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汾河谷地的佛光:說山西的兩處佛教石刻造像窖藏|訪古

2024-10-11文化

文博時空/文 文博時空 作者 翟德芳

我在訪古山東時,到訪青州,對青州龍興寺的佛教石刻造像有過介紹,但實際上,就佛教遺跡而言,山西的相關遺存更多樣、更豐富。山西處於佛教傳入中國的路線之上,又位於絲綢之路左近,還是北魏遷都洛陽的必經之路,所以佛教遺跡不僅時代早,而且存量大、表現豐富。佛教寺院不說了,就石窟寺而言,山西不僅有雲岡石窟這樣的超大型石窟,還有天龍山石窟、羊頭山石窟、千佛崖摩崖造像、石馬寺石窟、山神峪千佛洞石窟、焦山石窟寺等一大批中小型石窟。據調查,山西省共有石窟寺(含摩崖造像) 481 處,其中石窟寺 278 處、摩崖造像 203 處。

山西的佛教石刻造像也有十分精彩的發現。遠的不說,1949 年後,山西就有兩處極其重要的佛教石刻造像的發現,這就是 1954 年發現的華塔村石刻和 1959 年發現的南涅水石刻。由於這兩處石刻發現得比較早,所以今天的人們多不大了解。我在山西省博物館,看到這兩處石刻的展品,為其特色和藝術水準而震撼,遂爬梳材料,向大家做一介紹。

01

南涅水石刻

南涅水佛教石刻是在山西沁縣南涅水村一座古寺院遺址內,被村民無意中發現的。1959 年經山西省文物考古部門發掘清理,出土各類石刻造像 2139 件。這些石刻雕鑿於北魏太和年間至北宋天聖九年(477-1031),跨越東魏、北齊、隋、唐、宋六個朝代,以北朝時期的最多。東漢時佛教傳入中國,不久後南涅水就有了佛寺,初名弘教寺,金大定九年敕封「洪教之院」,石刻就出土於該寺院遺址西北。

南涅水佛教造像塔

南涅水石刻大體可以分為造像塔、單體造像和造像碑三種式樣,北朝時期以造像塔為主要形制。造像塔又分為三種,一種是四方柱形塔體,塔石上下尺寸相同,四面尺寸相近;一種是四方錐形塔體,塔石下大上小,相鄰四面形狀相同,各塔石均呈方台形;一種是八面形塔體,各面開龕造像。造像塔的面與面之間以明柱鬥拱相連,每塊石的四面均有佛龕,並有各種裝飾,四面均可觀賞,易於搬動,易於保存。 山西省博物館陳列的五座石塔,每座七級方形塔石,四面雕鑿影像。這種造像塔的形式為國內所罕見 ,極為有趣!

南涅水造像塔局部

造像塔佛龕有單龕、三龕、雙層四龕、多層多龕等組合,龕內佛像有一佛二菩薩、二佛並坐、彌勒佛、三世佛、七佛、千佛等形式,龕內刻有諸多佛教故事,多為佛陀成道故事。此外還有菩薩、護法、力士、飛天、龍各種動物形象、供養人、藝人,以及卷草、忍冬、蓮花、菩提樹等多種紋飾。龕楣和龕柱裝飾豐富,造像和服飾反映各時代的特點,具有豐富的民間特色。

南涅水造像塔局部

南涅水造像塔局部

南涅水石塔各有題刻,年代起於北魏延昌二年(513)、迄於北齊天寶四年(553),所以這批作品的雕鑿時間大體是從北魏晚期到北齊末,時間跨度僅六七十年。現存的實物,以北魏時的最早,但最盛時在北朝晚期。造像題材和造型風格等與同時期的石窟寺藝術接近,但因系雕刻於碑石上面,故多為高浮雕作品,形體較小,雕琢更加精細,這些特點在南涅水石刻上表現得極為充分。

南涅水造像塔局部

南涅水位於北魏都城洛陽到陪都平城的必經之地,其石刻具有時代共性和本地特色。 雕鑿於砂巖上的佛像、羅漢,以及供養人、飛天等,已經從西域風格漸變為中原風格,畫面上的建築、陳設、服飾、裝飾紋樣等也都顯示出東西文化藝術交流的特征。這類石刻雖不恢宏壯麗,但精彩別致。其規模無法與雲岡、龍門等皇家、貴族石窟相比,但顯得自由、開放,充分體現出古代民間佛教雕刻藝術的水平。

南涅水造像塔局部

南涅水石刻最明顯的特點是民間集資鑿刻。像塔的石刻藝術和技法,有的技藝純熟,有的簡陋粗糙,推測那些由當地官員、鄉紳發起和資助的石刻,因為有能力僱用能工巧匠,或懂得佛教教義,雕刻質素便較高;而平民或社邑集資,因財力薄弱,雇不起較好的工匠,或對佛教一知半解,雕刻質素自然較差。

南涅水造像塔局部

南涅水石刻造像是在雲崗石窟的影響下出現的,但它不是遠涉深山、辟崖鑿窟,而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鑿石成像,合而成塔,從而出現了這樣一批生動活潑、形式不拘的佛教藝術形象。 2007 年,研究者在距南涅水村不遠的爛柯山「閃身崖」下,發現一個巨大的采石場遺址,比對石料的材質,初步認定這裏就是為南涅水石刻的取材之地,南涅水佛教造像就是在這個「車間」加工制造的。

南涅水造像塔局部

南涅水造像塔局部

這些石刻又是為何被埋在地下呢? 研究者認為這些瘞藏佛像的行為,同「三武一宗」的廢佛有關,但不是 「三武一宗」毀佛時所為。這些造像塔或佛像保持比較完整的形態被埋藏,似乎可以設想,這不是「運動」中狂亂的行為,而是滅佛運動發生後,對佛教仍存信仰的僧人和當地百姓悄悄地將這批造像埋藏起來,讓它們「入土為安」。對佛教徒而言,這既是積累功德,也是護佛弘法。

02

華塔村石刻

花塔村在晉祠東北 1.5 公裏,隸屬於太原市晉源區,因村北有華塔寺、寺內有華塔而得名。1954 年,在鋪設化工廠從難老泉取水的地下管道時,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在華塔寺廢墟一帶挖出幾十件佛教石刻雕像。

華塔村出土的貼金彩繪釋迦坐像

石刻分兩處埋藏。第一處在古城營與花塔村的中間,距兩村各約 1 公裏,埋藏 18 件石刻雕像。其中有兩個小型的佛像,趺坐在長方形的台上,一尊高 40 厘米,背後刻「武定三年」年號;另一尊高 35 厘米,背後刻「興和二年」年號。武定三年、興和二年均為東魏年號,前者為公元 545 年,後者為公元 540 年,是這些石刻中較早時期的作品。

另外還發現 35 厘米高的佛頭 3 個,一個是漢白玉質地,兩個是砂巖質地;菩薩頭像,大小與上相同,帶冠;菩薩立像,高 60 厘米,面貌豐滿,身材細長;其他還有力士頭像、殘佛手等。第二處地點在第一處地點西邊半裏,兩個埋藏坑東西並列,相距五六米,東坑埋藏佛教石刻 12 件,均為小型石雕,最大的是高 60 厘米的觀音菩薩五尊像。這裏出土的石刻以漢白玉的居多,其共同特點是面相清瘦,身材修長,屬北齊造像風格。

華塔村出土的釋迦頭像

歷史上,華塔村就有佛教石刻造像發現。據記載,清順治五年(1648),有一個名叫田茂的菜農,想鑿一小土井來儲水,以便用來澆地。挖井過程中,發現一尊香花菩薩,系白石雕刻,高有五尺。有此發現,他便叫來幫手,將之拖出土坑。 不料拖出一佛、又現一佛,至晚共得五尊。次日又得二尊,均為白石雕刻,但紋理稍粗。可見也是屬於這一時期的埋藏。

華塔村出土的觀音菩薩五尊像

這批石刻雖然沒有青州佛教造像那樣的驚艷,但一些精品仍十分出色,代表了北齊佛教造像的最高水平。 如北齊時期的觀音菩薩五尊像為砂石質地,采用貼金彩繪裝飾,整體雕塑以雙樹背光為造型,高浮雕出伎樂飛天及二龍奉塔等,面目祥和的菩薩攜弟子與脅侍款款而來,主尊觀音菩薩頭戴華冠,身佩纓珞。整體雕刻精致,裝飾華美,堪稱北齊菩薩造像的精品。

華塔村出土的釋迦頭像

北齊時期的釋迦頭像為漢白玉質地,螺發高聳,臉龐輪廓圓潤優雅,雙目輕合,鼻梁勁挺,薄唇柔美,嘴角微微內斂,顯得雍容華貴、氣質高潔、精神完備。 由於其精美絕倫,出土後一直被認為是唐代傑作,後來才修正為北齊佛教造像作品。

華塔村出土的釋迦七尊像

釋迦七尊像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脅侍的組合。釋迦佛坐於仰蓮座上,全身貼金,施赭紅彩;舟形背光周邊浮雕寶塔、飛天,底座雕蓮花化生手托博山爐供養;背面有彩繪佛像。

華塔村出土的菩薩頭像

北齊時期的菩薩頭像也極精美。菩薩頭戴花冠,雙目輕合,眉如彎月,鼻梁高挺,面部隱約顯露微笑,具有豐滿俊秀、雍容典雅的氣質,既帶有印度笈多佛教的風格特征,又有明顯的中國化痕跡。

圖片 | 翟德芳

排版 | 小謝

設計 | 尹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