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許世友痛斥有關部門:戰士們在前線流血犧牲,親人卻在這裏受苦

2024-04-27歷史

1984年,反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上映後,好評如潮,連港澳同胞、海外僑胞看後都被感動了。

這部電影能引起這麽大的轟動,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對戰場的記述很真實,對人性的刻畫也很深刻,而且敢於突破禁區,對一些現實問題進行了大膽的披露和諷刺。

影片像一幅全景畫卷,真實記述了戰爭前、戰爭中、戰爭後發生的種種問題,這是其他同類影片沒有涉及過的,甚至觀眾都考慮不到的,所以才引起了觀眾如此強烈的共鳴!

比如在電影的後半部份,就濃墨重彩地描述了對烈士家屬的優撫、接待工作,刻畫了梁三喜、靳開來等家屬的高風亮節,同時也揭露出了有關部門在這方面工作的嚴重不足。

事實上,這個問題在當時,甚至在之後的兩山邊境作戰中,一直存在,很多烈士的家屬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引起了很多有識之士的憤慨,甚至連這次反擊戰的東線總指揮許世友將軍,都忍不住大發雷霆,痛斥相關部門!

這場戰爭是非常殘酷的,剛剛打響後不久,就有大批的傷員和犧牲烈士的遺體從戰場上擡下來,他們的鮮血竟鋪成了綿延幾十裏的「血路」!

俗話說,兒行千裏母擔憂,孩子太太平平地外出尚且讓父母牽掛,何況是去戰場上出生入死地打仗?因此,幾十萬大軍的安危,必然牽動著幾百萬上千萬的親人!

現在通訊技術高度發達,遠隔萬裏也能「面對面」地聊天,可是在那個年代,很多人連電話都沒用過,只能靠書信電報聯絡,一來一回往往要十天半個月甚至更久,要想見上一面,就只能千裏迢迢地去前線探望了。

在那段時間,來自全國各地的成千上萬的軍屬,費盡周折,來到廣西、雲南前線,打探兒子、丈夫、兄弟的訊息。

因此,在廣西、雲南一些靠近前線的地區,每天都聚集著大量軍屬,那時候的中國還很窮,相關部門也沒有什麽意識,對待這些軍屬都是一副不管不問、聽其自便的態度。

這些軍屬大多數都是農民和城市底層家庭出身,沒錢住店,只能露宿在車站廣場上,遇到刮風下雨天,別提有多淒慘了。

這些訊息,很快就傳到了許世友的耳朵裏。

許世友將軍一向很重情義,情同手足的弟兄們犧牲了,他會茶不思飯不想,還會帶著官兵們一起哭。

1959年,新中國特赦戰犯,濟南戰役的國民黨總指揮王耀武被特赦後,想去見見許世友,但許世友念念不忘他是殺害自己幾萬弟兄的劊子手,絕不肯原諒,就連周總理親自去說情,他還是哭著說:「我死都不會原諒他!」

許世友有一次回老家,竟帶著40多輛吉普車,這些吉普車上除了司機沒有別人,只有一個烈士的靈牌,都是當年跟著他一起走出家門參加紅軍的同鄉弟兄,現在只有他一個功成名就活著回去,讓許世友難以釋懷,就特地吩咐:一輛車一個靈牌,載著弟兄們的英靈一起回家!

因此,當許世友聽說全國各地的烈士軍屬在南寧火車站的遭遇後,立即親自去檢視。

當發現這些都是真的,許世友哭了,怒了,一邊含淚安撫軍屬,一邊痛斥相關部門: 「戰士們在前線流血犧牲,你們卻讓他們的父母親人在這裏受苦,你們良心何安!」

在許世友的親自過問下,相關部門緊急安排接待工作,這才讓這個問題得到了改善。

都說「一將功成萬骨枯」,其實,很多將軍對這些犧牲的戰士們都是很有感情的,比如許世友將軍,就把戰士們當成自己的兄弟一樣看待,也只有這樣,戰士們才會擁戴他,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參考資料:【一代名將許世友】【文史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