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明代益陽縣修學記

2024-07-15文化

益陽縣修學記

(明益陽縣敎諭 當塗縣人 仰高)

國朝奄有四海之初,即興文敎。內自京師,外至府州縣衛,皆建學育才,以隆治化之本。當是時,長沙屬邑曰益陽,學宮弛於兵燹。邑宰田俊,因其舊址而立焉。由是,益之學者有所依歸,講明斯道,以淑厥身;由科貢出而為時用者,歷有其人。

至洪武甲子,河南楊哲時知益事,亦嘗修葺。迄令五十余年,敝漏弗支,而禮殿尤甚。宣德四年夏,予欽承上命,典敎是庠。蒞任之後,欲舉☐新之,力弗克為。

一曰,與司訓吉水劉誡言於前邑宰蕭山韓公景生,二佐四明李公惠、淮安吳公通,判薄西蜀祝公才、天台盧公參、南康黃公伯澄,皆曰:「學為政務之首,吾所當與者也。」於是,各捐俸貲,率先得幕史霸州董貴及耆儒謝廷芳、歐陽文達,以募於眾。時刑部侍郎兄曹源、河泊所鄒榮、稅稞司大使蔣顏慶,儒學訓科李俊、陰陽學訓術曹榮、前茂名令劉德源、寶坻令田萬裏暨鄉邑耆旅,鹹欣然施貲以助。市材鳩工,予仍董之。

以宣德壬子秋,首經禮殿撤蓋其上,視昔之重檐大卑於榱題,盛加鬥拱,高半尋,以稱翚飛之勢。次新列戟門、明倫堂,後建燕堂三間,以至東西齋舍、庖庫,悉葺之。

明年春,工畢。三月既望,巡按禦史東魯張公謁先聖於廟,覩遺像弗古如也,思欲以新之。遂得南昌熊氏,善於塑工;又得二邑事李公,奉承惟謹,仍出俸貲為倡,重飾聖像、四配十哲,與夫祭器,鹹以一新。覩成之後,祀有清禋,講有高明,皆軼乎舊觀矣。以歲月不可無紀,僉謂予宜記以刻之石焉。

夫學校,首善之地,風化之原,賢才之所開也。考夫古之夏校、殷序、周庠、成均之設,可知矣。是時,賢才眾多,莫不由此而出。我朝聖聖相承,立學養士,尤盛於古。昔令邑諸公,悉能盡力作新,以副聖朝興學隆治之意,可謂知本者也。

雖然,興學所以勵士風也,厥功既成,則激勸之意在矣。蒙樂育者,當爭有濯磨,務底於成,以為盛世實用,庶幾無負國家之建學育才,與茲修繕之美意也。因書以為記。(宣德九年知縣劉海)

乾隆【益陽縣誌】儒學圖

(文載乾隆益陽縣誌卷二十)

白話大意如下:

從國家初統一四海開始,就積極推廣文化和教育。從京城到各地的府、州、縣、衛,都建立了學校來培育人才,以此作為提升治理和教化的根本。那時,屬於長沙的一個縣叫益陽,學校的建築在戰亂中受損嚴重。當地的知縣田俊,在原有的基礎上重建了學校,從此益陽的學者有了學習的地方,能夠深入探討學問,修養自身;透過科舉考試,不斷有人被選拔出來為時代所用。

到了洪武甲子年(洪武十七年,1384),河南的楊哲擔任益陽知縣時,也曾進行過修繕。但歷經五十多年,學校的許多地方破敗不堪,尤其是禮堂(大成殿)。宣德四年夏天(1429),我遵照皇上的命令,負責管理這所學校(任職益陽縣教諭)。上任後,我想發起重建學校的行動,但個人力量有限。

於是,我和教諭吉水的劉誡,前知縣蕭山的韓景生,以及縣丞李惠(四明人)、吳通(淮安人)和主簿祝才(西蜀)、盧參(天台)、黃伯澄(南康)等地方官員商議,大家都認為:「教育是政務之首要,我們應當支持。」大家紛紛捐出自己的薪金,首先動員了幕僚霸州的董貴以及老學者謝廷芳、歐陽文達,向大眾募捐。當時,包括刑部侍郎(進士曹弘)的兄長曹源、河泊所的鄒榮、稅務官員蔣顏慶,還有儒學訓科李俊、陰陽學訓術曹榮、前任茂名縣令劉德源(舉人)、寶坻縣令田萬裏(歲貢),以及許多鄉紳,都樂意捐資相助。購買材料,組織工匠,我親自監督工程。

宣德壬子年(1432)的秋天,我們首先翻新了禮堂(大成殿),拆除了原來的屋頂,發現以前的雙層屋檐太低矮了,於是增加了鬥拱,提高了半尋(古代長度單位,約八尺或七尺),使其呈現出飛檐翹角的壯觀氣勢。接著,我們又重新修建了戟門、明倫堂,後面還建造了三間供師生休息用的燕堂,以及東西兩側的宿舍、廚房和倉庫,都進行了修繕。

第二年春天,工程完工。三月十六日,巡按禦史東魯的張公來到廟裏拜謁先聖孔子,看到孔子的遺像不夠古樸莊重,就想要重新塑造。於是找來了南昌擅長雕塑的熊氏工匠,又得到了縣丞李公的鼎力支持,他們不僅態度恭敬,還捐出自己的俸祿作為資金,用來重新裝飾孔子的聖像、四配十哲的塑像(據乾隆益陽縣誌,東五位,乾隆三年,升有子一位;西五位,康熙五十一年,升朱子(熹)一位,共十二喆),以及所有的祭器,都煥然一新。工程完成後,祭祀活動更加莊嚴,講學環境也更加高雅,都超過了以前的景象。因為歲月流逝,這些事件不可無記錄,大家提議我記錄此事並刻石留念。

學校是社會風氣和文化傳承的起點,也是培養人才的搖籃,古時候的夏校、殷序、周庠、成均就是最好的證明。許多傑出的人才都是從這裏走出的。我們朝代歷代君主重視教育、培養人才,比古代更加繁榮。如今,各地方官員都盡力創新,符合朝廷振興教育、加強治理的意願,真是深諳根本之道。

然而,興辦學校不僅僅是為了改善硬件設施,更重要的是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受到良好教育的學子,應努力提升自我,以實作個人價值,為盛世貢獻實際力量,這才不負國家培養人才和修繕學校的美好願望。因此,我寫下這篇記錄。(宣德九年,知縣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