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十萬青年十萬軍,熱血澎湃的口號背後,有著哪些如煙往事

2024-03-02歷史

昔日木蘭男裝,十年征戰,功成名就,衣錦還鄉。你是男兒,必須超越她,不輸於她!因此,必當驅除日寇,戰功超過木蘭。

期待你的回信,附上你的英勇照片。戰場上的每一封家書,都是那個時代「以血換土」的真實寫照。這封抗戰時期的家書,收件人呂金海是一名來自四川的青年學生,他與其他十萬熱血青年一樣,響應國民政府號召,從大後方的校園投身戰場,參軍抗日。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這句悲壯又激情澎湃的口號,體現了中國在抗日戰爭期間堅韌不屈的精神。

「一寸血肉一寸山河,怎能不悲壯」,淞滬會戰期間,這一歌詞激起了全國軍民的抗日士氣,無數將士以身許國。然而,將「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作為著名的征兵口號,則是在1944年9月之後。

那一年,中國境內和境外兩個對日戰場都面臨著生死存亡的決戰時刻。在滇緬戰場上,中國遠征軍已經收復了滇西的松山、騰沖,中國駐印軍也攻克了緬北的密支那,遠征軍和駐印軍即將實作會師,重新打通滇緬國際通道。

但在國內戰場,國民黨軍在日軍發動的豫湘桂戰役中一敗塗地,喪師幾十萬,日軍已由河南打到了廣西,形成從越南向北包抄中國大陸的態勢,形勢兇險萬分。

鑒於抗戰形勢日益艱難,國民政府不得不動用在校學生這最後一批年輕人,投入抗戰。這是一場生死存亡的戰鬥,每個年輕人都成為了祖國的守護者。

在緊急戰事中,為了應對兵員緊張,國民政府實行了一項國策:大規模征召學生參軍。早在1943年,國民政府立法院就廢止了學生暫緩服兵役的規定,鼓勵青年學生自願報名參軍。

學生參軍後,可以保留學籍,退伍後可以繼續求學,並在就業、留學等方面享受國家提供的特別優待政策。在1944年9月16日,蔣介石在國民參政會發表演講,正式發出知識青年從軍的號召,他說,「隊伍中增加一個知識青年,就不啻增加了十個普通士兵」,因為學生文化程度高,能很快適應現代戰爭的訓練要求,一個學生兵,能頂上十個普通兵。

與之前小規模征召不同,這一次號令是面向全國的,短短數月,十二萬青年投筆從戎,從軍熱潮席卷整個大後方的校園。

他們中有以西南聯大校長梅貽琦的兒子梅祖彥為首的800多名學子,他們毅然中斷學業,離開了摯愛的校園,他們是大後方青年學生熱血報國的一個縮影。

學生們有如此大的愛國激情,不外乎受國難的刺激,投身前線殺敵報國,是熱血青年的共同誌向。

學生報名參軍,他們分別在湘西、雲南等地進行訓練,其中的一部份還在印度接受培訓。有很多人誤以為這些學生大部份都加入了中國遠征軍,甚至認為「十萬青年」、「十萬大軍」的組建就是為了出征滇緬戰場,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中國駐印軍的前身是中國遠征軍,他們在1942年3月第一批出征緬甸,但第一次遠征失利後撤退到了英屬印度。

中國駐印軍在印度蘭姆迦基地接受了美軍的軍事訓練和後勤補給,需要大量的懂英語的知識青年到部隊中擔任譯員。

因此,很多青年學生,尤其是熟悉外語的學生,搭乘美軍運輸機飛越喜馬拉雅山,抵達印度蘭姆迦、雷多,編入了中國駐印軍各部隊,尤其以正在組建的新編第1軍和後續編成的新編第6軍居多。

因為有大量青年學生的加入,中國駐印軍的兵員素質較國內其他部隊要高出很多,甚至可以說,中國駐印軍的平均學歷水平比同期的英美日士兵要高。

他們後來也始終是國民黨軍隊的主力。由於很多人把中國駐印軍和中國遠征軍混淆,這批學生軍留下了大量關於滇緬印戰場的日記和回憶錄,因此造成了「十萬青年十萬軍」專為遠征軍而生的美麗的誤會。

蔣介石將留國內的學生編入青年軍,青年軍共設9個師,番號從201師到209師。青年軍的出現打破了國民黨軍隊師一級番號到200師就停止的常規,可見其特殊地位。

青年軍,一支由蔣介石親自挑選的青年精英組成的軍隊,他們被視為重建「黃埔精神」的一支嫡系新軍。蔣介石擔任「知識青年從軍征集委員會」主任委員,各大學校長任委員。

青年軍師長、團長皆由出身黃埔的嫡系將領擔任,師長高配為中將軍銜,團長高配為少將軍銜。青年軍的政治待遇、物質待遇,也比其他中央軍部隊高出一截。

蔣經國擔任青年軍政治部主任,他利用自己在贛南多年經營的勢力,向青年軍中安插了不少政工幹部,全面掌控青年軍的人事大權。

盡管青年軍並未在黃埔軍校受訓,但他們的精神與黃埔軍校的理念是一致的,由兩蔣實際控制、黃埔系將領指揮,是真正的「黃埔學生軍」。

同時,一部份知識青年編入中國的第一支傘兵部隊——陸軍傘兵突擊隊,在戰爭結束前夕,他們在中國的廣東、湖南、廣西等地實施了空降作戰,成為了抗戰的末班車。

這段文字描述了抗戰後期知識青年的三個主要去處:遠征軍、青年軍和空降兵,這些部隊都是當時最為精銳的。他們利用自身的文化優勢,短時間內學會了駕駛、操縱武器等技能,提高了中國軍隊的戰鬥力。

雖然戰場上有很多同學沒能等到勝利的那一天,但還有很多學生透過戰地服務團,間接或直接為抗戰做出了貢獻。此外,還有一些知識青年穿越封鎖,到達延安,成為共產黨中的新鮮血液和優秀分子。

據統計,抗戰前後,至少有三十萬知識青年、大學教授、新聞記者、文藝人士進入延安、晉察冀、太行等紅色根據地。

戰爭結束後,青年學生們滿懷希望,渴望迎來一個民主自由的新國家。然而,當他們歸國時,迎接他們的是一個破敗的國家,貪官汙吏橫行。

一部份駐印軍的知識青年退伍,而青年軍則作為蔣介石的嫡系主力部隊,被投入到了內戰中。盡管206師和207師的表現優於其他青年軍,但他們也不是蔣的繡花枕頭,他們是抗日的熱血青年,他們有著深沈的家國情懷,他們不願意看到骨肉相殘。

然而,作為軍人,他們只能服從命令,他們感到手足無措,無奈地投入到了這場戰鬥,最後被解放軍一一殲滅。無數有才華的青年在戰場上犧牲,這樣的結局令人感到無比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