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紅軍叛將龔楚,89歲寫信給中央:我想回家鄉,鄧小平如何處理的

2024-04-13歷史

龔楚,號稱紅軍的「第一叛將」,現在卻很少有人提及。紅軍時期,這位叛將曾與朱、毛齊名,擔任紅軍中央軍區參謀長,在當時紅軍中的威望和地位可謂是屈指可數。這樣一位人物的叛變,對於紅軍長征後中央蘇區留守力量的惡劣影響可想而知。

八十年代後期,八十九歲的龔楚眼見中國在改革開放的發展道路下越來越繁榮,便萌生出回到家鄉的念頭,於是他連給中央核心領導人寫去三封信,表明自己由於年事已高、身體欠佳等原因,晚年想要落葉歸根、留鄉長住,死也要死在家鄉。

那麽,面對這位昔日紅軍叛將犯下的錯誤,中國共產黨對於他的態度是從寬處理,還是驅逐囚禁?最終鄧小平又是如何處理的呢?

紅軍領袖初長成

龔楚之所以能夠成為與朱、毛齊名的紅軍領袖,肯定離不開豐富的革命鬥爭經驗和過人才華。

1901年,龔楚出生於廣東樂昌縣。自小聰明的他僅用一年半就能完成三年的學業順利畢業,年僅十六歲就開始投身救國救民的革命事業,曾加入孫中山組織的粵軍。首次投身軍教,龔楚就展現出非同尋常的才華天賦,年紀輕輕就升任為國民革命軍攻鄂軍的少校參謀,可見其能力突出。

1924年,在【新青年】等進步刊物的影響下,龔楚加入了社會主義青年團,次年就因其出色的政治覺悟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 憑借著出色的革命工作能力擔任中國共產黨在廣東樂昌的高級指揮官

1927寧漢分裂,龔楚率領樂昌五百余人的農軍抵達韶關,與北江工農軍匯合組成一支多達一千一百多人的「北江工農討逆軍」,由龔楚擔任總指揮,並率領這支軍隊前往武漢討伐背叛革命的蔣介石。

後來,龔楚為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又將這支「北江工農討逆軍」並入起義軍,參加了南昌起義。南昌起義後不久,龔楚前往長沙協助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未曾想到半路遭到蔣軍的襲擊,只好被迫轉赴香港,開始從事 地下黨活動

1928年宜章暴動,龔楚因其出色的革命工作能力,被黨中央委派為工農革命軍第三師的黨代表,得以進入紅軍高層,開始與朱、毛二人一起共事。同年五月,為保障朱毛順利會師,龔楚率領尖刀連走在最前面,為大部隊開路。

在龔楚的保護下, 朱德、毛主席在井岡山順利會師,成立了紅四軍 。龔楚的出色表現,朱德與毛澤東等人都看在眼裏。此後,龔楚便擔任紅四軍前委常務委員,與朱、毛並稱為「紅四軍前委三人小組」。

在此期間,龔楚做出了極其出色的革命成績,但要論他命運的轉折點,還要數和鄧小平第一次合作領導的百色起義。百色起義成功之後,誕生了紅七軍,鄧小平任政委,龔楚任參謀長。

在這段並肩作戰的搭檔歲月裏,龔楚憑借著此前領導參加過南昌起義和井岡山的豐富革命經驗,給紅七軍帶來了很多先進的革命經驗,也與鄧小平之間建立了十分默契的革命友誼。

此後,龔楚在紅軍之中的地位可謂是節節攀升,先後進入江西中央蘇區擔任十二軍參謀長、紅七軍軍長,並被任命為紅軍總司令部代理參謀長,以及贛南軍區司令員, 在紅軍中的地位、威望、權力如日中天 ,儼然已經並入了高級領導層的行列。

但是隨著龔楚的權力越來越大,他的心態也發生了一些轉變。早在井岡山期間,龔楚就因功恃傲,除了對毛主席格外敬重,對於其他人根本不放在眼裏。從這時起,龔楚的心中就埋下了叛變的苗頭。

嘩然叛變 背叛革命

1934年,隨著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紅軍不得不被迫進行北上的戰略轉移,迎來前所未有的「至暗時刻」。此時擔任紅軍總司令代理參謀長的龔楚,眼見紅軍部隊在國民黨的圍追堵截下損失慘重,便覺得紅軍革命道路前路渺茫,心中本就不夠堅定的信仰開始有所動搖。

1935年,作為贛南軍區司令員的龔楚奉命率領部隊前往湘南地區組織遊擊工作的時候,因遭遇敵軍伏擊,不但損傷慘重,還就此與中央失去了聯系。眼見兵敗如山倒的龔楚,昔日戰勝的光輝歲月對他來說似乎一去不復返。於是,不堪忍受革命艱難困窘的龔楚,便下定決心走上叛變的道路。

半夜時分,趁所有人都熟睡之際,龔楚悄悄爬起來回到故鄉。此時的國民黨,在對紅軍和遊擊隊進行「清剿」的同時,也在采取「剿撫兼施」的政策,用金錢和高官厚祿腐蝕利誘共產黨和紅軍隊伍的意誌薄弱者,以瓦解共產黨組織的團結性和革命意誌。

叛逃回鄉、職位極高的龔楚,顯然就是國民黨眼中的「意誌薄弱者」。果然,在龔楚回到家鄉之後,就立即被國民黨許以的高官厚祿給收買了,從此成為了國民黨粵軍的「剿共總司令」,開始與國民黨反動派狼狽為奸,還幫助國民黨對紅軍各個地方幹部以及打入敵軍內部的中共地下人士進行清剿,使中共蒙受了巨大損失。

由於龔楚是眾多叛徒之中職位最高的那一個,所以人們又稱他為「紅軍第一叛將」。這位「紅軍第一叛將」,在投靠國民黨之後,混的也還算可以。抗日時期, 曾先後出任各個 抗日戰區 的遊擊司令和上校參謀長、少將參謀長,成功保衛了韶州。抗戰結束之後,龔楚還在國民黨內謀了些官差,日子過得很是滋潤。

但是隨著解放戰爭的到來,國民黨兵敗如山倒,龔楚的好日子也到頭了。因深怕落入中共手中從而遭到清算,龔楚便逃往香港。同時,認清國民黨大勢已去的他,也拒絕了蔣介石的調遣,並就此脫離政治漩渦,改名龔松庵,銷聲匿跡地在香港隱居四十余年。

晚年回到故土

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表示,將不再追訴國民黨軍政人員在建國前犯罪行為的公告。年近九十的龔楚,便更加堅定回到故土的決心,於是,他便向中共中央三位領導人寫信,表明了自己回到故鄉的念頭。

黨中央一向言出必行、十分講信義,自然不會阻攔龔楚返鄉的願望。所以有關部門聞訊之後,立即對龔楚回鄉定居問題進行了商討,最終決定還是按照國民黨中級軍政人員的接待等級來接待龔楚,並準許他回鄉居住的請求。

1990年9月13日,龔楚與夫人終於坐上了回到家鄉的火車。在他的家鄉樂昌,還有十余位當地政府領導為他接風洗塵。安頓下來之後, 龔楚委托人代自己給鄧小平又單獨發了一份電報,提前告訴鄧小平,自己已經回來了

在接到龔楚的電報後,鄧小平心情久久難以平復,當年那些紅軍高層領導人們,如今都已經相繼去世,只剩下他和龔楚還活著了,於情於理,對於這位老同事,他也應該敘敘舊。

帶著這樣的念想,鄧小平親自給他打去了一通長途電話,電話接通後,此時雙目幾近失明的龔楚,在聽到鄧小平的聲音之後,頓時老淚縱橫。1995年7月24日, 龔楚在樂昌縣的家中去世,享年九十四歲 。他這一生,是功是過,只待後人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