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中國打仗最不怕犧牲的4個省,東南西北各一個,都是硬骨頭

2024-04-27歷史

前言

縱觀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可謂是「多災多難」,但是「 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

在中國從古至今的戰爭中,每當有外敵入侵之時,中國的各個省份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那麽,你知道中國的哪幾個省份最為勇猛嗎?在戰爭時期 他們有什麽表現呢?( 註:此排名不分先後

西北之堅韌:陜西的楞娃精神

中國西北地區的民風極為彪悍,早在秦朝時期,陜西子弟就為統一全國做出了傑出貢獻。

後來在中國的抗日戰爭時期,陜北的勇敢、正直、豪爽的「楞娃精神」也得到了全國人民的認可。

14年抗戰時期,全國各地狼煙四起,各地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但是整個抗戰時期,陜西省除了北部的府谷地區被短暫占領外,其他地區幾乎沒被日軍侵占過。

這也為陜西地區成為了「 全國抗戰人才培養基地 」據不完全統計,陜西地區在抗戰時期培養出來的優秀人才就有十幾萬之多。

國民黨的王牌將領:七十四軍的張靈甫,十八軍的胡璉以及第五軍的杜聿明都是其中之一。

陜西之所以能成為抗日戰爭的根據地的另一個原因是「西安事變」的爆發。

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臨潼對蔣介石發動「兵變」,提出抗日救國八項政治主張,逼迫蔣介石進行抗日。

這一事件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準備了必要的前提,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

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守。

日軍按照「黃河左岸地區推進平定」計劃,試圖切斷中國華北與西北的聯系,渡過黃河搶占陜西,從而進擊西北和西南,最終占領全中國。

為了防止日軍西渡黃河,陜西保衛軍到了潼關,此處位於陜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之處,是一處兵家必爭之地。

所以日軍的飛機轟炸、炮擊、渡河與反渡河等,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直到1945年8月15日才終於停止。至日寇投降,潼關頂住了日寇一次又一次的轟炸,成了日寇無法逾越的雄關!

在抗戰時期,陜西人口僅為937萬人,但是陜西卻為抗戰勝利提供了115萬人,加上各種兵員等,全省共訓練壯丁160余萬人。

當時的陜西每有9個人裏面就有一個人應征,他們為前線部隊源源不斷的輸送了大量兵力。

在抗戰期間,三秦兒女用血肉之軀,保衛了黃河,保衛了中國大西北,為全國的抗日戰爭做出巨大貢獻。

南部之驍勇:繼承血脈的桂軍

廣西地區處於中國的正南方,是中國古代少數民族的聚集之地,所以這裏自古就紛爭不斷。

加上周圍環境錯綜復雜,使得當地居民養成了驍勇隱忍的性格,所以有了「廣西狼兵雄天下」之說。

廣西地區出來的軍隊,因其作戰頑強、敢於拼殺、不怕犧牲的精神,一直以來都被日軍所畏懼,將敵人打的是落花流水。

桂軍在抗戰時期做出的貢獻同樣不輸於任何一支中國軍隊, 廣西應征入伍的人數高達450萬,要知道,當時廣西總人口也不過是1200萬人。

廣西人民對堅決抗戰到底的決心可不是說說而已,最初桂軍的征兵計劃是10萬人。

但是令人出乎預料的是參軍總人數達到了驚人了100萬人, 這導致最後不得不抽簽決定參軍人選。

早在明朝時期,倭寇最為兇猛的時候,廣西軍隊就作為抗擊倭寇的主力部隊,如今面對日本倭寇的卷土重來,廣西人民的抗戰熱情自然是少不了。

在抗戰期間,彭老總就曾說過:「桂軍是猛如老虎、惡如狼」。

桂軍第一次參與抗日戰鬥同樣是在1937年的淞滬會戰,由於蔣介石的瞎指揮,前線士兵損失慘重,所以蔣介石不得不將前來支援的6萬桂軍頂上前線。

在沒有經過任何休整的桂軍,剛上戰場就碰到了日軍最為精銳的第三師團,這導致,光是參戰的10位旅長就只有一個活著回來,6萬人的部隊幾乎全部犧牲。

剛剛加入戰場就付出慘重的代價的桂軍,並沒有因此被打倒,反而讓他們的抗戰意誌更為堅定。

莫樹德是「廣西狼將」的傑出代表之一,曾擔任桂軍84軍軍長。

在棗陽地區進行過防禦作戰,84軍事中國軍隊防線的最前沿。

在戰爭爆發前夕,莫樹德就下達指令: 即使是全軍戰至最後一人,在沒有接到撤退命令時,誰也不能撤出戰鬥。

面對日本猛烈的進攻,桂系軍團至死沒有退後一步,在彈藥耗盡後,同日軍展開白刃戰,其中的173師最為慘烈,上下軍官連同師長在內,全體殉國。

「桂林保衛戰」也曾是桂軍最慘烈的戰役,當時桂軍參戰人數只有2萬,而日軍高達15萬。

即便如此,桂軍依然毫不畏懼,將每一棟樓房每一條街道都當成了作戰的堡壘,拼死不退。

這種「不怕死」的精神把日軍打的膽寒不已,廣西狼兵的威猛給侵略者造成了極大的心理陰影。

西南之勇猛:四川的無川不成軍

在中國打仗最「不怕死」的省份應該就是四川省了,「無川不成軍」這句話可不是白來的。

1937年7月7日,中國開始了全面抗戰時期,全國各地紛紛爆發戰爭。

在戰爭爆發的第三天,被人們冠上「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川軍竟向蔣介石主動請纓抗日。

要知道,四川位於中國西南方位,日本最開始由東北地區像南方一步步擴充套件勢力,要想打到四川省不知得到什麽時候。

可是在南京國防會上,蔣介石讓各地軍閥對抗擊日寇一事進行表態,此時川軍領袖劉湘第一個站了出來說: 「四川將會動用一切力量支持抗日,四川將會出兵三十萬,然後再出五百萬壯丁,十萬石糧食!」

就這樣,回去後的劉湘進行了全省總動員,川軍的兩大抗日集團就被集結了起來。

可是到出川的時候,劉湘並沒有收到蔣介石並給的撥款,收到的卻只有一句「 自籌軍費 」。

沒辦法,劉湘只能變賣家產帶頭出資做軍費,有了劉湘的帶頭,四川的政府還有百姓出資勉強湊出軍費。

但即使是這樣,也不夠武裝起兩支川軍集團軍,所以還是有人穿著草鞋,扛著老式步槍上了戰場。

就這一支裝備參差不齊的部隊,剛出川就被調往了當時最為殘酷的「淞滬會戰」。

面對攻勢迅猛的日軍,川軍團往往在一個戰壕裏就會有整排的士兵陣亡。

但是他們憑借著悍不畏死的精神,在戰鬥結束後竟然成為了淞滬戰場上少數的沒被打垮的軍團。

不過他們也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下轄各師團結束陣地的時候傷亡人數高達70%, 比如川軍二十六師,全軍五千余人,最後存活不到六百人。

這支剛上戰場就被友軍嘲笑「到上海送死」的軍隊,卻成為了淞滬戰場上成績最好的部隊之一。

14年抗戰時期,中國犧牲將領裏,川軍少將軍銜以上犧牲24人,占比十分之一。

全國動員的兵力約為1400萬,四川貢獻的兵力為320萬,占比五分之一。

在抗日戰爭之前,中國軍界有一句話叫做無湘不成軍,而自抗日戰爭之後,中國軍界多了一種說法,叫做無川不成軍。

中南之英魂:湖南的無湘不成軍

位於中國中南地區的湖南省,自古就是英雄輩出的地方,毛主席、彭老總、賀龍以及陳賡元帥都來自於湖南省。

說起湘軍的成立,還要追溯於清朝末年,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導致「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

由曾國藩組建起來的湖南部隊剿滅了太平軍的主力,在之後收服新疆的過程中,也發揮了積極作用。

隨著湖南軍隊憑著敢打敢拼,越戰越勇的精神,使得隊伍逐漸壯大,湘軍的名號被徹底打響,在戰場上,湘軍又被人們稱為「 湘勇 」。

湘軍的巔峰時期規模達到了50萬人,當年北伐誓師時,國民革命軍中的八個軍就有三個是湘軍。

所以自從國共兩黨分裂之後,湖南籍士兵之間的內部爭鬥也最為激烈。

但是自從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們便放下心中的成見,一致對外,在戰鬥的過程中如果湘軍有一方出現危機,其他的分支部隊勢必會在關鍵時刻伸出援手。

在戰爭期間,湘軍大部份被改編成為中央軍,成為保家衛國的中堅力量。

中日雙方曾在湖南地區進行了七次重大戰役,其中就包括四次規模逐漸擴大的「 長沙會戰 」。

凡是湘軍所過之處,當地人民都說他們性子野:南昌保衛戰,宜昌反擊戰,長沙會戰中,老百姓們很容易見到湘軍的身影。

湘西竿軍每次出征誓師,父老鄉親們也會替他們掛上「 竿軍出征,中國不亡 」的旗幟,如奮不顧身的川軍般,湘軍殺敵同樣從不後退。

結語

在抗日過程中,每個省份都傾盡全力,為抵禦外敵貢獻了卓越的力量。

雖然我們盤點了打仗最不怕犧牲的四個省,但並不說明其他省份的軍隊缺乏戰鬥能力。

因為我們中華兒女最不缺少的就是頑強奮鬥的精神,無論在何種困境中,我們都會團結一致,奮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