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後,天氣逐漸變得炎熱潮濕,很多人開始尋找各種養生方法來調理身體。而在眾多養生方式中,曬背無疑是最簡單、最便宜的一種。曬背不僅可以祛濕氣、補陽氣,還能改善多種身體不適癥狀。
然而,曬背雖好,卻也需要註意一些細節,否則可能適得其反。
曬背有什麽好處?
1.祛濕氣
夏季氣溫高,濕度大,人體容易被濕氣困擾,出現身體沈重、疲勞乏力、食欲不振等癥狀。曬背可以利用陽光的熱量,促進身體排汗,有效祛除體內的濕氣,讓人感覺清爽舒適。
2.補陽氣
中醫理論認為,夏季是陽氣最旺盛的季節,曬背可以直接吸收太陽的陽氣,補充人體所需的陽氣,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減少感冒和其他疾病的發生。
3.為督脈充電
人體背部布滿了豐富的穴位和經脈,這些經脈在中醫理論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特別是在三伏天,透過曬背可以啟用背部的免疫細胞,促進氣血的流暢與血液迴圈的加速。中醫理論認為,腹部屬於陰,而背部則屬於陽,這是因為陽經主要行於背部,陰經則多行於胸腹部。
背部有兩條尤為重要的經絡,其中督脈被譽為「陽脈之海」,它主管著全身的陽氣。由於背部是陽經多行之地,曬背因此成為了一種有效地利用太陽能量來調節人體陰陽平衡的方法。這種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的健康與壽命。
另一條重要的經絡是膀胱經,它在中醫經絡學中是一條從頭到腳、貫穿全身的關鍵經脈。然而,這兩條經絡恰恰也容易發生淤堵和受寒。當陽氣在督脈中受到圍困,無法流通到應去的位置時,人體就會出現各種「故障」,如腰背疼痛、腿疼、腿涼以及腿抽筋等癥狀。
因此,三伏天曬背不僅是為了吸收太陽光的「元陽」以提升陽氣和增強體質,它還可以幫助排出體內陳年的寒氣,並起到預防和治療某些疾病的作用。這種自然療法無疑是一種既簡單又有效的保健方式。
4.改善血液迴圈
曬背可以促進血液迴圈,尤其是背部的血液迴圈,有助於緩解背部疼痛、僵硬等問題,對於改善頸椎病、肩周炎等也有一定的幫助。
5.促進鈣吸收
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促進人體對鈣的吸收,曬背有助於增強骨骼健康,預防骨質疏松等骨骼問題。浙江省人民醫院曾進行一項對比試驗,結果顯示, 曬太陽是提升老年女性維生素D水平、預防骨質疏松既簡便又有效的方法 。
6.舒緩心情
曬背還可以促進人體分泌多巴胺等「快樂激素」,有助於舒緩心情,減輕壓力和焦慮,提升整體的心理健康水平。
曬背需要註意5點
1.曬背的重點部位
三伏天曬背時,應主要關註 背部的中到下部 ,特別是 脊柱兩側的膀胱經穴位 。
大椎穴: 位於督脈上,具體在第7頸椎棘突下的凹陷處。
膀胱經穴位: 從脊柱中部延伸至下部,大致覆蓋肩胛骨下方至腰部區域,包括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腎俞等穴位。
命門穴: 從肚臍向後畫一條水平線,與脊柱的交點即是命門穴。
2.曬背的最佳時間
在三伏天進行曬背,推薦的時間段是早上7:00~9:00,或是下午15:00以後。若太陽過於猛烈,可適當調整時間。無需每日進行,每隔一天曬一次背即可。
曬背至微微出汗即可,避免大汗淋漓。若曬背過程中出汗過多,並伴有體溫升高、四肢乏力、頭暈、口渴、頭痛等癥狀,需警惕中暑可能,及時就醫。
3.曬背的時長建議
成年人:每次曬背15~30分鐘為宜。
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維生素合成能力下降,曬背時間可適當延長,但仍需避免長時間暴曬,以微微出汗為度。
兒童:由於皮膚嬌嫩,建議曬背時間最長不超過15分鐘,具體時間需根據個體差異調整。
4.曬背的地點
在曬背時,盡量選擇戶外環境,避免隔著玻璃曬太陽,以便更充分地吸收陽光的滋養。
如果戶外出行不便,家中同樣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穿著輕便的肚兜或背心,躺在陽台上,讓溫暖的陽光灑滿全身,盡情享受陽氣的滋潤。無論戶外還是家中,都能讓您享受到曬背的舒適與愜意。
5.曬背的小貼士
空腹時不宜曬背,曬前曬後可適量飲用白開水或淡鹽水,以補充體液消耗。
曬背時,建議穿著淺色、輕薄且寬松的衣物。
做好防曬、防暑措施,特別是頭部、面部和眼睛,可佩戴帽子或使用遮陽傘保護頭部。若後背裸露,應塗抹防曬霜以防曬傷。
食用光敏性食物後,如莧菜、芹菜、油菜、菠菜、小白菜、檸檬、芒果等,應避免在強烈陽光下暴曬。
曬背結束後,應及時更換汗濕衣物,避免立即洗澡或吹空調,待身體不再出汗後再進行這些活動。
曬背並非適合所有人
曬背作為一種傳統養生方式,並非對所有人都適宜。
1.適宜曬背的人群: 對於濕氣重、陽虛體質(表現為畏寒怕冷、手腳冰涼、無精打采)以及抵抗力較弱的人群,適當曬背確實對身體有一定好處。曬背可以幫助他們驅散體內濕氣,提升陽氣,從而改善體質和增強抵抗力。
2.不適宜曬背的人群: 紫外線過敏者、高血壓患者、高血脂患者、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者以及孕婦等特定人群,應避免曬背。對於這些人群,曬背可能帶來健康風險,如引發過敏反應、加重心血管疾病癥狀或對胎兒造成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