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屋脊上的生花之筆:避火「神獸」鴟吻

2024-03-24文化

「驅邪縛魅,保命護宗,吞魔食鬼,橫身飲風。」

「所有邪門的克星,所有禍患的天敵,神獸鴟(chī)吻,在此坐鎮!」

觀望中國古建築的屋檐,我們常能看到形態各異的「怪獸」形象——或矗立於屋頂的正脊之上,或點綴於垂脊之間,又或裝飾在戧脊的末端。

其中,位於屋頂正脊兩端的被稱之為「正吻」,也就是大家常常聽聞的「鴟吻」。那麽,這種「怪獸」的原型究竟是什麽,又緣何被安置在屋脊之上?且聽我慢慢道來。

鴟吻,作為中國古代建築中最常見的一類建築構件,是由鴟尾逐漸演化而為屋脊獸的代名詞。【詞源】載曰:鴟吻,以外形略如鴟尾而稱,又名蚩尾、祠尾。古人認為蚩尾乃水精,為龍誕九子之一,能辟火災,故以為飾。據此可知,鴟吻在古代的首要功能是充當避雷裝置。這一功能並非僅作為精神象征,鴟吻的材質也一般選擇為具有防火效能的琉璃一類。而比它的寓意更為人稱道的,是它的外形所衍生出審美意象的孕育過程。

鴟吻最早起源於兩漢時期的對鳳鳥紋飾的意向演化。古人將連線天神和人之間互相溝通、祈福納祥的願景寄托於展翅的神鳥,隋唐時期,鴟吻的形象塑造則在繼承和總結了先秦兩漢的溫情脈脈以外,還記載了特殊的社會行為以及這些行為發出者眼中的意義。

換言之,把鴟吻意象視為一種社會「神性化」的審美標準,並以其為基準表現鴟吻造型所蘊含的無限內在禮制文化和精神風貌。如在「魚化龍」傳說的口耳相傳與佛教文化藝術廣泛傳播的雙重影響下,鴟尾的尾部逐漸演變為魚尾的形狀,同時鴟吻表面的鱗片紋樣也被認為來源於佛教中象征吞噬一切的海中大魚——摩羯魚。

此外,晚唐的能人巧匠們在與鴟吻吞口相對的外側極富創意地融入了一個小型獸首設計。鱗片、獸角、人物和背獸等多樣元素的使用運用使得細節更加豐富,為明清時期鴟吻造型向龍形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曾明確提出:「中國古建築的屋頂從來不被認為是可有可無的。我們從來不對其遮掩,而是把屋頂作為特別標榜的、驕傲的、率直的,將其全部托起,使之成為建築中最為堂皇和最惹人註目之一部。」鴟吻作為大部份中國古代官式殿宇建築的視覺最高點,在其演化過程中,順理成章地被選中成為了封建思想中在建築上畏「天」、敬「天」、追求「天威」的集中體現。

隨著封建皇權意識的日益加深和建築構件裝飾功能的持續增強,在明清以後,鴟吻曾含而不露的秘密,終於被公開展示:鴟吻的造型開始固定而為我們如今所看到的龍頭形:雙目圓睜,張著大嘴,吞著正脊。鴟尾的動態重點從展示「尾」的特征轉移至凸顯其「吻」的兇猛姿態,及細節之處添加的吻座、背劍,使得鴟吻在這一時期相比其他裝飾構件更能彰顯皇權的不可藐視與威嚴的不可觸犯。

如今,當我們站在中國古建築之前,仰望著屋頂上的凜然而立、莊嚴穩定的避火「神獸」,我們不僅可以感受到其形式上的美感,更能深入體會到其背後所蘊含的深厚的文化內涵。見證了中國古代建築文化之發展和繁榮的它們,不僅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傑作,更是中國古代文化在物質上和精神上的不二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