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癡人論道道德真相(38)

2024-06-13文化

緣遇【道德經的生命真相】

眾所周知,本文是讀書心得與聞道感悟。

【道德經的生命真相】第三十八章:修道人的四種心性

自然而然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癡人論道釋義:這一章是講修道中的四種心性。什麽樣的心性才能獲得先天一炁?什麽樣的心性會失去先天一炁?如果讀不懂【道德經】第一章,就更無法讀懂本章的意思了。本章是對個人修養由低而高,遞進層次的闡釋。老子站在國家、社會乃至人類高度上,系統地論述了道與德,仁、義、禮幾者的關系,同時論述了德、仁、義、禮與人類社會文明的關系。

順其自然

第一段: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修德和修道的區別是什麽?修德成就賢善人格,但還是在生滅中,不能徹底斷除欲妄,不能獲得大自在。修道成就證悟者,證得不生不滅,徹底斷除欲妄,不居功,不求回報,外不貪功德,內不貪法樂。德是一種外在的約束,道則是一種內在的心靈裁判。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道就是先天一炁。那什麽是德?把道的內容、特質反映到人的身上(道在人性,體現為德就),就叫德。通俗地講,德就是人獲得先天一炁的狀態。這裏有個概念,什麽叫功德?透過有為法,自身修煉所獲得的能量總和。德是無為之法,透過利益眾生獲得了天地加持的能量。一個是有為法,一個是無為法,有為與無為結合起來就是功德。什麽叫上德?不言不動,不聞不見,合天之至真叫上德。無心於萬物,無心於身形,叫不德。上德之人與道同在,與德同在。不去表現其德而自在處之,就叫是以有德。能做到這個地步,天地間的大元炁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入人的體內。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用了心思、後天意識心就是下德。用意念操縱、人為控制與自然的不言不動,不聞不見不相符,所以叫無德。下德之人要去修道修德,並且時刻保持其德。上德是無形的,下德是有形跡的。

任其自然

第二段: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德之人就是得道的太上玄德之人,雖然無為,卻無所不為。下德之仁透過修道而後有了德,要以其身體力行去作為,而後才能夠有所作為。人為的操作是得不到先天一炁能量的。這就是有為法得不了道的原因。上德是自然本性自動見德的無形跡,卻可以無不為的做事。在人為的意識操控下,宣揚給人知道的都是有為的。

下德無為而有以為:那個先天一炁來了就來,動了隨便他動,順其自然,隨他變化,叫上德無為而無以為。先天一炁沒有來,卻千方百計地想辦法把他弄出來,或意守丹田,或執行周天,或打坐冥想,都是一些有為之法。有心作為就不能虛其心,實其腹。殊不知用後天意識操作出來的都是躁火、煩炁,不但不能水火既濟,更不能神炁合一,只會焚其腹,弱其炁,傷其筋,對修道而言是非常有害的。上仁為之而無以為,失道失德而後有了仁,有上仁之人就是求道求得的人,應該遵道而為,依道而行,最後達到無不為的目的。這是老子沒說下仁之人失道離德,更應該遵道而為,依道而行。與下德之人一樣,需要去作為,而後才可以有所作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要比仁更低一個層次了,上義之人與下德之人一樣,透過有為法才可以有所作為。老子在此直白地告訴世人,上仁到不了無為的層次,掌握不了無為之法,必須在有為之法的階段上學習,修道成道。後面的下仁、義、禮,就不用提了,距離老子的無為之法差的層次太遠了。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上禮,就是講禮儀之人。講禮儀的人遇到不講禮儀的人,無須別人、自己早就將其拋到了九霄雲外。講禮的人都廢了禮,禮又何存。

自然之境

第三段: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這段緣於孔子第二次去洛陽藏書館拜見老子時,老子對孔子的一番開示。孔子聽完後,感覺這段話奧妙無窮,意義深遠,回味無窮,思索了一天,終不能解其義,於是便來請教老子,老子並未作任何回答。說道:「你既然來了,就到藏書館多看看書吧」,說完便轉身而去。聽完此話,孔子便在此住了下來,每天都在藏書館來學習各種經典。經過三個月的學習和鉆研,孔子終於悟出其中的精髓和奧義。這為他日後創立儒家學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德、仁、義、禮,實際上描述了四種心。德是無為之心;仁是仁愛之心;義是剛毅聖人之貪心;禮是治亂控制之心。恍惚杳冥時,你就會感受到先天一炁的存在。不加幹涉,任其所為,以柔和的心對待他 ,元炁就是自然地在人體內執行,隨後就是天地大元炁接入人體內的反應,這樣的心態就叫仁心。當你人為的想在大些、再強烈些,以為自己是老大,可以指揮命令他,想人為的操縱他,只要意識一起,或身體輕微的一動,這個一炁消失不見了。這樣的心態就叫義心。當你怕他消失,拼了命的想抓住他,結果就是一炁會消失的無影無蹤,這樣的心態就叫禮心。要使真一之炁常保在身,就要知道人心作用的逐步升級,會使真一之炁消失不見。只有始終保持空靜自然的狀態,先天一炁才會穩定、持續不斷地進入體內。開玄關,接通天地大元炁和人體小元炁的同頻共振是很容易的事情。人人都可以做到,因為他本來就在每個人的身上。只要真正的清靜,一靜就可以感覺到了。功夫純熟時,不管是行、立、做、臥,只要你稍微一靜,他隨時就來了。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禮,已經脫離大道,與老子的無為之法沒有任何關系。禮是最脆弱不靠譜的東西。前提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才可行。老子認為,因為社會混亂無序而禮出。同樣,禮也會造成社會更大的混亂。是禍亂人類社會的罪魁禍首。

自然風光

第四段: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道與德二者是一體兩面,互不脫離,不可分割的關系。人可以弘道,而非道弘人。人可以學習道,並非能成道,而是效法於道,學習道的德性。有些人的學說看起來很有理論、很深奧,甚至貌似華麗,實際上是脫離大道的歪理邪說。老子反其道而行,讓人回歸於良知道德,回歸於自自然然的本性狀態,你已經成為了合格的載道之器。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失去了道,想用德來回歸道是可以的。失去了德,想用仁慈回歸道,也是可以的。因為仁慈還在自然本心的層面上。失去了仁,用義來回歸自然大道,那就不行了。因為義在後天意識心的層面,離道很遠了。人心不退,大道難成。失去了義,用禮來回歸自然大道,那更是蒼白無力了。因為禮儀的約束來自忠信的淺薄,是使人混亂的根源。浮華的後天意識是對道的掩蓋和粉飾,是愚昧的開始。所以,大丈夫始終敦厚、忠信、處實在,祛膚淺,堅守內在與大道合一,摒棄一切的外在虛華做作,這樣才能以德入道。

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表面上的德是浮淺而虛華的,真正的德是人無意識、無為的狀態下本效能量自動在運作,是純真、質樸、自然無形跡的體現。仁義禮智是後天人心的層面,離自然本性越來越遠。仁還近一點,後面人為的、不自然的痕跡越來越重,無法回歸大道。因為道與德是一體兩面,修道就是修德。

【道德經的生命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