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時期,其所創造的輝煌文明成就,在中國歷史上形成了一道獨具魅力的風景線。為了更好地解讀秦漢文明,陜西歷史博物館融媒體平台推出【秦風漢韻】欄目,透物見史,講述秦漢故事。
樂舞俑
陶俑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瑰寶,在中國美術史和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所謂俑,【禮記·檀弓】曰:「塗車芻靈,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孔子謂為芻靈者善,謂為俑者小仁。」鄭玄解釋其中「俑」字說:「俑,偶人也,有面目肌發,有似於生人。」這說明「俑」的最初含義應該是指具有人物形象的雕塑,以後「俑」的含義外延不斷擴大,逐漸將動物的形象也包括在內,形成我們今天所說的「俑」的概念。
中國古代陶俑的產生始於新石器時代,那時的人們用泥塑的各種人物和動物形象作裝飾,當時的陶塑人像並不是古代文獻中所詮釋的俑,而是與原始社會圖騰崇拜以及其他更為復雜的宗教觀念有關。至殷商時期,出現了作為人殉替代品的「俑」,自此,陶制的俑開始成為中國古代陶塑藝術的主體。隨著歷史的推移,陶俑雕塑藝術在風格上經歷了秦的博大雄健、漢的樸拙豪放、唐的瑰麗大氣、宋的淡雅含蓄以及元明的粗率衰落這樣一個發展過程。
戰國時期的陶俑有1954年寶雞市李家崖出土的樂舞俑。這組陶俑高13—13.5厘米,面部五官以竹簽戳孔表現,手法雖然簡單,但已將樂舞者表演時投入的神態生動地表現了出來。三人皆雙手抱於胸前,仰頭張嘴似在歌舞。其中兩人頭頂尖凸,似梳椎髻,另一人頭頂較平,似帶冠。俑原有彩繪,惜已剝落,僅留部份白色粉底。
樂舞起源於原始社會人們祭祀天地神靈、祈求豐收平安、勞動生產生活之余自娛自樂等活動。早期的歌謠、音樂、舞蹈是為一體的。春秋時代樂舞就已很發達了,到戰國時期樂舞則更加成熟,產生了中國最早的音樂理論著作【樂記】,其中「詩言其誌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的論述說明樂舞是人們有感而發的。
戰國時期北方陶俑多為壓模範成型,造型比較雷同單一,而這組陶塑為純粹手工捏塑而成,手法熟練且帶有無拘無束的活潑,造型與甘肅馬家窯文化遺址出土的人頭形陶器、陜西寶雞北首嶺出土的陶塑人像、陜西鹹陽塔兒坡秦墓中出土的騎馬俑很相似。
參考資料:
[1]冀東山主編.【神韻與輝煌——陜西歷史博物館國寶鑒賞 陶俑卷】.三秦出版社.
[2]陜西歷史博物館:【陜西古代文明】,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2019年10月第1版.
(版權所有 轉載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