蘿蔔青菜剩飯菜,但是這種土豬肯定供應不了市場的,不現實的。」王磊說。

傳統手藝包給你看,就是家裏怎麽包就怎麽包,你家裏包包子要搟面皮吧,要剁肉餡吧,要一勺一勺把肉包進皮子吧,再捏成包子吧,這才叫包包子。

現在的制作流程越來越機械化,采用現成的皮子和冷凍的肉餡,這樣的包子味道自然會與傳統手工制作的有所不同。

王磊強調說:「我們每天都會在早上四點半到五點之間接收到新鮮的整塊肉,我們就在眼前看著,絕對不會造假。即使是最好的供應商也可能有難以售出的部位,比如槽頭肉。如果他們把肉打成肉泥送過來,萬一裏面摻雜了一些不好的肉,我怎麽可能對得起我的客人,怎麽對得起我這塊非遺的招牌呢?」王磊是個坦率直言的人,同時也是一個講究實在的人。

他拍著胸脯保證,自己的包子除了油、鹽、醬油和味精之外,絕不添加任何其他的調味品。

在王磊心目中,自己雖然只是做區區小籠包這樣的小吃,但是舉頭三尺有神明,有家族傳承幾代人篳路藍縷才取得的這塊非物質文化遺產招牌。

還是姑父那句話:「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