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預防骨質疏松,從強肌健骨開始

2024-07-24健康

骨質疏松與肌肉減少

危險的「二重唱」!

World Osteoporosis Day

骨骼和肌肉是身體活動所必備的條件 。肌肉收縮對骨骼產生機械負荷與應力刺激可以促進骨骼生長發育、骨密度和骨強度增加,因此骨質疏松和肌少癥密切相關。

質疏松 是一種以骨量低下,骨微結構破壞,導致骨的 脆性增加 ,強度下降, 骨折風險增高 等為特征的全身性、代謝性骨骼系統疾病。

肌少癥 是一種增齡相關的 肌肉量減少、肌肉力量下降 和(或)軀體功能減退的症候群。

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體結構會發生諸如肌肉量減少、脂肪增多的變化。 在老年人中,骨量下降和肌肉減少可能會同時發生 ,最終導致罹患骨質疏松和肌少癥,使得 跌倒和骨折的風險大大增加 ,對生活質素造成嚴重影響。

肌肉量減少、肌肉質素下降和骨量下降,使老年人 體能下降和平衡喪失 ,最終會使導致身體活動能力下降,運動障礙和困難增加, 甚至發生骨折

而當這些運動障礙和困難長期存在,或骨折發生後肢體的廢用,對老年人身體肌肉力量、肌肉質素也會有明顯的負面影響。使得肌少癥和骨質疏松癥成為一個惡性迴圈。

2、

骨質疏松與肌肉減少

風險如何發現?

World Osteoporosis Day

初期骨質疏松和肌肉減少通常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容易被忽視。透過 早期篩查 評估 ,可以 及時發現風險

生活中有一些便捷的方法可以 初步判斷 骨骼肌肉是否下降過多。

例如 測定步行速度 ,如果步速等於或低於0.8米/秒,應當在醫療機構進行肌肉量和骨密度的檢查。

還可以 測量小腿腿圍 ,小腿最粗處腿圍如果男性小於34厘米,女性小於33厘米,就需要引起警惕,應進一步進行肌肉量和骨密度的檢查。

若感到 肌肉無力 爬樓困難 、提東西沒有勁頭等,也應當意識到肌肉和骨骼的流失。

提倡 40歲以後開始骨密度篩查 ,及時了解骨骼健康狀況。

3、

健骨強肌

從健康生活方式開始

World Osteoporosis Day

適量運動

骨骼和肌肉具有很強的可塑性 ,運動在骨骼和肌肉重塑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長期適宜的 運動可以刺激成骨細胞發生和肌肉蛋白質合成 ,從而改善骨微結構、肌肉質素以及軀體功能。

運動可以選擇增強骨骼強度的負重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瑜伽、跳舞和打乒乓球等活動;也可以選擇增強肌肉功能的運動,如重量訓練和抗阻運動。

需要註意的是,運動前要 充分熱身 ,運動時 循序漸進 ,量力而行,防止摔角。

合理營養

骨質疏松與鈣、維生素D等營養物質攝入不足密切相關,因此要盡早開始 補充鈣和維生素D

中國推薦 成人 每日元素鈣攝入量為 800mg/d ,50歲及以上人群推薦攝入量為1000~1200mg/d。

對於 已經患有骨質疏松的人群 ,推薦 每天攝入1200mg的鈣 ,可以選擇牛奶、大豆、蝦皮、海帶、花生、黑芝麻等天然富含鈣的食物。要註意每天鈣的攝入量 不要超過2000mg

肌少癥患者 補充維生素D的推薦劑量為 600~800 IU/d 。另外也可以適當 增加日光浴 ,促進鈣的吸收。

改變不良生活方式

煙草中的尼古丁透過促進氧化應激從而阻礙骨代謝和骨折的愈合,對骨骼和肌肉都有有害影響。

過量飲酒不利於骨骼的新陳代謝,也可能與低肌肉質素有關。

喝過量的濃咖啡、攝取過多的鹽會增加鈣的流失,長時間臥床、久坐會增加骨質疏松和肌少癥發生的可能, 日常生活中應該避免形成上述不良習慣。

讓我們從今天就開始行動吧!透過適量運動、合理飲食、健康生活方式的持續構建,更好地健骨強肌,進一步避免和預防骨質疏松和肌少癥的發生,更好享受美好生活。

參考文獻:

[1]楊惠林.健康老齡化十年,聚焦骨質疏松癥[J].中華骨與關節外科雜誌,2022,15(09):652-655.

[2]陳靜. 防治骨質疏松關鍵在「早」[N]. 健康報報,2023-07-14(007). DOI:10.28415/n.cnki.njika.2023.002186.

[3]Kirk B,Mooney K,Amirabdollahian Fet al.Exercise and dietary-protein as a countermeasure to skeletal muscleweakness:Liverpool Hope UniversitySarcopenia Aging Trial(LHU-SAT)IJ]ront Physiol,2019,10:445.

[4]中工網.世界骨松日中國主題釋出:強肌健骨,防治骨松[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9596829459224907&wfr=spider&for=pc(2023-10-13/2023-10-16).

[5]林賢燦,吳建軍,楊誌傑,林燕平,黃佳純,萬雷,黃宏興.肌少-骨質疏松癥研究現狀及展望[J].中國骨質疏松雜誌,2023,29(05):676-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