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中國畫技法之披麻皴

2024-10-08文化

披麻皴是中國山水畫的一種皴法,由五代時期的董源創始,亦稱為「麻皮皴」。這種皴法以柔韌的中鋒線的組合來表現山石的結構和紋理,特別擅長表現江南土山平緩細密的紋理。披麻皴分為長披麻和短披麻兩種,其中長披麻皴善於表現江南土山平緩細密的紋理,而短披麻的用線較短,也以中鋒用筆連續出之,勢態和長披麻類似,特點是結構豐潤。

長披麻皴:此法善於表現江南土山平緩細密的紋理,中鋒用筆,圓而無圭角,彎曲如同畫蘭草,一氣到底,線條遒勁,不可排列須有參差松緊。點法如「一」字或「混點」,宜表現江南土石丘陵等。

短披麻皴:短披麻的用線較短,亦為中鋒用筆而連續出之,勢態和長披麻類似。其特點是結構豐潤,歷代山水畫家多用長短披麻共同表現南方的山水特點,為描繪山之坡腳為最多。

披麻皴的畫法包括先勾勒出山石的輪廓,由裏到外進行勾勒,進一步完善山石造型,並勾畫出山石的主要脈絡。山石勾勒完成之後,用側鋒或幹筆進行皴擦。長披麻皴和短披麻皴可結合使用。

董源、巨然、黃公望、趙孟頫等畫家均以披麻皴為顯著特點之一,特別是在描繪江南山水時。例如,【瀟湘圖】中,董源運用披麻皴來表現南方秀潤多姿的山水風景。此外,【富春山居圖】也是元代畫家黃公望使用披麻皴技法的代表作之一,展現了富春江兩岸秀麗的山光水色。

披麻皴是中國山水畫的一種皴法,由五代時期的董源創始,因其狀如麻披散而錯落交搭,故稱為「披麻皴」。這種皴法以柔韌的中鋒線的組合來表現山石的結構和紋理,特別擅長表現江南土山平緩細密的紋理。披麻皴分為長披麻和短披麻兩種,長披麻皴善於表現江南土山平緩細密的紋理,而短披麻的用線較短,也以中鋒用筆連續出之,勢態和長披麻類似,但更註重結構豐潤。

在五代時期,董源以其獨特的藝術視角,開創了披麻皴這一技法,並在其代表作【瀟湘圖】中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南方山水獨有的溫婉與多姿。披麻皴以其細膩柔和的筆觸,模擬出山石表面覆蓋的層層植被與泥土的自然紋理,完美契合了南方山水的靈秀之氣。

時光流轉至元代,黃公望在【富春山居圖】中巧妙運用了長披麻皴,進一步豐富了這一技法的表現力。長披麻皴在繼承披麻皴基本特征的基礎上,透過拉長筆觸,更加生動地刻畫出江南山水那綿延不絕、細膩入微的景致,使得畫面既具磅礴之勢,又不失溫婉之情。

明代,董其昌等畫家繼續沿著前輩的足跡,不僅繼承了披麻皴這一傳統技法,還透過不斷的實踐與創新,使其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他們的作品,在保留披麻皴原有韻味的同時,融入了更多個人的情感與理解,展現了明代山水畫獨特的藝術風貌。

及至清代康熙年間,這一古老而精湛的技法更是跨越了藝術門類的界限,被巧妙地套用於青花瓷器的裝飾之上。青花瓷器上的山水圖案,借鑒了傳統山水畫中的披麻皴技法,透過細膩的筆觸與層次分明的色彩,將江南山水的韻味與瓷器的光潔質感完美融合,創造出既具古典美又不失現代感的藝術珍品。這一創新之舉,不僅豐富了青花瓷器的藝術表現力,也彰顯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融會貫通、不斷創新」的精神內核。

披麻皴的發展體現了中國山水畫技法的傳承與創新。從五代到元、明、清,許多畫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運用和發展了這一技法,使其成為中國山水畫中的重要表現手法之一。同時,披麻皴也被套用於其他藝術形式,如青花瓷的裝飾,顯示了其在藝術領域中的廣泛影響力和深遠的歷史價值

這種技法作為一種傳統的山水畫技法,以其獨特的藝術表現力和深厚的歷史底蘊,在中國畫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它由五代董源創始,以其柔韌的中鋒線組合來表現山石的結構和紋理,特別擅長描繪江南土山平緩細密的紋理,成為了江南山水畫派的顯著特點之一。披麻皴有長短之分,長披麻皴善於表現江南土山的細膩紋理,而短披麻皴則用於表現山石的坡腳部份,兩者共同構成了南方山水的特色。

披麻皴的套用不僅限於紙本水墨畫,還擴充套件到了瓷器等工藝品的裝飾上,如清康熙時期的青花瓷器,其山體與石頭的暈染就吸收了傳統山水畫中的披麻皴技法,顯示了披麻皴技法的廣泛影響力和深厚的文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