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張飛被諸葛亮氣得罷工,關羽到葭萌關大戰馬超,結果會讓劉備大哭

2024-06-03歷史
#深度好文計劃#馬超在潼關戰敗後無處存身,無奈投靠了漢中張魯,然後又奉張魯之命去打劉備,在出發之前,馬超放出大話:「超感主公之恩,無可上報,願領一軍攻取葭萌關,生擒劉備,務要劉璋割二十州奉還主公。」

馬超並沒有像他說的那樣生擒劉備,而是主動投降了:「進退狼狽,乃奔漢中依張魯。魯不足與計事,內懷於邑,聞先主圍劉璋於成都,密書請降。」

史書中的馬超是主動投降,小說中則是在葭萌關與張飛大戰了一場,然後才很體面地歸降,劉備不得不刻意安排趙雲連斬二將給馬超一點顏色看看,李贄和李漁點評的時候還忍不住發笑:「趙雲故顯本事與馬超看,酒席間子龍又做此小把戲嗄酒,不由孟起不如彼也。」

馬超被趙雲的斬將速度震驚而「倍加敬重」,這不禁讓我們想起了另外一個問題:如果早些時候諸葛亮的「激將法」氣得張飛打了退堂鼓,最後只能由關羽從荊州趕赴葭萌關大戰馬超,結果會不會讓劉備和諸葛亮心痛大哭?

在評估關羽馬超戰鬥力之前,咱們還是回過頭來說說馬超對張魯和劉備的稱呼以及稱呼的變化,這變化之中,也藏著馬超戰鬥力消長的決定性因素。

馬超向葭萌關進發前,嘴裏的「主公」就是張魯,從這個稱呼上來看,馬超確實不值得尊重:他投靠張魯,是以臣下自居的,如果是盟友或依附關系,他就應該稱張魯為「明公」而非「主公」,一字之差,意義卻有天壤之別。

魯肅稱劉備、諸葛亮稱孫權、劉備稱曹操袁紹,都是「明公」,據說馬超在投降劉備後,既不稱「主公」也不稱「明公」,而是直接叫「玄德」,氣得關羽張飛都想修理他。

馬超稱劉備為「玄德」,不見於陳壽的【三國誌】而見於【山陽公載記】,那是晉代著作郎樂資撰寫、記載東漢靈、獻二帝時期逸聞的史料——漢獻帝劉協禪位後,被曹丕封為食邑萬戶的山陽公。

【山陽公載記】的記載是這樣的:「超因見備待之厚,與備言,常呼備字,關羽怒,請殺之(劉備表示不可)……明日大會,請超入,羽、飛並杖刀立直,超顧坐席,不見羽、飛,見其直也,乃大驚,遂一不復呼備字。明日嘆曰:‘我今乃知其所以敗。為呼人主字,幾為關羽、張飛所殺。’自後乃尊事備。」

裴松之認為這種事情不可能發生,其理由是鎮守荊州的關羽跟馬超並沒有見過面,但是我們細看【三國誌】,就會發現在建安二十年,也就是馬超投降劉備的第二年,孫權派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親內建兵五萬返回他在荊州的治所公安(荊州治所經過幾次變化,劉備為荊州牧的時候,治所在公安),董都荊州事的關羽肯定會在治所迎接,然後才奉劉備之命到益陽與魯肅對峙,這樣看來,如果劉備回荊州的時候也帶著張飛馬超,那麽關張二人給馬超「立規矩」,就是完全可能的。

即使是僅以【三國演義】為依據,我們也能發現在趙雲連斬二將前後,馬超對劉備的稱呼,確實發生了變化:「德親自接入,待以上賓之禮。超頓首謝曰:‘今遇明主,如撥雲霧而見青天!’(趙雲連斬二將之後)超曰:‘不須主公軍馬廝殺,超自喚出劉璋來降。如不肯降,超自與弟馬岱取成都,雙手奉獻。’」

從「明主」到「主公」,馬超的口氣變得倒是挺快,於是我們就可以回到開頭的話題了:諸葛亮的「激將法」實在很俗套,忽悠黃忠或許好使,但是在最會用計的張飛面前,很有可能被一眼看穿。

張飛繡花粗中有細,劉岱、嚴顏、張郃都被張飛耍得欲哭無淚,如果老張牛脾氣上來,聽到諸葛亮說「馬超無人可敵,除非往荊州取關雲長來,方可與敵,雲長且未必可勝」,他馬上打了退堂鼓:「既然軍師說只有二哥可勝馬超,那俺老張也不搶這個功勞,回營喝酒去也!」

張飛偷笑著離開,諸葛亮一言既出覆水難收,自然只能硬著頭皮寫信給關羽了:「馬孟起雄烈過人,可與翼德並驅爭先,只是猶未及美髯公之絕倫超群,所以還是請君侯勞駕到葭萌關一行。」

建安十九年,關羽已經年過五旬,應該在五十五歲左右,而馬超當時好像只有四十出頭,諸葛亮讓關羽千裏迢迢來戰馬超,這是是不是有點懸?

諸葛亮是千古罕見的正人君子,自然不會打誑語,在馬超與張飛打成平手後,他仍然認為馬超不如關羽,那封信說的絕對不可能是假話,所以我們可以肯定:在諸葛亮眼裏,馬超確實不如關羽,五十五歲與四十歲的年齡差距雖然很大,但是關羽還不算老邁年高,而是戰鬥經驗極為豐富,應該算寶刀不老。

讀者諸君想必都記得這樣幾句話: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拳出少壯,棍怕老郎;姜是老的辣,人老不以筋骨為能。

這些矛盾的老話,怎麽理解都行,而且戰場五常刀槍無眼,關羽雖然有過斬顏良誅文醜、過五關斬六將的輝煌戰績,但是馬超也非泛泛之輩,八九回合敗於禁,二十回合敗張郃,轉瞬之間打跑五子良將中的兩個,張飛似乎也未必能做到。

關羽入川,跟馬超肯定是不死不休,葭萌關生死大戰,必然會有一員大將殞命沙場,不管落馬的是關羽還是馬超,結果都是劉備和諸葛亮不能承受之痛——他們會失去一個或兩個將帥之才。

我們不討論關羽和馬超誰的武功更勝一籌,只看可能出現的兩個結果:其一,關羽大發神威,在兩百回合後用拖刀計砍了馬超;其二,馬超與關羽大戰二百回合後,眼見勝不得關羽,就在火光搖曳中用暗箭偷襲,一向眼神好像不太好的關羽,極有可能中箭負傷或戰歿。

關羽砍了馬超,劉備就少了一個能震懾西涼的籌碼,肯定會惋惜流淚,如果關羽陣亡,那麻煩可就大了:二舅哥害了關羽,劉備寧肯不要江山也要拼命,如果關羽傷在馬超手裏,劉備還不哭得兩眼血淚向張飛趙雲下死令誅殺馬超?

馬超死了,劉備損失了一個未來的大將,關羽陣亡,馬超肯定也活不成,劉備一下子損失兩員大將,還不得抱怨諸葛亮亂出主意?

不管怎麽說,讓張飛出戰馬超,都是最佳選擇——關羽不合適,趙雲也不合適:關羽一向心高氣傲,只能勝不能敗,如果他把桀驁不馴的馬超打得灰頭土臉,勸降就會很困難,如果關羽敗了,那麽局面就會變得不可收拾;趙雲出手,不留活口,「雲大怒」之下拔出青釭劍,馬超就不是只斷長槍那麽簡單了。

關羽和馬超沒打起來,這是一件好事,張飛跟馬超打成平手並惺惺相惜,更是一件好事,這兩件好事加起來,就成了一個新問題:如果在葭萌關大戰馬超的不是張飛,而是關羽或趙雲,結果又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