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看看中國的豬肉產量,再看看歐洲的豬肉產量,網友:差距太大了

2024-02-07美食

很多人以為歐洲人愛吃牛肉不愛吃豬肉,其實這是英國人帶來的一種刻板印象。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時候,隨著冷凍技術的發展,英國人在全球各地的殖民地和它龐大的船隊,能夠把產自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的牛屠宰切割之後,冷凍裝船賣到英國。

甚至,由於這些新世界牧牛的成本極低,牛肉從海外運到英國本土,竟然比他們國內飼養的價格還便宜,結果英國人就養成了吃牛肉的習慣。

從大航海時代開始,因為全球貿易改變一個地區飲食習慣的例子比比皆是。

比如,17世紀之後英國人為了獲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羊毛,就從北美購買鱈魚賣到西班牙,再從西班牙和葡萄牙換羊毛,結果腌鱈魚成了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飲食中的重要組成部份,甚至還影響到了殖民地。

到19世紀末,隨著冷藏技術的發展,讓牛肉可以跨洲際運轉。

比如,美國中西部有大片草原可以用來養牛,牛養好之後送往芝加哥的大型屠宰場,進行屠宰包裝,然後上冷藏車送到紐約,再從紐約裝船出口。

阿根廷、巴西、澳洲等地,也因為冷藏技術的發展,讓牛肉成為對外出口的主要產品。

大英帝國作為世界霸主,在這期間是國外牛肉的主要進口商,於是英國人養成了吃牛肉的習慣。

但是,歐洲很多地方牛肉的占比並不大,反而豬肉一直是肉類飲食中的主要組成部份。

比如,18世紀的愛爾蘭人主食是乳制品、鹹豬肉、培根、椰菜、黑麪包。

至於位於歐洲北部地區的德國,就更愛吃豬肉了。燉豬肉肘子配酸菜,再來一杯啤酒,足以讓德國人美美的享受一頓。

統計數據顯示,德國每年一個人能吃掉上百斤豬肉。

今天,歐洲的肉類飲食中,豬肉仍然占據了主要的部份,讓豬肉產量遙居世界領先位置。

現代中國和歐洲的豬肉產量是多少?

統計顯示,2020年歐洲共生產了3032萬噸豬肉,僅次於亞洲位居世界第二。

世界第一的亞洲共生產了5326萬噸豬肉,其中中國豬肉產量達到4113萬噸,是歐洲豬肉總產量的1.36倍。

不過,如果算人均的話,歐洲的豬肉產量還是超過中國的,因為中國的人口達到了歐洲的1.89倍,讓歐洲的人均豬肉產量是中國的1.39倍。

為什麽兩地的豬肉產量這麽多?

2020年全球的豬肉產量大約1.1億噸,歐洲和中國兩地相加達到了7000多萬噸。

也就是說,歐洲和中國的豬肉產量在這一年達到了全球的64.5%。

兩地的人口加到一塊,只相當於全球的1/4。也就是說,豬肉的消費量達到了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

豬肉在歐洲和中國大受歡迎,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 1,豬肉易於實作工業化養殖。
  • 目前世界主流的養豬業都是以大規模集約化養殖為主,通常情況下一個大型養豬場一年能夠出欄商品豬5萬頭。如果以一頭商品豬出肉量100斤來算的話,每年能夠出產500萬斤豬肉!

    在飼料加工、防病、銷售物流等方面,大型養豬場可以形成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

    比如,著名的雙匯集團就掌握著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養豬業之一。

    所以,像歐洲和中國這種人口密度大,又沒有足夠的草場進行低成本養牛業的場地,又有較強的工業基礎的地方,必然會發展出規模龐大的養豬業。

  • 2,豬肉好吃。
  • 曾經有人在網上提問,為什麽火雞養殖也沒有發展起來?

    有人就回答到,火雞肉太難吃了,除了火雞腿進行熏制以後味道有點類似於牛肉,味道還可以之外,其他部位如同嚼蠟。所以沒有多少人愛吃,也不太可能會發展出相應的產業。

    豬肉卻因為有更多的制作方法和較好的口感大受歡迎。

    豬肉可以制成各種香腸,僅德國的香腸種類就有1000多種。

    換著吃,一天吃一種也能吃三四年的時間不重樣。

    在國內豬肉的吃法就更多了,各種小炒肉、水煮肉、鍋包肉、燉肉等等,不知道有幾千上萬種。

  • 3,有足夠的飼料。
  • 2020年,非洲的豬肉產量只有150多萬噸,大約相當於中國豬肉總產量的3.7%,而非洲的人口卻和中國相當超過了14億。也就是說,非洲每年的豬肉食用量還不到中國的1/27。

    除了因為非洲地區經濟落後,無法發展出大規模的工業養豬業之外。

    還和當地缺少足夠的飼料用來養豬有關。

    豬的肉料比差不多是1:3,每出產1斤豬肉需要3斤優質飼料。非洲大部份地區連飯都吃不飽,更不要說拿多余的糧食來養豬了。

    中國雖然糧食產出只能保證國內的溫飽問題,但是卻能夠從全球進口糧食用來飼養生豬。2022年,中國進口的大豆中有8145萬噸是用作飼料的。

    可見,中國和歐洲兩地能夠大規模發展養豬業,既有其歷史的傳統,也有現代化工業帶來的必然性。

    之所以能和人口相當的非洲拉開差距,也是因為經濟發展之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