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北京烤鴨竟是從南京傳過去的?1980年2月9日恢復「全聚德」老字號

2024-02-09美食

薩沙歷史上的今天。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北京烤鴨竟是從南京傳過去的?1980年2月9日:北京烤鴨店恢復「全聚德」老字號

烤鴨的歷史,比我們想象的要遠得多。

鴨子這種家禽的特點,是需要水。

所以,中國的北方在古代不適合大量養殖鴨子,主要是缺水和秋冬季溫度太低。

今天大名鼎鼎的北京鴨,其實是明朝1472年前後,從江蘇南京帶來的「白色湖鴨」。

相反,相對溫和的中國中部和南部地區,尤其是河流湖泊縱橫的鄉下,是非常適應養鴨子的。

古人養鴨子自然不是做寵物,而是吃鴨蛋或者吃鴨肉的。

早在1000多年前的南北朝,南朝首都南京就出現了烤鴨。

【食珍錄】記載了烤鴨的做法,透過炙烤的方法將鴨子弄熟,叫做「炙鴨」。

南朝出現烤鴨,就南京這座城市來說沒什麽稀奇的。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南京就有養鴨的記載。

這裏的鴨子眾多,自然會有各種吃鴨的方法。

也是在南北朝時期,南京出現了鹽水鴨、板鴨等今天流行的吃法。

所謂鹽水鴨,是腌制、烘幹、煮熟後必須現做現吃的鴨子。鹽水鴨為了保證好的口感,腌制期很短,一兩天就會變質,夏季甚至不到一天。

大家要吃到正宗南京鹽水鴨,最好到南京來,現場去吃。

南京有那種真空包裝的鹽水鴨,但口味多少還是差了一些。

對於鹽水鴨來說,有兩點很重要,一是鴨肉一定要細嫩,這說明鴨子的品種好,餵養好而且鴨肉新鮮;二是鹽水鴨的調料汁。買鹽水鴨的時候,店裏會附送調料汁。將調料汁澆在鹽水鴨上,會增加鴨肉的味道。南京本地人辨識這家鹽水鴨的好壞,只需要看看調料汁就行了。如果調料汁搞得很好,這家絕對是老字號且優質的烤鴨店。

至於板鴨,是鹽鹵腌制風幹的鴨子,類似於鹹肉。由於鹽水鴨的保質期短,就出現了板鴨這種東西。板鴨的口味比鹽水鴨要差,但保質期很長。

傳說,南朝的梁朝,梁武帝被叛變的侯景出兵包圍在南京台城。台城就在玄武湖邊上,在叛軍徹底形成包圍圈之前,士兵們將湖上數千只鴨子趕入城堡內,準備作為長期口糧。

隨後就有了大問題,養鴨子需要大量糧食,對於糧食缺乏的守軍是不可能的。

如果將鴨子殺掉後制成鹽水鴨,南京天氣炎熱,恐怕一兩天就變質了。

好在台城內有大量的食鹽,一個軍隊廚師突發奇想,就制造了板鴨。他們將鴨子去毛和內臟以後,用鹽進行腌制,大大增加的保存時間,缺點是鴨子比較鹹,肉質不太好吃。

由於需要在狹小的倉庫記憶體放數千只鴨子,廚子用兩塊鐵板將每只鴨子壓扁,減少體積。

這些扁掉的腌制鴨子,就是板鴨了。

回來再說烤鴨。

南北朝時代的南京就出現了烤鴨,卻仍然是上流社會的食品。

直到宋代,烤鴨才在南京的普通市民階層流行開,成為常見的食品。

【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汴梁的美食有旋炙野鴨肉(現烤現賣的烤野鴨肉)、鵝鴨排蒸、蓮花鴨簽(將鴨肉切片,擺放成蓮花形狀)、燠鴨(灰火中烤制的鴨)、鹽鴨卵(鹹鴨蛋)之類的鴨美食,其中不乏大量烤鴨類的制法。

明代,烤鴨在南京更為流行。

朱棣篡位以後遷都北京,將大量南京的大臣帶回北方。

大臣不是平民,人人都有自己的廚子。於是,這些廚子又將烤鴨帶到了北京。

有趣的是,由於北方缺水和寒冷的原因,養殖鴨子是有一定困難的,大部份地方不吃鴨肉。

而北京卻一直流行烤鴨,還成為地方流行菜。

明萬歷年間的太監劉若遇在【膽宮史·飲食好尚】中曾寫道:「本地則燒鵝、雞、鴨。」

清代也差不多,烤鴨是地方美食,也是宮廷必備的皇家菜肴。

到了清末,北京烤鴨大體分為兩類:掛爐烤鴨、燜爐烤鴨。

掛爐烤和燜爐烤,主要區別在於烤的時候關不關爐門。

燜爐烤需要關著爐門,這是傳統的烤鴨方法,缺點是烤制的時候鴨子不能被翻動,需要漫長的加熱時間。

掛爐烤則沒有爐門的概念,可以不斷的翻動鴨子保證受熱均勻,還可以加快烤的速度。

就口感來說,燜爐烤出的鴨子,水分流失少,肉質比較鮮嫩;掛爐烤出的鴨子水分油脂流失大,肉質沒有前者那麽嫩,但表皮更加酥脆。

在清末的1864年,全聚德烤鴨店出現了。

全聚德的創始人聘請了宮廷退休的禦廚,學習了掛爐烤鴨技術。

燜爐烤鴨雖然是北京傳統的烤鴨,缺點是烤的太慢,而且要求很高。

燜爐是一種地爐,爐身用磚砌成,大小一米左右見方。燜烤鴨子之前,需用秫稭等燃料放爐內,點燃後將爐膛燒至適當的溫度,然後就要滅火。接著廚師將鴨子放在爐中鐵罩上,關上爐門,這就是「燜爐烤鴨」。 燜爐烤鴨沒有明火,完全靠爐內炭火和燒熱的爐壁燜烤而成。

所以,燜爐烤鴨制作的要求就水漲船高。因為必須使用暗火,廚師必須掌握好爐內的溫度。如果爐內溫度過高,鴨子會烤糊,反之就會不熟。

燜爐烤鴨的制作時間較長,古代需要1小時才能出爐,一爐烤不了幾只鴨子。

慢工出細活,燜爐烤鴨是很牛逼的:烤好的燜爐烤鴨呈棗紅色,外皮油亮酥脆,肉質潔白、細嫩,口味鮮美。

然而,燜爐烤鴨不太適合大量制造,比較適合小作坊。

全聚德就進行了改革,選擇更適合大量制造的掛爐烤鴨,將技術推進到極致。

掛爐烤鴨技術早在明代就有了,也是局限於宮廷和北京的貴族大臣家庭,沒有在民間普及。

在全聚德,掛爐烤鴨采用了大爐子,一爐可以烤十幾只,還可以一面烤、一面向裏面續鴨。同時,全聚德的掛爐烤鴨就口感上,同傳統的燜爐烤鴨已經差別不大:烤出的鴨子外形美觀,豐盈飽滿,顏色鮮艷,色呈棗紅,皮脆肉嫩,鮮美酥香,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為全聚德烤鴨贏得了「京師美饌,莫妙於鴨」的美譽。

最後,薩沙流出了同情鴨子的鱷魚眼淚:南京吃鴨子巔峰時候每年要消費1.1億只,就算最近下滑,每年也要吃7000萬只。

聲明: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絡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