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十大元帥僅2位屹立不倒,其一朱老總,其二令人意想不到

2023-12-22歷史

十大元帥僅2位屹立不倒,其一朱老總,其二令人意想不到

1927年秋天,主席毛澤東在秋收起義中嶄露頭角,標誌著中國共產黨軍隊的崛起。隨後的1928年4月,秋收起義部隊和南昌起義部隊在「朱毛會師」中勝利匯合,這個時刻標誌著十大元帥陸續加入,拉開了「朱毛紅軍」時代的帷幕。

在主席毛澤東確立軍事地位之前,曾兩次放棄紅軍指揮權,進行後方休養或從事農村調查工作。直到1934年1月的遵義會議,主席毛澤東才正式進入軍事指揮「三人組」中,與洛甫、張聞天共同領導。

在過渡時期,張聞天成為主席眼中的「明君」,掌握著重要的領導地位。主席毛澤東真正確立一把手地位是在1945年春夏之交的七大會議上。從那時起,主席一直領導著軍隊和民眾,創造了一個嶄新的中國。建國後,由於各種原因,一些元帥陸續結束了核心領導層。

在七大到十大的歷程中,雖然十大元帥中有許多傑出的軍事將領,但實際上能夠屹立不倒的只有兩位。這段歷史見證了主席毛澤東的堅定領導和軍民共同努力,共同創造了新中國的輝煌成就。

那是一個動蕩的時代,朝氣蓬勃的年代,朱老總,一個身份顯赫的將領,月俸上千大洋的旅長和廳級高官。他放棄了榮華富貴,追隨心中的救國救民之路,毅然踏上了歐洲的征程。

南昌起義的余音尚在耳畔,朱老總已經成為紅軍、八路軍和解放軍的堅定總司令,肩負著抗日救國的重大使命。真正的歷史巔峰在那等待的時光中悄然醞釀,直至1945年的七大會議。

那是一個註定改變命運的時刻,會議廳內充斥著緊張而激烈的氛圍。毛澤東宛如舵手,堅定地執掌著歷史的方向盤。而朱老總,則是在他身後默默擔當的堅實副手,他的存在如同一座無形的山峰,默默支撐著整個黨和國家的前行。

七大會議上,朱老總的身影並非只是二號人物,更是五大書記之一。他與毛、劉、周、任一同被歷史認可為全票得主,共同執掌著黨的核心權力。這不僅是一場權力的分配,更是一場對國家未來的決策和規劃。

新中國成立後,朱老總的地位更是水漲船高。他不僅肩負起三軍總司令的職責,更是六位副主席之一,位列新中國的次席人物。在這個全新的時代裏,朱老總如同一棵滄桑堅實的參天大樹,見證著國家的崛起和繁榮。

時光荏苒,歲月蹉跎。隨著時局的變遷,1956年的八大會議上,朱老總的排名逐漸退居第四位。軍旗不再高舉,建設時期的浩蕩浪潮中,他在劉、周之後,默默承受變革的風雲。

即便在變遷的年代裏,朱老總的地位依然屹立不倒。1969年的九大和1973年的十大,他仍然是那個戰功赫赫、威望臨世的將領。

在歷史的長河中,有一位低調而睿智的開國元勛,他是被譽為「軍神」的劉伯承元帥,十大元帥中的第二位「長青樹」。

年齡僅次於四川老鄉朱老總的劉伯承,曾在紅軍時期的寧都會議上投下了主席的反對票。這一決定,讓主席毛澤東遺失了紅軍的指揮權。主席眼中的英才,他知人善任,長征時期堅持將被降職的劉伯承重新引入指揮中樞。

七大會議上,劉伯承擔任了129師師長和晉冀魯豫代表團的團長。盡管在大後方,他的知名度遠不及朱老總、林總、徐向前等人,甚至在正式委員選舉中不如陳毅、賀龍,但依然成功入選。

在我軍核心層,劉伯承是委員之一,與後來的十大元帥中的陳毅、賀龍、林彪、葉劍英、聶榮臻、徐向前並列。新中國成立後,朱、彭、林等人升任副主席,而劉伯承和其他六位元帥則擔任委員。

1956年,大地風雲變幻,八大召開,劉伯承身臨八元之列,與林彪、賀龍、陳毅等五位元帥同登委員之位。隨著歲月流轉,他在歷次九大、十大中依舊風采不減,與新一代軍事領袖如葉劍英、朱老總齊名,共鑄革命輝煌。

在「教條主義」風潮中,劉伯承深受指責,風雨飄搖間屹立不倒。直至1977年的十一大,那時已年過八旬的劉伯承第四度榮膺委員之職,為自己的傳奇人生留下最後一筆傳世之篇。

這是一個紛亂不堪的年代,戰火紛飛,而彭總的身影逐漸嶄露頭角,傲然屹立於十大元帥之列,然始於一場驚天動地的平江起義。在這歷史的巨流中,他的命運在陜甘支隊的歲月裏被鑄造,那是一個決定性的瞬間,一個扭轉軍事格局的關鍵時刻。

自1936年,當彭總站在陜甘支隊的指揮台上,他便開始鞏固軍中副總的地位,這成為了他輝煌生涯的奠基之石。在那個嚴酷的戰場上,他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華,贏得了戰友們的敬重與信任。

七大會議上,盡管「百團大戰」備受矯枉過正的批判,可這並未能動搖彭總的威望。在會議的激烈辯論中,他堅定而從容地捍衛自己的決策,將自己的戰略理念深刻地呈現給眾人。正是在這個關鍵時刻,他的堅定與智慧使他脫穎而出,成為七大元帥之一,當選為委員。

彭總與朱老總是十大元帥中最早踏入核心局的人物。在八大會議後的僅僅三年,彭總卻在廬山結束了歷史的舞台,一段輝煌的軍教生涯如夢幻般煙消雲散。

而排名第三的林總,在廬山之後迅速取代了彭總的主戰位置。九大會議成為他一生的巔峰時刻,他站在舞台的中央,光芒萬丈。「爬得越高跌得越重」,僅僅兩年後,林總也迎來了他的人生低谷。

排名第五的賀老總,參加了七大和八大,但在1966年以後,他徹底遠離核心,身體飽受摧殘,九大結束不到半年就病逝,為十大元帥留下了一段悲壯的謝幕。

還有兩位開國元帥,參加了八大並當選核心局委員,卻未能親眼見證九大的召開。一個是1963年12月英年早逝的羅榮桓元帥,另一個是1972年1月離世的陳毅元帥。

在主席毛澤東的時代,最後一位進入核心局的是那位「大智若愚」的葉帥。

也有兩位元帥在主席麾下未曾踏入核心局,他們是徐向前和聶榮臻。他們的軍教生涯或許沒有那些風光,但他們卻以堅定的忠誠和默默的奉獻,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屬於自己的銘印。

在風雲變幻的時代,唯有朱老總和劉帥堪稱「不倒翁」,尤其是那位長期飽受病痛折磨的劉伯承元帥。盡管他晚年長達13年的時間一直患病,但身為我軍的創始人之一,軍事院校的奠基人,他仍然是軍中的一面旗幟。

劉帥之所以屹立不倒,根本原因在於他一直是一位純粹的軍事專業人才,不謀求個人私利,更沒有自己的勢力範圍。建國初期,劉帥毅然激流勇退,投身於軍事學院的建立,為培養一代代軍事精英貢獻心血。

晚年的劉帥已經成為一只「病虎」,身體每況愈下,但他與其他人並無任何利益關系。他以堅守初心的姿態,守護著自己創立的軍事學府,雖病體羸弱,但心誌依舊堅韌。

1977年的十一大會議,是一個充滿變革氣息的時刻,宛如歷史長河上的一場重要交匯。在主席逝世後,這是一場象征著新時代到來的盛大盛會,也是鄧公即將掌舵之前的一場過渡性風暴。

劉伯承,他在第四次當選為核心委員的瞬間,那高大的背影在會場中如同一株挺拔的堅樹,矗立在風雲變幻的時代。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的堅毅,仿佛是對黨和人民的堅定承諾,將在未來的歲月中不懈奮鬥。

而葉劍英,第二次當選,他那深邃而堅定的眼神,宛如寓意著責任與擔當的明燈。在這個新時代的黎明,他默默宣示著要肩負起領導的責任,引領著國家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與此同時,徐向前和聶榮臻,第一次踏入核心圈,他們如同新時代的奠基人,為未來的軍隊描繪著嶄新的軌跡。他們的加入,如同註入了新鮮的血液,為中國的軍事事業註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

在那個變幻莫測的時代,盡管葉帥直到十大才走上舞台的中央,但他的大智慧一直深受主席毛澤東的青睞。隨著林總的墜落,葉帥逐漸踏上主持軍中工作的道路,成為實際上的掌握軍權之人。

鄧公復出的時刻,葉帥與徐向前、聶榮臻這三位老將,一同肩負起為我軍建設發揮余熱的責任。這是一段戰友之間的默契時光,在曾經的風雲變幻中,他們共同扛起了國家的責任。

葉帥的大智慧在軍中傳頌,他以睿智的眼光和決斷的舉措,引領著軍隊走向新的征程。當鄧公復出,這三位老帥再次挺身而出,他們的堅守和奉獻成為那個時代最亮眼的篇章。

在戰友情深的歲月裏,葉帥與徐、聶共同書寫著一段段壯麗的篇章,他們的智慧與胸懷,讓整個國家在風雨中迎來了曙光。這是一場默契攜手的戰鬥,是一段因為信任而更加堅韌的故事。在這個充滿傳奇的歷史中,葉帥的大智慧如同璀璨星辰,照亮著那個時代的黑夜。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