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身

「豆子兄弟」的低碳成長記|碳路未來

2024-02-02健身

生產原料稱量、調配、混合、充填、加蓋、裝箱……安利廣州生產基地的營養保健食品生產區的潔凈廠房裏,機械臂正有條不紊進行蛋白粉的生產活動。仔細觀察會發現,包裝好的蛋白粉罐帶著一個綠色的小標識——碳中和。

從「帕梅拉」到「劉耕宏」、從「馬甲線」到「雙開門」,當代年輕人對健身這件事是認真的!而蛋白粉作為一種便捷的蛋白質補充方式,對每一個健身人士來說幾乎都不陌生。不斷增長的蛋白粉市場裏各類產商摩拳擦掌,有的卷高蛋白,有的卷美容功能,有的關註蛋白粉的低碳環保。「生產一罐770g紐崔萊多種植物蛋白粉大概會產生1.5公斤二氧化碳的排放,這就意味著,假設消費者買了7罐零碳蛋白粉,我們相當於為地球貢獻了一棵樹一年的固碳量。」安利(中國)供應鏈工程助理經理余佳琳介紹。零碳蛋白粉是如何實作零碳的?安利又有何碳中和計劃?南方+記者走進安利廣州工廠尋找答案。

首款零碳蛋白粉

走進安利位於廣州黃埔的工廠,就像走進一個充滿副熱帶風情的景區:一進門,兩邊各有一排高大的棕櫚樹迎風而立;往裏走,會看到主廠區大堂水幕墻,外有繁茂綠植;四季還有各種瓜果,有荔枝、龍眼、菠蘿蜜等9款水果,員工擁有「水果自由」的快樂。

就在這個「花園工廠」裏,2023年4月誕生了第三方測試、檢驗、認證機構——SGS認證的「中國首款零碳蛋白粉」。

「零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早在2010年,安利即根據ISO14064標準,啟動碳基線盤查。」余佳琳告訴記者。

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在降碳這件事上也是這樣。理清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降碳才能找對地方,因此碳足跡管理也被越來越重視。

去年1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5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快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的意見】提出,構建起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總體框架,以加快提升中國重點產品碳足跡管理水平,促進相關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知道碳排量之後,然後才能去完成相應的減排和抵消方案的制定和實施,完成了後才能走到最後一步,根據PAS2060:2014標準進行產品碳中和認證。」余佳琳告訴南方+記者。

「豆子兄弟」的低碳之旅

為了完成蛋白粉的減排,當蛋白粉還是豆子的時候,就開始了它的低碳之旅。

豌豆和非轉基因大豆「豆子兄弟」會被種進紐崔萊認證農場裏,在深深的泥土中紮根。

「在種植過程中,我們采用有機種植,不使用農藥、除草劑等化學成分,透過生態的方式治理蟲害和雜草,用有機肥替代化肥,可以減少土壤汙染和氧化亞氮排放。」 安利(中國)供應鏈生產經理李倩介紹,氧化亞氮主要來自化肥,是二氧化碳升溫效能的300倍,平均在大氣中停留116年。

春華秋實。「豆子兄弟」生長發芽,結出豐碩的豆莢,然後就會被送進工廠等待從豆子到蛋白粉的蛻變。

「蛋白粉的生產遵循‘零添加’‘零浪費’原則,采用天然微生物發酵提取,不添加化學堿,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渣均實作了回收利用。」李倩告訴記者,「我們進入工廠看到的灌溉的水,就是廢水經中水回用系統處理後用於灌溉和養魚等的水,這樣每年可節約12噸自來水。」

變成蛋白粉的「豆子兄弟」還會穿上量身客製的「新衣服」。零碳蛋白粉外包裝罐采用了HDPE材料和同材質的環保標簽讓包裝更有利於回收。新研發的蛋白粉蓋實作包裝輕量化,減少了原生塑膠,投入使用後,每年將減少46.5噸碳排放。

接下來,「豆子兄弟」做成的蛋白粉會送到千家萬戶,去更遠的地方繼續「低碳」旅程。包裝上,安利采用可多次迴圈使用的物流紙箱,每年能減少紙箱使用約420萬個;物流上,攜手京東物流試點首批氫能源物流卡車,和傳統油車相比每輛車每月可減少碳排放量約1噸。

盡管透過最佳化全流程實作降碳,但蛋白粉生產全流程仍不可避免存在碳排放。「蛋白粉生產過程中從原料、生產、包裝、倉儲等流程嚴格核查記錄碳足跡,並透過節能減排和退耕還林等方式實作碳中和,達到相對的‘零碳’排放。」余佳琳進一步介紹,主動降碳之後無法抵消的部份,安利采取購買碳匯的方式抵消。

挖掘「原生低碳基因」

安利旗下有許多產品,為何選擇蛋白粉作為首款「零碳」產品?

「除了因為這款產品是我們的明星產品外,更是因為這款蛋白粉有‘原生低碳基因’。」余佳琳介紹,「這款蛋白粉是純植物配方,比起動物蛋白,植物蛋白種植固碳釋氧,相對來說二氧化碳排放更低,本身就具有天然的環保和低碳優勢。」

不過動物蛋白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相對來說動物蛋白更易被人體吸收,同時也含有人體所需的胺基酸。而大部份植物蛋白不提供全部9種必需胺基酸。但此前也有大量研究表明,植物蛋白攝入可以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

一直以來蛋白質的動植物之爭就沒停過。但是,近年來在健康天然、環境保護等理念推動下,尤其是新世代消費者而言,他們的動機不再僅僅是個人的健康和福祉,而是更廣泛的環境友好。

消費者「低碳基因」的不斷覺醒,讓植物蛋白以及「植物基」概念受到更多關註。Innova數據顯示,過去五年間帶有植物基宣稱的食品品類年復合增長率高達57%。

火是火了,但植物基市場也面臨不少挑戰。比如星巴克、肯德基等快餐企業也相繼推出「人造肉」選單,但是不少消費者反映口味不好,價格過高。一項消費者調查數據顯示,在拒絕植物基產品的常見理由中,52%的消費者表示「我不認為這種產品會好吃」,27%的消費者表示,「相比動物肉,價格太貴了。」

但是業內人士普遍看好植物基未來發展。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植物基食品分會理事長、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首席科學家王靖曾指出,無論從生態環境、食物資源的開發、食品科技的發展來說,植物基食品都是未來的大趨勢,也可能是未來食品產業新的增長點。

當你走進超市,會購買植物蛋白食品嗎? 會重點考慮 看情況,可能會購買 不太喜歡,不考慮購買 沒想法 送出

對話

安利(中國)供應鏈生產經理李倩:制造升級助力減碳增綠

南方+:減碳的壓力主要集中在哪部份?

李倩: 透過我們的核查,大部份的碳排放會在前端。前端的原料的部份,比如在種植這個環節就已經占了整個碳排放量的60%-70%,剩下部份才是加工制造環節。所以需要推動上下遊供應商去減碳是關鍵。

南方+:安利廣州生產基地有何低碳有益嘗試?

李倩: 我們剛看到的這條流水線,就在四五年前,整條線需要11人才能完成生產任務,但現只需要6個人。透過自動化器材的升級和智能化的利用,達到減少人工的目的,但是產量和產值沒減少,這也將助於降碳。廣州生產基地持續最佳化生產流程,節約資能源用量,2013年到2022年為止,累計節約電量超480萬度 、蒸汽超1萬噸。

【采寫】南方+記者 周中雨

【海報】吳穎嵐 譚唯

【統籌】周中雨 姚翀 馬華

【策劃】陳韓暉 趙兵輝

【出品】南方產業智庫 南方+產業新聞部

【作者】 周中雨;吳穎嵐;譚唯

南方產業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