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西方的廚師最牛氣

2023-12-18美食

有比較才有鑒別。讓我們把目光轉向較早進入發達社會的西方和日本,看看那裏的廚師地位如何。

已開發國家的廚師地位很高,其知名度完全可以與體育明星、影視達人、政壇高官、大學教授齊名。法國人有一句話:「你可以不知道路易十四是誰,但你必須記得博古斯這個廚子。」 保羅•博古斯 是當今世界西餐廚藝界的領袖,現代浪漫精致法式料理廚藝的「教父」,在法國人心目中,他們可以恨透薩科奇(前總統),但絕對不能詆毀保羅•博古斯。再如小野二郎,他是全球最年長的米其林三星壽司大廚,師傅中的師傅,職人中的職人。日本將他視為國家珍寶。

保羅•博古斯

西方餐飲界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許多知名餐館是以主廚的名字命名的;二是許多烹飪大師也同時是企業家,在他們名下,有的在國內甚至在國外有幾十家餐館。既在專業上出人頭地,同時在經濟上也大獲成功,如此,廚師的地位想不高也不行了。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研究西方廚師成功之道,無不具備以下三條:

一是熱愛,把職業當事業幹。

保羅•博古斯名言:「你要是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廚師,那你就必須努力、努力再努力!」 「烹飪是燃燒的藝術,就像和你的情人幽會,你必須放肆一點,投入一點,去享受那個浪漫而富有創造力的過程。」

杜文•凱樂是美國公認的第一廚神,米其林三星主廚,他的餐廳連續10年被【美食美酒】雜誌評為全美最佳餐廳,6年被推崇為米其林三星餐廳。他說: 「廚師,我把這個職業看成是一種自娛自樂,其實烹飪更像是欣賞歌劇,無論對於廚師還是客人,這都是一個偉大且享受的過程。」

杜文•凱樂

不止一次,在電視或現場看過中西烹飪大師或街邊食肆普通廚師充滿激情的刀工、切配和制作的表演,其中的自信、投入和技藝猶如高難度的雜技,酣暢淋漓,感染了所有觀眾;沒有對職業的熱愛和投入是不可能達此化境的。

二是總結,把實踐上升為理論。 絕大部份名廚都有自己的食譜和烹飪著作。十六世紀羅馬教皇的私人廚師就寫出了西方世界的第一本食譜。雖然中國第一本食譜【食珍錄】比其早了近千年,但卻是文人的作品,知行脫節。

三是創新,把烹飪當作產品,不斷推陳出新。

安東·卡雷姆(1784年~1833年)是西方歷史裏第一個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名廚,也是史上第一個走「奢華」路線的廚師。因為他服務的物件包括英國的國王、俄國的沙皇、還有巴黎銀行家的銀行家們。他設計了極其復雜精美的翻糖點心,吸引了大批巴黎的歐洲精英,其中還包括了拿破侖和瑪麗皇後。

他一年四季在歐洲到處轉悠,擁有一張一年365天絕不重復的選單。他出版了9本菜譜,設計了幾百個精致、華麗、奢侈的菜,還在如何組織後廚的分工、如何近桌服務方面很有見解。他還發明了西餐的廚師帽、把不同風味的法式醬汁調和在一起產生豐富的味道。他還采納了俄國式服務方式(就是把每道菜按上菜順序印制在選單上),他因此被視為「高級烹飪術」之父。

安東·卡雷姆

說完西方,再說國內近年的廚師新秀。丁酉春節親友請我在上海品嘗了米其林一星餐廳大董烤鴨。烤鴨吃過不少,但星級的是第一次。其特點,給我較深的感覺,就是在保留傳統文化的前提下,竭力在造型和擺盤上打通中西,用大董的說法叫「中國意境菜」。

由菜及人,發現大董其實是以老板董振祥的昵稱命名的。他的頭銜不少,什麽中國烹飪大師、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世界禦廚協會亞太區副主席、北京大董烤鴨店董事長兼廚藝總監、「分子中餐」創始人、中國烹飪界第一位取得北京工商管理大學「MBA學位」的廚師等等。

再看他的簡歷,雖然屬於傳統的學徒出身,但走到後來,不知不覺地與西方成功的大師們有了一定的形似和神似,這就是熱愛、學習、總結和創新。

再看他的感慨:「我沒想過擁有什麽,財富有了,房有了,車有了,好媳婦兒也有了。但我沒有的只有一樣,那就是我想讓自己和自己的徒弟們都明白一個道理,廚師不只是需要做菜,那不是簡單的勞動,應該是一種展示自己的素養,表達自己的思想,和闡述自己心靈願望的行為方式。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他將成功者的經驗內化於對後來者的教誨之中。

至此,我們大致可以了解他成功的秘密。而他的成功之道,代表了並成為後來者學習和追求的榜樣。

比較之後,就不難總結了。

廚師地位的真正回歸或者說提高源自於社會物質的豐富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人們有了余錢和余暇,不再為吃飯和生活憂心和奔波時,就開始有意識地享受生活;這時,吃飯就由維持生命變為了享受生活(物質和精神)——唯美景和美食不可辜負。於是與享受生活關聯的行業地位就提升了,人們對其技藝和創造性的要求也提升了,廚師的整體地位也就隨之水漲船高。張愛玲說過:要抓住男人就先抓住他的胃。而這個世界男人話語權更大一些。因此,那些能夠滿足人們對飲食高層次需求的廚師也就逐漸成為與大家並列的國家瑰寶。

歐美國家和日本早中國很長時間邁入現代社會,他們的廚師社會地位高於中國毫不奇怪;加之米其林雜誌對餐館和美食大廚的評星活動,更使廚師的社會美譽度和知名度提高。這些在文革之前的中國是不可想象的。但改革開放以後,飲食業由於其與國人生活的密切關系,以及投資少,見效快、收益穩定,因此發展異常迅速甚至可以用迅猛來形容。不出二十年,全國各地就湧現出一大批因開飯館而成為企業家的人物。當然,那些開發食品工業化生產的企業家也可在廣義上歸入廚師行列,如宗慶後等。而社會對飲食及其文化的關註,又催生了廚師比武,美食之旅等活動,更將廚師的地位不斷擡升。

隨著現代化的行程和人們收入的提高,人們愈來愈重視身心休養,不再願意把寶貴的時間花在耗費時間采買食材和做飯上,除非個別人對烹飪特別有興趣,這給飲食業的發展提供了機會。而飲食業的壯大又為人們擺脫家務提供了條件。目前,很多已開發國家早已把午餐付諸於快餐,更有一些國家,如泰國,飲食業發達,許多人已將街頭隨處可見的飲食店當做了自己的廚房。而餐飲工業化和後廚切配、烹飪工具的機械化、智能化,使廚師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轉而有時間研究開發更多的佳肴。今後的偉大廚師將出在那些把食品在色香味型和營養方面做到極致的創新者中間。

廚師很早就自詡是人類的第二父母,如今真正成為一部份人的現實。今後的前景更是蒸蒸日上。 世界非政府組織將每年10月20日定為廚師節 ,在全球那麽多的職業中,只有極少數職業能夠擁有自己的節日,就是一個能夠證明當今廚師地位的顯例。如果我的這些說法還不能撼動你,那麽請參照歐美日韓的現實和已經成為類別的美食影視劇,其中大廚是故事的永遠主角。

作者簡介:

曹欽白,龍年生人,忝附老三屆驥尾。

下過鄉,當過兵。1976年進入稅務局收稅一年有余,之後從事文書、秘書、稅收研究等工作。1985至2019年在陜西【稅收與社會】雜誌社和【中國稅務·陜西國稅】【陜西稅務】任主編、編輯。著有【我的觀點】 【享受稅收】【稅收未被解讀的密碼】【稅:給你制衡權力的權利】和【憶軍教,能不憶玉樹】【儒雅掩塵遺澤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