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老話:「清明在二月,上墳要提前」,今年清明節上墳要提前嗎?

2024-03-23文化

本文內信源來自官方媒體,但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再有幾天就是我們中國十分重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又名踏青節,祭祖節。

說來也奇怪,每一次清明節後,都是要下雨,只能說老一輩人傳下來的說法,確實是有一定依據,然而,老話中還有一句話: 「清明在二月,上墳要提前。」

今年的清明節就是在二月份,難道上墳也要提前嗎?這裏面又有著怎樣的依據呢?

古人的智慧

清明時節雨紛紛,有人不禁好奇,清明節為什麽總是下雨,究竟是有什麽依據呢?難道真的民間傳說的「 鬼不走幹路」。 其實清明時節雨紛紛和氣候有一定關系,並不是民間傳說的、

清明時節正是在 春暖花開,大地復蘇 的時候,這個季節,正是冬去春來的時候,冷空氣的勢力就會慢慢地減弱,恰逢這時,海洋上的暖濕空氣開始活躍,這樣一交匯,就會出現陰天雨天。

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 春節低氣壓非常多 ,雨水自然也比平時多,另外再加上清明前後大氣層的水汽較多,且晝夜溫差比較大,從而導致夜晚就會比較容易形成降雨。

雖然說春雨貴如油,但是能夠在清明前後判斷會通常會下雨, 確實彰顯了中國古人的智慧。

現在的我們可以借助精準的技術來檢測天氣的變化,而古人是透過夜觀星象就能的得出如此結論,古人的智慧真的不容小覷。

所以說,古人的另外一句老話 :「清明在二月,上墳要提前」 ,這句古話又是從哪裏來的呢?

清明節的由來

眾所周知,清明節一般在4月5日, 但今年的清明節在2024年4月4日 ,這樣看起來,清明節並不是固定在某一天,而是有所變動。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是春季中的第五個節氣,而要說到,清明節這個名字的由來,要從一句話中提煉出來。

清明節氣是因為節令期間「氣清景明,萬物皆顯」而得名 ,這個時節陽光明媚,油菜花,小竹筍,柳芽開始發芽,自然界都呈現出一生機勃勃的景色,如此美景不能辜負,所以清明節也是 踏春節

這一天是在仲春和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這樣看起來,一般都是公歷的4月4 日或者是4月6日之間。

如此看來,今年的清明節提前一天也在情理之中,不過既然清明節提前, 那祭拜的日子也要提前嗎?

說起這個,那需要從清明節的來歷說起

關於清明節祭祖的來歷的幾種說法

相傳春秋戰國時晉文公,因為父王的寵妃驪姬想要立自己的孩子當太子,所以殺了正宮天子(申生),接著便想要殺害二太子重耳,也就是後來的晉文公。

幸運的是,晉文公得知後便提前逃出來,在流亡期間,由於多日沒有進食,眼看就要昏厥,隨從介子推見狀,便將自己的大腿肉割下來,煮了給重耳吃, 便有了割肉救主說法。

晉文公得以救治後,非常感動,於是回到國後,他當上君王便重賞隨從以及陪他出生日死的將士們,但唯獨沒有給介子推重賞。

還在, 介子推 也並不在乎,當初救主乃是護主心切,並沒有想要一心邀功,隨後他便與母親隱居在綿山附近,不再願意下山。

晉文公知道後,心中十分慚愧便親自去想要請他下山,但奈何介子推不肯,幾番折騰後,晉文公惱怒,便想要用極端的方法逼介子推出山。

於是,晉文公命令手下,采取了放火燒山這種極端的做法,想要逼他出山。

不料,結果並不如意,介子推寧死不屈,最終自己和母親被大火活活燒死,晉文公得到訊息,痛苦不已,便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還下令全國每年在這一日全部禁火,冷食。

後來,寒食節也就成為一個節日,等到唐朝開始,也便有了再上墳祭拜的習俗,從而一直延續至今。

除了掃墓,清明節這一天還有踏青的習俗,因為清明時節前後,恰逢是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柳臨風 」的季節, 所以說大家想要出來踏春 ,也是可以欣賞或者領略大自然的生機勃勃的好時光,這也漸漸地成為清明節的一項活動。

不過,對於清明節掃墓其實裏面有還是有很多講究,眾所周知,中國一直都有「祭拜祖先」的傳統,特別崇信祖先,遇見重要的事情,像婚假,考官等等,這種人生大事都會請求祖宗的保佑。

因為老一輩人十分相信,已經去世的祖先會保佑後輩人,他們並沒有離開,而是時時刻刻關註著後人的一舉一動,這也就是有祠堂等一些做法。

所以,對於逝去祖先祭祀的禮節也是非常繁瑣,而卻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這從唐朝就開始了。

在唐朝, 朝廷將這一天設為法定節假 ,無論是官員還是貧民老百姓都要祭祖,為了給能夠在遠方的遊子回家祭祖,唐朝起還規定: 「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可見當時的古人對於清明節的重視程度並不低,後來甚至將五天的時間,又加到了七天,宋代之後,基本上都是按照七天放假,看著真的寵愛,堪比我們的春節假期。

好在,我們現在清明節也放假,還成為法定節假日,雖說放假的時間不長,不過透過調休的辦法,可以讓我們歇兩天或者三天,從而也就形成了清明小長假。

清明是中華民族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 ,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也是有一定的講究的。

掃墓的規矩

大家在掃墓的時,應當專心謹慎,心中懷著敬意,不能在墓地合影,更不能隨意拍照。

另外清明節去悼念逝者,通常情況下中國古代把菊花當做寄托之花,有思念和懷念的含義,白色的菊花最為合適,而我們常年的黃色菊花有長壽菊之稱呼,適合看望病人,不過,由於菊花本意是寄托之花,很多人去看望病人並不帶著菊花去。

掃墓前最好禁食 ,尤其是準備動身掃墓時,最好不要吃食物,這樣表示對於先人的尊重和禮貌,而這一習慣也是從古代傳下來的,不過,由於新時代很多地方也就不再遵守這一項規矩。

為了對先人的尊重程度, 在掃墓期間一定要註意著裝 ,不能穿比較靚麗的顏色,如紅色,或者紫色,通常情況下,掃墓期間應該身穿深色衣物比較合適,神情端莊嚴肅,著裝得體,才能夠表示對於先人的尊重。

農村還流行著這樣一種說法,生病的人不適合去掃墓,重病患者就不用多說了,一般生病的人身體都是比較虛,再去掃墓也是不合時宜。

還有聽老一輩人說,在掃墓當天洗漱期間, 一定要看看自己的額頭是否有烏黑的氣色 ,如果有則代表自己的身體出現了問題,或者是老一輩人常說的運氣不佳。

這種情況下也應該避免掃墓的時間,如果真的想去,可以攜帶玉器,桃木一類的東西,這種給心中也是一種慰藉,方可化解問題。

掃墓越早越好嗎

根據古代書籍記載,古代人掃墓的時間為5-7點 ,即卯時 ,也就是破曉,日出的時間,也就是太陽剛剛升起的那段時間。

當然,現在通常情況下並不是需要這麽早,不過,根據每一次地方的風俗不同,應該在下午一點左右就應該完成清明拜山活動,而這也是有說法的。

因為中午的時間陽氣費非常重,越晚陽氣就會消退,陰氣也就會逐漸增加,如果是時運比較低的人,很容易被招惹不好的東西纏身。

雖說聽上去有點迷信社色彩,但從古到今傳下來的習俗看,清明掃墓的時間一般都在早上完成。

清明節祭祖是一種孝道的傳承,很多迷信的老人家, 事事都將就著一個「吉利」 ,即便是沒有科學依據,但對於老一輩人來說,清明節祭祖 還是按照老一輩留下來的傳統進行。

在民間,還有一種「清明在二月,上墳要提前」的說法,意思就是,如果清明節在二月,清明的活動要盡量在二月之前完成,當然這種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也都是一些「迷信」傳說,就像「 閏月清明不上墳,上墳禍事進門」 的說法一樣。

一些老人認為, 閏月是虛月,忌諱上墳, 另外民間也流傳著閏月的地府是不開門的,在閏月祭拜先人,祖先是收不到的,所以也就流傳,清明遇見閏月,上墳要提前。

其實,這些說法並沒有什麽科學依據,不過,大家都是圖一個吉利,才會出現這些風俗和禁忌。

話說,在您的家鄉,關於清明節祭祖還有什麽風俗和禁忌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出來。

參考資料

漢程網【清明節祭祖的起源】

鄭州氣象局【清明時節為何總是雨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