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淺析中央蘇區閩西龍巖縣未成為將軍縣的原因

2024-07-24歷史

1955 年 9 月 23 日和 9 月 27 日,走正規的法定程式,中國人民解放軍史上頭一回授予的 1048 名將帥正式出現了。這裏面閩西籍的開國將軍一共有 71 名(包含寧化縣),龍巖縣參加授銜的只有兩名中將,五名少將,可惜沒被列入將軍縣。

龍巖縣是原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的故鄉,也是新四軍二支隊成立和北上抗日的出發地。後田暴動在這裏發生,它是「閩西土地革命之先聲」,此地有著二十年紅旗不倒的美名,為中國革命貢獻巨大,也有重大犧牲。沒成為將軍縣,原因大概能歸結於戰爭的殘酷和歷史的復雜,本文會依據時間線對歷史事件和主要人物做個簡單分析。

土地革命的戰爭階段

1919 年五四運動結束後,馬克思主義就在閩西大地廣泛流傳開來。1921 年春天,鄧子恢、陳明等一群進步青年,在他們的家鄉龍巖白土成立了閩西首個宣傳新觀念、傳播新文化的組織——奇山書社。1928 年 3 月 4 日,閩西四大暴動裏排第一的後田暴動在龍巖縣白土後田村發生,打響了福建農民武裝暴動的頭一槍,拉開了福建武裝鬥爭的帷幕,這比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首次從江西進入福建還早一年呢。在攻打龍巖城以及開展遊擊戰爭的時候,陸續有好多早期共產黨員和軍事骨幹犧牲了。

羅懷盛是龍巖縣龍門鎮的人。1928 年,他領導了後田暴動,還組建了龍巖縣第一支紅軍遊擊隊。後來調到閩南地區開辟新的區域,結果在漳州被軍閥張貞的部隊給逮捕了,受盡各種酷刑,但他堅貞不屈,在同年 12 月 22 日於漳州仰止亭英勇就義。

1931 年 1 月,紅 12 軍開啟的肅社黨事件給閩西革命帶來了極大損害,龍巖縣也沒逃過。閩西蘇維埃政府的裁判部長、龍巖縣曹溪人林一株用極端手段推行錯誤路線,讓好多紅軍軍官和士兵、地下黨組織負責人,還有「白皮紅心」的保長、甲長含冤死去(解放後陸續都平反了)。筆者年少時聽老人講這段歷史,記得特別清楚的是,他們每次說到林一株,臉上都帶著恐懼。

陳錦輝是龍巖縣白土後田村的人,在後田暴動的當晚打響了第一槍。他是閩西紅軍第七軍第十九師五十五團的政委,先後被選為中共龍巖縣委委員、龍巖縣第一、二屆蘇維埃政府委員。1931 年春,他被誣陷是「社會民主黨」,在永定虎崗被錯殺,1955 年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1934 年 10 月,第五次反圍剿沒成功,中央主力紅軍為躲開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只好進行戰略性轉移,離開中央根據地,開始長征。在中央主力紅軍那 8 萬多人的隊伍裏,有差不多 3 萬的閩西兒女,到陜北的時候就只剩 2000 多人了,紅軍長征每走一裏路就有一名閩西人犧牲。龍巖縣人在不同的戰鬥序列裏都有,其中在血戰湘江的紅三十四師裏最集中,在長征路上犧牲的烈士特別多。龍巖縣江山鄉的開國少將林忠照晚年很感慨地說:當年一起出來參加革命的同鄉有一百來個,能活著到陜北的沒幾個。

紅軍主力長征走了以後,剩下 16000 多名紅軍戰士。他們為了配合主力長征,實作戰略大轉移,拖住國民黨軍隊的追擊圍剿,展開了長達三年的遊擊戰爭。原中央蘇區的核心地方閩西龍巖變成了遊擊戰的中心之一,在那艱苦的革命時光裏,好多熱血兒女都犧牲了寶貴的生命。

林野出生在龍巖縣中城中街林厝,是黃埔軍校第四期的學生,還參加了古田會議。曾經擔任閩西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二軍參謀長、紅軍軍事政治學校訓練部部長、公略步兵學校校長。1929 年,林野的父母因為地主身份在農民運動中遇難,但他的革命決心依舊堅定。林野的妻子是魏月初,來自龍巖縣西陂。1934 年年底,林野夫婦在瑞金被留守蘇區的中央軍區(留守部隊)國家政治保衛分局錯殺。1945 年,中共七大為林野平反,還追認他為革命烈士。「紅軍第一叛將」龔楚晚年說林野被殺是他脫離革命隊伍的主要原因,不管這是不是在推卸責任,都能表明這個事件影響很大。

郭滴人是龍巖縣龍門人。他是閩西紅軍和閩西蘇區的建立者之一,領導了後田武裝暴動。曾經擔任中共閩西特委書記、福建軍區獨立第 8 師政治委員。參與了中央蘇區一次次的反「圍剿」作戰。1934 年春,去中央黨校學習,這年 10 月跟著紅三軍團長征。到了陜北後,擔任中共陜北省委宣傳部部長、中央局組織部幹部科科長。由於長期勞累,身體不好,1936 年 11 月 18 日在陜北保安縣(如今的誌丹縣)去世,年僅 29 歲。

張溪兜是龍巖縣白土溪兜村的人,1928 年春入了中國共產黨,還參加了後田武裝暴動。1934 年 10 月紅軍主力長征以後,她擔任東肖區委委員和後田村黨支部書記。1937 年初,她跟東肖區委書記陳培欽等人開會的時候,被地方民團武裝給包圍了。在分散突圍當中,為掩護戰友受傷且子彈打光,然後毅然決然地犧牲了,那年她 33 歲。

在國共合作共同抗日的那段時期

1937 年 9 月,中國共產黨跟中國國民黨再次合作,構建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陜北的中央紅軍被改編成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為八路軍);南方十三個地區的紅軍遊擊隊被改編成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簡稱為新四軍)。1938 年 2 月 27 日,由原本在閩西、閩粵邊、閩贛邊和浙南地區活動的紅軍遊擊隊改編而成的新四軍第 2 支隊,在白土龍聚坑舉辦北上抗日誓師大會,後方留守處設在筆者宗祠——雙生公祠。在接下來的八年戰鬥裏,龍巖縣人奮戰於各個抗日戰場,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同時也做出了巨大犧牲。

邱金聲是龍巖縣曹溪月山村的人。1931 年他入了中國共產黨。在紅 12 軍裏,他先後當過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和團長。1934 年 10 月中央紅軍長征後,他留在閩西接著打遊擊。抗日戰爭開始後,閩西南紅軍遊擊隊編成了新四軍第二支隊去北上抗日,邱金聲擔任二支隊三團副團長,跟團長黃火星一塊在蘇皖地區打敵後遊擊戰。因為長期打仗曾經七次受重傷,邱金聲在 1939 年 2 月 26 日積勞成疾,在皖南太平縣去世了。

陳明是龍巖縣白土龍聚坑的人。他當過八路軍一一五師宣傳部部長,還是中共福建臨時省委的首任書記。1926 年,在北伐東路軍政治部做宣傳工作。1931 年從莫斯科東方大學畢業回國,進到中央蘇區,擔任紅一方面軍總政治部宣傳科長,還是瑞金紅軍大學的教官。1934 年 10 月,跟著中央紅軍參加了二萬五千裏長征。抗日戰爭開始後,當了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1941 年 11 月 30 日淩晨,在山東沂蒙山區大青山,他帶領部隊被包圍,跟日軍拼命血戰,突圍沒希望了,就果斷用最後一顆子彈對著自己,英勇犧牲了。筆者跟陳明烈士是一個村一個宗族的,小時候常常在他義子的客廳裏玩,老人坐在太師椅上那和藹的笑容,還有他身後的烈士肖像,到現在都沒忘。

張仰,是龍巖縣陳陂人。1932 年加入紅軍,先後當過龍巖獨立團秘書、福建獨立師參謀、紅 12 軍 101 團參謀。1934 年 10 月,他隨部隊長征,在廣西左江受了重傷,脫險後艱難地回到家鄉繼續搞革命。1938 年 2 月,擔任新四軍二支隊第三團參謀跟著部隊北上抗日,在皖南事變時被俘,被關到了上饒集中營。1942 年 2 月,沒辦法的國民黨特務氣急敗壞,把第三縱隊司令員張正坤、老一團副官主任陳龍標、二支隊三團參謀長張仰這三位烈士殘忍地活埋了。2019 年八一建軍節前夕,筆者受「紅色血脈——尋找革命烈士後人」活動主辦方托付,聯系到張仰的後人,並且在建軍節當天陪著烈士親屬,在 77 年後頭一回前往上饒集中營紀念館祭奠英靈。

在解放戰爭那段時間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的龍巖當局不僅不承認共產黨是合法的,還越發兇狠地加大對共產黨的「清剿」力度,閩西地區的革命局勢依舊很艱難。王濤支隊、龍巖縣遊擊隊(後來改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區縱隊獨立第五團)有不少戰鬥事跡。1949 年 9 月 1 日上午,獨五團從龍巖西陂條圍村動身,走過西興橋解放了龍巖城,九一路就是這麽來的,而且一直用到現在。

巫先科是龍巖縣白土龍聚坑人。1935 年投身革命隊伍,參與了閩西蘇區異常艱難的三年遊擊戰爭。新四軍北上抗日時,他奉命留在閩西老區開展抗日活動。1943 年 10 月於永定組建閩西經濟工作隊,並擔任隊長,1944 年任王濤支隊的副支隊長,1945 年 6 月任王濤支隊副司令員,組織領導閩西南地區的武裝鬥爭。1946 年 2 月,在永定、平糊邊界的鍋子口戰鬥中英勇犧牲。

1955 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評定軍銜的時候,毛主席、周總理、劉副主席、鄧政委等人自己主動不要元帥軍銜。毛主席提議,已經不在軍隊裏任職的,就別參與評定軍銜了。所以當時好多轉到地方工作的幹部都沒授銜。這裏面就有龍巖縣的兩位功勞很大的革命家。

鄧子恢是龍巖縣白土鄧厝人。他是閩西革命根據地和蘇區的主要建立者,也是卓越的領導人之一,經歷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曾經擔任過閩西暴動委員會副總指揮、閩西蘇維埃政府主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財政部長、新四軍政治部主任、中南軍政委員會第一副主席等職務。

魏金水是龍巖縣西陂人。1928 年參與了白土暴動,曾經當過龍巖縣獨立第三團的政委,參與建立了縱橫兩三百裏的遊擊根據地。中央紅軍長征以後,一直在閩西南進行遊擊戰爭。後來擔任閩西人民抗日義勇軍政治部主任、中共龍巖縣委書記、閩西南特委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政委等職務。

結語:龍巖縣的人民啥都不怕,一個接一個地沖在前頭,堅持鬥爭了二十年,光是在冊的革命烈士就有 3600 多人。在那波瀾壯闊的近代史上,留下了特別濃重出彩的一筆,立起了一座又一座永不磨滅的豐碑。龍巖縣雖然沒被列為將軍縣,可先輩們的精神永遠都會鼓舞著後人鼓足幹勁、勇敢向前。

附:龍巖縣的開國將軍名單

中將有兩個:

羅元發 來自龍巖市新羅區的龍門鎮

陳仁麒 來自龍巖市新羅區的小池鎮

五名少將

林忠照 來自龍巖市新羅區的江山鎮

郭廷萬 來自龍巖市新羅區的江山鎮

郭成柱 來自龍巖市新羅區的龍門鎮

廖成美 來自龍巖市新羅區的紅坊鎮

王全珍,來自龍巖市新羅區的紅坊鎮

圖文的部份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會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