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趙孟頫說「書法的用筆比結構重要」,啟功則說「結構比筆法更為重要」,誰更有道理?

2024-02-22文化

趙孟頫說「書法的用筆比結構重要」,啟功則說「結構比筆法更為重要」,誰更有道理?

你能看出來啟功先生「敬佛」二字有什麽遺憾嗎?我告訴你:註意敬字的口和反文的「接筆」太碰撞。而趙孟頫是不會出現這「莽撞」筆法的。

趙孟頫是中國歷史上書法成就非常高的傑出書法家。他一生你的書法創作十分豐富,天姿穎悟,世不可多得,所以,他的書法論述是非常值得我們重視和體會的。

關於書法用筆,他有一段著名的論述,說: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功。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這是他的蘭亭十三跋中最著名的一段話。

由於對「用筆千古不易」的理解不一,也引起不少書法學者褒貶不一的評論,令人眼花繚亂。

例如,有人說,中國書法經歷篆隸草行楷不同的發展,憑什麽說「用筆千古不易?」其實,人家趙孟頫真草隸篆諸體皆善,你是人家要違背真草隸篆筆法不同說話,那不是天大笑話?

註意:「難」字的「住」部份地方,也出現了「接筆」頂撞。

所以,趙孟頫「用筆千古不易」肯定不是寫字,真草隸篆不同的筆法,而是指書法的中鋒用筆是永遠不能改變的基本規律。

趙孟頫為什麽開宗明義地說「書法以用筆為上?」這就是書法真諦的全部真諦之概括。

既然書法中鋒用筆千古不易,那麽,我們寫篆書,就要把篆書的筆法寫出來,寫隸書就要把隸書的筆法寫出來……總之,不論寫什麽字,筆法就是核心。書法的藝術都在筆法裏面。

請看:這是趙孟頫的書法大字,你是找不到「接筆」環節嚴重莽撞筆法的。因此,非常靈動精美。這就是筆法的厲害。

為什麽書法的筆法裏面把書法的藝術都包含進去了?

因為,你只夠在寫每一個筆畫的時候,把筆畫的節奏「起筆、行筆、收筆」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書法的筆法才會有血有肉,充滿張力。如果不是把筆畫的節奏即(起筆、行筆、收筆)交代得很清楚,那麽書法的筆法,或者毫無生氣,或者生搬硬套。

我們看趙孟頫以及所有傑出書法家的書法作品,給人印象最深的肯定是筆法。沒有筆法,就沒有書法藝術。我們一直對好書法用「筆法飛動」、龍飛鳳舞來形容。那麽,能夠產生出這樣藝術效果的原因,都是筆法在起作用。

筆法,一是有一定的規範,二是同一個筆法,總是變幻莫測。不但楷書如此,行書草書更是如此。因此,筆法一定要厲害,才談得上書法的厲害。

那麽,你把功夫都用在筆法上了,結構怎麽辦?

所以,很多人對書法結構非常重視。

我覺得,這並不矛盾。只是認識的轉換問題。

書法的「接筆」,非常註重含吐抵吸,穿插迎讓。如果學習書法註意經典作品「接筆」的精準正確細節,猶如精準裝配,不用費力討好。

我們打一個比方,我覺得會很開竅的。我們今天許多工廠生產是零件,對吧,這些零件看起來與裝配無關,但是,都要按照裝配的需要來生產的。

如果裝配有問題,零件不合格的可能性最大。

書法,為什麽要強調筆法?實際就是書法的任何一個「零件」都不能出差錯,這樣,「裝配」起來就是很容易的事情。

那麽,書法的零件是怎樣「生產」的?

我的回答是,也不復雜,就在我們寫「接筆」這個環節的時候完成。

什麽是「接筆」?我們知道,寫字的每一個筆畫都無非是透過「起筆、行筆、收筆」來完成的,「接筆」指的是一個字的第一筆完成以後的第二筆到最後一筆的全過程。

這一筆,也是透過起筆、行筆、收筆來完成的。但是,與寫第一筆根本的不同是,如果以後的這些筆畫的空間位置有錯誤,那麽,任憑你有什麽「結構」的設想也無法挽救的。

所以,寫字,只要筆法意識強,註重「接筆」這個環境的重要性,就像裝配一樣,會「絲毫不差」的。

這大概就是趙孟頫「書法用筆為上,結字亦須用功」的道理。

書法偏旁部首,上下左右的關系,如果都非常固定,那麽字就會機械化。

啟功先生為了學習書法也是深入古典,總結出了一套經驗,叫做「黃金分割率」。他的方法講座,我在【書畫頻道】看過,覺得也許對他自己適合,普及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太復雜,而且,所謂的「交叉點」,我們真的不好判斷。

他一邊講「交叉點」,我一邊找,真的不好找,太個性了。

我個人提出一個「四法三筆」的書法學習方法,只要你臨摹古人的經典書法,一定能夠很容易學會怎麽用筆結字的。

也非常符合趙孟頫提出「書法以用筆為上,結字亦須用功」的精神。

因為,我們不用纏結「結構」問題,只要從視覺出發,把「接筆」這個環節寫好,書法的秘訣問題完全能夠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