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104歲眼科學終身教授張效房:只有病人才是第一位的

2024-08-27健康
01:00
閱讀提要:
在他心裏,只有病人才是第一位的。4年前,100歲的張效房還堅持每周去鄭大一附院出診。直到現在,他出行都是騎著黑色電動小三輪車,那是他多年來出門的指定「座駕」。有人問他,為什麽不願意坐輪椅,張效房總是說,「我還能走、能動,不給別人添麻煩。」
「前些天,內科醫生發現我的心前壁嚴重缺血,讓我臥床。可能是朝不保夕,也許出了大門就會倒下,也許一兩天後就會永遠閉上眼睛,但是我還有上面說的兩項工作沒有完成,我不放心。」張效房平靜地述說,仿佛這不過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小事。「現在我已經熬了一個多月了,希望還能繼續熬下去。」
2022年,張效房在【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誌】編輯部辦公室內。受訪者供圖
張效房,1920年10月出生於河南省開封市。鄭州大學河南醫學院終身教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主任醫師。他在眼內異物定位和摘除方面有36項發明和改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眼內異物定位和摘出方法;由他改進後的白內障手術在基層醫療機構得到廣泛開展,數以百萬計的白內障患者恢復了光明。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侯佳欣 楊林宋)伴隨著一陣輕微的吱吱聲響,人群自發地讓開了一條路,一輛黑色小電車緩緩駛入會場,車上的人正是今年104歲高齡的張效房。今天的他,一身立挺的黑色西裝,格外精神矍鑠,歲月在他身上仿佛凝固了一般。
8月10日,久未露面的張效房現身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會議中心,參加第二屆張效房學術思想研討會。盡管身體條件已經不足以支撐這樣的外出,但他仍不願放棄這個與後輩一同交流的機會。
「年齡大了,手術做不了了,現在我只做兩件事:一是【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誌】的編輯工作;二是指導學生閱讀英文資料、書寫英文病歷。」看著台下無數雙求知的眼睛,張效房似乎也有了更多動力,聲音格外洪亮。
活一天,就工作一天,奉獻一天
因為身體緣故,這兩年張效房逐漸停下了門診、查房的腳步,把工作重心放在了書籍編纂和指導學生上。他每天都起得很早,草草吃完早餐後就移步書房,戴上老花鏡,開始一字一句地反復斟酌。
像這樣的參會外出,對他來說並不容易。台下有白發蒼蒼的資深學者,也有初出茅廬的青年才俊,都是為他而來。聽著台上嘉賓對他的贊許與肯定,張效房有些靦腆地笑了,到他發言的時候,他說了下面這一番話。
「作為醫生,我在醫療上做得不夠好,作為教師,我在教學上做得也不夠好,聽到剛才誇獎我的話,感到十分慚愧。我把這些誇獎當作對我的要求,我爭取做好,不辜負大家對我的愛護和希望。」
從醫80多年,張效房始終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在他心裏,只有病人才是第一位的,其他都可以排在後面。
4年前,100歲的張效房還堅持每周去鄭大一附院出診。「這麽大年紀還上班的就他一個,騎著小電電上班的老教授也只有他一個。」賈焱申是鄭大一附院橋頭崗的一名保安,每次張效房來,他會從崗亭中走出,做好為他開門的準備。
「有的病人是從好遠的地方來,等我好幾天,如果我解決不好,對不起病人,對不起人家。」由於年事已高,醫院安排張效房每次出診只掛十個號,面對每個患者,他總是想盡辦法解決問題。
「好好活著,活一天,就工作一天。活一天,奉獻一天。」這是張效房如今最大的心願,也是他每年都會許下的生日願望。
張效房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門診檢查病人。資料照片,攝於2008年。受訪者供圖
在他帶動下,眼科門診還有不少退休多年仍然在坐診的醫生,其中大部份是張效房的學生。「我也退休好幾年了,之所以還在臨床工作,就是受我老師的影響,我特別佩服他一點,他從來不放棄。」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中心主任醫師郝燕燕說。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唐代韓愈的這句話,是張效房勉勵學生時最愛說的。對此,天津醫科大學黨委書記顏華深有感觸。
2012年,中華醫學會眼科學會眼外傷學組發展的「指揮棒」交到了顏華的手中。他不時就會來向張效房請教。在顏華的記憶裏,「張教授非常溫和謙遜,他每次改稿不僅十分認真細致,還會和作者一起交流。」受到張效房的鼓舞,顏華帶領的學組也邁上了新的台階。
「願做春蠶、吐絲不已、至死方休;甘當蠟燭、奉獻光明、耗盡自身。」這是張效房的座右銘。從醫79年來,張效房先後培養了70余名眼科碩士、博士,不少優秀學子奔赴各地開展工作,成為中國多個眼科細分領域的「頂梁柱」。
眼內異物摘出手術數量、成功率創下當時國際紀錄
盡管已經年過期頤,但張效房對過去的事情記憶仍然非常清晰,口齒清楚,有條不紊。今年8月10日,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專訪時,回憶起年輕時代的從醫選擇,「當時正處於抗日戰爭期間,條件非常艱苦,由於沒有課本,學習完全靠筆記;夥食上,常年沒有肉、雞蛋、豆腐,只有青菜……」
新中國剛成立時,河南的眼病患者很多,尤其是沙眼及其並行癥、後遺癥,給許多人的生產生活帶來不便。選擇工作的時候,張效房義無反顧地來到了這裏,一待就是一輩子。
「病人的呼喚,國家的需要,就是我們的責任。」做好本職工作外,張效房便帶著年輕醫生,利用節假日,深入農村、工礦、學校,為當地老百姓進行義診,並提出了沙眼新的治療方法。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張效房在為患者進行手術。資料圖片,受訪者供圖
「眼睛是否健康,影響著一個人的生活質素和幸福指數。作為眼科醫生,凡是危害眼睛的病,我們都要想盡治療辦法。」幾十年來,張效房改進的「手法小切口白內障摘出手術」,讓中國數以百萬計的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
而在眼內異物定位和摘出方面,他完成了36項發明和改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眼內異物定位和摘出方法。截至21世紀初,他先後對全國眼內異物患者進行手術8000余例,摘出成功率達99.62%,率先開展玻切聯合異物摘出手術,創下了當時國際上例數最多、成功率最高的國際記錄。
張效房行動更是不似往昔,但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做著自己能做的一切。采訪時,偶爾有挪動的需要時,但張效房堅持每次都要站起來,不肯為他人添一點麻煩。
他來時騎的黑色電動小三輪車,是他出門的「座駕」,如今已經換了第三回。有人問他為什麽不願意坐輪椅,張效房總是說,「我還能走能動,不需要那個,不給別人添麻煩。」
「工作就是靈丹妙藥,工作就是生命」
「五臟不全,四臟有病,腿沒有勁兒,走路有些困難,耳朵是助聽器,眼睛是人工晶狀體,牙是假牙。都是假的。」2021年,張效房榮獲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在采訪短片中,他笑著調侃起自己的身體狀況。
這位看起來精神矍鑠的老人,實際上是一位接受過大大小小十幾次手術的癌癥患者。最嚴重的一次,是在一場腎癌手術中摘除了右腎。在這次手術前,他決定將自己畢生的積蓄120萬元全部捐贈,建立眼科醫學學術基金。
這次手術之後,張效房更深刻地體會到時間的寶貴。從那時起,他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眼科工作中去。
張效房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門診樓【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誌】編輯部工作。資料圖攝於2020年。受訪者供圖
2018年,他接受了人民衛生出版社的邀請,參與著名老專家搶救性出版計劃,將自己一生的經驗編寫入【張效房眼外傷學】。張效房對生死毫不避諱地說,「什麽是搶救性?就是再不出版,他就死啦。」
「一天早上,我突然收到張教授的資訊,他說‘我恐怕就不久於人世,你要好好帶領大家把這本書完成!’」8月10日,張效房帶的1987屆畢業生楊培增告訴記者,當時的張效房得了皰疹病毒感染,身體疼痛、大小便失禁,有時甚至需要藥物來鎮痛。
大概半個月後,楊培增來看望張效房,被眼前的一幕深深震撼了:剛剛恢復了一些的張效房勉強能下地,病房裏面的桌子上擺著厚厚的一大摞眼外傷書稿,他伏在桌前,正在一字一句地改稿子。
楊培增忍不住勸他:「你現在要做的,就是好好休息,把身體恢復了以後再工作。」張效房沒動,「不行。我要是不工作的話,身體疼得受不了,需要打那些針。但是我一工作就不疼了,工作就是靈丹妙藥,工作就是生命。」
這一寫就是200萬字。正是這樣的信念支撐著他,經過夜以繼日地查閱文獻、整理資料、反復修改,這本書最終於2020年10月正式出版。
「前些天,內科醫生發現我的心前壁嚴重缺血,讓我臥床。可能是朝不保夕,也許出了大門就會倒下,也許一兩天後就會永遠閉上眼睛,但是我還有上面說的兩項工作沒有完成,所以我就沒有住院,我不放心。」張效房平靜地述說,仿佛這不過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小事。
「現在我已經熬了一個多月了,希望還能繼續熬下去。我在醫療、教學工作做得不夠,希望能夠在繼續幫助年輕人方面做一些工作。」
說了很久的話,張效房明顯有些疲憊,聲音也低了幾分,他的眼神依舊明亮而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