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工地幹活的陳師傅,因突感頭痛伴右側肢體乏力及麻木感就診於當地醫院,CT提示左側基底節區腦出血,隨即轉入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神經外科,為了明確是否為單純腦出血,神經外科醫師建議復查CT及完善MR檢查。
放射醫學中心醫師閱CT片後認為要除外血管性病變合並出血(海綿狀血管瘤並出血)的可能(圖1),進一步MR檢查顯示了左側基底節區「爆米花」樣混雜訊號(圖2),SWI(磁敏感)示左側基底節區多發小點狀、片狀出血低訊號(圖3),明確了海綿狀血管瘤的診斷。
4天後陳師傅進行了手術治療,病理結果證實為海綿狀血管瘤,經過一段時間治療,陳師傅的病情穩定,恢復良好出院。
腦海綿狀血管瘤,也稱顱內海綿狀血管畸形(CCMs),是一種發生於顱內的海綿竇樣擴張的血管團,腫瘤僅有單層血管內皮細胞附著,缺乏肌肉和彈力纖維,間質無腦實質,血管造影多呈隱匿性。
CCMs在顱內血管畸形中僅次於動靜脈畸形,也被喻為桑葚或覆盆子,或者「腦袋裏的爆米花」,常合並不同時期的出血,患者有時會突發急性出血引起臨床癥狀而就診。臨床醫生常根據患者的合並癥狀、病竈的多少及部位、患者的自身情況等綜合評估進行治療。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放射科副主任吳立業介紹,腦內海綿狀血管瘤CT檢查部份為陰性,部份可見小點片狀鈣化,部份呈稍高密度竈,CT增強掃描和CTA檢查通常對診斷沒有明確作用,但在MR的T2WI影像上因病竈周邊含鐵血黃素沈積而呈典型的「爆米花樣」改變,同時SWI(磁敏感)序列對病竈的顯示非常敏感,可顯示常規平掃陰性的小病竈,也有助於發現合並的靜脈發育異常。
此外,SWI(磁敏感)序列在顱內微小出血竈的顯示、腦外傷、其他腦血管畸形及隱匿性血管疾病、腫瘤性病變、鐵沈積、鈣化等病變中均有套用廣泛,因而有必要在腦MR檢查中相對廣泛的開展。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 放射醫學中心 姜卉 吳立業關註@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