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宋詞故事/野芳雖晚不須嗟

2024-07-11文化

文稿:陽卿/編輯:凱邁

一、戲答元珍/宋·歐陽修

春風疑不到天涯, 二月山城未見花。 殘雪壓枝猶有橘, 凍雷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思, 病入新年感物華。曾是洛陽花下客, 野芳雖晚不須嗟。

二、譯文

我疑心春風吹不到這荒遠的天涯,

已是三月這山城怎麽看不見春花?

積雪壓在枝頭好象有碧桔在搖擺,

春雷震破冰凍的竹筍它夢想發芽。

夜晚聽到雁啼引發對故鄉的思念,

帶病進入新的一年懷春有感而發。

我曾在洛陽做官欣賞那奇花異草,

山城野花開得遲也不必嗟嘆驚訝。

三、故事

(1) 北宋仁宗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範仲淹因得罪皇帝,被貶知睦州。景祐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重又起用他為吏部員外郎,權知(暫代)開封 府事。

(2) 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範仲淹上【百百官圖】,指責宰相呂夷簡任用私人。範又在論遷都事上與呂不合,連上四論譏刺時弊。呂大怒,與範交章對訴。

(3) 呂夷簡攻擊範仲淹,說他身非諫官,「越職言事,薦引朋黨,離間君臣」。宋仁宗聽信呂的謗言,下令將範貶知饒州。

(4) 範仲淹素以忠剛正、敢於直言諍諫受人稱道。對他的不幸遭貶,朝中許多正直之士深感不平。集賢校理余靖上疏, 請求朝廷改正前命,結果竟因此被套上「朋黨」的罪名,落職為監筠州酒稅。

(5) 館閣校勘尹洙上疏 朝廷,說自己與仲淹義兼師友 交情比余靖還深, 請求一起貶謫,以此來支持仲淹。於是,尹洙也落職為監郢州稅。

(6) 當時,身為左司諫(掌規諫皇帝過失的高官高若訥,懾於權勢,不僅不站出來說公道話,反而附和呂夷簡,說範仲淹應該貶黜。

(7) 高若訥對範仲淹落井下石的行為,激怒了歐陽修。歐陽修當即給高寫一封信【與高司諫書】,指斥他「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這封信寫得理直氣盛,表現出歐陽修鮮明的正義感。

(8) 高若訥讀著歐陽修的信,不覺臉紅頸赤,惱羞成怒。於是,他氣急敗壞地將這封信呈交皇帝,並乘機大肆誹謗。歐陽修因此被貶為峽州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

(9)夷陵山城,地高天寒。歐陽修到了貶所之後,不久即為疾病纏磨,但他努力為地方百姓辦些好事, 頗受人們的敬仰。

(10) 當時,歐陽修的好友丁寶臣(字元珍)也在夷陵,擔任軍事判官。丁也小有文名,於是兩人常以詩文互酬,意氣相投。

(11) 轉眼已是第二年的春天,可是,夷陵山城卻經常下雨,並無春暖花開的氣象,實在令人心情不暢。因此,丁寶臣給歐陽修的一首詩中,對無花久雨的景象頗多傷感。

(12) 歐陽修讀了丁的來詩,不免勾動思鄉、 懷京的愁苦心緒,以及身陷貶 所、帶病進入新年的悵惘感觸。但他從殘雪余寒中感到了「猶有橘」的春天氣息,從含凍驚雷中看到了「筍欲抽芽」的春天生機。

(13) 於是,歐陽修作了一首七律,戲答丁寶珍:「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殘雪壓枝猶有橘, 凍雷驚筍欲抽芽。夜聞歸雁生鄉思,病入新年 感物華。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

(14) 花時久雨,乍暖還寒的山城春景,在詩人筆下被刻畫得細致入微,詩人故作寬解之語,把謫居的怨思、對前途的希望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丁讀了這首詩,很受感動。

四、結語:歐陽修對政治上遭受的打擊心潮難平,故在詩中流露出迷惘寂寞的情懷,但他並未因此喪失自信而失望,而是更多地表現了被貶的抗爭精神,對前途仍充滿信心。此詩之妙,就妙在它既以小孕大,又怨而不怒。它借「春風」與「花」的關系來寄喻君臣、君民關系,是歷代以來以「香草美人」來比喻君臣關系的進一步拓展,在他的內心中,他是深信明君不會拋棄智臣的,故在另一首【戲贈丁判官】七絕中說「須信春風無遠近,維舟處處有花開」,而此詩卻反其意而用之,表達了他的懷疑,也不失為一種清醒。

編者簡介:凱邁文化工作室,主任:梁千科,筆名:凱邁,大學文化,資深媒體人。喜閱讀,愛寫作,現住烏魯木齊市,曾受邀擔任某央企新聞中心記者、史誌編寫辦主任。曾主編【石家莊市黨史資料叢書】、【石家莊市審記工作回眸】等,並在國內報刊雜誌發表新聞和文學作品1000多篇。現負責為企事業單位采寫新聞稿件、人物通訊、報導文學,制作微電影、影片、美篇等,可在多家媒體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