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堅決不出仕隱居鄉野忙治學

2024-02-21文化

揚雄備受章詧推崇。本報資料圖

蘇軾在【東坡誌林】中考證稱章詧「本閩人,遷於成都數世矣。」

青城山是章詧晚年隱居地。

文/圖賈登榮

中國的封建社會,讀書人最憧憬的出路,似乎就是「學而優則仕」。仕者,為官也。不過,也有一些讀書人不信奉這個教條,選擇與眾人迥然不同的讀書道路:他們堅守書齋,孜孜不倦地刻苦讀書,不是為了做官,而是為了學懂弄通前人著述的思想內涵,然後形成自己的作品,流布後世,教誨後人,讓文明基因代代相傳,發揚光大。成都雙流人章詧(chá),就是這樣的人。北宋人釋真一子(自稱南嶽布衣)在【寄沖退處士章詧】的詩中寫道:「未遂山中吟,時聞世上音。笑言失真詮,塵穢濁神襟。歸植南園芝,馳他北溟金。千日勤耕耘,自然生瑤琳」。詩中,對章詧隱居鄉野,潛心治學,淡泊名利的精神加以了禮贊。
那麽,章詧一生究竟有哪些成就呢?透過查閱【宋史】【東坡誌林】【續資治通鑒長編】【容齋隨筆】【續通誌】等歷史典籍,筆者漸漸梳理出章詧的人生軌跡與治學成果。

從小成孤兒 博覽通經學

章詧,字隱之。一般的史料都說章詧是成都雙流人,但北宋大文豪蘇軾在【東坡誌林】中這樣考證道,章詧「本閩人,遷於成都數世矣。」也就是說,章詧的祖先本來是福建人,後來不知為何遷居到了四川雙流,從此在川西平原上紮根、繁衍。【宋史】及其他史料說,章詧「少孤,鞠於兄嫂,以所事父母事之」。意思是章詧在很小的時候便父母雙亡,他成為了孤兒。不過,好在哥哥嫂嫂非常有責任心,他們承擔起撫養章詧的責任,像父母對待子女那樣,對章詧無微不至關懷照料,讓他茁壯成長。
在哥嫂的庇護下,章詧早早就被送進學堂讀書。章詧似乎是塊讀書的料子,他一拿起書本,就如同著魔一般,連吃飯時間也常常忘掉。隨著年齡的增長,章詧的讀書興趣集中於「經學」上,尤其是對西漢四川學者揚雄所著的【太玄經】十分著迷,一門心思想破解【太玄經】的奧秘。
提起揚雄,估計很多人會想起他是一個辭賦大家,其創作的【子虛賦】【上林賦】等名篇流傳千古,至今不朽。但其實揚雄還是一個傑出的思想家,他所著的【太玄經】,將源於老子之道的「玄」作為最高範疇,糅合儒、道、陰陽三家思想,把數碼、五行、星宿等知識整合於一體。揚雄的【太玄經】,含有樸素的辯證法觀點,對禍福、動靜、寒暑、因革等對立統一關系及其相互轉化情況,均作出合理的闡述。認為事物皆按九個階段發展,力求寫出事物由萌芽、發展、旺盛到衰弱以致消亡的整個演變過程。更奇妙的是,在【太玄經】中,既可看到【太初歷】的影子,又可看見物候學的影子,還可以看見方言的影子,因此,當【太玄經】剛剛問世,許多學者都含沙射影地譏諷【太玄經】過於艱深,讓人不知所雲。【漢書 揚雄傳】就如是記載,同時期的經學家劉歆對揚雄說,「凡著書者,為眾人之所好也,美味期乎合口,工聲調於比耳。今吾子乃抗辭幽說,閎意眇指,獨馳聘於有亡之際,而陶冶大爐,旁薄群生,歷覽者茲年矣,而殊不寤。亶費精神於此,而煩學者於彼,譬畫者畫於無形,弦者放於無聲,殆不可乎?」在劉歆看來,著書者應該迎合讀者的口味,但像揚雄【太玄經】中這樣高深的言論、精深的學說、宏大的意旨,不但一般讀者讀不懂,恐怕連學者也不願意讀。
正是【太玄經】的艱深、龐雜、多元、深邃,讓後世的不少學者紛紛加入到對【太玄經】的研究中,希望能夠撥開迷霧,一窺真諦,讓更多人知曉【太玄經】的要義。尤其是北宋時期,四川不少學者都不約而同鉆進【太玄經】中,形成了「易學在蜀」的黃金歲月。作為揚雄粉絲的章詧,自然而然成為了「太玄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達幾十年如一日的鉆研,章詧終於有了豐碩的收獲,他采取「明用蓍索道之法,知以數寓道之用、三摹九據始終之變」的方法,先後撰寫出【章氏太玄經註】14卷,【太玄經疏】30卷以及【太玄經發隱】【太玄圖】等作品,為人們理解【太玄經】開啟了一扇視窗,章詧自然而然成為「易學在蜀」的重要成員之一。

教學有絕招 學生成名臣

章詧在潛心治學的同時,也開館授課,培養有誌向、有情懷的學生。北宋名臣範百祿,就是他的弟子。
據【宋史 範百祿傳】載:「範百祿,字子功,範鎮兄鍇之子也,成都華陽人」。出生在今天雙流的範百祿,是北宋著名的史學家、政治家範鎮的侄子。他先後在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這三朝中任職:利州路刑獄、梓州路刑獄、中書舍人、吏部侍郎、諫院同知。範百祿在不同的崗位上,堅持真理,維護正義,始終為百姓謀利、為普通人說話,從而青史留名。
應該說,範百祿能夠成為體恤百姓的好官,與他的老師章詧精心
培養是密不可分的。從南宋李燾的【續資治通鑒長編】、洪邁的【容齋隨筆】等典籍中可知,章詧給範百祿講授最多的就是【易】【太玄經】等經典作品。章詧曾語重心長地用【太玄經】中「摛」篇中的句條來啟發、引導範百祿:「對於人來說,好而從不滿足即是善;醜而有余即是惡。如果君子能增強其所不足的東西,而摒棄其多余的東西,那麽對於【太玄】中所講的道理就可以完全領悟了,這也是孔子所提倡的仁義之心。我對於【太玄】,也不過是講述這些罷了。有的人有時會困惑其精深的思想,有時會被其晦澀的語言所難倒,有時會沈湎於它所講述的術數之中不能自拔。對於這樣的纏結書本枝葉末節的人,怎麽來給他們講述這些大道理呢?」從這段話裏不難看出,章詧不是教學生讀死書、死讀書,而是要求學生掌握書的精華與要義,領悟書中的真諦與思想,然而內化於心,外化於形。這樣的教學方法,應該會引爆學生的智慧火花。所以,後來人們在詢問範百祿學習經歷時,範百祿坦承道,自己跟著章詧學習【太玄經】,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成就了人生信念。

堅辭不出山 青山存風骨

宋王朝自建國以來,無論是建都中原開封的北宋,還是偏居江南杭州的南宋,都十分重視對文化人的獎掖。每隔幾年,皇帝就會下一道詔令,要求地方官員查訪原生的文化人,或推薦作官,或給予物資獎勵,達到籠絡人心的目的。章詧數十年研習【易】學的成就,早已名聲大噪,名揚四方,自然也會引起地方官員的重視。據史載,先後擔任過益州(今成都)太守的蔣堂、楊察、張方平、何郯、趙抃等,都「鹹以逸民薦,一賜粟帛」。對於地方官員的舉薦,章詧絲毫不動心,也不領情,也不接受官府贈予的糧食、布匹等生活物資。看到一撥又一撥官員上門拜訪,章詧不勝其煩,幹脆離開居住多年的雙流,前往幽深的青城山中隱居。
人雖然隱居了,但章詧的著述卻不脛而走,四處流傳。宋仁宗慶歷八年(1048年)八月,作為詩人、學者的田況出任益州太守後,得到了章詧的【太玄經發隱】刻本,一通拜讀,田況深為章詧的獨家解讀心悅誠服;恰好,朝廷正在征集各地文化人的著作,田況便將這部書呈上。朝廷得書後,再一次下達詔令,邀請章詧出山,擔任益州官學教授。田況派人去青城山尋找章詧,章詧聞訊後又一次躲了起來。在茫茫大山中尋找多日,不見章詧身影,尋訪者只好悵然而返。
在中國古代,那些具有德才而隱居不願做官的人,被人們稱作「處士」。到了宋王朝,皇帝就把「處士」作為一種榮譽頭銜,封賜給那些埋頭潛心著述、固守精神家園的文化人。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曾擔任過宰相的王旦之子王素出任益州太守。到任不久,王素聽到了許多關於章詧的故事,在一番核實後,王素認為,章詧不愧是有才之人、有德之士,便上報仁宗皇帝,希望給予封賜。仁宗皇帝欣然同意了王素的奏報,封賜章詧為「沖退處士」。訊息傳到隱居在青城山中的章詧耳中,他臉上一點也沒有露出高興的神情,繼續讀書寫作、教導學生。
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章詧走完七十六年崢嶸歲月,終老於青城山。當地一個叫張賢良的讀書人,為章詧敬獻了一副對聯,表達對這位德高望重老人的贊頌:「青城已結神仙侶,碧落俄沈處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