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比劉伯溫還厲害的大明奇人:一生幹了兩件驚世駭俗的事,卻得善終

2024-04-11歷史

一、三個階段

對於熟悉明朝歷史的人來說,他們通常能夠將明朝的歷史劃分為三個不同的時期。

首先,我們不能不提的是朱元璋和建文帝,這兩位君主共同構成了大明王朝的核心血脈。朱元璋,這位開國皇帝,一手締造了大明江山,並將其傳給了他的兒子朱允炆,我們暫且將這段時間稱為「朱元璋時代」。然而,歷史的軌跡並未因此而平穩前行,接下來的一幕幕變革讓人目不暇接。

這八位皇帝,從朱棣開始,包括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朱祁鈺、朱見深、朱佑樘,一直到朱厚照,都以朱棣為尊,可以稱之為「朱棣時代」。朱棣透過靖難之役成功奪取了原本屬於朱允炆的皇位,而關於他是否為嫡子的身份,在歷史上也一直存在爭議。

據【明史】記載,朱棣是馬皇後所生的兒子,從而確認了他是朱元璋的嫡子。然而,【南京太常寺誌】卻對此提出了異議,聲稱朱棣的生母是來自高麗的碽妃。這一觀點暗示,朱棣可能像當年的李世民一樣,在成為皇帝後,為了自身利益,對一些不利於自己的歷史記載進行了刪改或修改。

在此,我想闡明我的立場:我堅信朱棣是朱元璋的嫡子,這一觀點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顯然,對於稍有歷史了解的人來說,嫡出與庶出之間的區別就如同天壤之別。以朱棣為例,如果不是作為嫡出的身份,他怎麽可能有機會挑戰朱允炆,並引發如此巨大的波瀾?如果朱允炆並不重視與朱棣的關系,他又怎麽會說出「別傷害我叔叔」這樣的話呢?

另外,如果朱棣不是嫡出,徐達這位明初的第一大將,真的會願意將女兒嫁給他嗎?

第三個階段是嘉靖帝朱厚熜到崇禎帝的在位時期。由於正德帝朱厚照無嗣而終,依據傳統的「兄終弟及」的繼承制度,嘉靖帝被選為皇位繼承人。這也是嘉靖帝為何執意發起「大禮議」之爭的原因,他想要借此機會將朱棣的廟號從「太宗」提升為「成祖」,進一步確立自己的正統地位。

嘉靖帝選擇不攪動「大禮儀」的紛爭,為他的父親和母親正名,並提升朱棣的地位,這種做法如何彰顯他的正統性呢?盡管都聲稱「朱」姓同源,但名分不正則言辭難順。如果這一「朱」並非彼一「朱」,若關系沒有梳理清楚,那麽即使是皇帝這一尊貴職業,也難以做得理直氣壯。因此,我們暫且將這個時期稱為「嘉靖時期」。

大明歷史可被劃分為三個重要時期。你可能會疑惑,為何不先介紹那位比劉伯溫更加卓越的大明奇人,反而先談論這些呢?其實,原因相當明了。

從大明朝的三個歷史階段來看,劉伯溫被尊稱為「朱元璋時代」的奠基者,有「諸葛亮智分三國,劉伯溫一統江山」的美譽。這種說法中,劉伯溫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過程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然而,這更多是民間對劉伯溫的一種神化和誇大。根據【明史】的記載,劉伯溫的地位並未達到這樣的高度。

姚廣孝,被譽為「一代妖僧」,實際上是大明歷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其地位在朱棣時期得到了奠定,並得到了【明史】的權威認證。相較於劉伯溫,姚廣孝對大明的影響更為深遠,他究竟是如何影響大明走向的呢?讓我們一同揭開這位奇人的神秘面紗。

簡言之,姚廣孝的一生主要集中在兩件令人震驚和議論紛紛的事情上。

二、我生來便具有謀劃反叛的才能。

姚廣孝,生於1335年,與朱元璋的年齡差距僅為七歲。當朱元璋手握湯和的書信,離開皇覺寺投身紅巾軍時,姚廣孝卻選擇拋卻父親給予的醫書,踏入寺廟,成為一名和尚。這一決定,使得他與朱元璋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此後,朱元璋在劉伯溫等人的協助下,如同猛虎般勇往直前,最終建立了大明王朝。

與此同時,姚廣孝卻剃著閃亮的光頭,不安分地離開了寺廟,轉而向道士席應真拜師學藝。他學習的並非簡單的煉丹之術,而是涵蓋了陰陽術數,並融合了兵家、法家等多元內容的道術。盡管無人知曉姚廣孝此舉的真正目的,但他所取得的成就卻足以令人震驚和贊嘆。

在那天,姚廣孝巧遇了元末明初最負盛名的相士袁珙,他的內心立刻湧起了強烈的震撼。他凝視著袁珙,驚異地說道:「這位僧侶真是異於常人,你的三角眼閃爍著銳利的光芒,宛如一只潛伏的病虎,充滿了殺戮的氣息。你分明就是一個潛在的叛亂者,就如同劉秉忠一樣,都是具有野心的僧人。」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恰恰揭示了姚廣孝的學識修養。從相關記載來看,他所學習的內容絕非僅僅浮於表面,他的內心世界,更不可能是充滿了慈悲之氣。他所掌握的知識與智慧,必定來自於深入的讀書學習,這才形成了他身上獨特的氣質和風采。

在馬皇後離世後,朱棣在守喪期間意外邂逅了姚廣孝,這一會面後來被譽為「白帽子」的典故。在這次相遇中,姚廣孝直言不諱地表達了他要幫助燕王朱棣成為皇上的決心。然而,這一雄心壯誌發生在朱元璋和朱標都還健在的時候,顯得尤為引人註目。

因此,許多人都將姚廣孝譽為神人,認為他預知了大明朝未來的動亂,所以選擇出山幹預。

朱棣的反應如何呢?【明史】記載,他「請求同行。抵達北平後,他居住在慶壽寺。頻繁出入王府,行蹤極為隱秘,經常避開他人私語。」

朱棣邀姚廣孝同返北京,並命其主管「慶壽寺」。但姚廣孝似乎對寺廟事務興趣寥寥,經常造訪燕王府,與朱棣私下密談,內容絕密,無人得聞。

究竟是怎麽回事?顯然是意圖叛亂。證據就在那個時候顯現,相士袁珙出乎意料地出現了,而朱棣則化身為一名士兵去品茶。然而,袁珙一見到他就立刻識破了他的身份,說道:「燕王殿下,您怎麽會在這裏?是不是特意來迎接我?」(【明史】記載:殿下(朱棣)為何如此輕率地親自來到這裏。)

朱棣堅定地否定了預言,隨即轉身離去。然而,沒過多久,袁珙卻出人意料地出現在燕王府,他神態莊重地對朱棣說:「你的步態如龍行虎步,額頭高聳如日角插天,這是太平天子的象征。等到你年滿四十歲,胡須長過肚臍,你便會登上皇位。」袁珙的話暗示著朱棣具有皇者的威嚴和氣質,預示著他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會稱帝登基。

雖然聽起來有些離奇,但確實如此。然而,在這離奇的背後,有一條是確定的:袁珙與朱棣的聯手,必定是由姚廣孝推動的。很可能的是,姚廣孝在暗中策劃朱棣的謀反行動,但發現效果並不明顯。於是,他找到了袁珙,利用「天意」來勸說朱棣——命運註定皇位是屬於你的,別再猶豫了,奮起反抗吧!

令人震驚不已吧?一個本應心懷慈悲的僧人,卻參與了朱棣的謀反行動。這不禁讓人感嘆:姚廣孝的天賦似乎就是為了策劃叛亂而生的!然而,為什麽在朱元璋統治時期他並未如此行動呢?很可能是因為朱元璋太過強大,使得姚廣孝不得不隱藏自己的野心,偽裝成一只「病虎」,尋找機會從他的兒子身上尋找突破口。

三、我既不想做這個,也不想幹那個,我就只想成為一名出世的和尚。

雖然接下來的事情大家都已耳熟能詳,但筆者仍想對此發表一些看法。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歷經三年多,表面上看,他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似乎非常強勢。然而,實際上他在這場戰爭中多次受挫,甚至未能成功攻下山東,最終被限制在北京和保定一帶,無法突圍。

是姚廣孝的出現,徹底扭轉了局面,他毫不含糊地對朱棣說:「別再徘徊不定了,我們應當直奔南京,目標直指建文!」這句話雖然簡潔,但卻直指核心,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當下的關鍵所在。

這也被後來的事實所驗證。在朱棣發動千裏奇襲南京的戰役中,當徐州難以攻克時,他選擇了繞過這座城市。同時,徐州方面也並未出兵追擊。這種策略的選擇有其深刻的現實考量:如果建文帝最終勝利,那麽堅守徐州的軍隊將會受到嘉獎;而如果朱棣獲勝,那麽由於局勢的復雜多變,徐州方面即便沒有追擊,也難以被追究責任。因此,這種策略選擇實際上是一種權衡利弊後的明智決策。

隨著南京的陷落,建文帝神秘失蹤,朱棣順利登上了皇位。在這一過程中,姚廣孝的功績無疑是巨大的,他可以被視為「朱棣時代」的開創者。然而,姚廣孝再次做出了令人震驚的決定。當朱棣邀請他回歸世俗生活,承諾給予他無盡的榮華富貴和奢華享受時,他卻出人意料地拒絕了。

姚廣孝堅決地拒絕了提議,他斬釘截鐵地表示:「不,我是和尚,我只願做一個和尚。」他毫不妥協地堅守著自己的信仰和身份。

最終,姚廣孝僅被任命為「太子少師」,即太子的輔導老師,雖然這一職位享有極高的榮譽,但實際上並無實權。

關於姚廣孝為何表現得如此出格和與眾不同,其中的原因我只能進行推測。

另一種表述可以是:假若姚廣孝真的選擇還俗從政,那豈不是步入了「世俗」的軌域?朱元璋舍棄和尚身份成為皇帝,而姚廣孝卻選擇了與他相反的道路——當然,這僅僅是戲言。實際上,更深層的原因可能是姚廣孝也心存恐懼。他煽動朱棣發動叛亂,引起了多少人的憎恨?他的舉動雖然驚世駭俗,但卻讓世俗世界陷入了動蕩和苦難之中。

另一種說法則是,姚廣孝與朱元璋之間存在某種恩怨。姚廣孝在年輕時頗具文藝才華,與才子高啟等人頻繁交流詩文,並共同組成了「北郭十友」的文學團體。然而,高啟等人最終卻遭到了朱元璋的誅殺。據說,正是這一事件促使姚廣孝產生了謀反的念頭,並鼓勵朱棣采取行動。然而,這一理由顯得相當牽強,只能算是其中一種說法,未必能夠完全解釋姚廣孝的行為動機。

對於姚廣孝的非凡之處,確實令人難以理解。不過,若將他和劉伯溫相比較,我認為姚廣孝更為卓越。他的影響力深遠且獨特,這使得他在歷史上留下了獨特的銘印。總之,姚廣孝的成就與地位,無疑是超越了許多人的。

姚廣孝在【明史】中的描繪堪稱神奇,其預言能力之強,仿佛天外來客。相比之下,劉伯溫的預言雖然神奇,但多數源自民間的口耳相傳,缺乏官方史書的記載。

姚廣孝在朱棣身邊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作為他唯一的軍師,他不僅早期就進行了深入的策劃,而且在整個過程中都起到了核心操盤手的作用。在關鍵的轉折點,姚廣孝的智慧和策略更是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為朱棣扭轉了局勢。相較之下,劉伯溫並未能在類似的情況下發揮出姚廣孝那樣的影響力。

再次審視姚廣孝與劉伯溫的命運,我們可以看到兩者截然不同的結局。姚廣孝在功成名就之後選擇結束世俗,堅守自己的信仰,從而得以享受寧靜的晚年。相比之下,劉伯溫卻不幸地卷入了與淮西勛貴的權力鬥爭,最終因此遭遇不幸,悲慘離世。這兩位歷史人物的命運走向,無疑為我們提供了深刻的反思和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