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墻、山花到柱式、馬賽克圖案,從建築風格到百年來空間變化,從曾經的「中國最好公寓」到流傳至今的住客傳說,今年100歲的黑石公寓見證了上海這座城市在時間裏的沈澱,無聲地訴說著她的歷史風貌與文化記憶。
為紀念黑石公寓建成百年,復興中路1331號幸福集薈·黑石書店目前正在舉辦【百年一建:黑石公寓100周年歷史圖鑒】紀念展覽,閱讀她的過往,仿佛進入時光隧道,觀眾得以對話這棟百年公寓的前世今生。
建於1924年的黑石公寓地處衡山路—復興路歷史文化風貌區中心地帶,與上交音樂廳隔街相望,又名「花旗公寓」,占地7380平方米,建築面積4977平方米,2005年被公布為第四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她是豪華公寓,是藝術展廳,是名人婚房,也曾是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和中國最早一批民間房產中介市場。
19世紀上半葉至20世紀初,西方建築思潮和建築師一起進入中國,構成了上海多元又包容的建築風貌,黑石公寓就是折衷主義建築中的一款。沿街主立面采用對稱構圖,橫五段縱三段劃分,並使用曲面,具有巴洛克特征;主入口開敞門廊使用簡化的哥連斯柱式,帶有豐富的古典主義裝飾,在風格上包含多種建築流派的特點,於碰撞中形成微妙的和諧。
1924年,公寓投資者宋合理在辣斐德路(今復興中路)打造的這棟建築是當時上海甚至全國最大、最豪華的酒店公寓,包含有31間套房,內設起居室、臥室、浴室和廚房。所有臥室都配備有提供冷熱水的浴室,廚房內也配有冰箱、煤氣竈及小型洗衣器材。
大樓頂層有屋頂花園,百年前的這處制高點可以俯瞰附近大部份街區。公寓還配備恒溫遊泳池、餐廳、舞廳及電梯,設有戶外網球場及停車庫,提供中央供暖、傭人服務,甚至還擁有外籍管家。
展覽資料顯示,黑石公寓的住戶中有南洋公學教授、美孚石油高管,也有美國畫家、銀行經理和外交官,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北洋政府國務總理熊希齡和他的新嫁娘毛彥文。
據報載,1935年2月9日,熊希齡迎娶比他小28歲的才女毛彥文(1898—1999),毛彥文是中國第一位留學歸國的女博士,曾在復旦大學任教。二人於上海公共租界西藏路上的慕爾堂舉行婚禮後,把新房設在了黑石公寓3樓36號。婚後,毛彥文辭去教職,全身心投入慈善事業。1945年二戰後,黑石公寓成為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的辦公地。
歷史的見證有很多種,建築是其中無聲卻直觀的一種。如今,黑石公寓所在的街區已成為深受市民遊客喜愛的「音樂主題街區」,書店裏無處不在的音樂文化,讓人沈浸流連,行走間聆聽流淌的歲月交響。
建築大師貝聿銘曾說,我們只是地球上的旅行者,來去匆匆,但城市要永遠存在下去,我們生活的城市,今天可以不滿足我們的理想,但明天一定要成為我們的理想。
在【梧桐深處:建築可閱讀】一書中,編者這樣寫道:只有千千萬萬個你,來聆聽它們的聲音,讀懂它們的故事,建築才能真正「活」過來;歷史,方可奔騰延續,永不斷流。
這棟歷經滄桑,芳華依舊的公寓建築,在100歲的春天等你來讀。
百年一建:黑石公寓100周年歷史圖鑒
時間:即日起至6月30日
地址:徐匯區復興中路1331號黑石公寓1層幸福集薈·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