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魏新:這些東西,小時候不能吃

2024-01-17美食

小時候,有不少東西,大人不讓吃。

比如殺雞。雞血,大人總會對孩子說:吃了長痣,也有說吃了以後臉上會長「蠅子屎」,即雀斑。菏澤的管廷軍老師寫過,「雞噗撕(雞胗)也不能吃,長大了會‘翻嘴唇’;雞脖子,女孩子不能吃,將來做針線活時繩子會挽疙瘩;雞爪子,小孩也不能吃,說是百爪撓心。還有的人家殺只老母雞,包蛋腸裏面有沒成型的雞蛋,俗稱‘忘蛋’,小孩子吃了會忘事、變笨,直接影響學習。」

我不知道管老師是否吃過,如今的他在食藥監局工作,肯定不會再相信這些民間傳說。

那時吃魚,魚籽小孩子也不能吃,說是吃了不識數。葫蘆籽大人們也不讓吃,說吃了會長齙牙。後來我看周星馳的【功夫】裏的齙牙珍,或許是吃葫蘆籽吃的?

一些街邊賣的零食,大人也不讓吃,為此還編了一些故事,比如江米團,說是用唾沫粘成的;皮糖,也就是麥芽糖,說吃了能把牙粘掉。

其實,這些禁忌也不是完全沒用。不讓吃雞血、雞胗,因為總覺得雞血不幹凈,別把小孩吃壞了肚子。雞脖子,雞爪子小孩啃不幹凈,純屬浪費。魚籽是高營養的,留給老人吃,還有一個可能,就是一口魚籽,就是多少條魚沒了,人們總覺得有些作孽,折孩子的福。至於零食,長大了我們就明白了大人的良苦用心。

其實,在人類文化發展的過程中,禁忌與童年的生活、命運息息相關。兒童從發現之初,就開始了被禁忌、被限制的過程。「禁忌」一詞被界定為人們對神聖的、莊嚴的,或神秘的、不潔的、危險的事物所持的或敬畏、或規避的態度,而形成的一種禁忌系統。和吃相關的童年禁忌,只是為了更有效地保證孩子們的食品安全。

比如耳屎,都說吃了會變啞巴。實際上肯定不會變,但真吃了,一點好處沒有。我小學有個同學,老罵人,我想,他要能變啞巴就好了,於是,攢了一個月耳屎,放在空罐頭瓶子裏,到學校買杯水,放桌子上,他跑過來,大喊一聲:麥乳精!咕嘟咕嘟喝了下去。

聲明一下,這是個段子,也絕不建議模仿。

還有的禁忌,是因為物質的匱乏。記得我小時候,鄰居家有個小胖,有一天,他一臉嚴肅地說,大米幹飯不能多吃,有的孩子一口氣吃了好幾碗幹飯,撐死了。

我不知道「有的孩子」是誰,但大概明白,每個人家裏的大米,都是有限量的,平常只用來熬稀飯,難得吃上幾碗幹飯。

專門給小孩吃的東西,也不是沒有。比如豬尾巴,說是能治孩子流口水,我對門鄰居家孩子,天天叼著一根豬尾巴跑來跑去,不知道流口水治好了沒有,反正,每次都把我治得口水直流。

逢考試,大人都會給孩子吃雞蛋,而且一次吃兩個,再配上一根油條,據說這樣能考一百分,因為油條和兩個雞蛋的樣子正是100,不過,油條要出去買,經常不太方便,只吃兩個雞蛋,又擔心考零分,所以小時候每次考試前,我都吃的很糾結,兩個雞蛋,就著一根辣蘿蔔鹹菜,才感到踏實。

還有一些給小孩吃的東西,也帶著祝福和寓意,比如吃雞,雞翅膀給小孩吃,說是這樣孩子能遠走高飛。那時家鄉貧瘠,大人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出去,出去才有出息。所以,我們每個離開家鄉的人,可能都是小時候吃雞翅吃的,撲拉撲拉飛走了,才知道當年給咱吃雞翅膀子的,是孩子不能在身邊陪伴的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