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午睡多久好?北大研究:午睡超30分鐘,高血壓患者中風風險或高37%

2024-06-30健康

許多中國人都有睡午覺的習慣,生活節奏規律的人更是到點就困,倒頭就睡,一點都熬不了。我們潛意識認為,睡午覺是個好習慣,不然學校、家長也不會時常督促。

但近些年確有諸多研究發現,午睡也有講究,如果 睡覺時間超過30分鐘,可能會增加各種疾病的發生風險。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午覺到底該不該睡呢?大家先別急,聽我娓娓道來。

一、研究發現:經常午睡的人,大腦會出現這些變化

午睡確實對健康有利,早在2021年,安徽蕪湖及上海的多家醫院、學校,就進行過聯合研究,發現午睡的優勢,並將結果發表在 【General Psychiatry】 中。

本次研究對2214名來自北京、上海、杭州、西安、合肥、寧波及南昌7個地區的參與者,進行了30個專案的詳細評估,全面了解了他們的睡眠情況及腦部機能,結果發現:

有午睡習慣的人,認知能力、語言功能、記憶水平等方面,均有較高得分。

研究人員認為, 炎癥程度 或許是導致這種差異的原因。午睡人群的炎癥水平普遍更低,可能與 午睡提高了免疫功能 有關,此時 腦細胞 受到幹擾減少,往往更具活力,腦功能也會更好。

時間來到2023年中旬,一篇發表於 【睡眠健康】 的文章,也提出了類似的結論,而且這次的實驗數據更加直觀。

研究人員對超過3萬名參與者進行了大腦掃描,並分析了他們的睡眠習慣,結果發現:

有午睡習慣的人,大腦容積往往更大,腦部比沒有午睡習慣的人年輕2.6歲以上。

而且在對比基因數據後發現,有些人具有打盹基因,他們更喜歡也更容易保持午睡習慣,不睡覺反而很不舒服。可為什麽睡午覺會影響大腦容積呢?

其實並不是午睡增加了大腦容量,而是 延緩了大腦損傷 。有研究發現,大腦從20歲開始,就以每年零點幾個百分點的速度逐年衰老,在此期間還會經歷幾個斷崖式損傷,直至萎縮到一定程度,出現運動障礙、認知障礙等功能異常。

睡覺是大腦唯一休息的時間 ,淺睡眠可以稍緩口氣,深睡眠可以自我修復。所以保持午睡習慣的人,腦部休息的機會比其他人更多,延緩腦萎縮,經過十數年的沈澱, 腦細胞的留存率也更高 ,患有腦部疾病的風險也更低。

二、諸多研究驗證,午睡時間過長,將增加這些疾病的風險

既然午睡這麽好,為什麽還會失真傷健康的言論呢?難道是研究出錯了嗎?我們來看看研究具體怎麽說的。

2024年6月中旬,北京大學、山西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睡眠與高血壓關系的研究,並將結果發表在 【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logy】 中。

該研究對超過11萬高血壓患者,進行了將近10年的隨訪,在此期間記錄他們的睡眠習慣,最終分析結果發現:

午睡少於30分鐘的人中風風險最低,超過60分鐘的人,中風風險提高37%。

可能有人要問,如果是沒有高血壓的健康人,會出現這種風險嗎?2023年4月,愛爾蘭的研究人員在 【神經病學】 發表了一篇論文,文中進行了與國內研究類似的論證過程,結果發現:

健康人午睡超過60分鐘,出現 中風 的風險增加1.88倍。

而且,午睡時間過長的影響不止於此。2023年4月,美國及西班牙的研究人員就曾在 【Obesity】 中發表論文稱, 午睡超過30分鐘的人,患有肥胖、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或增加41%。

2023年4月, 【歐洲心臟病學會】 年度大會中公布的一項研究發現, 午睡超過30分鐘的人,心律不齊的風險增加90%。

我們無法完全解釋這種現象,但可以從身體代謝的改變粗略理解。我們都知道,睡眠有深淺之分,而深睡眠與淺睡眠時段,心血管的工作強度也不同,為了方便理解,我們用直觀運動做類比。

清醒時,我們就像在跑 步,身體的自然代謝較高,臟器功能也比較活躍。進入 淺睡眠時,就像散步 ,身體代謝放緩,器官也開始休息,但並未完全放松。 深睡眠就是停止運動 ,此時身體代謝最慢,腦部也切斷指揮,器官只維持基本活動。

午睡30分鐘後醒來,相當於 從散步回到慢跑 ,此時身體得到了休息,血流緩慢加速,並不會沖擊臟器。

但如果午睡時間過長,甚至超過60分鐘,我們就會進入深睡眠。 從靜止狀態突然開始跑步 ,身體需要在短時間內提升心肺功能,血液流速加快,對血管及臟器的沖擊增大,也會 增加對腦部、心臟等器官的損傷

而不睡覺的人,需要抑制維持在運動狀態,身體逐漸疲乏,臟器排出的垃圾堆積在血液內,如果攝入的營養比較多,出現 代謝異常 的風險也會提高。

三、這些加速大腦老化的行為,能不做就不做!

透徹了解了午睡的利弊後,我們再來拓展聊聊,哪些行為特別平常,甚至已經成為下意識的習慣,卻在慢慢「腐蝕」你的大腦。

1、依賴短影片

2024年6月,學術期刊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上連發兩篇論文,痛陳短影片對大腦的「毒害」。

兩項研究透過不同維度,對不同年齡段的上千名參與者,進行了為其數年的觀察、隨訪,跟蹤他們的生活習慣,並定期檢查他們的腦部功能,結果發現:

長期刷短影片的人,局部註意力明顯降低,長此以往會改變大腦的思考方式。

簡單來說,依賴短影片的人習慣了短時間內獲取大量資訊,反而 更難專註做一件事 ,也很難透過學習、獨立思考等方式,形成自己的認知與意識。

當沒有自己的觀點作為對照,我們就 更容易被短影片輸出的價值觀洗腦 ,逐漸形成了片面的觀點和想法,這並不利於解決復雜問題,此時大腦沈浸在其中,可能只會被蠶食。

2、情緒過激

現代人的心理問題逐漸增多,而且短影片中也會輸出大量的情緒引導,讓我們難以平靜。大腦中的腦皮層、下丘腦、海馬體、杏仁核等,都與我們的情緒相關。

當我們短時間內情緒過激,或情緒大起大落時, 腦細胞會在神經刺激下更加敏感 ,甚至加速衰老、死亡,也會增加腦容量縮小的風險。與之相對, 情緒也不能憋著 ,一個事反復想也會勞動老神經,讓腦細胞不得消停。

最健康的狀態是 保持心態平糊 ,偶爾有情緒就排解,總是有情緒就看醫生或者讀一些心理書籍,心態放松、自己想開,腦子才能安靜下來。

參照文獻:

[1]中午睡一睡大腦年輕好幾歲[J].科學大觀園,2023,(15):4.

[2]董超.總刷短影片,傷心傷腦[N].保健時報,2024-06-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