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浮生六記之閨房記樂(四)

2024-09-26文化

我病好時已近中秋,想到蕓嫁過來半年,還沒去旁邊的滄浪亭一遊。便在中秋之日,讓家中老仆和滄浪亭的看門人約好,這夜不要放閑雜人等進來遊玩先。傍晚時分,我帶著蕓和家中小妹,還有一個仆婦、一個小丫鬟,由老仆引路,夜遊滄浪亭。

過了我取軒旁的石橋,就是滄浪亭的園門。進門後往東,曲徑通幽,假山上林木蔥蘢,滄浪亭就在山頂。拾級而上來到亭中,舉目遠眺,周圍數裏的景致悉收眼底,只見炊煙四起,晚霞燦爛。

與滄浪亭隔岸相望的是一處名為「近山林」的景觀,州府官員往來應酬,常常在這裏設宴。當時正誼書院還沒辦起來。

我們帶了一條毯子,鋪在亭中,席地圍坐,守門人送來茶水,不一會兒,一輪明月升上林梢,夜風漸起,吹拂衣袖,月光照亮水面,不染纖塵,頓時覺得世間的煩擾憂慮,都隨之消散。蕓嘆道:「今日之遊真是快樂!若是能駕一葉扁舟,在亭下水上漂蕩。 那又該多麽開心啊!」

這時夜色已深,華燈初上,想起一個月前七月半的半夜驚魂, 眾人相扶下山回家。

吳越一帶的風俗,中秋之夜,不拘是大家小戶的女眷,都相約出門遊玩,叫作「走月亮」。而幽深雅致、清靜疏闊的滄浪亭, 反而沒什麽人來遊玩。

正誼書院

蘇州正誼書院於嘉慶十年(1805年)由當時的兩江總督鐵保、 蘇州巡撫汪誌尹主持創辦,院址在滄浪亭後的可園裏,以對「西學」持較為開放的接納態度而著名,曾由林則徐的得意門生,著名學者馮桂芬主持。

我父親喜歡收義子,共有二十六人算是我的「異姓兄弟」。母親也有九個義女,其中有兩人和蕓最要好,一人行二,稱「王二姑」,一人行六,稱「俞六姑」。王二嬌憨,酒量很好;俞六性情豪爽,談鋒甚健。

她們每來家中,一定把我趕到外間獨眠,三女同榻共臥。--這通常都是俞六的主意。我就和她開玩笑:「將來等俞妹妹出嫁了,我一定要把妹夫接過來,留他和我住上個十天半月的。」

俞六說:「好啊好啊,到時候我也來,十天半月都和嫂子睡一起,那可是大好事啊!」

蕓和王二姑聞言,忍俊不禁,相視而笑。

之後弟弟啟堂成親,家裏遷到飲馬橋的倉米巷,屋子雖然敞了許多,但不再有滄浪亭畔的幽雅寧靜了。

到母親的生日,家裏請了戲班子助興,蕓覺得很新奇。父來一向灑脫,也不管什麽忌諱,點的都是【慘別】之類的悲情戲。伶人年老,刻畫人物入木三分,觀者為之動情。

隔著簾子,我見蕓忽然起身離開,很久都沒有回到座上,便到內室看看怎麽回事。只見蕓在妝鏡旁托腮獨坐,就問她:「為什麽不開心了呢?」

蕓說:「看戲原本是為了娛情,但今天演的這一出,實在大讓人傷感。」

俞六和王二也跟了過來,聽她這樣說,兩人都笑了。我卻知道,正因蕓用情既深且真,才有這樣的感慨。

聽我這麽一說,俞六勸道:「嫂子還是回座上吧,難不成要在這裏獨坐一天?」蕓卻說:「等劇情不那麽悲傷時我再去。」王二間此言,先回席間,請我母親點了痛快又熱鬧的【刺梁】【後索】等劇目,蕓被勸回席間,這才轉悲為喜。

飲馬橋、倉米巷

飲馬橋是蘇州第三橫河上的一座拱橋,處於市中心的繁華地帶,「倉米巷」至今猶存。這相當於作者一家從高檔景觀住宅區撇到了市中心的所謂「豪宅」裏。

【慘別】

【雷峰塔】中的一出,今本已佚。

【刺梁】

【漁家樂牌】中的一出,內容是弱女子報仇後成功逃脫,並有醜角穿插,所以算是比較歡快的劇目。

o【後索】

【後尋親】中的一出,應也是大團圓的歡快內容。

我有一個堂伯父,名為素存,早夭,沒有留下後人,父親便上我承嗣為他的後人,每年為他掃墓祭奠。

家族的墓園在西跨塘福壽山,這位堂伯父也葬於此地,每年天,我都要帶著蕓去掃墓。王二聽說那裏有一處名為「戈園」 勺勝景,便要與我們同去。

在墓園中,蕓指給我看地上的小石塊,有天然苔紋,斑駁可,說:「用這樣的石塊做假山盆景,比現在常用的宣州白石更有意和風致。」

我說:「也不是每一塊都合適,得仔細挑挑。」

王二便自告奮勇地問守墳人借了一只麻袋,說:「嫂子喜歡這頭,我來幫你撿。」

於是我們放慢腳步,一路撿石塊,我說「好」的,王二就放進袋子裏,我說「不行」,她就扔掉。不一會兒,她就累得粉汗盈盈,拽著麻袋往回走,說:「再撿我就拎不動了。」

蕓一邊撿石塊,一邊笑著說:「我聽說采山果的人,一定要借助小猴子的力氣,看來真的是這樣啊。」

王二憤然伸手撓蕓呵癢,我趕緊攔住她,故意數落蕓:「人家出力,你在一旁閑著,還這麽說,可不就把王二妹妹給惹惱了嗎。」

從墓園回城途中,我們又去戈園遊玩,園中新綠蔥蘢,映襯著姹紫嫣紅,滿目芳華。王二性情嬌憨,見花就折,蕓便阻止她:「咱們又沒帶花瓶來養著它,也不打算戴在頭上,幹嗎折這麽多呢?」

王二不以為意:「花並不知痛癢,折了又怎樣?」

我取笑道:「將來罰妹妹嫁個麻臉大胡子,為這些花兒報仇。」

王二氣得把花摔到地上,又踢到水池中,瞪著我說:「這樣說忒也太欺負人了!」

見她真的動怒,蕓忙笑著把她拉過來,溫柔勸解,這才作罷。

O宣州白石

即有名的宣城石,清初,與昆山石、太湖石和英德石並稱四大奇石」,尤以宣州雪石,即文中所說的「宣州白石」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