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紅 北京老年醫院副主任醫師
胃痛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在很多人印象中,它是由飲食不當或「胃病」引起的小毛病,發作時不必前去醫院就診治療,自己吃點止痛藥即可。
從中醫理論看,胃痛一般由生活不規律、飲食不節、饑飽失司、情誌失常等引起,根據不同表現,分屬不同證型。想徹底根治胃痛的老毛病,一定要對證調養。
工作忙碌導致吃飯不規律,或為減肥進行節食等不良習慣易傷及脾胃,長此以往,形成脾胃氣虛證,表現為胃部隱隱作痛,食欲不佳,容易腹瀉,可伴精神疲倦、四肢乏力、面色萎黃、舌苔薄白等。
此類患者平時可多食用能補氣養胃的食物,如香菇、鯽魚、牛肉、大棗、雞肉、蘑菇等。
如果長期嗜食寒涼食物,則易損傷脾胃陽氣,形成脾胃虛寒證,表現為胃寒痛,食入偏涼食物後出現胃部不適,胃喜溫喜按,可伴四肢發涼,面色白且無光澤等。
寒性胃痛的患者,可多食用溫熱食物,如羊肉等。做飯時也可適當加一些生姜、紫蘇葉、藿香葉等溫胃散寒之品。
兒童若因暴飲暴食,或經常吃得過多,導致宿食積滯,則會出現飲食停滯,表現為胃脘脹痛,伴食欲不振、反酸、口臭、惡心、消化不良,大便臭穢或大便中可見未消化的食物,舌苔厚膩等。
此類兒童應註重消食、和胃、導滯,適量吃點山楂、白蘿蔔等食物以健胃消食、順氣寬胸。為避免食積,此類兒童平時可適量服用大山楂丸。
長時間過度食用肥甘厚味,易導致脾胃濕熱證,表現為食甜膩之品後出現胃脘灼熱疼痛或飽脹感,喜吃涼食,可伴周身困重、大便黏膩、舌苔黃膩等。
此類患者可適度攝入偏寒涼的食物,比如黃瓜、苦瓜、冬瓜、芹菜,或飲用苦丁茶等飲品。
還有一類因吃辣引發胃痛的患者,屬長期服用香燥辛辣的食物,耗傷胃陰,出現胃陰虧虛證,表現為胃部嘈雜疼痛,伴口幹、大便幹、舌苔少或無舌苔等。
有些朋友多在精神壓力大、情緒不佳時發生胃痛,為肝郁氣滯、肝氣犯胃證,表現為胃部脹滿、疼痛,噯氣、矢氣後脹滿可減輕,平素情緒低落、喜歡嘆氣,乳房脹痛。
患胃病日久,夜間胃痛加重,表現為胃脘疼痛拒按,痛如針刺、刀割,疼痛位置固定,舌有瘀點或舌質暗者,則屬於瘀血停滯證。
此類患者可多食用能行氣活血的山楂,或服用由其制作的果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