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新冠後一種疑難皮膚病多發,致病原竟是常用「消毒劑」

2024-03-14健康

受訪專家:武漢市第一醫院(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胡彬

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任琳賢

近日,據武漢市第一醫院(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官方訊息,其皮膚科團隊在國內首次報告了「消毒劑苯紮氯銨誘發顆粒狀角化不全」。這種皮膚病在疫情後呈現突然多發態勢,病源也頗為出乎意料。

武漢市第一醫院(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胡彬告訴【生命時報】記者,2022年,該醫院陸續收治多名以「曲側糙皮病樣紅斑」為主要表現的患者,可能還伴有脫皮、刺痛,主要發病在腋下、肩胛區域、腰部、臀部、腹股溝、女性乳房周圍等間擦部位,也就是皮膚有「褶皺」的部位。這些患者的病程有的幾個月,有的甚至已經長達1年以上,他們曾反復在多家醫院就診、住院,但依然無法根治。

「顆粒狀角化不全在國內很少見,相關研究和治療經驗有很大空白。我們科主任陳柳青曾於2009年上報過全國首例腋窩顆粒狀角化不全,所以根據經驗,我們為患者做了病理檢查、PAS染色和直接免疫熒光檢查,確診多位患者均為顆粒狀角化不全。但是令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幾年都不見一次的病例,為什麽一下子變這麽多?」胡彬說。

隨後,胡彬開始查閱資料,截至2021年,中國只報道過2例顆粒狀角化不全病例。於是,她又翻查國外文獻,在檢索關鍵詞的時候有了「意外發現」——最新關於顆粒狀角化不全的研究很多都與苯紮氯銨有關。苯紮氯銨廣泛用於皮膚消毒劑及洗滌劑中。她恍然大悟,趕緊聯絡住院醫師去詢問患者,並拿出多種消毒劑讓其辨認,最終確定,疫情以來,患者曾長期使用苯紮氯銨消毒劑清洗衣物。「我們當即叮囑患者停用消毒劑、停止接觸消毒過的衣物,並停用了其他藥物,一個月後,患者皮疹就消退了,後續也沒有復發。」胡彬說,這類疾病極易與真菌感染類皮膚病(如股癬等)混淆,而且其潛伏期長,有的患者接觸到苯紮氯銨3~4周後出現皮疹,有的患者則可能是長期接觸後,遇到天氣熱、出汗多的時候才會發作,很可能會被當作濕疹、皮疹來治療。

為了彌補國內對苯紮氯銨導致類似病例的空白,武漢市第一醫院陳柳青、胡彬、蘇飛、黃萌、夏雲等多位專家組建團隊,對最初接診的7例患者的臨床和病理特征進行了總結,並於2023年4月在【中華皮膚科雜誌】上發表了【接觸苯紮氯銨後發生顆粒狀角化不全7例臨床特征分析】。此外,團隊還在網絡平台上發表了科普文章【消毒劑背後的秘密——從7例復發性曲側糙皮病樣紅斑說起】。胡彬表示,不少皮膚科同行看到文章後發起交流,有醫生說:「我今年也碰到了兩例,一直沒找到答案」「我們科醫生也碰到過類似病例,這個疑問出現了曙光。」

胡彬表示,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大眾使用消毒劑的頻率明顯增加,這或許是顆粒狀角化不全發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現在,盡管疫情的影響已經減弱,但有些人依然在長期使用消毒劑。過去一年,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診斷了近50例顆粒狀角化不全病例。總體來看,因苯紮氯銨誘發的顆粒狀角化不全患者,只占此類消毒劑使用者中極少部份,在同一家庭成員中,即使使用同一洗衣機清洗衣物,也僅有一名家庭成員出現癥狀。所以,這類疾病存在基因易感性,沒必要徹底否定苯紮氯銨作為消毒劑的價值,如果使用後出現相關癥狀,應盡快就診明確病因。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保持日常衛生、重視消毒措施,是阻斷各類病菌傳染的有效方式之一,但一定要科學、規範、適度。如果沒有接觸明確的危險傳染源,透過保持手部清潔、經常通風換氣,以及衣物的正常換洗和晾曬,便足以達到清潔作用,無需過度使用消毒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