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我對不起你,是我沒有照顧好妹妹!」
1982年9月,北京首都機場,一位名叫蕭明柱的台灣老人,手中托著一個楠木盒子向著同樣白發蒼蒼的哥哥說著這句話。
兩位老人海峽相隔三十余年,往日的辛酸回憶止不住地湧上心頭,隨即抱著楠木盒子一起痛哭。
而前來接機的,除卻蕭明柱的一幹親友,還有中央調查部的相關負責人,他們是為老人手上的楠木盒子而來,那裏面是中國共產黨烈士蕭明華的骨灰。
調查組接待人員從老人蕭明柱手上恭敬地接過骨灰盒,為她舉辦了隆重的追悼會,並在會上宣布追認蕭明華為中共黨員和革命烈士,最終將蕭明華的骨灰安置在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
八寶山革命公墓在全國可謂是家喻戶曉,埋葬著中國共產黨許多重要的中央領導和革命烈士。
那麽,這位神秘烈士蕭明華,為中國革命做出了哪些貢獻?得以被中央調查組的工作人員如此看重。
有關她的犧牲又有著怎樣的驚險往事?
【一 、藏起心中的不舍和眷戀,遠赴台灣執行潛伏任務】
蕭明華主動向黨組織請纓去台灣從事情報工作時,才20多歲。
在一次傳遞出重要情報後,因為叛徒出賣而身份泄露,遭受了國民黨當局的嚴苛折磨,遍體鱗傷。
終於在1950年11月,經受了長達9個月的非人酷刑後,慘遭國民黨殺害。蕭明華在台灣馬場町英勇就義,年僅28歲。
在她犧牲32年後,她的兄長才得以帶她的骨灰回北京,有了文章開始的那一幕。
蕭明華去往台灣的時間是1948年7月,那時正是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將台灣當做退路。
蕭明華到達台灣後經人介紹在台灣省立師範學院執教,講授「國語拼音」和「現代漢語」,並且在【國語日報】兼職。
工作人員為她的真實身份共產黨地下情報人員提供了掩護。
很快,她就在台灣站住了腳跟。
在台灣期間,蕭明華不斷跟直屬上級朱芳春做匯報,並根據共產黨地下組織的指示,廣泛接觸各界人士,建立情報關系網。
就在這段時間,蕭明華的原直屬上級朱芳春在大陸被國民黨追捕,化名於非來到台灣,與蕭明華扮作夫妻,一起組織台灣的情報工作。
他們利用台灣省政府舉辦的「社會科學研究會」為偽裝,不斷舉辦講座,接觸到大批社會先進青年,從中考察培養骨幹。
他們也得以借此掩飾,聯系到其他忠心於黨和人民的同誌,組建了「台灣新民主義青年聯盟」。
到1949年4月下旬,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解放南京。
此時,由於在大陸戰場上的失利,國民黨精力轉移,進一步收縮了對台灣的控制。
蕭明華和於非把「台灣新民主義青年聯盟」改組為「台灣工作群組」,轉入地下,按照組織要求,重點開展軍事情報的收集工作。
蔣介石敗走台灣後,國民黨特務對台灣的審查和控制進一步加強,蕭明華收集情報的工作越來越艱難。
就在這種情況下,蕭明華依舊和於非合作,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在短短兩個月中,先後向組織傳遞了六次絕密資訊,其中包括極為重要的【海南島防衛方案】【舟山群島防衛方案】和【台灣兵要地誌圖】。
特別是【台灣兵要地誌圖】,這是日本人統治台灣時精心測繪的,是了解台灣地形地貌及防禦工事不可缺少的重要地圖。
這份地圖防衛十分嚴密,為了復制它並將情況傳遞出去,蕭明華和於非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勞動,蕭明華奮戰了幾晝夜,才成功完成了地圖的密寫和包裝工作。
為了送出情報,她又與於非合作,歷經一個月的努力,得到了一位台灣老媽媽的信任。
之後,於非以老媽媽親戚身份作偽裝,趁著護送她回大陸探親,成功將情報送出。
這些情報為解放軍渡海作戰提供了重要參考,為解放海南島、萬山群島與舟山群島奠定了情報基礎。
一切眼看著都向好的方向發展,沈浸在完成任務的喜悅中的「夫妻」卻沒想到,白色恐怖已經悄悄地接近了他們。
1950年2月初,台省工委負責人蔡孝乾組織半公開的宣傳工作後,被國民黨發現並逮捕。
他叛變十分迅速,僅僅一周之內,就向國民黨徹底投誠,供出中國共產黨在台灣地區地下工作人員的名單資料,造成400多名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被抓捕。
而被抓捕訊問、清查的關系人,更是達到1800人之多,中國共產黨在台組織就此完全瓦解。
而於非和蕭明華,自然也都先後被牽連。
【二、機智巧變救同伴,自身入獄從容就義】
在蔡孝乾被捕後的幾天時間內,整個台灣地區氣氛緊張,山雨欲來。
蕭明華、於非正在蕭明華的師範學院宿舍慶祝三哥蕭明柱的生日。
忽然,外面傳來敲門聲。機警的蕭明華沒有立刻開門,而是先讓於非從後門離開,並且叮囑他:
如果沒有自己親筆通知,就不要回來,還讓他一定要註意後門的晾衣桿。
他們約定過,晾衣桿上有衣物,就說明安全;沒有,就說明她遭到危險了,屋子已經不安全了,同誌們千萬要小心。
安排好一切後,她開啟門。
不速之客果然是來找於非的。見於非不在,他們悻悻而去。
兩天後,同年2月6日的深夜11時許,蕭明華被國民黨逮捕了。
在被捕之前,她找了借口,取走了晾衣桿上的衣物,從而向於非示警。
被捕入獄後,因為蕭明華堅貞不屈,她承受了長達9個月的酷刑折磨,渾身是傷,多處骨折,每動一下都疼得厲害,連頭發都沒有力氣梳了。
敵人想要靠酷刑逼她背叛黨和人民的打算落空了。
直到最終死在槍口下,蕭明華也是鐵骨錚錚,沒有說出一個字的情報,守住了最初的誓言。
在這種自身安危都得不到保證的情況下,蕭明華卻掛念著於非和其他同誌的安全。她想要讓他們快點離開。可是,究竟如何傳遞情報呢?
在嘉興方言中,七與去的發音相似,魚又與「於非」的「於」發音相同,因此,七顆魚肝油的意思是「於去」,也就是暗示於非盡快撤離,不要再管她了。
一直躊躇的於非在收到她從獄中傳出來的情報後,雖然不忍心,但想到自己身上還有重要情報,又想到如今錯綜復雜的環境,只能下決心撤離。
就這樣,1951年4月初,於非經過千難萬苦,回到了大陸,再次將重要情報送給組織。5月,人民解放軍解放海南島。
而在這勝利曙光亮起的半年前,在1950年11月,蕭明華高喊著「中國共產黨萬歲」,中槍倒在台北馬場町。
她倒下之前,對自己所堅持的一切無怨無悔,一直深情地凝望著自己的故鄉。
她沒有供出一人,沒有說出一字情報。
她歷經折磨、從容就義時,只有28歲,那是花一樣的燦爛年紀。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是蕭明華最喜歡的詩。
她有著極高的文學天賦,卻為了革命,沒能成為像李清照一樣的詩人;但她的人生,壯美絢爛,活成了李清照詩中的模樣。
這樣一位具備崇高黨性的美麗女子,在來到台灣之前,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
又是怎樣踏上革命道路的?
【三、既是家人的掌上明珠,又是頗有文學天賦的女作家】
1922年8月,蕭明華出生於浙江省嘉興。
她有三個哥哥,一個姐姐,家中七口,全靠父母手工織襪維持生計。
可想而知,他們的生活並不富裕,甚至可以說得上是清貧了。
但即使如此,她的父母堅信苦了什麽都不能苦了孩子,要讓孩子上得起學,還要上最好的學校。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蕭明華的三個哥哥先後被送到當地最好的小學,這些奠定了蕭家開明、開放的氛圍。
蕭明華當時沒到上學的年齡,就留在家裏,一邊照顧因為幼時得病,喪失了自理能力的姐姐;
一邊幫助母親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洗菜、淘米、燒火做飯都少不了她的小小身影。
她的懂事讓人心疼。大家都很喜愛她,親昵地稱她為「華寶」,她是家中所有人的掌上明珠。
等她上初小時,老師才給她取了「明華」這個大名——照亮中華。
抗日戰爭爆發後,蕭明華隨著家人遷往重慶。她立誌教書育人,無論生活多麽顛沛流離,一直都不忘記刻苦讀書。
1943年秋,蕭明華成績優異,考入白沙國立女子師範學院國文系。
這所學院是國民黨統治區一所重要的師範院校,眾多知名學者薈萃於此: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者陳獨秀同誌曾在此執教,魯迅先生的諸多摯友也在此活動……
在這裏她閱讀了眾多無產階級的偉大作品,也完成了她的第一批散文、雜文和小說。
年紀輕輕,她就在【黃河】【北辰】等有名的雜誌上發表了作品,嶄露頭角。
她還請【黃河】的主編謝冰瑩修改文章,兩人在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謝冰瑩驚訝於她在文學上的天賦,盛贊她為「中國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然而,受到無產階級先進文學思潮影響的她,「浪費」了文學上的天賦,將自己閃閃發光的生命投身在另一個更為廣闊、更為兇險的革命領域。
在1946年晚秋,蕭明華北上,進入夢想中的北平師範大學。
也就是在這裏,她認識了朱芳春教授。他是蕭明華三哥的老師,更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蕭明華革命道路上的領路人和一同浴血奮鬥的同誌。
而這,正是她傳奇人生的真正開端。
【四、放棄了錦繡作家之路,點燃救國救民的革命火種】
蕭明華在北平師範大學讀書時,朱芳春給她送來不少進步書籍,從而擴充她的視野。
在朱的影響下,她閱讀了毛主席的【新民主主義論】、鄧初民的【社會發展史】和艾思奇的【大眾哲學】等。
尤其是【新民主主義論】,按照朱芳春的重點,她認真研讀,參與革命工作、為國為民的願望也被激發,在她的心中一點一點地燃燒著。
她一邊完成課業,一邊學習革命理論,一邊與朱芳春談論國內國際形勢。
這一切都為她形成革命思想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1946年12月,北平東單操場兩名駐華美軍強奸了北京大學生沈崇。
這一無恥行徑引發了聲勢浩大的抗議遊行。蕭明華參加了學校的遊行隊伍,與大家一同高呼「美軍結束中國」等口號時,她想要親身參與革命的渴望愈加強烈。
愛國抗議遊行遭到了軍警的殘酷鎮壓,美軍最後也僅僅開除了那兩名美國士兵,甚至在他們回到美國後,還以證據不足取消了懲罰。
經此一役,在書本之外的現實中,蕭明華真正窺見到國民黨政府的軟弱和腐敗,帝國主義的殘酷和無恥,更加堅信了共產黨的先進性,更加相信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
她下定了決心,要身赴革命,方無愧父母與人民。
於是,在與朱芳春交流的過程中,她更加積極地提出自己要參加革命工作,希望能夠得到機會。
次年9月下旬,蕭明華與朱芳春在河北高中圖書館見面。
朱芳春望著這名如此年輕的少女,看著她堅毅的目光,只覺得心中湧上一股敬佩和擔憂,一時百感交集。
他再三思量過後,鄭重地向蕭明華轉達:組織同意她參與革命,承擔情報工作。
同時他也真誠地告訴蕭明華,國民黨政府對待情報工作人員十分殘忍,革命工作艱難而危險,革命黨人常常身臨險境。
而且,要成功完成組織交待的任務,只有熱情是不夠的,需要堅韌不拔的意誌,臨危不亂的智慧,不怕犧牲的骨氣。
因此,在將情況表達清楚後,他善意地讓蕭明華不用立刻決定,而是好好思考幾天再回答。
誰想到蕭明華立刻站起來,毫不猶豫地慷慨陳詞:
「還想什麽?我早就想過很多遍了。請朱老師轉告組織,我願意把自己的一切都獻給黨。」
在交談中,她提及了其他為國為民犧牲的共產黨員,包括在獄中受盡各種嚴刑拷問、年僅38歲就犧牲的共產主義運動先驅李大釗同誌,在三一八慘案中遇害、年僅22歲的劉和珍先生,還有遭國民黨特務暗殺的李公樸先生和聞一多先生。
蕭明華越說越激動,這些革命先烈照耀著她的精神,激蕩著她的胸懷,她的淚水在眼中滾燙,模糊了她的視線。
朱芳春被她深深感染了,幾天之後,朱芳春通知蕭明華,她終於能夠加入革命組織,成為黨組織培養的積極分子,與同誌們一起奮鬥在情報工作的前線。
到解放戰爭時期,因為國立台灣大學國文系主任台靜農先生,十分看好蕭明華的文學才華,先後幾次來信,邀請蕭明華到台灣任職。
當時已經在共產內黨內從事地下工作的蕭明華非常有遠見地認為,要在台灣擴大黨的影響,為後來解放全中國做好充足準備。
她將這一想法傳達給組織,並提出要到台灣開展情報工作的設想。
她的設想得到了組織的同意,因此,為了開展工作,蕭明華即將離開故土,遠赴台灣。
這將是她加入組織後的第一次重大任務。
在離開之前,發生了兩件事。
一是上級領導朱芳春找她談話,問她要不要加入中國共產黨。
我當然想!蕭明華心中吶喊著,卻沒有說出來,她總認為自己對國家、對人民做得還不夠多,還承擔不起一位共產黨人的榮耀。
所以,她只說:「等我立下了功勞,我再申請入黨。」
第二件事,則是在離開大陸前,她回老家看望了父母。
彼此都很不舍,眼淚漣漣,但蕭明華藏起心中的不舍和眷戀,安慰父母說,自己過個一兩年就會回來。
她沒有告訴父母自己去台灣的真正目的。她的父母也不知道她此行有多麽危險。
誰也沒有想到,這一次是他們的最後一面。蕭明華沒能回來。
魯迅先生曾說:「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蕭明華棄文從「武」,參與革命的人生,正是這句話的傳奇寫照。
【五、犧牲32年後被追認為黨員和烈士,願英雄安息!】
哪怕在最危險、最絕望的時刻,蕭明華也沒有透露過一絲組織的情報,蕭明華的家人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真正身份。
直到中共中央決定追認蕭明華為烈士、黨員後,家人們才知道:他們的掌上明珠、他們最疼的小妹,原來是為國為人民的英雄。
1982年9月,犧牲32年後,蕭明華的骨灰漂洋過海,終於回到了她的故土。
她被安葬在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陵園,與其他的英烈們相伴。
沈睡在如今和平又繁榮的北京,想必,她會覺得更有一些慰安吧?
——現在的安全、和平糊幸福,都是構建在如蕭明華一般,千千萬萬英雄的骨血之上的。
不忘歷史,我輩前行。願中國早日完成和平統一,以慰藉烈士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