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青年作家栗鹿攜新作【1997年的蛹事件】做客南京先鋒書店,與中國現代文學館特邀研究員何同彬、東南大學中文系主任張娟、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副總編李黎、資深圖書編輯胡泊,圍繞新作展開對談。
栗鹿是近年來頗受關註的青年作家,出版小說集【所有罕見的鳥】、長篇小說【致電蜃景島】。曾獲2022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學獎新人獎、第五屆「【鐘山】之星」文學獎年度青年佳作獎,長篇小說【致電蜃景島】獲首屆鳳凰文學獎入圍獎。【1997年的蛹事件】是栗鹿的中短篇小說集新作,收錄了作者從2020年至今創作的六篇小說,圍繞千禧年前後的家庭、少年少女的成長、現代個體的歷史和未來、心靈空間與宇宙之間的聯系等話題展開。
栗鹿出生於上海崇明島,生長於島嶼的童年經歷深深影響了栗鹿,並成為她小說的重要意象之一。「文學與城市是一種奇妙的關系,某個地域一直存在,但有時必須借助文學,才能被呈現出來。」東南大學中文系主任張娟表示,上海雖然是個臨海城市,但並沒有海洋寫作,栗鹿對島嶼的書寫擴大了上海文學寫作的版圖。張娟認為,因為獨特的童年生活經歷,栗鹿的寫作也呈現出與其他女性寫作不同的特質:「栗鹿從自然逐漸走向天文、走向地理、走向對大自然和宇宙的探索,呈現出一種智性寫作。」張娟還表示,栗鹿對島嶼的書寫與後現代人類的處境其實息息相關,「當下生活的所有人逐漸在面對一種後現代的人類困境,人工智能悄無聲息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每個人都生活在資訊繭房中,反過來塑造了人們對於生命的態度。某種程度上,‘蛹’隱喻著資訊的黑洞,島嶼代表的孤獨感,與人們生活中的孤獨感與疏離感是相通的。」
作為出版方代表,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副總編李黎回顧了與栗鹿合作的歷程。他表示,栗鹿寫作中有兩個方面的特質格外吸引他:其一是時尚,「所謂的時尚就是她的寫作最初可能發生在網絡上,開始寫作也沒有太多功利色彩,寫作更多的還是作為朋友之間交流的載體。」其二是堅決,「栗鹿現在已經是專職寫作,這一點特別堅決也特別重要,她敢於把作家的身份放在台面上,不給自己留退路也不找借口。」
中國現代文學館特邀研究員何同彬表示,上海有一批青年女性作家的寫作,都是讓他比較認可的,栗鹿也是其中的一員,「當下青年女性作家在面對世界和面對小說文體時,她們的那種狀態、那種對生命復雜形態的理解和體驗,是現在很多男性作家做不到的。女性作家為現當代文學的書寫,尤其是小說書寫提供了一種獨特的美學。」
根據何同彬的觀察,懷舊已經成為當下很多青年作家共同的寫作主題,栗鹿對童年的書寫也具有很強的懷舊內容,但栗鹿的寫作有自己的個性,「栗鹿回憶童年的時候,有非常多豐富的畫面,有很強的畫面感。她的寫作讓我想起了喬治·德·基裏科的繪畫作品,基裏科有一幅【一條街道的神秘與憂郁】,畫面中有一個女孩在街道上,光線照射下還有很多陰影。陰影其實就來源於回望童年或已經逝去的生命,感受到了失望、悲傷等負面的內容。栗鹿的作品中有很多‘裝置’來容納我們很多失去的生命感受。」何同彬還表示,在【1997年的蛹事件】這部小說集中,栗鹿寫作的排他性越來越弱,其中有非常豐富的隱喻,有很多來源於其他門類的豐富的藝術體驗,「真正的好的小說家作為溫柔的講述者,他的自然內容,他與現實之間的黏性,對生命的質感的把握能力都會變得更強。」
活動現場,栗鹿回顧了自己小說寫作的歷程,剖析了童年的生活經歷以及近年來生育的經歷如何影響了她的寫作,以及她的作品中夢境、島嶼等意象的來源。談及新作,她表示,「在這部小說書寫的過程中,我其實一直是在和童年被困住的自己重逢。對我而言,現在書寫的這些故事裏面的童年的自我,已經過去了,對我而言是一個他者。但是在書寫的過程中,當這部小說完成的時候,我能感受到在這個過程中,我就是想要把這些曾經斷裂的、破碎的東西重新組合。」當然,生育的影響也呈現在作品中,「生了孩子之後,你的尊嚴、你的時空都被切碎了,這部作品中的很多故事都是關於女性生育和家庭生活的,我相信每一個經歷過生育的女性都曾經體驗過這種破碎的過程。在這些故事當中,我想要尋找一種方式,試圖讓曾經破碎的自己重新回到彌合的狀態。」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張垚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