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健康

健康故事:艾滋高發!多人無辜中招!在公眾場合,堅持四不碰原則

2024-07-26健康

聲明:本文內容均參照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中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部份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

一次看似平常的公共浴室體驗,為張明(化名)的生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轉折。這個故事不僅僅是關於一個人與疾病的鬥爭,更是一次對公共衛生安全認識的深刻警醒。

我們將透過張明的經歷,探討在公共場所如何保護自己不受愛滋病病毒(HIV)的威脅。在這個故事中,一個簡單的滑倒和隨後的不當醫療處理,不僅改變了張明的生活,也提醒我們在享受公共設施帶來的便利時,更需要關註其潛在的健康風險。

意外之下的無聲威脅

張明的商務行程總是安排得滿滿當當,這次前往廣州(虛構環節,望理性閱讀)也不例外。

一大早,他從酒店出發,整天在繁忙中度過。

會議間隙,他決定到酒店附近的一個公共浴室放松一下。這家浴室位於一個老舊的商業區內,設施略顯陳舊,但因為地理位置優越,仍然吸引了不少像張明這樣的商務人士。

踏入浴室,張明感受到一股濃郁的蒸汽和松木的氣息混雜在一起,環境顯得溫暖而濕潤。墻壁上的瓷磚因年久失修已略顯裂痕,地面上散落著水跡,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模糊的肥皂味。浴室內不時傳來水聲和周圍人的交談聲,營造出一種忙碌而又放松的氛圍。

張明選擇了一個角落的更衣櫃存放衣物,隨後走向洗浴區。

但是,意外就這樣猝不及防的發生了!

地面由於水汽過多,異常濕滑。他小心翼翼地移動,深怕一不留神就會滑倒。然而,就在他試圖從一個木制長凳移步到淋浴區時,他的腳下突然失去了抓地力。

一瞬間,張明感到腳下像是踩在了皂滑的冰面上,他的身體不由自主地向後傾斜。這一刻,時間仿佛減慢了速度。張明試圖用手尋找支撐,但只抓到了旁邊的一個不穩固的小木桌,桌子隨他的力道搖搖晃晃。

最終,他重重地倒在了濕滑的地磚上, 右腿不慎撞擊在突出的瓷磚邊緣,瞬間留下了一道血淋淋的傷口 。血珠順著腿部滑落,迅速染紅了地面的水跡。

附近的人聽到動靜,紛紛朝他圍攏過來,有人試圖幫助他起身,有人則去尋找工作人員。

工作人員匆匆拿來了急救箱,但顯然並未經過充分的培訓。在緊急情況下,他們並沒有使用免洗的醫療工具,而是直接從急救箱中拿出了已經使用過的消毒棉和繃帶來處理張明的傷口。 在忙亂和緊張的氛圍中,沒有人關註到這些細節。

處理過後,張明感到痛楚逐漸加劇,他的心情也隨之沈重。

他感謝了周圍幫助他的人,然後小心翼翼地穿好衣服,回到了酒店。接下來的幾天,張明盡量減少行動,希望傷口能夠快速恢復。然而,傷口的疼痛並未如期減輕,反而伴隨著更多的不適感。

隨著時間的推移, 張明開始感到體力逐漸衰退,常常無故感到疲憊。

最初,他以為這只是身體對事故的自然反應,但隨著疲勞感和其他不明癥狀的持續,他意識到事情可能遠比他想象的要嚴重。

在親友的建議下,他終於決定去醫院進行全面檢查。

在那裏,透過一系列的測試,包括對HIV的抗體測試,最終的診斷結果令人震驚:他不幸感染了HIV。 這一訊息如同晴天霹靂,讓他和家人都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之中。

公共安全與個人防護的警鐘

張明的不幸遭遇在他的社交圈中引起了廣泛的關註;原來艾滋還能以這種方式侵害我們的身體!

公共浴室,作為人們放松和社交的場所,其安全衛生標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從張明的經歷可以看出,一些設施的管理和維護明顯不足。例如,在緊急處理傷口時,工作人員使用的是非一次性醫療用品,這種做法不僅不符合醫療衛生標準,也極大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風險。

此外,公共場所的衛生問題並非僅限於器材和用品的消毒。

還包括了對工作人員在處理緊急醫療狀況時的培訓和準備。顯然,在張明的案例中,相關人員缺乏必要的培訓和知識,這直接導致了處理不當和潛在的健康風險。

那麽,如果在外面的是我們,面對這種情況,怎麽做才能使風險降到最低呢?

醫生建議大家: 在公共場合必須堅持「四不碰」原則,以降低感染HIV等傳染病的風險。這四項原則包括:不接觸他人的血液;不使用已被他人使用過的針具;不直接接觸他人的傷口或破損的皮膚;不與他人共用個人衛生用品,如牙刷、剃須刀等。

大家可別小看這些簡單而有效的措施,如果被廣泛實施和遵守,可以極大地減少在公共場所感染各種疾病的風險。

透過這個故事,我希望更多的人能開始意識到,在公共場合保持個人衛生和防護的必要性,從而共同努力建立一個更安全、更健康的公共環境。

了解HIV:傳播途徑與預防策略

愛滋病病毒(HIV)的傳播途徑多樣,但主要包括血液傳播、性傳播以及從母親到嬰兒的傳播。 雖然公眾普遍關註性傳播的風險,血液傳播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傳播途徑,尤其在公共設施和醫療環境中。

雖說,和性傳播相比,HIV透過血液傳播的機會雖然較低,但在某些情況下,如 使用非一次性針具或接觸被汙染的醫療器械,仍然可能發生。

由於HIV能夠攻擊和破壞人體免疫系統中的CD4 T細胞,感染者的免疫力會逐漸下降,最終可能發展為後天性免疫缺陷症候群(AIDS)。

AIDS是HIV感染的最嚴重階段,此時患者的身體無法抵禦常見的感染和疾病,這些通常不會影響有健康免疫系統的人。

對於防控HIV的策略,全球衛生機構和專家普遍推薦一系列基本預防措施,以減少感染風險。

首先,就醫或者需要進行有創操作的話,一定要選擇正規醫療機構! 因為,一些三無診所,可能會存在使用未經消毒的針具或醫療器械的情況,這一不規範操作也是傳播HIV的一大途徑。而正規醫院可以避開這種風險,嚴格執行一次性使用醫療器具的政策,可以有效避免病毒透過血液傳播。

其次,公共場所的衛生和個人防護也至關重要。使用公共設施如浴室、健身房等時,應避免直接接觸可能被汙染的表面或物品。

例如,如果在公共場所受傷,應立即用 肥皂和水清洗傷口 ,並使用消毒劑進一步處理,確保傷口不受感染。並且,如果實在不放心的話,可以到醫院進行檢測,必要的時候可以及時阻斷,最大程度的保護我們的健康!

此外,個人衛生用品如牙刷、剃須刀等應嚴格個人使用,避免與他人共享, 因這些用品有可能成為HIV等病原體的傳播媒介。

盡管這些措施看似簡單,但在日常生活中的嚴格實施,是預防感染的有效方法。

深入了解HIV:治療進展

全球第七位可能被治愈的愛滋病患者出現,隨訪6年未復發

7月18號,國家艾滋協會官網公布了這一數據,這名患者也被命名為「下一位柏林病人」。

這名男子是在2009年被確診攜帶愛滋病毒的,並且又被確診白血病;

2015年,德國柏林夏裏特醫學院的臨床團隊決定為他 移植骨髓造血幹細胞 (攜帶一個CCR5-delta32雜合突變,delta-32突變的存在,可以使愛滋病毒無法與白細胞上的受體蛋白CCR5結合,進而也就無法侵入細胞內部),治療結束之後,研究人員發現,這一治療方案不僅治療了該患者的癌癥,好像也同時治愈了HIV感染;

2018年,該男子自行停止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復查時發現患者處於無治療的HIV緩解狀態;

並且,隨訪6年,這期間患者體內都沒有愛滋病毒的蹤跡。

隨著第七位被治愈患者的出現,也使得「攜帶單個CCR5-delta32突變拷貝的造血幹細胞移植」這對基因治療的發展來說意義重大。

不過,這一做法想要廣泛推廣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希望以後能有更多的艾滋患者被治愈。

那麽,治療艾滋方面還有沒有其他的進展呢?

2022年,美國學者曾發表一項研究成果:透過 兩種廣譜中和單複制抗體的聯合使用,在一項1期臨床試驗中證實了長期抑制HIV的效果。 這項研究有望為目前的每日ART治療提供替代方案。

不過,這樣研究結果後面存在的局限性也不小,比如說,規模不夠大、如果患者已經對其中一種抗體產生抗性的話可能有效......

2023年,有學者透過分析3879名感染HIV-1的非洲愛滋病患者的基因發現: CHD1L 基因的一種突變型,可以幫助限制一個白細胞亞群中的HIV復制; 具體表現在,科學家將這個基因關閉之後,愛滋病毒的復制量比關閉前多了很多。

不過,如果想要透過這個方法來治療艾滋,也有很大的挑戰,比如說上述講述的結論在T細胞中並沒有同樣的效果。

總之,對於大多數愛滋病患者來說,目前的治療方案還是「抗病毒+對癥」,希望後續能有更多更有效的方案面世,以改善愛滋病患者的生存質素。

參考文獻:

[1]https://www.fiercebiotech.com/biotech/seventh-person-seemingly-cured-hiv-signs-hope-broader-cure

[2]https://www.iasociety.org/news-release/worlds-seventh-hiv-cure-case-following-stem-cell-transplant-among-scientific

[3]Africa-specific human genetic variation near CHD1L associates with HIV-1 load.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