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蘭溪千年文化解碼 | 美食家李漁對萬物生靈心存的善念

2023-12-07文化

潮新聞客戶端 黃成蔚

李漁(1611-1680),初名仙侶,後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浙江蘭溪人,明末清初文學家、戲劇家、美學家、美食家、中醫養生理論家,是中國17世紀文壇上一位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李漁一生著述豐富,尤以【閑情偶記】最為世人所津津樂道,暢行至今。李漁作為一位美食家,他對美食的理解與感悟,也大多集中體現在【閑情偶寄】一書中。

李漁是一位熱愛生活並懂得生活的士大夫,在他的筆下,再尋常的食材都會獲得「靈魂」,變成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比如他在【閑情偶寄·飲饌部】中說:「求至鮮至美之物於筍之外,其惟蕈乎?」這一點可謂概括得相當精到,筍和菌類,是我們平時尋常可得的食材,就算吃到嘴裏,三寸喉嚨一下,也不過如此,但經過李漁妙筆的提醒,當我們再次咀嚼鮮筍和菌類時,這尋常的食材,似乎被賦予了一層魔力,激發著我們每一顆味蕾,是越嚼越鮮,深嘆笠翁所言不虛也!再比如李漁愛蟹如「命」,他說自己「終身一日皆不能忘之」,甚至要專門留一筆錢用作買蟹的夥食費,他「自呼其錢為買命錢」,可見他對美食的鐘情,以及賦予美食的人文樂趣。

蘭溪芥子園裏的李漁像

但是,【閑情偶寄】中最為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要數李漁的這段記敘:「有告予食鵝之法者,曰:昔有一人,善制鵝掌。每豢肥鵝將殺,先熬沸油一盂,投以鵝足,鵝痛欲絕,則縱之池中,任其跳躍。已而復禽復縱,炮瀹如初。若是者數四,則其為掌也,豐美甘甜,厚可徑寸,是食中異品也。予曰:慘哉斯言!予不願聽之矣!物不幸而為人所畜,食人之食,死人之事。償之以死亦足矣,奈何未死之先,又加若是之慘刑乎?二掌雖美,入口即消,其受痛楚之時,則有百倍於此者。以生物多時之痛楚,易我片刻之甘甜,忍人不為,況稍具婆心者乎?地獄之設,正為此人,其死後炮烙之刑,必有過於此者。」

這則烹飪鵝掌的「秘法」,是李漁從一位同好者那裏聽來的,但此時的笠翁,不僅沒有表現出作為一位美食家,對美味的絲毫欣羨之情,反而對虐殺鵝的這種殘忍行徑義憤填膺,甚至連聽都不忍再聽下去。在他看來,像鵝這樣的家禽,作為人類的食物,雖然是它們的不幸,但也無可厚非;可是作為人類而言,可以食其肉,卻完全沒有必要為了一點口腹之欲,去虐殺它們,這種行為是笠翁所不齒的。在文章的末尾,他詛咒虐殺鵝者下地獄,一只鵝掌,讓李漁善良的本性躍然紙上,可愛、可敬,又令人唏噓!這是一位美食家心中的是非曲直、一位天性善良之人心中的悲憫、一位士大夫心中的道德堅守與良知善念。

從這裏,我們可以認定,李漁無論作為一位美食家,還是一位在其他藝術領域都有所成就的美學家,他是真正懂得美並擁有美的。因為任何「美」,都是以「真」和「善」作為基礎,只有真、善、美相結合的美,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美,具體到美食層面,如果沒有一顆對萬物生靈熱愛與敬畏的赤誠真心,沒有對萬物生靈最起碼的善念,那麽也就不可能創造出真正意義上的美味。這一點,是笠翁留給我們後人寶貴的精神遺產。我們身處新時代的當下,無論做什麽,都不能拋卻善念,只有心存善念地對待社會、對待人民對待工作、對待自然界的萬事萬物,才能把我們生活的世界構建得更加和諧美好。當然,俗話說得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笠翁心中這份善念,和在他血液中流淌著的蘭溪人自古傳承的道德基因和人文情懷是休戚相關的,他的這份善,正體現了蘭溪人的善,以及蘭溪地方文化的善,也正是這一片溥洽善德的山水,孕育出了心存善念的笠翁。

最後,自作打油詩一首,願天下人對待萬物生靈,都能像李漁一樣心存善念:

鵝行綠水間,

自在復清閑。

我輩為口腹,

禁錮籠與鉗。

白羽本天縱,

炮烙何慘然。

勸君且停箸,

闡提留善念。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