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中國春菜第一鮮,比肉還好吃

2024-03-08美食

來源:地道風物

筍,最好的「肉搭子」!

又是一年驚蟄,春雷乍動,萬物復蘇、生命萌發的季節到了。

對吃貨們來說,留住春天的最好方式,或許 莫過於吃——尤其是那轉瞬即逝、滿口綠意的時令春鮮

腌篤鮮,春筍代表菜。

薺菜、香椿、雞毛菜……雖說八仙過海各憑本事,但在這些「春菜」之中,常年穩居C位的非 春筍 莫屬,不管是那 獨特的口感與香味 ,還是 從泥土中破殼而出的滿滿生機 ,再考慮到產量和物種豐富度,其他蔬菜不得不甘拜下風。

中國是竹筍的原產地,也是吃筍歷史最悠久的國家 。這味橫貫古今的食材,早在3000年前就備受喜愛,又到了春筍的季節,今天就來盤一盤這獨特的春日限定美味。

01 中國筍,到底有多美味?

作為 世界上竹子種類、產量及占地面積最大的國家 ,中國成片竹林面積和年產竹材均占世界總量的1/3,中國的竹林遍布27個省份及地區,因著竹筍萌發需要溫暖潮濕的環境,所以多半分布在浙江、四川、雲南、貴州等南方地區。 基本每個南方小孩的記憶裏,都少不了一片老家的竹林。

大熊貓也愛竹筍! 圖/視覺中國

當然,中國年產竹筍的數量也當得上一句「遙遙領先」, 占到了世界總量的1/2 ,以至於讓國人輕松實作了「奪筍」自由。竹筍的品類同樣豐富,據不完全統計有多達 80余種

春天吃 春筍 ,冬天吃 冬筍 ,夏秋時節吃 鞭筍 ;喜甜的首選 雲南甜龍筍 ,能吃苦的推薦 粵北苦筍 ,愛吃火鍋的認準 金佛山方竹筍 ,還有 國寶熊貓都愛不釋口 天目山雷筍 箭竹筍 ......根據季節和地域的不同,筍也長成了不同的風味和性格。

春筍vs冬筍:誰最美味?

春冬兩季,是吃筍的主要季節。

中國吃筍時令表,一整年都有筍陪伴。 制圖/九陽

通俗來講,開春挖的筍都可以叫春筍, 外觀苗條細長,內裏潔白光潤 。而大家通常所說的冬筍,其實可以理解為春筍的前身。它是冬季的產物,個頭較小,長相「敦厚」矮胖,通常深埋在土裏,幾乎不怎麽冒頭。 春筍的纖維含量較高,口感脆嫩,帶有春的鮮香;冬筍始終潛藏地下,蛋白質含量較高,吃起來更加細膩肥美。

春冬之「爭」從未停息,但 竹筍貴在「鮮嫩」二字 是不爭的事實。高達90%的含水量解釋了筍的脆嫩爽口,而鮮味的秘密則是其中富含的 高達18種的胺基酸 ,尤其是味精主要成分來源、極其鮮美的 谷胺酸

鮮嫩的春筍。

然而,筍一旦破土而出便會急速老化。隨著內部可溶性營養成分的減少, 不溶性纖維和木質素 從竹筍根部開始沈積,口感很快變得 粗糙 ;再加上 草酸 含量大大增加,澀口的滋味也會加劇。 「一夜變老」 並非玩笑, 畢竟春筍最快一天能拔高一米多 。「萌筍」變「高竹」,限定的美味就不復存在了。也難怪食客們感嘆, 比春光更難留住的是春筍的賞味期啊

中國筍,吃不完,真的吃不完!

赤壁的水竹筍,也非常適合做筍幹。 攝影/盧文

中國筍丁興旺,但毛竹僅憑其一竹之力,就貢獻了每年約80%的竹經濟效益。

毛竹筍是中國產量最大、食用最廣的筍類 ,主要出產於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地。毛竹一年四季都會出筍,3-5月出春筍,6-9月出鞭筍,10月-次年2月則為冬筍。

相比易得的毛竹筍,【舌尖上的中國2】曾經造訪的 雷筍 是食客們更為稀罕的存在。

鮮嫩珍貴的雷筍。 攝影/朱夢菲

雷筍是 雷竹 的產物,得名於「早春打雷即出筍」,是春筍中最受歡迎的一種。盡管它也出秋筍,人們還是更愛那一口春鮮。春天的雷筍 殼薄肉肥,筍尖潔白,筍身豐腴 ,吃起來 甘脆相當 ,其中最有名的當數浙江 臨安天目雷筍 安吉驚雷筍

紅殼筍 可以說是接檔雷筍的存在,通常在4-5月上市,得名於紅色外殼,也叫紅哺雞筍。這種筍 質地潔白,清香鮮嫩,纖維密度小 ,價格一般也較高。

廣東清遠,當地居民正在曬筍幹。 圖/視覺中國

麻竹筍 產自 大綠竹 ,常見於廣東、廣西地區,核心產區位於廣東英德西牛鎮和廣東揭陽揭東縣,7-8月是出筍旺季。因其 個頭大、肉質厚 ,是制作罐頭筍、筍幹、酸筍等 筍制品 的優質原料。

火鍋局裏不可或缺的 方竹筍 ,得名於其形似四方,摸起來有棱有角。集中分布於重慶、貴州、雲南、湖南等地,其中重慶南川金佛山方竹筍最為出名,通常在秋季上市。

火鍋裏,少不了這一口清爽的筍。 圖/視覺中國

馬蹄筍 ,筍如其名,形似馬蹄,筍身短粗,主要產自浙江、福建,多在6-10月上市。因其胺基酸含量豐富,肉質細嫩,會比一般的竹筍更為 鮮脆 ,適合燉湯和炒菜。

甜與苦,筍的兩極,萬物歸一

筍味之豐富,用一個「鮮」字來概括或許有些抽象。但當它同時占據甜、苦兩極,便很難不承認它的 包容性

甜龍竹筍 被稱為是唯一能躋身 「刺身」 之列的寶藏竹筍,多見於雲南西雙版納地區,屬於夏季限定。

由於無需焯水便可 生吃 ,而且 無澀無渣、爽脆甘甜 ,當地人又管它叫「水果筍」。筍的甜味主要來源於可溶性糖,隨著生長醣類會很快轉化成澱粉和纖維素,所以剛從地裏挖出來就食用或者烹飪最佳,存放或者輾轉到外地大多就不甜了。

即剝即食的「水果筍」。 圖/網絡

有種特別的吃法是把甜龍竹筍 切片冷藏 2小時,蘸芥末醬油食用,山珍之味的肥美鮮甜在舌尖一一盡顯。

苦筍 則多見於粵北、閩東、贛南和四川等地區,通常是在清明前後長出。因其 味甘苦 得名,色白清香,質地脆嫩;不僅可以食用,還能入藥。

黃庭堅 是苦筍的忠實的擁護者,他贊蜀中苦筍 「甘脆愜當」「苦而有味」 ,用來涼拌或與酸菜、肉片同煮一煲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愛苦筍的同樣還有 客家人 ,這種苦後回甜的滋味,他們最是懂得。

苦筍滑肉湯和苦筍蓑衣茶。 圖/網絡

其實甜也好,苦也罷,都是帶有強烈地域特色的限定呈現,實屬難得。

02 花式吃筍大賞!鮮掉眉毛的味覺體驗

中國人食筍的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歷代文人雅士大多是青睞有加。

「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一道 筍燜肉 ,將 蘇軾 治服得妥妥帖帖。 白居易則鐘情於將竹筍與米飯同蒸 ,如此竟連肉都不想念了。「吃筍專家」 李漁 給了現代人一些啟示,即「素宜白水,葷用肥豬」。

竹筍炒肉,筍比肉香! 圖/圖蟲·創意 攝影/PAOPAOANFANG

而如今筍的吃法當真是萬般皆宜, 炒、煎、燉、炸、烤、燜、煮 都不在話下,甚至可生食可腌制可曬幹存放,說筍為蔬菜中的全能「C位」,可以說是絲毫不為過。

腌篤鮮:春季最不容錯過的一口湯

腌篤鮮 ,幾乎成了春筍的名片。殊不知,這道菜其實起源於徽州。 春筍切薄片,和鹹肉一起小火慢燉,滋味清鮮 ,稱「腌燉鮮」,這便是腌篤鮮的原型。

要想熬出亮白的湯,只能 慢慢「篤」 。行家會在煮至半程時將鹹肉撈出,臨出鍋時再放進去,如此肉的口感和湯的鹹淡會把控得更為精妙。

美味咕嘟的腌篤鮮。 圖/網絡

一煲滾燙鮮香的腌篤鮮,靈魂在於能鮮到咬舌的筍。冬的況味和春的生鮮,全然交付給了 醇白濃厚的湯汁 一碗熱湯下肚,乍暖還寒之時,瞬間暖到心底

油燜筍:筍,也能擔硬菜大梁!

油燜筍 ,大概是筍的一場 獨角大戲 。不僅沒有其他食材作陪,而且用到的調料也十分簡單樸素。

取最鮮嫩的春筍筍肚,切寸段,焯水去澀; 熱鍋寬油 ,將筍煸至微微焦黃,加入老抽、鹽和白糖繼續翻炒,小火燜至水分收幹,筍塊 金黃透亮 ,即可出鍋。

獨擔大梁的油燜筍。 圖/圖蟲·創意 攝影/PAOPAOANFANG

盡管外表看上去 濃油赤醬 ,實際 內裏清口幹爽 筍的味道,在這油亮的外衣之下保存得完好無失真,甚至被激發得盡顯無遺 。有味使之出,正是這道菜的可貴之處。此時來上一碗米飯,當真是金不換。

筍燒肉:肉的好搭子,筍

筍燒肉 ,可以說是實作了 古今夢幻聯動

眾人皆知當年蘇東坡有多癡迷於竹筍配豬肉,而如今說起吃筍時很多人仍然首選這個搭配。 林語堂 也曾一語道破其中的精髓:「筍燒肉是一種極可口的配合,肉借筍之鮮,筍則以肉而肥。」

極致美味的筍燒紅燒肉。 圖/視覺中國

無論是鮮筍還是筍幹,用來燒豬肉都是良配。重點在於要選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因為 肥膘煸炒過後更能激發肉的醇香,同時也能減輕筍的澀口程度 。當筍的清鮮與肉的醇香在齒間相撞,甜鹹兼具,爽糯彈牙,好不快意。

苦筍煲:苦中帶甜,真是高級滋味!

苦筍煲 是客家的名菜,憑借苦中回甘的特性贏得了一眾老饕們的喜愛。

這道菜主要的原料就是 苦筍、五花肉和客家鹹菜 。先將三肥七瘦的五花肉倒入砂鍋中充分煸炒,釋出油脂;而後加入苦筍一起慢慢翻炒,待苦筍吸夠油脂變得滑嫩;再加入高湯和鹹菜,慢慢煲足1小時,湯色會逐漸變得清亮, 肉、筍、菜三鮮互相成就卻又各自美麗

苦中帶甘的苦筍煲。 圖/圖蟲·創意 攝影/無言

整體 甘苦可口,回味無窮 ,對於吃不了苦的人來說也是很友好的「吃苦」選擇。

酸筍:時間釀制的醇厚

酸筍大家都不陌生,沒了它,螺螄粉也沒了靈魂。

廣西的酸筍大多選用大頭筍,將筍放入幹凈的密封容器中, 加入山泉水或煮開晾涼的白開水沒過筍塊,密閉好置於陰涼處等待自然發酵即可

未經腌制的筍通常內建清香,這是源自其本身含有的揮發性香氣成分,主要是醛類物質和芳香類化合物,這在香料中很常見。而腌制過後的酸筍散發的那股濃烈的氣味,則是因為筍本身含有的大量 蛋白質和糖分 ,在腌制過程中轉化為 胺基酸和有機酸 ,二者進一步發生反應,便催生了讓人上頭的「香氣」。說到底,還是筍鮮惹的「禍」。

螺螄粉裏,酸筍是重頭戲。

除了柳州, 南方愛吃酸筍的城市其實很多 ,而且各有特色。貴州的酸筍除了酸,辣味也很突出;閩南的酸筍則以酸為主,甚至帶點兒甜;雲南的酸筍風味獨特,吃不慣的會覺得有點臭,喜歡的大概一秒上頭,常用來做當地 酸筍魚和酸筍雞

除此之外,筍的吃法還有太多太多……比如 竹筍雞湯、春筍雜醬、冬筍片兒川、雲筍燴鱸魚 ,甚至剁餡做成包子、餃子,筍還有萬般吃法,樣樣都美味而特別。

臘肉炒冬筍,也是絕配。 圖/視覺中國

如此想來,為何文人墨客從愛竹詠竹到愛屋及烏,對竹的萌芽——「筍」愛得熱切,倒是有跡可循了。也難怪 清初美食家李漁會將筍位列「蔬食第一品」 ,贊其如同「藥中甘草」,做菜時無論葷素, 皆需以筍之味來調和方才能成氣候

因為沒有哪種蔬菜能像筍這般, 藏得住春鮮,捂得住冬美,四季都能哄得住饞嘴 。而人們如吃筍般循季而食,又何嘗不是忠於當下的一種體現呢?

徽州歙縣,炭火烘制的筍幹。 攝影/許誌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