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陜歷博秦漢館與「北鬥七星」

2024-03-23文化

陜西歷史博物館的7座主體建築呈「北鬥七星」布局 首席記者 李明 攝

靖邊渠樹壕壁畫墓星象圖

大唐秦王陵「地面天象圖」

漢長安城遺址

漢長安「鬥城」示意圖

西周龍紋鬥

靖邊渠樹壕壁畫墓星象圖

魁星點鬥碑的拓片

□清宇

試開放的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以下簡稱「秦漢館」)開館至今,一直受到無數觀眾的關註,更是自一亮相便高居中博熱搜榜全國熱門新展榜首,可謂「出道即頂流」。

秦漢館為什麽被稱為「秦漢館」,僅僅是因為地理位置嗎?新館與陜西歷史博物館本館有何區別?展館建築設計以北鬥七星作為組合方式,那麽何謂「北鬥七星」,新館只是簡單的七座房屋嗎?從天上衛星到地上建築、地下陵墓,中國人骨子裏的「北鬥」情結從何而來?這裏又有誰的陵墓,藏著什麽故事?這片土地上還出土過哪些珍貴文物?

本期,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好奇和疑問,特邀專家為大家逐一解答——

「天然的歷史博物館」

連線古今的秦漢文化帶

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毗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秦鹹陽城遺址核心宮殿區和西漢帝陵遺址帶而建,這裏也是西鹹新區秦漢新城聚力打造的「連線古今的秦漢文化帶」與「秦創原·渭河科創帶」的核心區域。

秦漢新城區域被譽為「天然的歷史博物館」,文物古跡星羅棋布。據統計,秦漢新城範圍內有70平方公裏遺址保護區、10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陜西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西鹹新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63處一般不可移動文物點。文物遺存數量之眾多,規模之宏大、內涵之豐富、時代序列之完整,無不令人驚嘆。這片土地上存留的歷史資訊,處處對映出中華民族濃厚的民族精神和傳統凝聚力。

秦漢時期是中國古代社會的大變革和大發展時期,是中國版圖、中國的世界身份確立的時代,是漢字與漢文化獨特魅力彰顯的時代,也是中國制度文明定型、中國學術思想基礎奠基的時代,更是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國家系統形成的時代。

當時,鹹陽城作為中國古代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都城,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

陜西歷史博物館館長侯寧彬介紹,在秦漢文明這個宏大主題下做出特色,並能與陜歷博本館相關展覽有所區別,避免在自身展覽中出現展陳文物同質化的局面,秦漢館開放的基本陳列「天下同一——秦漢文明主題展」,在展品陳列上並非大眾熟知的按時間序列展示文物,而是打破常規,以秦漢兩代制度作為切入點,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科技、交流這6方面梳理秦漢文明的成就與貢獻。

在展示秦漢文明的主線外,策展組設計了列舉世界其他地域古代文明的輔線,將秦漢時期中國版圖的變化置於了當時的世界版圖之中。對此,侯寧彬解釋說:「我們想讓觀眾在秦漢館觀展時,能夠做到開啟中國這扇窗去看世界。」看世界、看文化,看看秦漢時期世界上的其他文明都做了什麽。同時,這種比對也從側面說明了秦漢時期作為中國各種制度奠基時代的重要性。

基於此,新館的「秦漢館」之名不僅是因其地理位置而得,更因它展示了秦漢文明的發展歷史、突出成就,以及這一時期對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貢獻而得。

北鬥七星「象天法地」

濃縮了秦朝宮殿的浪漫主義思想

當我們置身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仰望巍峨殿頂時,就已經被籠罩在「北鬥七星」的「光環」之下了。

若從空中俯瞰,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主館區的7座建築,是各自相對獨立排列成北鬥七星狀的,它們彼此間透過架空廊道相連,濃縮了秦朝宮殿「象天法地」的浪漫主義思想。所謂「北鬥七星」,就是展館建築總體以北鬥七星中搖光、開陽、玉衡、天權、天璣等組成布局,以玉衡為中點確定軸線設定在秦鹹陽宮一號宮殿遺址中軸的延長線上,形成「北鬥七星」格局。這布局,讓秦漢館既有中軸對稱的恢宏大氣,又兼具不對稱布局的自由氣息。

「高台榭、美宮室」的秦漢建築風格質樸,加之秦漢文明元素在這裏交疊,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與厚重歷史的多重醞釀下,秦漢館建築群豪放古拙的氣韻渾然天成,自身也成為極具觀賞性的「展品」。

北鬥,是北半球星空中的重要星象,也是每一個中國人都熟悉的星辰名字。在浩渺的夜空中,北鬥七星以其獨特形狀和明亮光芒為世人指明方向,在歷史長河中,北鬥七星也因自身的神秘和象征意義而被眾多歷史文物、遺址所銘記。

縱觀古今,漢長安城以北鬥七星為藍本,中國自主研發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以「北鬥」為名,人民網在征集新衛星名字時寫道:「當中國人研制屬於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它的名字毫無爭議地被確定為‘北鬥’……」它們見證了北鬥七星與中華文明的深厚聯系,藏著屬於中華民族的「北鬥」情結。

而以北鬥七星為藍本建造的秦漢館,也並不僅是七座樓閣那麽簡單,其中還蘊藏著中國源遠流長的北鬥文化。北鬥七星信仰是中國人最早的星宿信仰之一,它連線星空與人間,因七星排列形狀曲折,酷似飲食器具鬥勺,且位於北天,「居陰布陽,故稱北鬥」。【春秋運鬥樞】中記載:「第一天樞,第二(天)旋,第三(天)璣,第四(天)權,第五(天)衡,第六開陽,第七搖光。」古人給北鬥七星起名字,從勺子到勺柄依次為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也稱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它寓意著光明和方向,自古以來就被用以指引方向、分辨四季、標定時刻。

戰國時期【鹖冠子·環流篇】記載古人這樣分辨四季:「鬥柄東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李白在【長門怨】中寫下名句「天回北鬥掛西樓,金屋無人螢火流」,此處「天回北鬥」正是指時令已入秋。

在古人看來,北鬥七星是天地秩序的制定者,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都是隨北鬥鬥柄的指向而來臨。如中國最早的歷法夏歷「夏小正」就是以北鬥星為準,確定季節氣候。

隨著歷史發展,古人逐漸賦予北鬥七星掌管天下眾生富貴壽夭命運的神性,還以「北鬥」喻君,產生「眾星拱北鬥」之說。【史記正義】中記載「鬥星盛明,王道和平,爵祿行,不然,反是……」,【開元占經】中寫道:「七政星明者,其國昌;不明者,其國有殃……」天際北鬥七星的明暗變化,可以作為世人評判君主德行好壞的象征,以及國家治亂興衰的預示。而作為天子所在京城的建築布局,也往往模仿北鬥七星之形,使京城能位於天地之中並以此來彰顯天子的權威。

再看我們身邊,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繁華的國際性大都市——西漢長安城亦是如此。漢長安城先後歷時90余年建成,規模宏大,布局精巧,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歷時最長的都城。不過,它並不像後來的都城建築那樣工整嚴密,若從空中俯瞰今天的漢長安城遺址,會發現城墻整體造型是不規則的正方形,除了東墻南北垂直以外其余三面皆有曲折。這是因為漢長安城不是一次施工完成的,其城墻是建在長樂宮和未央宮建成之後,修建時為遷就二宮的位置和城北渭河的流向而缺了西北角,這使漢長安城的北城墻西北段變得蜿蜒曲折形如北鬥,南城墻中部突出部份和東段則曲折如南鬥。由此,【三輔黃圖】有言,「(長安)城南為南鬥形,北為北鬥形,至今人呼漢京城為‘鬥城’是也」,所以長安城又有「鬥城」之名。後世有學者研究認為,這樣的建築形狀也是對北鬥星圖「鬥在天中,周制四方」的模擬。

從厘定四季節氣到指引方精靈航,從掌控人生命運到神化限制皇權,從規劃都城形制到變幻克敵制勝,北鬥七星可謂是廣泛影響了華夏先民的生產生活,深刻參與了華夏信仰文化的生發生長,最終成為中國人世俗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指路明燈。

秦漢館多媒體展廳

與「北鬥七星」相關的那些文物

若你參觀過「天下同一」陳列展,會發現在秦漢館的多媒體展廳中呈現了眾多與北鬥七星有關的文物及各類資料。作為夜空中最醒目的星群之一,北鬥七星是眾多文物創作的靈感來源。從古代的青銅器、陶器,到後世的書畫、石刻,都可以看到北鬥七星的影子。這些文物不僅記錄了古人對天文現象的觀察和理解,也體現了他們對宇宙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比如大名鼎鼎的西安碑林博物館館藏文物——魁星點鬥碑的拓片。魁星點鬥碑是一通「看圖猜字」的趣味石碑,約創作於清同治年間。古人將北鬥七星中的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四星總稱為奎星,是二十八星宿之一,東漢時演變為「魁」星,人們在各地修建樓閣進行祭祀,以祈求學子參加考試時能夠榮登金榜、名列魁首。宋代時魁星信仰興盛並從此經久不衰,明代【儼山外集】中還記載了學子們在座位旁偏張貼魁星圖、在考場外出售魁星像的逸事。現今傳世的文物中,就有許多以銅、瓷或牙骨等不同材質雕刻而成的魁星擺件。但西安碑林博物館館藏的這通石碑卻與眾不同,它的匠心獨運之處,在於其用行書躍動的線條表現魁星形象的同時又暗藏了儒家經典之語於圖中。觀其碑身,石碑形制為長方形、圓首方趺,其碑陽刻著一幅魁星圖,魁星形象用「克己復禮,正心修身」八個行書字組成,另配以右側行書「鬥」字、下方行書「鰲」字,展現出魁星以執筆托硯的舞蹈姿態獨立於「鰲」首之上的模樣。其中「克己復禮」出自【論語】中的「克己復禮曰仁」,「正心修身」則出自於【大學】中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石碑的整體畫面構思表達出「魁星點鬥,獨占鰲頭」的吉祥寓意,可謂形象生動、拼字精妙,象征著圈點題名金榜的士子姓名,以寓應試獲中、榜上有名。

在眾多文物及歷史典籍資料中,有對北鬥形狀直觀描繪的,也有將深刻內涵蘊藏其中的。例如文學作品或生活器具中就有很多關於北鬥的體現,既展示了古人對天文現象的精確描繪,也體現了他們對工藝技術的精湛掌握。

唐代詩人杜甫在【寄韓諫議】一詩中寫道:「鴻飛冥冥日月白,青楓葉赤天雨霜。玉京群帝集北鬥,或騎騏驎翳鳳凰。」句中以「群帝」「麒麟」「鳳凰」等詞,體現出北鬥在古時往往代表著尊貴與權勢,也以楓葉紅、霜雨降等場景展示出彼時正是秋季。青銅酒器中的酒具,被稱為鬥。【詩經·小雅·大東】中這樣描述它的模樣:「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維北有鬥,不可以挹酒漿」,可見鬥的形狀和北鬥七星相似。1976年出土於陜西扶風的西周龍紋鬥,正是這樣一件形似北鬥七星的器具。它通長22.6厘米、鬥高3.9厘米、口徑2.3厘米、鬥深3.7厘米,鬥首呈圓筒形,口微斂、圓底,曲柄從鬥首近底部伸出,鬥柄中間聳起,末端呈雀尾狀,鬥柄與鬥首相接處飾浮雕獸面,把手處飾三角形顧首夔紋。簡潔的線條和生動的形象,展現出古人對星空的敬畏和好奇,它不僅是實用的器皿,更是古人對天文知識的一種藝術化再現。這件日常使用的器具,也從側面體現了北鬥文化與社會生活的緊密聯系。

西安碑林博物館的館藏文物中,有一件「七盤舞」東漢畫像石,表現的是漢代時常在宮廷宴樂或民間宴客時進行表演的舞蹈。表演時將盤鼓置於地上,舞者隨節奏在盤鼓上起舞。盤鼓數量不等,但以七盤為名,象征北鬥七星,故有「七盤舞」之名。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曾在定邊縣郝灘鄉的一處漢代墓葬中,發現了繪制有星宿圖的壁畫。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人們篤信死後靈魂不滅,死後靈魂能夠升入天上的仙界,因此古人在墓室中布置出心目中的天上世界,天上的星宿就是最直接的展示。埋藏在地下的古墓葬與浩瀚無垠的廣袤宇宙,就這樣在古人的「相助」下相遇了。

陜北靖邊楊橋畔漢代墓地,渠樹壕漢代磚室壁畫墓墓室頂部發現的星象圖,是中國考古首次發現的具有星形、星數、影像、題名四要素的二十八星宿圖,可以看到有北鬥七星、伏羲、女媧、牛郎織女等。該圖以北鬥為中心,以二十八宿為邊界,主要描繪了二十八宿以內天區的主要星官,包括了北鬥、天市、天牢等星座,整體結構屬於早期「二十八宿」體系,其中還有33個星宿和星官的墨書題記,並且大多數星官和星座繪有人物或動物影像,是一幅兼具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漢代天文圖。

在大唐秦王陵博物館,很多人都會對少見的「地面天象圖」嘖嘖稱奇。據專家介紹,古代帝王陵寢中的天象圖一般都是建在墓穴穹隆頂的上方,大唐秦王陵秦國賢德太夫人劉氏地宮則是罕見的「地面天象圖」。這一處地面初看北寬南窄,如同棺蓋形狀,細看其中部隆起、四角上翹,宛如轎頂,平鋪的青磚上有各種奇特銘印和差異不均的形狀,構成了北鬥七星。按北鬥七星的位置挑開青磚,就能看出形成勺狀的「地面天象圖」。這種形式可以加大透視深遠的效果,並營造出俯瞰塵世的情境。

在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變革中,北鬥的存在形式也在不斷演變創新,以不同模樣活在眾多的歷史文物、遺址和博物館中,活在我們身邊,成為連線過去與現在、天文與人文的橋梁。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人們已經能夠更準確地觀測和解釋天文現象,但那些古老的文物依舊以其獨特的魅力與價值吸引著人們,是世人探尋歷史時不可替代的一部份。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由陜西歷史博物館提供

來源:西安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