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五首村居詩詞,最美不過是田園

2024-06-28文化

-1-

【村居】

宋·張舜民

水繞陂田竹繞籬,

榆錢落盡槿花稀。

夕陽牛背無人臥,

帶得寒鴉兩兩歸。

這首詩描繪了農村秋日黃昏的靜謐景象,采用遠近交替的手法,意象豐富,富有新意。

前兩句以當句對的形式,濃縮描繪村居外圍:水田環繞,籬外竹滿,院中榆錢落盡,槿花稀疏。這種寫法避開了常見意象,巧妙暗示村居本身和居民品味。

後兩句是傳頌的名句,高度濃縮了薄暮景色。"夕陽牛背無人臥"一句回照前文,增加畫面感。"帶得寒鴉兩兩歸"以老牛背上棲息的烏鴉為中心,展現了寧靜和諧的氛圍,令人聯想到【詩經】中的田園風光。

全詩具有濃厚的畫意,選取的景物具有典型性,色調統一,前靜後動,和諧統一。詩人成功地將烏鴉棲於牛背的意象融入整體意境,創造出恬淡溫馨的藝術效果,充分體現了作者獨特的審美觀。

-2-

【南鄉子·秋暮村居】

清·納蘭性德

紅葉滿寒溪,一路空山萬木齊。

試上小樓極目望,高低。

一片煙籠十裏陂。

吠犬雜鳴雞,燈火熒熒歸路迷。

乍逐橫山時近遠,東西。

家在寒林獨掩扉。

這首【秋暮村居】詞描繪了秋日山村的暮景,展現了詞人欣喜向往的情感。全詞由遠及近,層次分明,動靜相間,富有畫面感。

首句描繪了通往村居路上的景象:紅葉、寒溪、空山、萬木,營造出蕭瑟氛圍。接著畫面轉向遠處,煙籠十裏陂,呈現出朦朧意境。

隨後焦點轉向近處,描繪了狗吠雞鳴、燈火熒熒的村居生活場景,暗合陶淵明詩意。最後兩句再次將視線拉遠,描繪了遠山時近時遠、忽東忽西的變幻,以及寒林中獨掩柴扉的家居,體現了詞人對閑適生活的向往。

全詞景象變換自然,情感跌宕有致,從初始的蕭瑟憂愁,到後來的淡雅欣賞,最終歸於對閑適生活的向往。獨特的表達方式和豐富的意象運用,使這首詞成為納蘭性德少見的欣喜之作。

-3-

【社日】

唐·王駕

鵝湖山下稻粱肥,

豚柵雞棲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歸。

這首詩描繪了鵝湖山下一個村莊社日的歡樂景象,展現了富庶興旺的江南農村風俗。詩人王駕以獨特的角度和巧妙的手法,透過富有暗示性的細節描寫,勾勒出一幅生動的畫面。

首聯描繪村居風光:鵝湖山下稻粱豐收,豬圈雞棲家家富足。"半掩扉"暗示村民外出參加社日,也體現了民風淳厚。

頷聯寫社日散後情景:桑柘影斜暗示天色將晚,同時點明社樹和養蠶產業。"家家扶得醉人歸"生動描繪村民暢飲歸來的場面,反映了豐收的喜悅。

全詩不直接描寫社日熱鬧,而是透過側面烘托,筆墨雖省卻意蘊豐富。這種含蓄的表現手法與繪畫性的描寫,使短小的絕句富有深意,展現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贊美和對農民的熱愛之情。

-4-

【鄉村四月】

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裏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這首詩以清新明快的筆調,描繪了江南農村初夏的旖旎風光,表達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前兩句從視覺角度描繪自然景象:山原綠遍,河水白滿,煙雨朦朧中杜鵑鳴叫,既展現了明麗的色彩,又呈現了江南特有的梅雨景致。同時,鳥聲催耕也暗示了農事繁忙。

後兩句直接描寫農家忙碌:四月鄉村少有閑人,蠶桑方畢又忙於插秧。"才"和"又"兩個虛詞生動展現了農民不停歇的勞作。詩人巧妙地將蠶桑和插田分別呼應前文的綠山和白川,形成整體上的和諧統一。

全詩語言明快,格調輕松,形象鮮明。它將自然之美與勞動之美和諧統一,既流露詩人的贊美之情,又讓讀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勞動的樂趣。詩中委婉的表達方式與朦朧的景物描寫相得益彰,展現出一幅生機盎然恬靜從容的江南農村圖景。

-5-

【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這首【村居】是高鼎避亂寧波鄉間時所作,描繪了春天農村的美好景象和兒童的活潑天性。

詩的前兩句描繪春日自然景象:草長鶯飛,楊柳拂堤,煙霧迷蒙。"草長鶯飛"展現了生機勃勃的春天氣息,"醉春煙"則生動描繪了楊柳在微風中搖曳的柔美姿態。

後兩句轉而描寫人物活動:兒童放學早歸,忙著放風箏。"忙趁東風"一語道出孩子們迫不及待的心情,也與前文的自然景象呼應。詩人透過兒童放風箏的場景,為春天增添了幾分生機與希望。

全詩前半靜態寫景,後半動態寫人,動靜結合,景物人事互相映襯,和諧統一地展現了春日村居的美好景象。詩人以簡潔明快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充滿生機與童趣的鄉村春景圖,流露出對寧靜鄉村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