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六月讀的書,推薦四本

2024-07-02文化

不知不覺,半年過去了。

六月讀書甚少。我對小曦同學說:你回來,我讀書都少了。

她說:關我什麽事?

確實不關她的事。讀書多少,讀什麽書,都是我自己說了算。

六月唯讀了這幾本書:

1,【不慌不忙】,作者:林桂枝

之前不知道林桂枝是誰。看到作者介紹「奧美前首席文案、知名廣告創意人」,果斷加入了書架。

大牌公司的文案和廣告創意人內建光環,我經常受光環效應的影響。年輕時就知道一句名言「不做總統,就做廣告人」,可見「廣告人」的魅力。

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獲是關於寫作和思考,廣告創意人(寫作者)要隨時隨地尋找靈感、要有「線上」的能力。122篇小文,記錄了作者對生活和工作的洞察,也能窺視到廣告人的日常。

我最大的收獲是讀到了關於龍蝦的知識。

龍蝦唯一與人類相似的地方是它們也分左撇子和右撇子。

龍蝦本來是窮人的食物,甚至窮人吃龍蝦都會引以為恥。在17世紀的美國,龍蝦是給囚犯和奴隸吃的下等菜,不堪到連犯人都嫌棄,一些保障奴隸權益的契約更列明奴隸主不得為奴隸提供龍蝦這種低劣的食物。

這跟大閘蟹好像有點像啊,網上經常見到的一張黑白照片,說過去上海的窮人只能吃大閘蟹度日。

18世紀到19世紀初,人們把龍蝦制成貓糧罐頭。因為龍蝦貓糧比黃豆貓糖罐頭便宜很多,連貓都覺得丟人。「那些不幸的貓只能躲到墻角低著頭偷偷吃,怕被老鼠看見,一輩子丟了貓臉,翻不了貓身。」可見作者的幽默。

直到後來,美國鐵路開通,高級餐車開始供應龍蝦,特別是二戰期間,龍蝦成為高級軍官的食物,受到追捧。

龍蝦從一文不值到華麗轉身,完全取決於人的感受。「我們認為事物是什麽,事物就變成什麽。」還有一種可能,物以稀為貴。

要相信一個奧美首席文案的文字水平。關於職場、人生、旅行等等,都能在這本小書裏獲益良多。

2,【我很幸福:奧斯威辛幸存者、百歲猶太老人的美麗人生】作者:艾迪·雅庫

輾轉多個集中營還能幸存下來的人,他的人生經歷一定是可貴的。

艾迪出生於德國萊比錫一個猶太人家庭,他有幸福的家,無憂無慮的童年。繼承了父親在精密儀器工程上的才能,他進入專業學校學習並成了行業精英。但是,在1938年「水晶之夜」事件中,艾迪被捕,之後,他輾轉被囚於多個集中營。

我對他是如何活下來的感興趣。一是除了家人,他有友情,靠朋友的支持。二是他有一技之長,這才是最重要的。得益於自己精密儀器維修的技能,他在集中營也屬於「可用之材」,這使得他相對安全且能換取食物。

讀到這裏,想到英若誠在【水流雲在】裏也寫過,他簡直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很多時候,是動手能力強,現學現賣。為了活下去。在任何環境裏,那些有一技、多技之長的人,更有機會。

3,【廉價日本:什麽都漲為何薪資不漲】作者:中藤玲

一直以為「物美價廉」是好事。讀了這本書,才曉得——未必啊。

此書的文章先是在報紙連載,後來又結集出版。據說在日本很火。

日本是亞洲最發達的國家,在發展過程中日本遇到的問題,中國會遇到麽?會不會有薪資二三十年不調整的可能?帶著這樣的問題,大概在書裏能找到一部份答案。

4,【命運】作者:蔡崇達

這本書是貴陽回青島那天在飛機上一口氣讀完的。作者的第一本書【皮囊】暢銷四百多萬,這是八年後,蔡崇達的第二部作品。

全書以阿太的五段回憶,詮釋了關於生、關於活、關於命運、關於死亡的種種課題。

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阿太的婆婆。

「神婆說,她是到三十多歲才當上神婆的,在那之前,她叫蔡也好,是家裏的第三個女兒。父親看到生下的是女兒,說了句:也好。」

讀到這段,眼眶一熱。

這名字比招娣盼弟來弟喚弟……好太多了。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神婆,阿太的婆婆也好就是那個時代的心理醫生啊。

神婆什麽都知道,甚至算出來阿太命中無兒無女,但仍然讓自己的兒子娶了阿太。讀這樣的書,總覺得有魔幻色彩。

蔡崇達是泉州人,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宗教遺址保存最最完好的地方。一方水土養一方作家。

5,【玫瑰的故事】作者:亦舒

電視劇追了不到一集,就棄劇了。轉頭去讀這本書,不知道改編有多少忠於了原著。看到故事背景放到了北京,就判定已經不是亦舒的味道。

玫瑰的故事背景是香港,才可能發生失戀了就被家人送到美國讀書這種事。

年少時讀了很多港台作家的作品,三毛、瓊瑤、亦舒等人的散文隨筆、小說,席慕容、余光中等人的詩,還有柏楊、李敖的雜文。其實是他們給了我文學的啟蒙。

清楚地記得,十五歲的夏天,讀到三毛的文章【石頭記】,好像是收錄在【港台文學選刊】裏,好奇三毛這個筆名,也贊嘆散文可以這樣寫。不是看到蜜蜂想到勤勞的人民,路邊的白楊像堅守邊疆的士兵,女孩的臉蛋像花茶像紅紅的蘋果,最後還要昇華那麽一下……好像一下子懂了,什麽是散文的散。

亦舒的小說也讀了很多。可是奇怪,這麽多年過去,完全沒有對三毛、瓊瑤的作品印象深刻,很多故事都不記得,好像沒讀過。

亦舒小說是很好讀的。好讀,是因為對話特別多,分段很多。很多金句、至理名言就夾雜其中。

至今我記得曾經摘抄的一段:愁眉苦臉地掙了錢來,又愁眉苦臉地花出去,人生還有什麽樂趣可言?

這段話對我影響頗深。是指對金錢和生活的態度。

但完全不記得語出她的哪部作品。好像也沒那麽重要。並不是讀所有的書都需要記住。

讀【玫瑰的故事】,還是原來對亦舒小說的印象:對話多,分段多,好讀。

6,【活著,就該盡點兒興】作者:蔡瀾

讀蔡瀾,就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熱愛生活的狀態。

7,【除非我們親歷】作者:陳丹青

一如既往喜歡陳丹青的文字。這本小書只有3.2萬字,收錄了過去十年間陳丹青為亡故師友寫的十篇紀念文章。

這十篇寫人的文章,都是「聞知噩耗,便坐下來寫。」應該是性情之人的性情之作。當感慨前輩的身世與受難,陳丹青說:要懂得過去的記憶,除非我們親歷。

8,【酒後的信】作者:倪匡

年少時讀過衛斯理系列裏的一本,寫南京聚寶盆是黃金影印機,真是驚為天人的想象力。

【酒後的信】是倪匡的隨筆。真是真人真性情。關鍵是——敢寫。

我們讀書有時是在書中能找到共鳴。比如關於自殺的話題,倪匡文章標題是【責任】。我摘錄一段:

成年人,一切都自己負責

人的情緒,普遍同情死者。

(死亡其實極公平,人人必有一次,為什麼先得到了死亡的人,容易引人同情呢?很有點想不通。)

一個人年紀輕輕地死了,即使是蓄意自殺也好,只要他是成年人,那是他自己的選擇,不但沒有人需要負責,而且,死者的親朋戚友,也不必太傷心——反倒是意外死亡、病死或是被人謀害,那才值得哀傷悲憤,因為死亡的提早來到,不是死者的自身意願,死正是在沒有選擇的情形下來到的。

是他自己的選擇,旁人傷感則可,懷念也可,難過當然也不妨,但悲痛欲絕,則大可不必,死者選擇了死亡,達到了目的,正是他要做的一件事做成功了,有必要為之悲痛不已嗎?

至於「某某人令他自殺的」或「某某原因令他自殺的」那一種指責,更是不必,成年人自殺,可能只有一個原因,可能有千百種原因,但既曰「自殺」,就是自己結束自己的生命,與人無關,責任自負。

一個身心都成熟了的成年人,畢竟是有自行選擇的權利的!

所以像「胖貓」事件那種事,一個身心成熟的成年人應該如何看,倪匡文章裏是寫了的。

讀書使人明智。

9,【我要快樂,不必正常】作者:珍納特·溫特森

有文章把這本書歸到小說類。這是小說嗎?我邊讀邊懷疑。第一人稱寫的小說,總讓我懷疑這是傳記。

珍納特·溫特森出生於1959年,自小由篤信基督教的家庭收養,16歲時離家出走,靠在殯儀館、精神病院等地兼職完成了在牛津大學的學業。1985年,出版處女作【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獲英國惠特布萊德小說首作大獎,贏得國際聲譽。

【我要快樂,不必正常】真的是她的傳記。在這本書中,讀者能了解原生家庭、收養家庭對一個人性格、命運的深刻影響。

溫特森的敘事風格是我喜歡的碎片式。書中有很多金句。如:

「選擇活著,有意識地投入生命,進入它所有繁茂的混亂——與痛苦。」

「當我嘗試理解生活如何運轉以及為何有些人更善於應付逆境時,我便回歸對生活的某種肯定,那就是:無論多麽貧乏,仍要愛生活,無論怎樣尋找愛,也要愛自己。……」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句:「與生活達成了某種和解,不是妥協,是和解。」

哎——每個人終其一生,都是在跟自己、跟生活達成和解吧。誰不是呢?

10,【北歐,凜冽的世界盡頭】馬蜂窩出品,王家敏主編

這本書是為也許是明年的北歐之行做準備。

世界那麽大,總得去看看。

看完這本書,更想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