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五味與健康

2024-07-11健康

在中醫學裏面,和數碼「五」有著很多不解之緣,比方說:五行、五臟、五官、五色、五味等等。

如果要把中醫和數碼「五」的奧秘全部講清楚,恐怕五天五夜也說不完。

今天,我們先來說一下中醫的五味——也就是酸、苦、甘、辛、鹹。

五味理論與人體生理。【黃帝內經】認為,人稟天地之氣以生,人身氣化即天地之氣化。【類經】釋曰:「夫味得地之氣,故能生五臟之陰」。陰者,臟腑陰精也,指物質基礎而言。【素問·五執行大論】更為具體談到「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鹹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由此可見,五味對五臟起著重要的滋養和協調作用,五味化生精血方能形成人的有機整體。一般認為心喜苦、肺喜辛、肝喜酸、脾喜甘、腎喜鹹,五臟對五味各有特定的親和性。掌握臟、味之間的這種關系,對於正確使用藥療及食養都具有重要意義。

另一方面,人體生命活動從根本上離不開陰陽的對立互根和消長轉化,所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而五味也可影響到陰陽的盛衰,從陰陽內容上分,氣屬陽,味屬陰,味厚者為陰中之陰,薄者為陰中之陽;從五味運動轉化而言,辛甘發散屬陽,酸苦湧泄屬陰,鹹味湧泄屬陰,淡味滲泄屬陽。【素問·生氣通天論】總結道:「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由此可見,人體的生理結構與功能都與五味的作用是密切相關的。

五味理論與人體的病理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處於一個動態的平衡中,各臟腑相互制約、相互作用,對立統一,以平為期。若飲食五味偏嗜,則五味作用於人體太過或不及,就會造成臟腑功能偏盛偏衰,使臟腑之間這種相互制約的對立統一的平衡受到破壞,導致疾病的發生。【黃帝內經】以五行生克乘侮規律為線索,列舉了不同生活環境、飲食習慣在發病方面各不相同的影響。【素問·生氣通天論】雲:「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淚弛,精神乃央。」指出了雖然五臟的資生依賴於五味,但是過用五味卻又能損害五臟的協調關系。

根據「同氣相求」五味各走其所喜的理論,水能克火,若人體心氣本虛,又攝鹹過度,則可導致腎水太甚乘火,水氣淩心;反之,若見心火亢盛證又為鹹味所宜。故【黃帝內經】分別有「心病禁鹹」與「心欲耎,急食鹹以耎之,用鹹補之」之說。又如【靈樞·五味】雲:「脾色黃,宜食鹹」,脾胃土為腎水之所不勝,若腎得谷味之鹹,則可反克中焦脾胃之實積。根據這些基本的原則,執法以制方,才能圓活自如。類似的關於五味與人體病理的論述在【黃帝內經】中是很豐富的。

尤其值得重視的是,在【靈樞·五味】中不僅記載了五味所入和各有所走,各有所病,更詳細解釋了五味致病的病機,如在談到「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時,解釋到:「酸入於胃,其氣澀以散,上之兩焦,弗能出入也,不出即留於胃中,胃中和溫,則下註膀胱,膀胱之脆薄以濡,得酸則縮蜷,約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其論從酸主收澀,影響氣化執行入手,指出過食酸味,可產生膀胱約而不通的癃閉病,病變涉及與水液代謝密切相關的三焦、胃、膀胱諸腑。其余諸臟也各有較深刻分析,對臨床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五味理論對診治的指導

(1)對診斷上的指導。臟腑陰陽與五味密切相關,五味影響臟腑。反之,臟腑本身的病變也可表現為對五味感覺嗜好的改變上,如:【素問·奇病論】雲:「有病口甘者……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此肥美之所發也。」臨床上認為口甜為脾熱證之一,由於多食肥甘厚味之品,肥則助陽生熱,甘者性緩留滯,礙脾不運,水谷精微,留滯於脾而不得轉輸,脾熱之氣上泛則口甜。同理,膽為少陽相火,其氣主升,膽熱氣上逆,膽汁上溢則口苦;咳吐鹹痰多為腎虛水泛等等,這類依據五味辨證的方法已經被醫家廣泛地運用。

(2)五味理論對治療的指導。【素問·至真要大論】雲:「夫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鹹先入腎」。這裏所謂某味先入某臟,說明五味的歸臟是有主次輕重之分的,這是五味理論指導臨床實踐的前提基礎。由於機體受邪不同,所中臟腑、經絡各異,而五味與人體生理病理關系密切,五味所入臟腑經絡、所發揮的補瀉也各不同。我們便可以運用五味之性去糾正臟腑之偏,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後世以某藥引藥入某經,用以治療該經之病的「引經藥」,便是【黃帝內經】五味歸臟理論的發揮。

五味理論運用於臨床內容豐富多彩。【素問·藏氣法時論】雲:「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如脾之所苦為濕,臨床上對濕滯脾胃、氣機不暢者可參選平胃散化裁。方中蒼朮、厚樸、陳皮皆苦溫之品以燥濕健脾。再如五臟所欲,脾之所欲為甘,臨床上常以小建中湯治療中央脾土受損,營衛氣血生化之源不健所致虛勞裏急。在姜桂辛甘化陽,芍甘酸甘養陰的基礎上重用飴糖,甘溫質潤,溫中補虛,既能益脾氣而養脾陰,又可緩肝急而止痛。

金代張元素認為「藥之五味,隨五臟所入而為補瀉,亦不過因其性而調之」。他根據【黃帝內經】臟腑苦欲、虛實的補瀉原則,提出了五臟五味補瀉的具體用藥範例。如治肝,辛散之以川芎,辛補之以細辛,酸瀉之以白芍;治脾,甘緩之以甘草,甘補之以人參,苦瀉之以黃連等等,構成了其獨特的藥法體系,對指導臨床用藥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傳統「君臣佐使」的研究方法強調藥物配伍的治療作用,但對配伍後氣味間的變化規律認識不足。【素問·至真要大論】進一步指出了五味相配的治療原則:「五味陰陽之用何如……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鹹味湧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六者或收或散,或緩或急,或燥或潤,或軟或堅,以所利而行之,調其氣,使其平也。」對於氣味配伍規律這一問題,王氏透過【黃帝內經】、【傷寒論】中有關五味化合內容進行歸納分析後認為,五味化合有其自身規律可循。其規律可分為兩類:①為相輔相成的作用,如辛甘發散、甘淡利濕等;②為相反相成的作用,如辛開苦降、辛散酸收、甘苦補瀉。前者如臨床上用治心陽不足之桂枝甘草湯,便是以此為法的。該方選擇屬陽性味的藥相互配合,桂枝辛溫,甘草甘溫,二藥合用,辛甘化陽,溫補心陽,養心定悸。相反相成的配合如半夏瀉心湯,其中辛味藥如桂枝、乾薑、半夏等能直通氣機,祛寒化濕;苦味藥如黃連、黃芩、積枳實等,能瀉熱和胃,消除痞滿。兩者合用,可達到辛開苦降、暢通氣機、調和寒熱、消除痞滿的作用。

【黃帝內經】對五味理論的另一深刻認識在於提出味之厚薄不同,功用各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散」。大黃黃連瀉心湯治療中焦胃院脘無形邪熱之氣痞塞之證,由大黃和黃連兩味組成,關鍵在於煎服之法。方後附曰:「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大黃、黃連皆為苦寒之品,然氣味俱厚,若用水煮取,則多走胃腸而行瀉下之功。本方取麻沸湯浸漬稍許,絞汁而服,意在避其苦味之厚,薄取其氣,以瀉熱消痞於中而不行下泄之能。對比三黃瀉心湯便更顯而易見了。兩者藥味相近,而後者以水煮服,則功效迥異:大黃苦寒降泄,瀉心胃之火且導熱下行,通利大腸;芩連苦寒直折火勢而治心火內盛,迫血妄行諸癥,則是取其苦味之厚了。

不僅如此,【素問·至真要大論】還把司天在泉,六氣分治的變化所產生的疾病,及因六氣勝復而產生的病變作了詳細論述,其中關於五味配伍理論闡發得尤為淋漓盡致。如治療中風表虛證之桂枝湯,則充分體現了【黃帝內經】有關風邪致病的治則。成無己在【傷寒明理論】中釋道:「桂枝辛熱,用以為君,必謂桂猶圭也,宣導諸藥,為之先聘,是猶辛甘發散為陽之意。蓋發散風邪必以辛為主,故桂枝所以為君也。芍藥味苦酸微寒,甘草味甘平,二物用以臣佐也,【黃帝內經】所謂‘風淫所勝,平以辛,佐以苦,以甘緩之,以酸收之’,是以芍藥為臣,而甘草為佐也。生姜味辛溫,大棗味甘溫,二物為使者,【黃帝內經】所謂‘風淫於內,以甘緩之,以辛散之’,是以姜、棗為使者也」。任應秋先生對此評價甚高:「如在泉淫勝之治,六氣復氣之治等所述,可謂已盡其氣味配伍之能事。即以現在配制方劑的水平來衡量,它不僅毫無遜色,甚至說某些配伍,還不曾達到這樣高的水平」。

總之,【黃帝內經】五味理論是歷代醫家制方選藥所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後賢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揮,如辛涼清熱、苦酸泄熱、苦溫燥濕、甘淡利濕等諸法,更與四氣結合,形成系統的氣味配伍理論,有力地推動了中醫藥學的發展。所以我們在臨床組方用藥,必須明五味之用,宗五味配伍之法。不可只知專藥治病之驗,而不分藥之陰陽五味。中醫藥的療效核心不在實體解剖,而在內外氣化功能;不僅在於藥量大小,而更在於氣味厚薄。

指導藥物歸經

五色五味所入在古代中醫學中指導中藥的藥物歸經的判別方法之一,是依據藥物自身的特性,即形、色、氣味、稟賦等的不同,進行歸經的方法。如味辛、色白入肺經、大腸經;味苦、色赤入心經、小腸經等,都是以藥物的色與味作歸經依據的;此外還有以藥物的質地輕重作為歸經的依據,如磁石、代赭石重鎮入肝,桑葉、菊花輕浮入肺;還有以形、氣歸經的例子,如麝香芳香開竅人心經,佩蘭芳香醒脾人脾經.連翹象心而入心經清心降火等。

以藥物特性作為歸經方法之—,雖然也存在著藥物特性與歸經沒有必然聯系的缺陷、但它是從藥物自身角度分析藥物歸經還是有一定意義的。可見內於歸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們不能偏執一說,要全面分析歸經才能得出正確結論。

先說一下五味中的酸。

中國最早對調味品的文字記載,就是酸。【尚書·說命·下篇】裏「若作和羹,爾惟鹽梅」,說明在當時,鹽和梅子是飲食裏很重要的調味品,但梅子是季節性食物,產量有限,所以鹽梅是很珍貴的。

梅子是天然果酸。在周代,人工發酵制作的酸味調料就出現了,被稱為「醯」和「酢」,這兩個生僻字換到今天就是我們熟悉的「醋」。

不過兩者還是有所不同,據考證, 「醯」或「酢」均是以肉制作而成的醬汁,制作時會分解出大量的有機酸,包括胺基酸、乳酸、醋酸等等,所以味道是酸的。

而現在,用來制醋的原料已經從肉類換成了谷物。

中醫認為:酸味的藥材能夠收斂人體的精微物質。比如酸味,在收斂氣的時候,能使氣不散移,從而起到斂氣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在食欲不振的時候會想吃山楂,感覺山楂能夠開胃,吃幾顆下去,雖然酸得直流口水,胃口卻變好了。人們往往因此註意到山楂健脾胃的功效,卻忽略了這與肝的關系。其實,肝木乘脾土,很多人胃口不好往往是肝失疏泄造成的。脾胃的消化功能依賴於肝的疏泄調暢,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失調,就會影響到脾胃的正常消化,人就會出現腹脹、便溏、呃逆、胸肋脹滿等情況,變得沒有胃口。

山楂味酸,食用之後可以入肝經,補肝虛,助疏泄,因此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不克脾土,那脾胃功能也會正常,人也會有胃口,想吃飯。在中國傳統醫學裏面,將味道分為——酸、苦、甘、辛、鹹。這五種味道分別對應五臟,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黃帝內經】中就記載,「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酸入肝經,有補肝作用,故肝喜酸。出【素問·五臟生成】。【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 「酸入肝」是指吃山楂、五味子、烏梅、白芍等酸味食物或藥物可以養肝。「養肝」指的是透過「滋肝陰,養肝血」,達到柔肝、調肝的意思。只有肝陰、肝血充足了,肝臟的各項生理功能方可正常發揮。腹脹、食欲不振、水腫、月經不調、眼睛不適等癥,往往從肝論治。

中醫理論看著好像非常玄乎,但是如果把理論和現實生活一聯系,我們就會發現這種理論是多麽的切合現實生活。【黃帝內經】中說在天為神,在地為風為木,在人為肝。取類比象,老祖宗把人體的肝比作大自然中的樹木,比作綠色植物,所以又有綠色入肝之說。既然把肝比作綠色植物,那麽植物生長要有兩個條件,一個是水,一個是肥,一般來講水是無色無味的(汙水除外),那麽肥就是有味的了。這是人所共知的。那麽肥是什麽味道呢?當然是酸味的,我們的農家肥是腐植質酸,我們使用的化肥如碳酸氫氨,硝氨,硫氨,磷酸二氫鉀等等都是酸性肥料。

由此可見,適當的食用酸味食物對人體健康是有好處的。天然酸味的食物主要是水果,這些清新的酸味是由水果中特有的有機酸產生的。水果中最豐富的酸是檸檬酸和蘋果酸,檸檬酸主要分布在柑橘類果實、草莓、菠蘿、石榴等水果中,蘋果酸主要分布在蘋果等仁果類果實中,櫻桃、杏、桃子等果實中檸檬酸和蘋果酸都有。這些有機酸對調解體液平衡有重要作用。酸能幫助食物中鈣質的溶解,以補充骨骼所需要的鈣,所以「養骨」。 【本草備要】中說:「酸濕散瘀解毒,下氣消食,開胃氣,散水氣。治心腹血氣疼,產後血暈,癥結痰癖,黃疸癰腫,口舌生瘡,損傷積血,谷魚肉菜蕈諸蟲毒。」

酸味食物入肝,食之對肝臟有好處,而肝又主血,因此適當食用酸味食物對補血養血也是有好處的。許多婦科病由肝經不舒引起,醋味酸,專入肝經, 能增強藥物疏肝止痛作用, 並能活血化淤, 疏肝解郁、 散淤止痛。 「醋製」是中藥炮製中重要的炮製方法,中醫臨床常用醋與各種藥物共製,如常見的婦科用藥如醋柴胡、 醋當歸、 醋白芍等, 治療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等婦科疾病。如【增訂經驗集】記載有治療赤白帶下的藥方: 「貫眾一個全用,刮去皮毛,以米醋蘸濕,慢火炙熱,為末,空腹米湯飲下,每服二錢」,治濕熱引起的婦女赤白帶下,諸藥不能得效者,用此屢試有效。近年研究發現,食醋還具有美容駐顏的作用, 經常飲用保健醋和醋製品能使皮膚光潔細膩,皺紋減少,容顏滋潤健美。長期堅持用稀釋的醋洗臉,還有利於面部的皮膚營養。將醋與甘油以 5∶1 的比例混合塗抹皮膚,長期堅持能使粗 糙的皮膚逐漸恢復細嫩;每晚就寢前用醋塗抹發根的皮膚,還能減少頭皮屑的生成;如每晚臨睡覺前飲用少量醋,既有助於睡眠,又有利於皮膚的保養。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酸味食物當然也是如此,這一點【黃帝內經】中說的也很明確「酸入肝,過酸,泄肝而生火」。過酸,為什麽泄肝而生火呢?是想如果肥料使用過多,植物就會營養過剩而枯萎死亡。那就變成柴火了。這就是酸入肝,過酸,泄肝而生火之意。五味入五臟,五色入五臟,其道理是一樣的,只要我們認真地想,總會想出門道的。

雖然說食用酸味食物有諸多好處,但也有很多不宜。酸味食物並不是一年四季都適宜吃。春季肝氣旺盛,由於酸味食品會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固要少吃。而秋季萬物收斂,應「減辛增酸,以養肝氣」,增加酸味的攝入以順應秋季的斂納之氣。中醫認為,「肝主筋」。肝主肌肉及四肢,開竅於口,其華在唇。味過酸會傷肝,會使皮膚皺縮堅硬,皮肉增厚,唇口染褐,腿抽筋,所以患筋病者忌酸。過食酸味還會使消化功能紊亂,胃酸過高者不宜食用。 如果咳嗽有痰,或有腹瀉及排尿不暢等,就不宜食用酸味食品或藥物,因為酸味有「收斂」、「凝滯」作用,不利於病邪的排出。此外,血糖較高,或有消化性潰瘍、胃酸過多的患者,也不適宜。

接著說五味中的苦味。

苦味的藥有三大作用。

第一、苦能瀉,比如我們在瀉火的時候,往往會用到黃連、黃芩這些苦味的藥。

第二是苦能燥,也就是能夠燥濕。身體內的濕氣大了,我們可以用一些苦味的藥來趕走濕氣,比如蒼朮、黃柏等。

第三、苦能堅,所謂堅,就是堅陰的意思。

因為苦能瀉火,而火能夠傷陰,火瀉掉了,其實就相當於保護了我們的陰液,這就叫堅陰。

人們常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即是認為良藥雖然吃起來口苦,但是對於治病卻是非常有利的。

其實從中醫科學的角度來說,這話確實是有道理的。【黃帝內經】曰:「苦入心,苦走骨,骨病無多食苦。」苦味食物性寒、味苦,入心經。苦味屬陰,能燥濕堅陰,有疏泄作用,能清除人體內的濕熱,使其保持正常平衡狀態,具有「除邪熱,祛汙濁,清心明目,益氣提神」之功效。中醫的「心」為十二官之主,具有藏神、主神明及推動血液執行的功能。心在五行中屬「火」,在五色中是「紅色」,喜用「苦味」來調治。苦能調降「心火」,平衡陰陽,從而能保證心臟執行,帶動血液和氧氣輸送到機體各個器官和部位。

中醫認為,在夏季的時候更應當適當吃些苦味的食物。苦味對心臟最大的貢獻就是可以幫助心宣泄火氣,讓多余的心火從身體中排泄掉,以免傷害到我們的臟器和身體。心火旺是什麽表現呢?心慌、胸悶、口舌生瘡、睡眠不佳、小便色黃、大便幹結、舌尖紅等,特別是夏天由於天氣炎熱,心火旺盛的人往往很多,因此中醫建議大家夏季多吃苦味的食物也是這個道理。 心火蔓延五臟六腑都會亂了陣腳,而現代醫學則證明了苦味的食物多含有生物堿、胺基酸、苦味素、維生素及礦物質,具有消暑、退熱、除煩、提神、健胃的功效,夏季適當吃一些苦味食品,不僅能緩解由疲勞和煩悶帶來的不良情緒,恢復體力,還能祛暑除熱,又可以健脾胃、幫助多個器官進行調整。苦味對心臟有好處也被西醫的實踐所證明。

夏天裏含有苦味的食物相當多,我們可以依據自己的愛好適當食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吃到的苦味食物是苦瓜、苦菜、萵筍等,苦瓜性味苦、寒,維生素C含量豐富,有除邪熱、解疲勞、清心明目、益氣壯陽的功效;萵筍能夠清熱化痰、瀉火解毒、利氣寬胸;香椿清熱化濕、解毒殺蟲;馬蘭清熱解毒、涼血消斑;首蓿清熱利濕、和胃利腸。另外還有中國人最家常的飲料——茶水,茶水營養成分很多,幾乎所有的茶水都帶有淡淡的苦味,綠茶、紅茶、苦丁茶、菊花茶等,在眾多的營養素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茶多酚,茶多酚可以預防動脈硬化和血栓的作用。由於茶多酚不耐高溫,不可用沸水沖泡,溫水沖泡更能施展其保健功效。

其實「吃苦」也並非非要局限於夏季,中醫自古就有「吃苦度夏」之說。其實不僅僅是夏天,一年四季都可適當吃些苦味食物,可入心經而降泄心火,心火去而神自安,對延年益壽大有益處。夏天心火旺,心病還需心藥治。註重調節情誌很重要,比如靜心。首先要做到清心寡欲,因為心中少一分欲望,就少一些煩惱,也就不會傷及心臟。

雖然說吃些苦味的食物對人體的健康有諸多好處,吃苦味食物雖可以遠離上火的煩惱,但苦味食物不可過食,而且應因人而異。中醫認為,苦屬陰,骨也屬陰,氣同則入,所以苦走骨,骨得苦則陰更盛,表現為骨重而行動不便。因此,骨病不宜過食苦。苦養心,過苦傷心。苦寒傷胃,本身脾胃虛寒的人不宜過食苦味食品,否則容易引起惡心嘔吐、腹瀉等不良後果。同時苦味之品容易化燥傷陰,損傷人體的陰液,尤其老年人如果平素有形體消瘦、手足心熱、午後低熱、夜間盜汗等陰虛體質的表現,要避免過用清苦降火之品。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對一些健康養生的宣傳往往是偏聽偏信,不依據自己的體質狀況作出明智的選擇。比如有些人聽說吃些苦味的食物好,就不分季節,不分體質的多吃。但吃出問題的也不少。很多媒體都多次報道過這樣的事例,比如【宿遷日報】:主婦林女士用瓠子炒菜,發現味道苦。本來想把苦瓠子扔掉,但想到電視上的養生專家經常說,夏天就要吃點苦,苦味食物清熱瀉火,利尿排毒。菜上桌之後,孩子先吃了幾口便喊太苦。隨後稱自己頭有點昏,胃裏也不舒服。家住府苑小區的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因為她是鹽城人從小便習慣吃瓠子。可前幾日,她也差點被一個苦瓠子害慘了。「那天買的瓠子有點發苦,吃時就有點反胃,我以為苦味的東西比較‘寒涼’,胃裏不舒服一會就好了,沒想到腹痛腹瀉了一整天,可受不少罪了。」劉女士想起來還有點心有余悸。網友李先生也說「毒瓠子沒有吃過,倒吃過苦瓜的‘苦’了。因為聽說‘夏天必須吃苦’,我就天天勤奮吃苦瓜,結果造成慢性腹瀉。後來醫生讓我停掉苦瓜,過了幾天腹瀉真就好了。導致現在我是‘沾苦色變’。」

中醫認為五味入五臟,苦瓜是夏令時蔬,清熱解暑。一直以為,苦瓜是可以常吃,甚至多吃的——「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是坊間食俗。但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卻說,夏季飲食宜「減苦增辛」。因為苦主沈降,不利於陽氣生發;辛主升散,與夏季陽氣發散的狀態相吻合。特別是陽虛患者,更應忌「苦」。在各種味道當中,人體對苦味的敏感度最高,苦味的東西都是大寒。通常濃度為幾十萬分之一甚至更低的苦味物質,就能嘗出明顯的苦味,鹹味百分之零點幾的濃度才能感知到,這個差異,說明了安全性的差異。 有人以為苦味「清熱解毒」欣然吃苦,甚至無視身體的警示,故意品嘗不認識的苦味野菜、苦味果仁,致使苦味食物中毒事件屢屢發生。所以一定要意識到,苦味通常是是身體對有毒物質的警示,不可忽視。「中醫認為苦味屬陰,有疏泄作用,容易消耗元氣,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有一些腸胃較熱的人吃苦瓜吃多了拉肚子的情況。」這些人在吃苦味的同時,也要盡量多吃一些溫熱性的食物進行平衡,比如拿姜跟苦味食品搭配,這是因為夏天吃生冷食品較多,容易腸胃著涼。胃腸道寒涼、大便不成形的人要少吃苦味食品。孩子也要少吃,因為孩子本身腸胃較弱。

然後是五味中的甘味。

甘味的藥,也有三大作用。

一是甘能補,也就是補虛,比如黃芪,味甘能夠補血,龍眼肉,味甘,能夠補血,熟地,味甘,能夠補陰,肉桂,味甘,能夠補陽。

二是甘味能夠緩,也就是緩急止痛,比如甘草、蜂蜜、飴糖,這些味甘的藥物,對疼痛有比較好的緩解作用。

三是甘味能和——調和藥性、和中、和胃等等,甘草就有很好的調和作用。

日常生活中,我們發現很多人愛食甜食,有的甚至達到了無甜不食,無甜不歡的境界。俗話說,「食蔗高年樂,含飴稚子歡」。甜蜜蜜的糖,人人愛吃。吃甜食有補充氣血、解除肌肉緊張和解毒等功能,而且糖果可以豐富人們的生活,點心中適當加些糖可提高食欲。

我們發現不僅女性和兒童愛食甜食,很多男性也愛食甜食。魯迅好喝茶,每茶必備佐茶的甜食點心,但他不喜歡過於甜膩或油膩的點心,只挑些甜而不膩,腴而不俗的素味方式月餅,像松子、棗泥、椒鹽等等。國學大師王國維也嗜食甜食,他臥室中有一個朱紅的大櫃子,上面兩層專放零食。他的兒子六十年後還記得:開啟櫃門,琳瑯滿目,如同是一家小型糖果店,從膠切糖、小桃片、雲片糕、酥糖等蘇式茶點,到紅棗、蜜棗、茯苓餅、核桃、松子等,應有盡有。王夫人每個月從清華園進城采購零食和日用品,回來必是滿滿一洋車,那些精致的點心都是為他所準備的。

其實無論是從科學研究的角度還是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適當的吃些甜食對人的健康是有好處的。

我們傳統中醫認為「甘入脾」,即甜食是進入脾臟的,對脾有好處。對於喜愛甜食的人來說,不能不好好討論一下中醫中所謂「脾」這個臟腑,它通常和胃相聯系,你經常能聽到醫生說「脾胃不和」「脾胃虛弱」,這就是在說我們的消化系統的問題了。中醫把「脾胃」當做人體後天的根本,認為所有的疾病都是從脾胃虛弱開始的。那麽「脾」到底有哪些功能呢?首先,脾主運化:一是運化水谷的精微。飲食入胃,經過胃的腐熟後,由脾來消化吸收,將其精微部份,透過經絡,上輸於肺。再由心肺輸布於全身,以供各個組織器官的需要。其次,脾統血:血液在脈道正常執行,除依賴心臟的推動、肝臟的調節,又有賴於脾氣的統攝控制,使之循經執行不至溢於脈外。所以脾氣充足,則血不妄行。若脾氣虛弱,氣不攝血而溢於脈外,即所謂「脾不統血」,可出現月經過多、崩漏、便血、皮下出血等慢性出血疾患。還有,脾主肌肉和四肢:人體的肌肉、四肢依靠氣血津液等物質來營養,而這些營養物質的來源又有賴於脾。因此,脾氣健運,營養充足,則肌肉豐滿壯實,四肢活動有力。反之,脾氣衰弱,營養缺乏,則肌肉消瘦或萎縮,四肢乏力。

中醫學的源頭【黃帝內經·五味論】中說「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鹹,此五味之合五臟之氣也。」 脾欲甘,也就是說脾主甘味,因此脾氣虛、脾經弱時,適當多吃點甘味食物,可補益脾胃,中醫所說的甘味食物,不僅指食物的口感有點甜,更主要的是它具有補益脾胃的作用.【黃帝內經】中反復強調「甘入脾」,也就是說脾主甘味,因此脾氣虛、脾經弱時,適當多吃點甘味食物,可補益脾胃。

中醫是一門非常精細的科學,她非常講究辯證論治。當然,不論是甘味食物,還是甘味藥物,也需辨證對待,體質不同選擇不同。中醫認為,「甘味」還可分為「甘溫」和「甘涼」,對於陽氣不足的人來說,最好選擇「甘溫」的藥物或食物(如面粉、糯米、南瓜、蓮子、芋頭等);對陰氣不足的人來說,最好選擇「甘涼」的藥物或食物(如綠豆、絲瓜、冬瓜、茄子、白菜、黃瓜等)。就脾胃來說,「脾為陰土」,「喜燥而惡潤」,因此要治脾病,可多選擇「甘溫」以助其升;而「胃為陽土」,「喜潤而惡燥」,因此在治胃病時,最好多選擇「甘涼」以助其降。另外,從養生角度來看,春天最好適當多吃一些甘味食物。為什麽這樣說呢?因為【素問· 六節藏象論】中指出:「肝者,通於春氣.」就是說,肝的生理活動與春季的陰陽變化是相互通應的。春為肝氣當令,肝氣易於偏亢.根據中醫五行理論,肝屬木,脾屬土,肝木太旺容易克制脾土,影響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導致食滯,或者不愛吃東西,而甘入脾,所以春天適當多吃一些甘味食品,可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對養生大有好處。

甘味食物雖然對脾胃有好處,但是不能過度食用甜味之品,否則還會傷及脾胃。甘味食物吃得太多,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脾癉」。什麽是「脾癉」?「癉」在這裏有「熱」之意,脾癉即脾熱,也就是說吃多了甘美的食物,容易壅滯脾氣,使脾氣日久郁而化熱.這種脾熱,最早是灼傷胃陰出現「三多一少(多食、多飲、多尿、體重減輕)」的癥狀,再往前發展就是糖尿病了。如被稱為「糖僧」的近代文人蘇曼殊,他是中國文學史上最著名的甜食達人,他自記在杭州曾「日食酥糖三十包」。他最愛吃蜜棗,有一次,腰無分文,他能拔下金牙換錢去買蜜棗吃。蘇曼殊三十五歲就去世了,都是給甜食鬧的。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過多的食用甜食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各國人口死亡率竟與該國糖的消耗量成正比。世界衛生組織在調查23個國家人口的各種死因後指示,嗜糖比嗜煙更可怕。長期嗜食高糖食物的人,平均壽命要比正常食糖者縮短20年左右。據英國和加拿大醫學科學家研究證明,老年人的某些癌癥竟與多食甜食有著不解之緣。日本學者認為,糖是一種酸性食物,如果大量食用,會使體內酸堿平衡失調,呈現中性或弱酸性環境,這樣會降低人體免疫力,削弱白細胞抗擊外界病毒進攻的能力,加之鈣量不足,均可成為致癌的誘發因素。吃糖過多,糖在人體內表現為較強的有機酸,它促使胃酸增多,加重胃病患者的疼痛,造成胃潰瘍等疾病的發生,減低胃腸的蠕動,造成便秘。吃糖過多,在腎臟中產生高濃度的草酸,草酸與鈣產生化學作用,生成草酸鈣沈澱,就是尿道結石和腎結石的成份。據統計,結石患者多愛甜食。

食用甜食適量最好。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凡事物極必反,真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接著說說五味中的辛。與其他4種藥味相比,辛味不僅與味覺有關還和嗅覺有關。

關於辛味的功能,【黃帝內經】中有「辛甘淡屬陽、酸苦鹹為陰」的文字說明。【素問·藏氣法時論】指出,「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這是對五味功能最早的概括。具有辛味的中藥,在常用中藥所占的比例為40%,其中辛溫藥較多,辛平、辛涼藥比例較少。另外,具有芳香氣味的藥物也往往有辛味,稱之為辛香之氣。辛味藥所含主要成分為揮發油,其次為苷類、生物堿等。辛味藥以入脾、肺、胃三經為主。辛味藥主要分布於解表藥、行氣藥、活血藥、芳香化濕藥、開竅藥、溫裏藥、化痰藥等之中。辛味藥的功效除具有解表發汗、行氣、活血之外,還有化濕醒脾、祛寒溫中、通絡祛風、化痰散結、開竅醒神、溫腎壯陽、殺蟲解毒等作用。

能行:主要體現在行氣、行血。行氣是指辛味有疏通氣滯之功效,能調達氣機升降和調整臟腑功能。比如枳實、陳皮、烏藥等含揮發油,能影響胃腸平滑肌活動,疏通氣機,消除氣滯。行血是加強心氣和血脈的功能,促使血液正常執行。比如活血化瘀藥多有辛味,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包括活血止痛、活血調經、活血消腫、活血療傷、活血消癰、破血消瘕等。

能散:主要表現在散表邪、散裏寒、散內結。散表邪是透過「發汗」來體現的,這種發汗實際包含西醫學擴張體表小動脈和促進汗腺分泌的作用。例如解表的辛味藥麻黃有發汗、解熱作用。散裏寒,多是指辛味溫裏藥的功效,既有味之辛烈來驅散在裏之寒邪,又以其溫熱之性溫煦中焦陽氣。例如中藥細辛、乾薑、川烏等。散內結是指辛能外解六淫(風、寒、暑、濕、燥、火)邪毒,內疏氣血郁結,使郁結之氣得以消散。比如半夏、白附子的化痰散結,薤白的通陽散結等。

一般來講,解表藥、行氣藥、活血藥多具辛味。因此辛味藥多用治表證及氣血阻滯之證。如蘇葉發散風寒、木香行氣除脹、川芎活血化瘀等。此外,【內經】雲:「辛以潤之」,就是說辛味藥還有潤養的作用,如款冬花潤肺止咳,菟絲子潤補腎等。大多數辛味藥以行散為功,故「辛潤」之說缺乏代表性。此外,一些具有芳香氣味的藥物往往也標上「辛」,亦稱辛香之氣。這樣,辛就不只與味覺,而且與嗅覺有關了。隨著中外交流的發展,外來香料、香藥不斷輸入。到了宋代,由於香藥盛行,套用範圍日益擴大,對芳香藥物作用的認識也不斷豐富。具有芳香氣味的辛味藥,除有能散、能行的特點之外,還分別具有芳香辟穢,芳香化濕,醒脾開胃,芳香開竅等作用。

辛味補肝帶來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瀉脾胃,因此,總吃辛辣的人是胖不起來的。總吃辛辣的東西、喝酒,你的胃黏膜就會被破壞,然後就會胃出血、胃潰瘍,會損傷脾胃。但是如果你的脾胃有太多陰寒的東西,吃辛味的東西就剛好合適。

補肝帶來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瀉脾胃,因此,總吃辛辣的人是胖不起來的。

辛味的第三個作用是宣肺。

如果肺裏面有很多的黏痰、黏液,怎麽排出去呢?有些人是不會吐痰的,還有些人是排不上來,那這時他就需要去宣一下肺。如果患者的肺宣發開了,他的小便也就順暢了,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提壺揭蓋法。

六味地黃丸前兩味—山藥、山茱萸,都是酸性的,澤瀉是鹹味兒的,怕酸的收斂太過了,就用一個辛味兒的使它宣散一下,這就是牡丹皮。牡丹皮又叫粉丹皮,是粉色的。我們用的是它的莖,像一個個小圓圈兒。你去抓藥的時候嘗一下,它會有一股辛辛辣辣的味道。

再舉一個例子,有個方子叫千金葦莖湯,是用來治肺癰的。這裏面用到了冬瓜仁,是酸味兒的,有時候還會加點兒薏苡仁,也是酸味兒的,還有桃仁這些都是補肺的(托裏透膿能把肺氣鼓舞起來)。另外,鹹味兒的有酒軍(熟大黃)、芒硝;辛味兒的有葦莖。溫病裏面煮葦莖、蘆根,講究的是—「令香氣大出」,這樣宣肺的作用就可以體現出來了。

最後說說五味中的鹹。「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鹹入腎」,中醫理論認為,五味對應五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五味不僅是五臟的主要營養來源,還能調節相應臟腑。日常飲食搭配恰當,五味調和,可使臟腑、筋骨、氣血得到滋養,有利機體健康運轉。若飲食中過度偏嗜某種味道,則會造成相應臟腑功能的損傷失調,進而誘發疾病。

鹹味藥主要有兩大作用。

一是鹹能下,是能瀉下通下的意思。比如便秘的人,大便秘結難下,常會用到芒硝等味鹹寒的藥物來瀉下。

二是鹹能軟,軟就是軟堅散結的作用,比如乳腺結節、甲狀腺結節,常常會用到昆布、牡蠣等味鹹的中藥來軟堅散結。

【素問·五臟生成】中說:「色味當五臟……黑當腎,鹹。」【素問·金匱真言論】中說:「北方黑色,人通於腎……其味鹹。」【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其在天為寒……在臟為腎……在味為鹹。」以上都說明鹹為腎之味。酸、苦、甘、辛、鹹五味與五行的配屬為:酸屬木,苦屬心,甘屬脾,辛屬金,鹹屬水。五臟之中,腎亦屬水,故鹹與腎同類相屬。五味中的鹹和五臟中的腎具有特殊的親和性,凡是鹹味的食物都入腎,具有補腎的作用。

說到鹹味的食物,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鹽。「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人們的生活,沒有一天能夠離開鹽。鹽作為鹹味的代表,除了可以調味外,還有補腎、引火下行、潤燥祛風、清熱滲濕、明目的功效。李時珍說:「鹽為百病之主,百病無不用之。故服補腎藥用鹽湯者,鹹歸腎,乃藥氣人本臟也。」腎有調節水液代謝的作用,而鹹味食物能調節人體細胞和血液滲透壓平衡及水鹽代謝,可增強體力和食欲,防止痙攣。因此,在嘔吐、腹瀉及大汗後,適量喝點兒淡鹽水,可補充體內微量元素。具有鹹味的食物,多為海產品及某些肉類,如海帶、紫菜、海藻、海蜇、墨魚、豬肉等,那麽既然鹹味有那麽多好處,是不是我們就可以多吃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吃鹹味菜不可怕,但是過量食入鹹味食品則對人體是害的!主要是對腎臟有害!

中醫發現,很多朋友在日常飲食中,都口味偏重,喜歡吃一些過鹹的食物。但從養生保健的角度分析,如果你經常吃過鹹的食物,就可能會傷腎。究竟,吃過鹹的食物都會有哪些危害?

1.面色黑黃,皺紋增多。吃鹽過多的人容易造成肌膚粗糙發黑,經陽光暴曬後更是明顯,同時皺紋增多。吃鹽過多,體內鈉離子增加,就會導致面部細胞失水,從而造成皮膚老化,時間長了就會使皺紋增多。

2.雀斑、黃褐斑。吃鹽過多,除可使面色黑黃外,也有可能導致面頰長出雀斑。若同時攝入動物性脂肪和蛋白質過多,則會影響肝臟正常代謝而使雀斑更顯眼。要想皮膚好,比較科學的方法是多喝水,幫助皮膚排毒,同時要把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

3.頭發脫落、發質枯黃。吃太鹹不僅會造成營養代謝性脫發,還會讓頭發變得枯黃。從中醫理論上講,腎氣盛則頭發烏黑有光澤,腎氣虛則頭發幹澀而枯黃。近年來,國外很多研究也表明,飲食過鹹會增加腎臟的負擔,進一步引起排鈉障礙,從而使血壓升高、蛋白代謝紊亂,影響頭發中蛋白的形成,使頭發的顏色變淡,甚至枯萎。

4.面部浮腫。腫腫的臉蛋可沒有美感,之所以會有浮腫可能有許多原因,但吃太鹹也可能是其中之一。攝取過量的鹽會令水分代謝出現紊亂,水分滯留在體內,會出現浮腫現象。少吃鹽、多吃利水的食物才能有所改善。

5.最重要的一點是對腎臟的損害!食鹽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但食之過量就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專家告誡,長期高鹽飲食可能導致腎臟疾病。

值得提醒的是,中藥材的使用,要建立在中醫辯證的基礎上,而且往往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配伍使用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