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詩經172南山有台押韻、註釋、古音、今韻

2024-06-23文化

(備註:□ = 非韻、■= i韻、●=o/u韻、◆=ng韻)「」

南山有台,北山有萊。樂只君子,邦家之基。樂只君子,萬壽無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楊。樂只君子,邦家之光。樂只君子,萬壽無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樂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樂只君子,遐不眉壽。樂只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樂只君子,遐不黃耇。樂只君子,保艾爾後。

□□□■,□□□■。□□□□,□□□■。□□□□,□□□■。i

□□□◆,□□□◆。□□□□,□□□◆。□□□□,□□□◆。ong

□□□●,□□□●。□□□□,□□□●。□□□□,□□□●。o

附註:

1、本詩押韻整齊劃一。為1246句押韻,粗略也可看作偶數句押韻,只不過首句作為奇數句,也參與押韻。

2、在編寫【周音】時,我將杻標記為i韻,應為手誤。杻從醜,醜從手,古音do。

3、由於當時在編寫【周音】的初期,認為上古音同時存在ai、i之別,o、u之別。這種觀點在編寫完成之前已經放棄。現在仍然認為,上古音不存在ai。

(備註:□ = 非韻、■= i韻、●=o/u韻、◆=ng韻)「」

南山有台,北山有萊。樂只君子,邦家之基。樂只君子,萬壽無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楊。樂只君子,邦家之光。樂只君子,萬壽無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樂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樂只君子,遐不眉壽。樂只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樂只君子,遐不黃耇。樂只君子,保艾爾後。

□□□■,□□□■。□□□□,□□□■。□□□□,□□□■。i

□□□◆,□□□◆。□□□□,□□□◆。□□□□,□□□◆。ong

□□□●,□□□●。□□□□,□□□●。□□□□,□□□●。o

附註:

1、南山有……,北山有……。這種類比的句式在詩經中多見,一般為隱喻。比喻人才有高有低。以前分析過多次,見: 詩經84-2山有扶蘇註釋2;詩經115-2山有樞註釋2;詩經115-2山有樞註釋1; 詩經126-2有車鄰鄰註釋2 ; 詩經132-2晨風註釋2 ; 詩經148-2隰有萇楚註釋2 ;

在本詩中,形成以下對比:

①台-萊

②桑-楊

③杞-李

④栲-杻

⑤枸-楰

其中,常見的是②桑-楊,由於桑樹與楊樹相比,楊樹更加高大,由此可以判定:這幾組對比,都是後面的更加高大,喻義高才。而前面的都是比較矮小,喻義低才。

2、樂只君子。這個結構,在詩經中多次出現,例如

①詩經第4篇【樛木】:

  1.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2.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只君子,福履將之。
  3. 南有樛木,葛藟縈之。樂只君子,福履成之。

②本詩:

  1. 南山有台,北山有萊。樂只君子,邦家之基。樂只君子,萬壽無期。
  2. 南山有桑,北山有楊。樂只君子,邦家之光。樂只君子,萬壽無疆。
  3.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樂只君子,德音不已。……

③詩經第222篇【采菽】:

樂只君子,天子命之。樂只君子,福祿申之。 …… 維柞之枝,其葉蓬蓬。樂只君子,殿天子之邦。樂只君子,萬福攸同。…… 樂只君子,天子葵之。樂只君子,福祿膍之。……

(1)根據③【采菽】:天子命之……天子葵之……,可知,君子受天子的提拔,所以,本詩的君子並非天子,而是天子的臣子,極可能就是詩中草木所喻義的高低人才。最高是諸侯。

結合本詩: 樂只君子,邦家之基…… 邦家之光 ……民之父母……,可知,本詩的君子指的是國家的棟梁之材,應該天子任命的大臣,老百姓的父母官。

(2) 根據③【采菽】: 樂只君子,福祿申之 …… 福祿膍之……,

根據①【樛木】: 樂只君子,福履綏之……福履將之……福履成之……,

這種類似句式結構,結合上面(1)的分析:君子=天子任命的大臣,可以得知:

詩經第4篇【樛木】中的君子,也並非天子,而是天子任命的大臣,並且, 綏之、將之、成之的主語是天子,而非君子。以前在註釋詩經第4篇【樛木】中,我誤認為君子是主語(見: 詩經4-2樛木註釋 ;),現在發現錯誤,特此更正。由此可知,在樛木中,天子向才子妥協、低頭請教、不恥下問(綏之),天子迎合、扶持才子(將之),天子成全才子(成之)。

在【樛木】一詩中,詩人隱去了天子這個主語,而將人才比喻為葛藟,將天子比喻為樛木(漆樹、喬木),將葛藟攀附在喬木上寄生,喻義人才(君子)依附於天子。而詩人本身可能就是周天子。

這些都需要糾正我在詩經第4篇【樛木】的註釋。

3、爾後=你後。說明本詩贊美的君子,早已作古。詩人感嘆古君子的品德讓今人仍然受益。

這也呼應了前文的:

遐不眉壽=遠在天邊,沒有長壽。

遐不黃耇 =遠在天邊,沒有白頭。

似乎這裏說的是周武王,武王英年早逝,的確沒有白頭。

也呼應了前文的: 德音不已、 德音是茂。意思是好名聲在身後仍然流傳不衰,猶如松柏茂盛。

由此可推定,開頭的:萬壽無疆、萬壽無期,都是對已經去世之人的贊美之詞。詩經中的確有用作祭祀的例子,例如

①詩經第209篇【楚茨】: 先祖是皇,神保是饗。孝孫有慶,報以介福,萬壽無疆!

②詩經第210篇【信南山】: 祀事孔明,先祖是皇。報以介福。萬壽無疆。

③詩經第211篇【甫田】: 曾孫之稼,如茨如梁。曾孫之庾,如坻如京。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黍稷稻粱,農夫之慶。報以介福,萬壽無疆。

④詩經第154篇【七月】: 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⑤詩經第166篇【天保】: 禴祠烝嘗,於公先王。君曰:蔔爾,萬壽無疆。

由上可知,萬壽無疆,在詩經年代用作祭祀贊美詞,是對死人說的,而非對活人說的。因此,國人在稱呼活人時這樣用,是非常不恰當的,是錯用。

(備註:□ = 非韻、■= i韻、●=o/u韻、◆=ng韻)「」

南山有台,北山有萊。樂只君子,邦家之基。樂只君子,萬壽無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楊。樂只君子,邦家之光。樂只君子,萬壽無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樂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樂只君子,遐不眉壽。樂只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樂只君子,遐不黃耇。樂只君子,保艾爾後。

□□□■,□□□■。□□□□,□□□■。□□□□,□□□■。i

□□□◆,□□□◆。□□□□,□□□◆。□□□□,□□□◆。ong

□□□●,□□□●。□□□□,□□□●。□□□□,□□□●。o

附註:

上一節分析了,本詩為悼亡詩、贊美詩,歌頌已故的君子(父母官或諸侯,而非天子)是國家的棟梁,百姓的父母,可惜英年早逝,名垂於後世,遠在天邊,仍然澤惠後世。

這裏繼續分析細枝末節:

1、艾,=夷,=平。平定、平安。前賢多釋讀為:美好。不確。

艾通夷,除了音同之外,還有一個證據:刈=割,乂=刈的本字。

甲骨文乂,畫的是剪刀。

但也有一些甲骨文專家,將乂-宰(辛)混同起來,例如

其實,乂-辛,可能也存在同音階段,乂古音di,辛古音ding,這裏存在鼻音脫落的可能,比如,宰從辛,今音zai,可推定古音di。

2、樂只。顯然,在「樂只君子」這個結構中,「樂只」修飾君子,極可能是形容詞。但究竟是君子多麽快樂,還是君子令人快樂,還是其他?我暫時無法確定。在詩經第4篇【樛木】中,我將樂只君子=樂至君子,只=至,表示極端的程度。

根據上一節的分析,本詩的君子是人才,而非選拔人才的君主,所以當初理解【樛木】一詩存在誤解,而樂只君子=樂至君子,也是建立在這個錯誤理解的基礎之上。因此,否定了君子=天子,肯定了君子=人才,那麽,樂只君子,也應當重新釋讀。

【樛木】、【采菽】、本詩【南山有台】中含有「樂只君子」的語句:

樂只君子,福履綏之。樂只君子,福履將之。樂只君子,福履成之。 樂只君子,邦家之基。樂只君子,萬壽無期。樂只君子,邦家之光。樂只君子,萬壽無疆。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樂只君子,德音不已。 樂只君子,天子命之。樂只君子,福祿申之。樂只君子,殿天子之邦。樂只君子,萬福攸同。樂只君子,天子葵之。樂只君子,福祿膍之……,

可見,樂只君子後面接著的,都是祝福祠,比如:天子支持君子(人才),天子提拔人才,天子授予官職給人才,人才成為國家棟梁,人才成為百姓父母,人才的德行永不停息,人才永存,等等。

那麽,樂只=樂見,表達一種願望。例如:樂見其成。

樂只=樂睇=樂見。其中,只=睇,古音di。目前廣東話保留此音。 睇/睼 =見。 用北方話通假的話,樂只=樂視=樂見。其中,只=視,古音di。

3、台-萊。其中,

①台=苔,=苔蘚。

②萊=野草、荒草。

可見,萊高於苔。如同後文的:桑-楊,楊樹高於桑樹。杞-李,李子樹高於枸杞樹。

4、栲-杻,根據上面的高低排序可知,杻高於栲。但是,

在詩經第115篇【山有樞】: 山有栲,隰有杻。

可明顯推測:栲高於杻。

那麽,與本詩的樹種高低存在矛盾。但無論如何,根據【山有樞】的註釋,杻=制作枷鎖的木頭,栲=制作棒槌的木頭,可能在不同地區,用來制作這些器具的樹木不同,所以導致不同詩歌中兩者的高低對比不同。

在本詩中,杻高於栲,那麽,可以推測:杻=制作枷鎖的樹木=椴樹,最高可達20米。栲=制作棒槌的樹木=棗樹,最高可達10米。這是符合本詩意境的。

而在【山有樞】一詩中,栲高於杻,可以推測:杻= 制作枷鎖的樹木=椴樹,最高可達20米。栲=制作棒槌的樹木=核桃樹,最高可達30米。這也符合【山有樞】的描述。

那麽,根據這種樹種的種植地區,可以猜測:本詩描寫的地方,人們更喜歡使用棗樹制作棒槌,棗樹比核桃樹更常見,可知本詩的地理應為平原,而【山有樞】的地理應為山區。對比古國,可推測:本詩描寫的是中原諸侯,可能是許國或申國。【山有樞】描寫的是西北諸侯,可能是秦國或晉國。

5、枸-楰。其中,

①枸=橘,指的是橘子或柑橘屬植物。最高可達3米。

②楰=櫸,指的是櫸樹,最高可達30米。 楰高於枸。

其中,楰從臾,臾從手,古音do。櫸從舉,舉從與,與從牙,古音do。而且與從舁,臾-舁二字頗為相似,音近,所以,古人也許寫錯或通假。

前賢也有將楰=楸,楸從秋,古音do。也是可以通假的。

6、黃耇。其中,

①黃=頭發花白。

②耇=佝,佝僂、駝背。

黃耇=老年人或者剛剛步入老年之人。可視為老年人的統稱。

7、遐,=遠。這裏暗示已經離世,遠在天邊。

前賢多釋讀為:何。反問詞。遐不=何不。這是大錯特錯。

詩經中包含「遐不」二字的詩歌有幾個,前賢都註釋錯了。例如,

①詩經第228篇【隰桑】: 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②詩經第238篇【棫樸】: 倬彼雲漢,為章於天。周王壽考,遐不作人?

③詩經第239篇【旱麓】: 鳶飛戾天,魚躍於淵。豈弟君子,遐不作人?

其中,前幾日,有網友問及【棫樸】一篇的: 「金玉其相」之相,何解?我認為相=像,表示外在相似,而非本質。而前賢多理解錯誤,其要害在於遐不做人理解錯了。遐不作人=遠在天邊,早已仙逝。就是字面意思。也就是說,【棫樸】歌頌的周王早已去世,後世追逐他定下的規則,猶如追逐黃金、白玉一樣。不表。

8、眉壽,=高壽。其中,在金文中,眉壽之眉寫作:沬,本義為洗頭、洗澡。以前見過多次,見: 曾伯漆匣銘文破譯校正 ; 齊侯盂銘文 ;

金文沬有的從不,古音bi。但沬的大部份金文字型並無聲符。

但前賢沒有接觸到金文和甲骨文,誤以為詩經這首詩的眉壽之眉=眉毛。高壽的老年人一般眉毛長。這種釋讀是錯誤的。

既然金文的眉壽寫作:沬壽,而沬=洗臉、洗澡,而洗臉洗澡與長壽無關,可以推測:沬壽,應該也有通假字。至於沬壽到底指代什麽,我不太清楚。也許上古老年人才需要勤洗澡。其實作代也應該如此,因為老年人如果不勤洗澡,身體會有臭味,所謂的老年味。

我父母年過七十之後才開始有老年味,所以,沬壽應該指的是七十之後。

遐不沬壽,也可以理解為:遠不及七十歲。

遐不黃佝,也可以理解為:遠不及白發駝背(一般五六十歲就開始了)。

由此可知,本詩歌頌的人才(父母官或諸侯)可能四十多歲就死了。英年早逝。

(備註:□ = 非韻、■= i韻、●=o/u韻、◆=ng韻)「」

南山有台,北山有萊。樂只君子,邦家之基。樂只君子,萬壽無期。

dong dong di di, bi dong di bi. bo di cong di, bong du di ci. bo di cong di, cong do bu ci.

南山有桑,北山有楊。樂只君子,邦家之光。樂只君子,萬壽無疆。

dong dong di dong, bi dong di dong. bo di cong di, bong du di cong. bo di cong di, cong do bu cong.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樂只君子,德音不已。

dong dong di ci, bi dong di di. bo di cong di, bing di bo bi. bo di cong di, di ding bi di.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樂只君子,遐不眉壽。樂只君子,德音是茂。

dong dong di co, bi dong di do. bo di cong di, cu bi bi do. bo di cong di, di ding di bo.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樂只君子,遐不黃耇。樂只君子,保艾爾後。

dong dong di co, bi dong di do. bo di cong di, cu bi cong co. bo di cong di, bo di ci co.

□□□■,□□□■。□□□□,□□□■。□□□□,□□□■。i

□□□◆,□□□◆。□□□□,□□□◆。□□□□,□□□◆。ong

□□□●,□□□●。□□□□,□□□●。□□□□,□□□●。o

附註:

1、樂(樂)從木,從白,古音bo。發生了復雜音變b→l。中間有沒有c輔音階段,我不知道。但以前的確認為古音co。

2、萬從人,古音ong。萬的甲骨文畫的是蠍子,蠍古音hong、cong,蠍的甲骨文本字可能是:旬。古音cong。以前分析過,見: 詩經153-2下泉註釋2 ; 詩經152-3鸤鳩上古音大概 ; 詩經114-3蟋蟀上古音大概 ;

也就是說,萬-萬本來不同源,但後來通假。

3、枸- 耇從句,句從口,古音co。

4、楰從臾,臾從手,古音do。

5、遐從叚,古音cu。

叚jia似乎從石,但石古音do,為d輔音,不是c輔音。但根據商音理論,所有d輔音來自c輔音。例如,厚從石, 古音co。侯從石,古音co。可見,石的古音的確存在c輔音階段,co→do。這符合商音理論。

6、爾,古音bi。如,沵、彌。但在詩經年代,可能已經發育了c輔音,古音ci。進而到中古演化出n輔音。但爾也存在鼻音化階段,如:女汝囡安爾你您乃仍。以前分析過多次,見: 女汝乃爾你您同源考 ; 鼻音與兒化音關系密切 ;

在本詩中,取c輔音。

7、楊從昜,昜從丁,古音ding。但在昜組字時代,可能已經發生了i o二象性,ing→ong。在本詩中,取o元音。

8、艾從乂,乂-辛古音存在相同的階段,古音di。發生了d輔音零化。di→i→ai。

9、邦從豐,古音bong。

10、光從人,古音cong。

11、已-巳同源,古音di。

(備註:□ = 非韻、■= i韻、●=o/u韻、◆=ng韻)「」

南山有 ,北山有萊。樂 君子,邦家之基。樂 君子,萬壽無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楊。樂 君子,邦家之光。樂 君子,萬壽無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樂 君子,民之父母。樂 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樂 君子,遐不 壽。樂 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 ,北山有 。樂 君子,遐不黃 。樂 君子,保 你後。

□□□■,□□□■。□□□□,□□□■。□□□□,□□□■。i

□□□◆,□□□◆。□□□□,□□□◆。□□□□,□□□◆。ong

□□□●,□□□●。□□□□,□□□●。□□□□,□□□●。o

附註:

1、台→苔。通假字。苔蘚。

2、眉→沬。古人抄寫時的錯別字。本義為洗臉、洗澡。

3、艾→夷。通假字。平定、平安。

4、爾→你。古今字、通假字。第二人稱。

5、枸→橘。古今字、通假字。並非枸杞。

6、楰→櫸。通假字。櫸樹。

7、耇→佝。通假字。佝僂、駝背。

8、只→視。通假字。看見。樂只=樂視=樂見。樂見其成,表達一種願望。

以上只考慮古今字、通假字,並未考慮古今音變。

9、第二闋的韻腳: 桑-楊-光-疆,在現代漢語中,仍然押韻ang,無需修改。

10、第一闋的韻腳: -萊-基-期,在現代漢語中,苔-萊押韻ai,基-期押韻i。形成兩兩押韻,也是可以的,無須修改。

11、第五闋的韻腳: - - -後,在現代漢語中,橘-櫸押韻u,佝-後押韻ou。 形成兩兩押韻,也是可以的,無須修改。

12、第三闋的韻腳: 杞-李-母-已,在現代漢語中,除了母u韻,其他均為i韻。需要修改至少一個字。

母→ 妣,雖然近義替換,但考妣為固定搭配,而且後世多用來指代已經過世的父母,與本義有所區別。所以,最好改動其他字。

已→除。近義詞。表示消失。在現代漢語中,母-除押韻u。

13、第四闋的韻腳: 栲-杻-壽-茂,在現代漢語中,栲-茂押韻ao,杻-壽押韻ou,不規律,需要修改至少兩個字。

栲→柚。不是近義詞,但在現代漢語中,柚-杻-壽押韻ou。

茂→稠。近義詞。在現代漢語中,柚-杻-壽-稠押韻ou。

於是,出現版本二,20240623下午15:18

南山有桑,北山有楊。樂 君子,邦家之光。樂 君子,萬壽無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樂 君子,民之父母。樂 君子,德音不

南山有 ,北山有杻。樂 君子,遐不 壽。樂 君子,德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