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醫學本質是安慰?為啥華大基因尹燁、新東方俞敏洪會信這種說法?

2024-07-17健康

本文字數約:3984 字

閱讀時間約:5 分鐘

本文章節:

01、醫學的本質是偶爾治愈?這是對現代醫學的褻瀆!

02、精神障礙不是慢性病,而是缺乏高效的治療手段

03、希望臨床醫生能綜合性歸因,不斷創新、探索

之前,我們分析了華大基因CEO尹燁對於「基因」的一些言論,他的不少公開發言帶有誤導性,容易讓大眾以為自閉癥是「基因遺傳性疾病」、暴躁的性格可以遺傳等等。

無論從主流精神醫學、還是更加深入的精準精神心理學來說,這樣的說法都是站不住腳的。雖然尹燁的公開言論不全是錯的,但確實有很多發言帶有商業目的,希望網友們對此保持理性。

在查資料的時候,我們發現尹燁跟俞敏洪網絡連線的時候,還說過一句話:醫學的本質不是治愈,醫學的本質是安慰。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他說這句話來自於美國一個很著名的醫生叫特魯多,特魯多的墓誌銘上就寫了3句話:醫學很少是治愈,有時是幫助,總是去安慰。

應該說,這句話也不只是尹燁一個人在說,而是幾乎全網都在傳這句話。只不過,這句話從尹燁這位「生物工程博士」口中說出來時,令我相當驚訝!

他真的認為「醫學的本質是安慰」嗎?

又或者說,這句所謂的名言真的正確嗎?

大眾知不知道,這句話的瘋狂流傳,會在臨床上帶來多大的負面影響?

01、醫學的本質是偶爾治愈?這是對現代醫學的褻瀆!

在國內網絡中,世界結核病治療的先驅、美國醫生特魯多的「墓誌銘」非常有名:「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直接轉譯過來就是:「有時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可是,在網絡上,很多人轉譯成了「偶爾去治愈」,直接導致這句話的「治愈率」下降。包括尹燁也受到了誤導,以為是「很少是治愈」。

事實上,有網友發現,甚至有西方讀者也做過考證,這句話有可能並不是特魯多說的,也沒刻在特魯多的墓誌銘上。這句話的出現時間,甚至可能位元魯多出生還早。但因為一些復雜的原因,傳來傳去,現在這句話被安到了特魯多的頭上。

但無論這句話是誰說的,它至少100多年前的觀點了。那時候的醫學水平非常落後,肺結核還是很難治愈,海洛因一度被認為可以治百病,女性分娩時難產率非常高……

在那個時候,很多病都治不好,也找不到原因,最多只能幫助患者減輕一點痛苦。在那種時代背景下,大夫說「有時是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這的確是有事實基礎的。

也就是說,這句話其實折射了那個時代下醫務人員的無可奈何和無力感。病人們總是治不好,一個個地死去,這令醫生們絕望透頂,陷入了不理性的災難化思維,於是就說出了這句話,並得到了當時很多其他醫生的共鳴。

可是,現在已經是100多年以後了,醫學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雖然說現在還有很多疾病難題沒有攻克,但很多過去治不好的疾病,現在只是個小問題了。在這個時代背景下,醫務人員對待疾病的態度也積極進取了很多。

所以,現代醫學追求的是「病因學診斷」,也就是希望能找到疾病真正的原因。國內外的精準醫學也發展得如火如荼,無論是科研人員還是臨床大夫,都希望能找到更加深入、高效的治療方法,令患者藥到病除。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教授就曾經公開說過:「精準是醫學發展的終極目標」。

就連以往覺得後天無法逆轉的基因遺傳性疾病,有一些也迎來了治愈曙光,比如近年來,針對地中海貧血的基因治療發展迅速,有望可以用正常的基因修復或代替缺陷基因,從而治愈疾病。

這徹底顛覆了很多大眾對於基因遺傳性疾病的認知,原來先天的基因也可以後天改變!

換言之,在現在這個時代下,如果還說「醫學的本質是偶爾治愈,常常幫助,總是安慰」的話,這是嚴重不合時宜的。不但很多大夫不會同意這句話,絕大部份患者也不會同意。醫生的天職就是要治病救人的,如果現在還治不了,那就繼續努力,怎麽可以說醫學的本質是偶爾治愈?

所以仔細想來,這句話看著很詩意、很有人文關懷,但其實相當的有問題,甚至可以說是對現代醫學的一種褻瀆。這句話的唯一好處是降低了大眾對醫生的期待,有可能會減少一些醫療糾紛。

但總體來說,這句話帶來的影響仍然是弊大於利的,希望大眾們不要再「以訛傳訛」。

02、精神障礙不是慢性病,而是缺乏高效的治療手段

當然了,我們現在覺得100多年前的「醫學是偶爾治愈」很可笑,但其實,在現代醫學中,把治不好病的責任「甩鍋」給疾病,這種現象依然存在,只是說法不同了。

比如我們以前分析過的,國內精神醫學的領頭人、中國科學院院士陸林曾經公開說,「抑郁癥和癌癥、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是終身慢性疾病」。當然,這不是陸林提出的觀點,而是國內外很多精神科大夫、專家都是這麽說的。

在大眾的理解中,這句話的意思是:抑郁癥是慢性的,容易反反復復,很難治愈,這不是大夫的問題,而是這個病它就這樣,國內外都一樣,經過治療能恢復基本的社會功能就不錯了。

某個程度上,這句話的意思跟「醫學偶爾治愈」其實沒有太大區別,只是表達得更有偽裝性了,看上去特別有道理:既然是慢性病,那就是難以治愈的嘛!這相當於把療效不佳的問題合理化了。

可為什麽一個病被叫做慢性病?這是這個病的本質嗎?還是因為醫療水平不足,才導致無法根治?肺結核曾經是絕癥,十癆九死,難道這就是肺結核的本質嗎?

很顯然,不是。抑郁癥的本質不是慢性病,包括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癥等等也不是。主流精神醫學之所以認為它們難以治愈,是因為一直沒能找到明確的病因,缺乏真正精準、高效而深入的治療手段。

從精準精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抑郁癥、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癥等常見精神心理障礙的主要病因非常明確,它們不是基因遺傳性疾病,而是源於後天形成的病理性記憶,並且有很多隱藏在患者的內隱記憶層面。

如果能深入到患者的內隱記憶層面,精準化地把主要的病理性記憶進行高效修復,再結合認知提升、逆商塑造等臨床心理幹預,患者能夠真正走向康復。在臨床精準化心理幹預中,已經有大量的成功案例。

還有,隨著醫學發展,上文說的糖尿病、高血壓、癌癥,也不見得就是終身慢性疾病了。

今年4月,上海長征醫院殷浩教授團隊等人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在國際上首次利用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iPSC)來源的自體再生胰島移植,成功治愈胰島功能嚴重受損糖尿病的病例。在研究中,一個有25年病史的糖尿病患者,已經停掉胰島素2年多,真正被治愈!

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患者透過調整飲食結構、生活方式,也實作了糖尿病和高血壓的逆轉。

希望大眾對「慢性病」這個詞要有更加理性的認知,沒有必要因此惶恐;更希望臨床大夫們要與時俱進、拓寬認知邊界,不要再動不動就用「慢性病」這個詞,對患病群體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03、希望臨床醫生能綜合性歸因,不斷創新、探索

雖然現代醫學比100年前已經先進了非常多,但其實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比如國內有很多臨床大夫有不少慣性思維,甚至是認知誤區,認為在醫學方面,西方已開發國家的就是最好的、最先進的。包括在心理學領域,從業人員也認為只要是西方已開發國家傳過來的,就一定比國內的先進。

所以很多醫生、心理學從業人員熱衷於去國外進修,鍍一層金回來,搖身一變成為了國內的大咖。

如果國外說某個病很難治愈,目前還沒有非常有效的方法,那國內的大夫也傾向於認為這個病還攻克不了。這種現象在精神醫學中尤其明顯。

而且,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目前的臨床醫學都是一種「精英式」的教育,如果想成為三甲醫院的大夫,學歷要求非常高,沒有碩士、博士學歷可能都實作不了。就算學歷夠高了,還要經過長時間的規培、專培。

當然,這種選拔方式有利有弊,利處是挑選出了智商相對高的群體,並要求臨床大夫們經過長時間的專業訓練,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

但弊端也很明顯,那就是三甲醫院的大夫、專家們容易自戀,覺得我一路走來都是學霸,我很聰明,我接受過最規範最嚴格的訓練。這種心態很容易導致這些大夫的思維固化,但又容易偏執自戀,沒有意識到自己有認知邊界。

所以,這部份醫生很容易出現外歸因的模式。比如在精神科臨床中,如果一個精神心理障礙患者的療效不佳,這些大夫往往會認為這個病就是這樣,跟遺傳等先天因素有關系,國內外都是如此,不是治療方案有問題。

這種歸因模式會大大削弱他們攻克臨床難題的動力,只會把難題合理化,總想被動地等到國外的科研人員和專家找到更好的辦法,然後他們再學著用。

簡單來說,國內現在有很多臨床醫生有嚴重的「唯上、唯書、唯外」心理,認為只要是上級專家說的、教科書上寫的、西方已開發國家說的,那就是對的;只會人雲亦雲,跟隨別人的觀點,缺乏自主創新和探索的意識和能力。

希望國內能有更多的臨床醫生學會綜合性的歸因模式,遇到疾病療效不佳時,一方面要看到客觀因素,比如目前的醫學水平有限,對這個疾病的理解還不夠深入,這不是我一個人能改變的,不需要過分自責;

但另一方面,醫生們一定要自我反省,反思自己對於這個疾病的認識和治療是不是還不夠深入,是不是還沒有跟上研究前沿的步伐,不了解很多已經更新的知識。

尤其是主流精神科大夫,請不要再說抑郁癥、雙相障礙、精神分裂癥的病因是遺傳了。對於這一點,人類基因組計劃已經遭遇嚴重的失敗,很多西方學者已經開始反思了,但國內很多大夫仍未更新知識,甚至對新的發現視而不見。

包括我們最近兩天文章反復提到的華大基因CEO尹燁,希望他也要意識到自己有認知邊界,不要在不擅長的領域大放闕詞,這實際上是一種自戀的表現。

包括我們自己,雖然我們經常說已經在臨床精準化心理幹預中取得了突破,率先進入了精準精神心理學時代,但這來源於切切實實的臨床成果,而且我們也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認知邊界,不熟悉的領域不評價,不擅長的臨床範疇不接診。

最後,希望廣大網友、大眾、包括尹燁和俞敏洪也能有意識地了解到自己的認知邊界,知道自己不知道,然後努力地提升認知層次、拓寬認知邊界,這有助於我們對很多問題、現象看得更加深入、透徹,活得更加從容、淡定,實作寵辱不驚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