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美食

八十年代在飛機上都吃什麽?茅台免費喝,牛排、龍蝦隨便吃

2024-06-30美食

在現代,乘坐飛機已成常態,航班常附帶免費飛機餐。然而,對於其質素的抱怨層出不窮。尤為引人關註的是,南航某次竟提供饅頭、花卷、豆沙包與蛋糕作為餐食,令人咋舌。

這份餐食的清淡口感,確實令人感到意外,也難怪成為了大家熱議的焦點,紛紛表示對此有些失望。其簡約的風格,似乎並未能滿足大眾的味蕾期待。

回溯至八十年代,航餐的豐盛程度令人咋舌。不僅菜品豐富多樣,乘客還能免費品嘗茅台美酒。食材和分量均屬上乘,這在現今時代,無疑讓人難以置信。

八十年代在飛機上的餐飲體驗究竟如何呢?當時乘客們能品嘗到怎樣的美食?讓我們一起探尋那個時代的空中味蕾之旅。

【早期的飛機餐】

八十年代前,中國民航尚未引入飛機餐概念,僅外國航線供應。當時飛機餐源於普通食堂,菜品和米飯預先裝入鋁飯盒,於機上統一加熱後分發乘客享用。

除了豐盛的飯菜,我們還提供梅林午餐肉罐頭、鳳尾魚罐頭,以及水果和曲奇等小吃。至於飲品,我們主要供應開水,乘務員會主動在通道內穿梭,為需要的乘客沖泡香醇的茶葉。

回顧過去,八十年代之前,乘坐飛機用餐的體驗與火車上幾乎無異,乘客們同樣在旅途中享受簡單的餐食,滿足了基本的用餐需求。

盡管條件簡陋,大食堂仍每日高效產出六百多份餐食,主要服務於三家外國航空公司,確保滿足其飲食需求。

其他航線的餐食則相對簡約,通常包括水煮蛋與蛋糕的搭配,同時輔以巧克力、曲奇及水果等易於攜帶與享用的食物。

飛機上,除了乘客們熟悉的大白兔奶糖,用以緩解起飛降落時的不適,還有扇子、香煙等紀念品。扇子因當時飛機起飛前不開空調而必備,香煙則是供乘客享用的傳統佳品。

確實,當時的飛機上允許吸煙,乘客們常選擇中華或熊貓牌香煙,每盒僅五支,專為空中旅程設計,讓乘客在飛行中享受獨特的抽煙體驗。

直至1982年,由於一起由抽煙引發的民航事故,客艙內全面禁止了吸煙,但允許乘客在衛生間內吸煙,以確保飛行安全。

【八十年代,開始標準化】

中美建交後,中美航線正式開通。然而,由於航行時長較長,航空公司決定在航行途中提供兩頓餐食,確保乘客的舒適與滿足。

然而,美國泛美航空在審視當時的飛機餐後卻大失所望,質疑其是否真正符合飛機餐的標準。他們認為,如此簡單的盒飯,怎能稱之為飛機餐?若想開通航線,配餐必須與國際接軌,但當時,我們在配餐方面幾乎毫無經驗可循。

經過深入的討論,美方代表堅定主張航線必經日本東京並在此地補給餐食。然而,對於直航的定義,中途停靠顯然與之相悖。為此,我們需聚焦於飛機餐的供應策略,以維持直航的本質。

當初,我們尚不了解標準化飛機餐的概念,故計劃與國際航空公司聯手。隨後,瑞士航空和日本航空洞察到這一機遇,主動表示願助力中國設立專業配餐公司,並提供高達400萬美元的貸款支持。

然而,條件相當嚴苛。日本航空堅持,在首都機場,日本航班應享有優先起降權,無論其他航班如何,都必須為其讓道。

針對這一過於嚴格的要求,我們明確表達了拒絕的態度。我們堅持認為,這樣的標準既不合理也不實際,因此,我們決定不予采納。

在探討瑞士航空時,盡管他們並未主張優先起降權,卻要求高額利息並平分利潤,其條件之苛刻堪比日本,因此也被婉拒了合作提議。

臨近1980年5月1日的通航日期,飛機配餐問題仍懸而未決。此時,香港美心集團的創始人伍沾德攜女兒伍淑清親臨內地,積極尋求合作機會,為通航提供配餐解決方案。

而當時國內還沒有合資這個概念,經過一番努力,最終在1980年通航前敲定了合作,這就是改開以來,中國大陸第一家合資企業——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其編號為【001號】。

在西方禁運的制約下,我們采取了創新策略,從香港采購所有器材,並順利將其轉運至大陸,緊接著,我們立即啟動了全新的配餐流程。

在國際航線的嚴格標準下,材料和味道的要求自然被提升至最佳水平,確保乘客能享受到卓越的品質與口感。

首要的是解決面粉問題,由於國內面粉筋性不足,難以適應法式麪包的制作要求,我們特地從加拿大進口優質面粉。在##廚師的悉心指導下,借助國外先進的烘焙器材,最終成功烘焙出美味的法式麪包。

法式麪包的引入僅是開始,我們還需引進與之相配的鮮奶油、糖和多樣蔬菜。比如,西藍花,如今餐桌上的常客,正是在那時被引進國內,成為我們的新選擇。

在確保麪包供應無憂後,食材的新鮮度亦至關重要。因此,我們精選出口級的孢子甘藍、甜豆、青蘆筍等蔬菜,確保每一口都是最新鮮的美味。

談及制作方法,中餐獨樹一幟,追求即時烹飪。然而,在飛機上受限條件下,只能先將食物預制後冷凍保存,隨後進行二次加熱以供食用。保持原汁原味的關鍵,全在於廚師的精湛技藝。

烤鴨,作為外國人初識的中國佳肴,其魅力在於現烤的鮮美。然而,飛機上的限制使得現烤成為不可能。那麽,如何在保證美味的同時,讓烤鴨在飛機上也能呈現其獨特風味呢?

在不懈的研究後,廚師們巧妙解決了烤鴨在飛行中的保存問題。他們預先在廚房烘烤烤鴨,登機後再度回爐,同時巧妙地在鍋底放置鴨骨或麪包片,有效吸收油脂與水分,確保烤鴨的酥脆美味。

中餐的精選菜品豐富多樣,包括香氣撲鼻的蔥燒海參、口感鮮嫩的燒魚肚、滋味醇厚的油燜蝦、享譽全球的北京烤鴨,以及軟煎魚的細膩、無錫排骨的甜美和鍋塌豆腐的綿軟。

西餐盛宴呈現煎牛排的醇厚,鮮奶油蝦球的滑嫩,火雞的香醇,鵝肝醬的細膩;日式料理則以照燒雞的鮮嫩和天婦羅的酥脆讓人回味無窮。

提及飲料,品類繁多,其中茅台以其獨特醬香聞名,燕京啤酒則清爽宜人,還有各式葡萄酒,各有風味,它們共同構成了中國豐富的飲品文化。

此外,還涵蓋了各類美食:嚼勁十足的口香糖,香氣四溢的麪包,甜膩可口的蛋糕,肉質鮮美的紅腸,以及冰爽清涼的冰激淩等,這些食品都讓人垂涎欲滴。

1987年,飛機餐食種類空前豐富,總數突破600種,其中西餐占比高達45%,匯聚了世界各地的佳肴。那時的乘客無疑能盡享美食盛宴,實在令人羨慕不已。

茅台,曾一度被視為飲料,這正是標題中「茅台免費喝」的出處。1975年,茅台與民航攜手,乘客可免費獲贈一瓶茅台。後來政策調整,茅台轉為機上免費飲用,直至八十年代末才終止此福利。

這款優質的航空餐一經推出,便深受各大航空公司的青睞。除英國航空公司選擇香港配餐外,其余均交由北京航食供應,火爆程度極高,甚至衍生出一家西餐廳,顧客絡繹不絕。

當時,在北京航食工作無疑是一件讓人艷羨的差事。其吸重力在於其優厚的薪酬,每月高達61元,並附帶獎金,這在八十年代的背景下,無疑是一份令人矚目的高薪。

我想,現今許多人未曾領略過八十年代的飛機餐風味。那個時代,乘坐飛機非普通人所能及,非資歷深厚即財富豐盈,至少是擁有萬元戶身家的才能享有的奢華體驗。

盡管八十年代乘坐飛機的條件相較於之前有所放寬,但乘客仍需滿足一定的要求,確保飛行的安全與順暢。

申請流程首先要求準備介紹信或工作證明,隨後送出申請(此步驟於1993年取消)。整個流程耗時約一周方得機票。據聞,僅購票時略作查驗,且當時的機票並未實行實名制。

隨著時間的推移,部份航班開始面向公眾售票。這背後的原因並非誇張,而是當時飛機票價高昂,確實只有具備一定經濟實力的「萬元戶」才能輕松承擔。

在1981年,上海至北京的經濟艙機票價格為64元,往返費用超過百元。相比之下,長春至廣州的票價高達228元,對於普通人而言,這一價格幾乎難以承受。

請註意,1980年中國的民航運輸量尚處於起步階段,僅為343萬人次,這一數碼表明當時每天平均運輸量甚至不到一萬人,充分顯示了當時民航發展的初級階段特點。

幼時,我亦懷揣著翺翔天際的夢想,直到2010年,我終於圓夢。首次飛行,我充滿新奇地體驗著空中之旅,品嘗了東航的飛機餐,那時的味道尚可,但與往日相比,已然遜色不少。

在國內航班的多次乘坐中,我觀察到航空餐的質素似乎在下降。原先尚有盒飯可選,但如今更多是麪包、三明治等即食食品,不僅種類減少,口感也大打折扣。

國航於2019年8月宣布,對短途航班實施新餐飲政策:飛行70分鐘以下僅提供一瓶水,70至120分鐘則供應漢堡、三明治或曲奇,告別了傳統的雞肉飯和牛肉面選項。

在國航之外,多家航空公司亦悄然取消加熱餐食服務,意在縮減成本,然而此舉卻加劇了乘客對飛機餐的不滿情緒。

如今,航空公司不僅效仿火車售賣商品,推出豐富多樣的紀念品,更是推著小車頻繁兜售零食。傳統比拼的飛機餐漸漸淡化,未來甚至有可能全面取消,這一變化令人矚目。

在航空餐的簡化趨勢中,不僅中國如此,各國均如此,與昔日的輝煌時期相比,如今的航空餐無疑是在做減法,無法再現昔日的盛況。

在深入研究與探討的過程中,我們特別重視並參考了相關領域的權威資料。這些資料不僅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理論依據,也為我們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確保我們的分析更加全面和準確。

劉鋼在【中外酒業】2021年4月刊發表文章【在飛機上免費喝茅台酒】,揭示了在飛行途中享受高品質茅台酒的獨特體驗,引發了讀者對航空服務與酒文化融合的關註。

鳳凰衛視【騰飛中國】報道,驚現64元機票,這一價格竟等同於普通職工家庭整月收入。此舉凸顯了中國民航市場的巨大變化與消費者福利的提升,令人矚目。2016年12月9日。

新京報報道【「001號」合資企業38年歷程:飛機餐制作的秘密】。2018年6月4日,該企業背後制作飛機餐的精細流程與故事被首次揭秘。

上觀新聞深入探討:【那些年,乘坐飛機的獨特體驗:七十、八十年代的飛行之旅是如何的呢?】帶您重溫那個時代的空中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