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便秘增加老年癡呆風險,大便多久一次才健康的?

2024-06-28健康

便秘可能增加老年癡呆的風險。研究表明, 腸道健康和大腦健康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

腸道和大腦之間透過「腸腦軸」相互影響

腸腦軸

腸道和大腦之間透過「腸腦軸」相互影響。這條軸線包括神經、激素和免疫系統的相互作用。便秘可能導致腸道菌群失調, 這種失調會透過腸腦軸影響大腦功能,增加老年癡呆的風險

慢性炎癥

便秘可能引發或加重全身性炎癥反應。慢性炎癥與多種神經退行性疾病,包括老年癡呆癥在內,都有密切關聯。

早晨的「例行公事」很可能源自前一天午餐的饋贈

多久大便一次才正常?快與慢的藝術

食物轉化成糞便並排出體外的時間因人而異,通常從入口到出「宮」,大約需要10小時至幾天不等。這個時間差主要取決於個體的消化速度、食物種類以及個人的排便習慣。例如,一頓包含肉類、蔬菜和主食的均衡餐點,其殘余物在體內完成旅程的時間大致上需要一整天或更久。因此,早晨的「例行公事」很可能源自前一天午餐的饋贈。

關於排便頻率 ,人們的疑問頗多。實際上, 大多數人每天排便1至2次被視為正常,糞便顏色呈棕色,重量在100到200克之間 。但也有人每日3至4次,或每2至3天一次, 重點來了 ,只要這一模式穩定且無不適,均屬正常範疇。關鍵在於規律性,而非絕對次數。

變化的排便習慣需警惕

值得註意的是,如果長期穩定的排便習慣突然改變,如排便次數顯著增加或減少,特別是伴隨下腹痛或其他不適,這可能是腸道發出的求救訊號。糞便的形狀和顏色(如出現紅色或黑色便,可能是血便的跡象)同樣重要,它們能夠提供腸道健康的重要線索。

此外,糞便的軟硬度是腸道健康另一個直觀指標。 過稀可能意味著腹瀉,反映消化吸收不良或腸道炎癥 過硬則常與便秘相關,可能源於水分攝入不足、膳食纖維缺乏或腸道運動緩慢 。理想的糞便應是既不過幹也不過濕,這是膳食纖維與水分平衡的結果。

任何非正常的排便頻率改變,尤其是持續存在的情況,都值得我們高度重視並及時就醫檢查

守護腸道,預防大腸癌,降低癡呆風險

面對大腸癌這一高發癌癥,留意排便習慣的變化至關重要。任何非正常的排便頻率改變,尤其是持續存在的情況,都值得我們高度重視並及時就醫檢查。透過定期進行糞便潛血檢查和大腸鏡檢查,我們可以有效篩查並預防大腸癌,為健康護航。

以下是一些實用的建議:

增加纖維攝入

- 多吃水果和蔬菜:如蘋果、梨、漿果、胡蘿蔔、菠菜等。

- 全谷物食品:如燕麥、糙米、全麥麵包和全麥面食。

- 豆類和堅果:如黑豆、鷹嘴豆、杏仁等。

- 纖維有助於增加糞便體積,使排便更順暢。

- 減少高脂肪和高糖飲食:這些食物會減慢腸道蠕動。

- 適量攝入益生菌:如酸奶、泡菜等發酵食品,有助於維持腸道菌群平衡。

纖維有助於增加糞便體積,使排便更順暢

保持充分的水分攝入

- 多喝水:成人每天至少應飲用8杯(約2升)水。水有助於軟化大便,便於排出。

- 避免過多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飲品:這些飲品可能導致脫水,加重便秘。

散步、跑步或瑜伽,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

規律的飲食和運動

- 定時用餐:定時用餐可以幫助建立規律的排便時間。

- 規律運動:每天進行適量的運動,如散步、跑步或瑜伽,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

酸奶、泡菜等發酵食品,有助於維持腸道菌群平衡

良好的排便習慣和看淡人生

- 定時排便:嘗試每天在同一時間排便,最好在早餐後,因為早晨是腸道蠕動最活躍的時間。

- 不忍便: 有便意時應及時排便,避免久忍不排 。憋大便,真的很傷身體!

- 學會放松和減壓: 壓力和焦慮會影響消化系統,導致便秘 。可以透過冥想、深呼吸練習或其他放松技巧來減輕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