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解放台灣怎麽打,粟裕提議:首批登陸50萬大軍,分3路同時進攻

2024-01-29歷史

台灣是中國第一大島,地處東海和南海之間,面臨台灣海峽,東臨太平洋,略成梭形,總面積35760平方公裏,

蔣介石在撤逃台灣之前,只去過台灣一次。

那是在1946年10月,當時他在南京召開秘密軍事會議,研究部署內戰事宜,宣布「五個月之內打垮中共軍」。

會議結束之後,蔣介石便偕同夫人宋美齡於21日到達台灣,參加25日召開的台灣光復一周年慶祝大會。

在台北舉行記者招待會上,蔣介石談到此次赴台觀感時,他非常興奮地說:台灣尚未被中共所滲透,可視為一片凈土,今後應積極加以建設,使之成為一模範省!

當晚,他在日記上寫道,只要有了台灣,中共就無奈我何。

不料,內戰一開,國軍非但沒能在「五個月之內打垮中共軍」,反倒一再喪師失地。

面對大陸急轉直下的局勢,他記起了當年孫中山先生的告誡:內戰不出灣,外戰不出川,大陸局勢越緊張,台灣地位越重要。

1949年初,蔣介石被迫下野時,就已著手在做放棄大陸,退守台灣的準備——讓親信陳誠擔任台灣省主席,秘密將搜刮來的黃金、故宮文物轉運台灣。

人民解放軍渡江後,蔣介石將防禦重點放在東南沿海、華南與西南,準備以台灣作為國民黨新的中心。

中共中央決定集中主力部隊,釆取先華東華南沿海,後西南西北內地,進行大縱深迂回的進軍戰略。

具體部署是:首先攻占上海、青島、福州等沿海港口城市,封閉主要海口,力求在大陸上消滅國民黨的有生力量,並爭取盡早解放台灣。

國民黨退台之初,整個台島人心惶惶,到處充滿了失敗主義氣氛,身為黨政要員的張道藩描述其從穂來台後的心情很有代表性:

我現在覺得一切事情都沒有希望,既不能為黨國力挽狂瀾,也只有暫求茍全性命,使精神身體稍為恢復,再為黨國作最後的奮鬥,如果老是這麽拖下去,我真有自殺的可能

最使蔣介石感到不安的,是他最可靠的盟友美國從其自身利益出發,不斷顯示出種種棄蔣的跡象,表示將不幹涉中國政局的演變。

此時此刻,人民解放軍已將大部國民黨殘余軍隊逼下了大海,無情的現實迫使美國必須盡快作出抉擇:

駐華美軍

要麽同人民解放軍直接作戰,以巨大的損失支持蔣介石占據台灣;要麽放棄台灣,不要支持蔣介石。

1949年10月初,美國國務院召開遠東問題圓桌會議,確定了新的對台政策:

美國政府確信蔣介石已經被永遠趕出了中國大陸,中國共產黨的軍隊不久將攻占台灣,美國與蔣介石政權之間的關系,也就從此了結。

此次會議後,美國國務院對援助台灣一事釆取了消極態度,預定發給蔣介石的1.5億美元軍火轉運南韓。

10月底,美國國務卿艾奇遜主持了遠東會議討論會,決定暫不向國民黨政府提供軍援,而且也應試圖把台灣和共產黨控制的大陸分離開來。

12月初,國民黨政府遷逃至台灣,美國政府沒有命令自己的駐華使節去台灣。

美國國務卿艾奇遜

美國中央情報局認為,如果沒有美國軍事占領或控制,台灣大約將於1950年底置於中國共產黨控制之下。

1950年1月5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召開記者招待會,代表美國政府發表了【關於台灣的聲明】。

杜魯門說:「美國尊重中國的領土完整,在目前的形勢下對台灣特別適用,也不會使用武裝部隊幹預其現在的局勢。」

1月12日,艾奇遜又在全國新聞俱樂部發表了被稱之為美國基本立場的講話。

他承認在中國發生的事是一場真正的革命,蔣介石並不是為軍事優勢所擊敗,而是為中國人民所拋棄。

他還聲稱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安全防線是從阿留申群島,經日本到菲律賓這條防線,對台灣只字未提。

杜魯門、艾奇遜的聲明和講話,無疑是向全世界宣布美國政府的對國民黨的新政策——拋棄台灣。

蔣介石對此深為惱火,嚴令各新聞單位不得就此方面泄漏一個字。

他指責美國人缺乏長遠眼光,只看重眼前的利益,所以他們從自身的眼前利益著想,不願因此而承擔義務,有意規避責任。

為抗議美國人3月30日,新任「偽行政院院長」陳誠向「立法院」提岀施針方針:貫徹反共抗俄國策……隨時準備反攻大陸,

國民黨在軍事上,不僅已無力與解放軍角逐了,就是自身的生存也成問題,但是卻仍念念不忘「反攻大陸」。

2月28日,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北京辦事處在北京飯店集會,紀念台灣「二二八」起義,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出席了集會並講了話。

他說,台灣的解放已為期不遠了,台灣人民的任務就是發揚「二二八」的精神,積蓄力量協助人民解放軍完成解放台灣的任務。

朱德的講話,再次表達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台灣的決心,決不是那種空洞的政治宣傳。

早在1949年5月下旬,上海戰役剛剛結束,中央軍委就開始籌劃台灣戰役,責成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栗裕組織部隊進行攻台準備。

當時,因華東許多地區尚未解放,已占地區又需分兵剿匪守衛,難以調集大量的兵力專門作攻台訓練,所以僅抽出第九兵團(轄第20、第23、第26、第27共4個軍)進行攻台的訓練,並兼任上海地區的警備。

1949年秋季,粟裕初步制定了台灣戰役計劃,準備投入8個軍30萬人,其中第九兵團的4個軍15萬人擔任渡海攻台的第一梯隊。

為了爭取早日發起台灣戰役,粟裕同時要求第七、第十兵團加緊攻取舟山、金門的準備工作,並盡快攻占舟山、金門,

但是,在掃清台灣外圍屏障的浙東和福建沿海作戰中,解放軍第七、第十兵團雖然取得了很大勝利,但卻分別在登步、金門登陸作戰時失利,損失不小。

不過,這兩次失利,也使中央軍委和粟裕頭腦清醒起來,認識到渡海作戰的艱巨性,對台灣戰役的籌劃和各項準備工作也更為謹慎細致。

1949年末,粟裕獲悉台灣有可能招募外國僱用軍作戰之後,並根據金門和登步登陸作戰的經驗教訓,經研究決定將首批登陸台灣的兵力增至50萬人。

設想依據是:當時,因為美國公開表現出和台灣國民黨拉開距離的政策,所以粟裕估計攻台時美軍不會介入。

國民黨在台灣本島和金門的兵力約7個軍,估計其彈頭隊約13萬人,如加上僱用軍,則台灣兵力應以20萬人計算。

敗退台灣的國民黨軍

但考慮舟山、海南島等地的國民黨軍隊撤回,島上國軍兵力很可能達到40萬人。

按照一般的登陸作戰規律,第一批登陸部隊要有能突破防線並向縱深發展的充裕力量,而最忌添油式的逐次增兵。

所以預定第一梯隊要有足夠的兵力,再待第二梯隊上岸,總兵力至少應比台灣守軍略多。

當時解放軍各部隊的戰鬥力明顯高於同等數量的國民黨軍,有50萬部隊登陸就可以確保在短期內不間斷地發展勝利,待第二梯隊上岸後占領全島。

根據這一設想,粟裕計劃在舟山戰役結束後,以第七、第九兵團,第十兵團計12個軍擔任第一梯隊。以入閩的另3個軍組成第二梯隊。

中央軍委當即同意了粟裕的意見,並根據當時的國際國內形勢,認為應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台灣戰役的準備,以便早日渡海攻台,完成解放全中國的任務。

1950年1月,粟裕召開第三野戰軍師以上政工會議,要求部隊的各種工作以解放台灣為中心。

同月,肖勁光就任海軍司令員,受命伊始第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配合粟裕準備渡海作戰,解放台灣,

3月11日,肖勁光與栗裕會商了攻台的準備工作,設想投入50萬部隊用於渡海攻台,分兩次運送。

中央軍委同意了這個會商意見。

為了預防在攻台時發生不測事件,中央軍委特調第四野戰軍第十三兵團3個軍(第38、第39、第40軍)集結於中州河南,擔任全軍的戰略預備隊。

並從第一野戰軍抽出第十九兵團3個軍(第63、第64、第65軍),作為中央軍委可以隨時調動的機動力量。

這就是說,如果攻台戰役實作,並且出現計劃以外的突發情況,十三兵團與十九兵團作為預備隊和機動力量,都有可能在粟裕的指揮下作戰。

這樣一來,如果解放台灣之戰爆發,粟裕最多可以直接指揮的部隊就高達21個軍、80萬人,如果算上海軍和空軍(含空降兵),解放台灣的參戰兵力將達到90萬人。

1950年6月,粟裕參加了中共中央七屆三中全會。在會上,他奉命詳細匯報了攻台的各項準備情況和作戰方案。

他侃侃而談,初步分析可以在台灣島的三個方向使用兵力:

其一,以擅長平原攻堅的7個軍從台灣西海岸強行登陸,好處是台灣西部沿海港口眾多,解放軍登陸成功概率較大,而且平原作戰,也便於我軍打拿手的運動戰。

壞處也是顯而易見的,一直到今天,台灣守軍防禦的重點都在西海岸,如部隊在西海岸登陸,必然要遭遇敵人強大的灘頭陣地和雄厚的反擊兵力。

台灣西海岸風光

而且台灣西海岸城鎮眾多,我軍除了登陸還得考慮城市攻堅問題,要在西海岸站穩腳跟,難度非常大。

其二,以擅長山地作戰的4個軍,出其不意,從台灣東海岸登陸,先占東海岸山區後,居高臨下向西發展,腰斬台灣。

這樣做的好處在一個「奇」字,當時國民黨守軍註意力都在西海岸,肯定想不到會有一直奇兵從東海岸背後捅刀。

而且我軍就是靠山地作戰起家的,戰士們的鐵腳板遠勝國民黨軍那幫殘兵敗將,在此處登陸容易開啟局面。

拿下山地後,從台灣中央山脈往下打,就是居高臨下,勢如破竹,還能斷守軍逃跑的退路。

當然壞處也是比較大的,台灣東海岸人煙稀少,城鎮寥寥無幾,我大軍登陸後補給是一個難題。

而且我軍登陸部隊人地兩生,在地勢復雜的山區作戰非常容易迷路,造成不必要的減員。

其三,以跳傘部隊降於敵人後方要地,擒賊先擒王,一舉拿下台北、高雄等地的戰略要點。這種挖心戰術出敵不意,對敵震撼作用亦大。

但當時我軍的傘兵數量太少(只有一個89師),而且降落地點很難掌握,如果與正面主攻部隊配合不好,加上未在規定地點集中,則敵人可以從容調集重兵圍攻傘兵。

在與會的中央領導們贊許的眼光裏,粟裕滿懷信心地說:「如果這三個均同時進行登陸,則只要一方成功,其他兩方亦可隨之奏效。」

應該說,按照粟裕這種三路齊發的部署,取得台灣戰役的勝利是有把握的。

但是,渡海作戰有其特殊性,除必須解決渡海工具外,還必須解決海空掩護的問題。

以上兩個因素,對台灣戰役能否早日發起起了關鍵的制約作用。

軍委在開始研究渡海作戰解放台灣時,就認為要達到這一目的,首先要解決兩個問題:

一是迅速建立起一支近期可以使用的空軍;二是掃清屏護台灣的外圍島嶼,占領攻台出發陣地。

1949年7月10日,毛澤東致信周恩來說:我們必須準備攻台灣的條件,除陸軍外主要靠海軍和空軍,二者有一,即可成功,二者俱全,把握更大。

我空軍要壓倒敵人空軍,短期內是不可能的。但仍可以考慮選派三四百人去遠方學習六至八個月,同時購買飛機一百架左右,連同現有的飛機,組成一支攻擊部隊……

7月26日,中共中央致電在蘇聯存取的劉少奇,要他向史太林提岀空軍建設問題。

次日,劉少奇即向史太林轉達了中共中央的意見,提出希望購買200架左右的飛機並請代訓飛行員,史太林表示完全同意。

中央軍委當即要求預定擔任空軍司令員的劉亞樓迅速組織人員研究建設空軍的規模。經研究,提出了一個比毛澤東原設想更大的建設規劃:

準備透過向蘇聯購買作戰飛機和突擊培訓飛行員,在一年內建成一支擁有300-350架作戰飛機(其中戰鬥機和轟炸機的比例為2,1),比國民黨空軍略占優勢的空軍部隊,以便在渡海作戰時能奪取制空權,

7月31日,毛澤東同意了這一方案。

8月1日,劉亞樓帶隨員趕赴蘇聯,與蘇聯商談空軍建設的具體事宜,最後達成協定,蘇聯賣給中國各型飛機434架,幫助中國創辦6所航校。

劉亞樓還在莫斯科向中央軍委提出組建空降兵部隊的建議,他認為,在解放台灣的登陸作戰中,傘兵空降可能發揮較大的作用。

中央軍委復電同意後,劉亞樓隨即與蘇聯政府商談,聘請傘兵顧問和教員,並訂購了一批降落傘。

1950年7月26日,以步兵第89師師部為基礎組建了空軍陸戰第一旅,下轄阻擊營,坦克營、迫擊炮營、戰防炮營、高射機槍連、工兵連、通訊連以及各種勤務保障分隊。

1949年10月25日,中央軍委正式任命劉亞樓為空軍司令員,肖華為政治委員,11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司令部正式成立。

為了盡早擁有一支能掩護大軍渡海的空中力量,解放軍空軍打破常規,對飛行員實施速成式訓練。

建設空軍,當時一直以攻打台灣為主要任務,1950年3月10日,朱德在空軍政治工作會議上說:

「我們建設空軍,要達到和完成怎樣的任務?首先,要配合完成解放台灣的任務,做到在一定的領海和領空上初步取得制空權。」

同年4月,劉亞樓在空軍參謀工作會議上說,當前的戰鬥任務,具體地說,就是參加打定海、金門、台灣等,殲滅逃避在這些島嶼上的殘敵,解放全中國。

1950年6月19日,解放軍空軍第一支作戰部隊——第4混成旅在南京成立,下轄2個殲擊機團,1個轟炸機團和1個強擊機團。

人才培養上也傳來好訊息,7個航校教學工作穩步推進,預計在1950年底以前能培養出900名左右的飛行員,可裝備作戰飛機400架左右。

屆時,解放軍的作戰飛機在數量上將能對國民黨空軍略占優勢(國民黨空軍飛機約250架),將能為渡海攻台提供有效的空中掩護,並協助海軍掌握台灣海峽的制海權。

為掃除台灣外圍屏障,爭取盡可能先在沿海島嶼殲滅國民黨軍主力,解放軍在準備對舟山、海南島和金門的攻擊時,都一再強調要集中優勢兵力,確保登陸後能夠有把握打殲滅戰。

經中央軍委批準同意,在第四野戰軍進攻海南島的同時,粟裕調集第七、第九兵團共6個軍20萬人發起舟山戰役,作為攻台預演;

同時調第24、第25、第33軍入閩,接替第十兵團的剿匪及修築道路、機場等任務,以騰出十兵團進攻金門,粟裕還準備將對舟山、金門的攻擊作為攻台的實戰演習,

根據攻台作戰的需要,參戰部隊將在1950年7月至1951年3月進行各軍兵種的分別訓練,1951年4月和5月進行三軍兩棲作戰的合練。

然後在1951年6—8月正式發起大規模的三軍配合兩棲登陸作戰,一舉解放台灣,統一全中國。

這種安排,完全是根據當時實際情況和客觀條件來作岀的。

台灣距大陸最近距離也在80海裏以上,平均距離則有100多海裏,解放軍當時擁有的艦船時速大多只有7、8海裏。

因而橫渡台灣海峽的時間較長,需要一天一夜,不可能像攻打其他沿海島嶼那樣,完全可以在一夜間起航並完成登陸,可以依靠夜幕來掩護船隊。

龐大的渡海攻台船隊一旦沒有夜幕遮蔽,在完全暴露的海面上必然會遭到國民黨海空軍的全力攔截攻擊,不僅要付出慘重的損失,而且能否順利攻占台灣也難以預料。

因此,解決海空掩護問題,也是保證渡海攻台成功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

要能保證渡海攻台作戰取得勝利,就必須建成一支具有一定實力的海空軍,但建設一支海空軍卻非短期內所能完成的,

解決渡海船只也是一大難題,

根據有關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進行的沖繩登陸戰,登陸部隊只有18萬人,投入的艦船卻近千艘。

盟軍在諾曼第的登陸戰,100萬人登陸,使用的艦船總數達5000艘,其中80%為運輸船和登陸艦艇。

中國近代海運本來就落後,沿海輪船原本就不多,加上國民黨軍撤退時又大肆掠奪和破壞,能用於渡海作戰的船只寥寥無幾。

由於解放軍一再修改計劃,増加台灣戰役的計劃參戰兵力,就使本來就比較少的艦船數量與實際需要的差距越來越大。

在新中國誕生之初期,想要籌集到能運送50萬部隊的艦船是非常困難的,當時征集到商船和漁船總噸位只有6.5萬噸,只夠運送兩個軍,與估計的渡海攻台至少需幾十萬噸的船只相去甚遠。

中央軍委決定在不影響恢復國民經濟的前提下,集中財力物力籌集修造船只,除了修復舊船外,大量趕造投資少、工期短並有一定抗風浪能力的機帆船。

但是,在當時中國工業基礎極為薄弱、技術器材極其落後的條件下,要籌集修造大量船只也非短期所能完成。

當時中央還利用英國已承認新中國,想建立外交關系的有利條件,在香港向英商購買到總噸位為2.5萬噸的舊商船48艘。

同時,周總理還親自部署,向英國購買兩艘七千噸的巡洋艦、五艘護航驅逐艦、四艘踩地雷艦,後來因韓戰爆發,英國方面單方毀約,這些艦船剛出倫敦港就被追回。

中國還以每艘17噸黃金的價格,向蘇聯購買4艘驅逐艦,也就是我海軍第一代四大金剛。

透過籌集漁船、征集商船、修復舊船、趕造和購置新船,預測短期內可將噸位提升到10萬噸以上。

但要達到運送50萬大軍和武器彈藥、物資所需船只的數量,還是需要相當一段時間。

正因為解決運送部隊的船只和海空掩護問題需要時間,所以,解放軍不得不將台灣戰役的發起時間往後推延。

1950年春夏兩季,解放軍參戰部隊一面開展海上大練兵,一面在華東海軍的配合下,逐個攻擊江浙沿海國民黨軍所占島嶼,為日後船隊南下掃除航道上的障礙,同時組織發起海南、舟山戰役。

由於國民黨軍的撤逃,解放軍爭取在外圍海島殲滅國民黨軍主力的戰略目的未能實作。

1950年春夏之交,隨著海南島、舟山群島的解放,使國民黨大肆宣揚的「古寧頭大捷」和「登步大捷」的效應頓時銳減,人們很難相信「解放軍只能陸戰,不能渡海作戰」的宣傳。

在不少人看來,失去海南、舟山、無異於割斷台、澎的手足,無疑,解放軍的下一步行動將是奪取金門、馬祖,而後渡海攻台。

150海裏的台灣海峽,300年前未能阻擋鄭成功的海師,今天能擋住解放軍嗎?

台灣進入了戰時狀態,國民黨面臨它歷史上最危險的時刻。

盡管蔣介石一再下令,對杜魯門棄台的聲明嚴加控制,不得透露。

但訊息畢竟是封鎖不住的,加上共產黨陳兵東南沿海,隨時準備進攻的態勢,引起了台灣政局的大混亂。

幾乎沒有人認為蔣介石能在台灣維持一年以上,相信台灣將會步海南、舟山後塵,很快落入中共之手。

根據氣象,解放軍適宜進攻台灣的時間,應是在6、7、8這3個月,因為從9月開始,台灣海峽就進入台風季節,不利渡海征戰。

所以人們普遍認為解放軍將在1950年夏季發起對台灣的進攻。

台灣國民黨政權惶惶不可終日。全島謠傳紛亂,人心惶惑,不少達官顯貴及有條件的人,紛紛離島逃往海外。

一支美國海軍的特遣艦隊,也於此刻奉命駛抵台灣東部海域待命。準備隨時將島上兩百零九名美僑撤走。

蔣介石只得不斷向守島部隊訓話,說軍人要知廉恥、辨生死、負責任、重氣節,忍辱負重與中共周旋到底;如果台灣淪陷就要以身殉國,只有如此才能死裏逃生。

5月30日,【中央日報】刊載【台灣守得住嗎?】的文章說:

只要台灣的七百五十萬人民對戰爭有共同的認識,共同的覺悟,一致參加戰爭,支持戰事,台灣一定守得住的。

與此同時,蔣經國主持的總政治部,也發動各部隊歃血為盟,誓死效忠領袖,建立反共敢死隊。

6月初,台灣成立戰時生活運動促進會,宣稱「向奢侈者挑戰,向腐化者開刀」,要求「人人生產,戒除浪費,個個動員,參加戰鬥。」

蔣經國親自作詞的歌曲【保衛大台灣】天天響徹台灣島上空。

盡管如此,6月中旬,美國遠東情報處對台灣海峽的局勢,公開評估說:

台灣將於7月15日以前遭受中共全面攻擊,由於政府軍紀蕩然,民心浮動,中共將於發動攻擊後數周之內順利奪取台灣。

數十年後,台灣傳記文學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對當時情形回憶說:

民國三十九年(1950年),是國民政府最危險的時刻,中共正醞釀渡海攻打台灣,島內情形更為紊亂——

軍隊是敗兵之眾,政府是流亡組合,大學生在校園內扭秧歌,企事業單位在護產待變,撤退來台的人打算再度開溜,中共地下黨無所不在,準備起義接收。

50年代第一個初夏時節,台灣處於一夕數驚之狀,處處充滿悲壯氣氛。戰爭的台風正在一步步向台灣逼近。

1950年夏,爭相到銀行提款的台灣百姓

在人們看來,國民黨政權的最後滅亡,台灣的解放及美國在台勢力的終結,似乎已是不可避免了。

天有不測風雲,「戰爭的台風」並沒有如人們所料,登臨處於危殆中的台灣,而是出乎意料地於6月25日在北韓半島登陸了。

美國一向認為北韓半島具有特殊的軍事地理位置和政治經濟位置,正如麥克阿瑟聲稱:

要是日本能作將來的彈板,那麽,北韓就是適於通往大陸的橋梁。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按照蘇美協定,以北緯38度為界,美蘇軍隊分別在南北韓接受日軍投降,於是形成了南北朝鮮分割的局面。

1948年8月,李承晚在美國的扶植下,在南韓成立大韓民國,正式宣告了北韓的分裂,北韓則在其後一個月,成立了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蘇美軍隊先後撤出北韓後,美國還在南韓設立了一個500人的軍事顧問團,繼續指揮李承晚的軍隊,控制南韓。

美國因其利益所在,顯然是不會輕易放棄北韓半島的。

25日清晨,美國在遠東部隊總司令麥克阿瑟在東京得知韓戰爆發後,當即提出了一份在亞洲遏制共產黨的戰略計劃。

該計劃有一條,深刻改變了未來台海局勢:台灣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美國應以海空軍保衛該島,並給予蔣介石以廣泛的軍事援助。

當晚,麥克阿瑟就連夜派出以費爾德上校為組長的駐台灣軍事聯絡組趕赴台灣。

韓戰爆發的當天,正在密蘇裏家鄉度假的美國總統杜魯門龍即結束渡假,趕返白宮,召集國家安全會議,研究對策。

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聲明,宣布他已命令美國海空部隊給予南韓部隊以掩護及支持。

在談到台灣時,他說,鑒於中共軍隊占領台灣,將直接威脅到太平洋區域的安全,因此,本人已命令美第7艦隊防止對台灣的任何攻擊。

美國對國民黨政府的態度作了180度的大轉變,由放棄變而為支持。

6月28日,周恩來總理兼外交部長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發表聲明,強烈遣責美國政府支持南韓李承晚集團擴大韓戰和侵略中國領土台灣的活動。

同日,台灣外事部門負責人葉公超也發表聲明,表示原則上接受美國請求協防台灣之建議。

6月29日,美國海軍四大主力之一的第七艦隊的6艘驅逐艦,2艘巡洋艦和1艘航空母艦進入台灣海峽,並開始巡弋,32架美國噴射式戰鬥機也自航空母艦升空巡邏台灣海峽。

巡弋台灣海峽的美國艦隊

與此同時,另一批美國噴射式戰鬥機則從台灣北部各大城市低空掠過,做為美國支持台灣的一種實力顯示。

7月31日,麥克阿瑟率領五十多人的軍事代表團抵台存取,代表團成員中包括駐日美軍參謀長阿爾孟德,第七艦隊司令史克波,遠東空軍司令斯特拉特梅耶等。

在台灣他們與蔣介石、陳誠、周至柔、桂永清、孫立人等國民黨高級軍政官員會談,並達成如下協定:

雙方陸、海、空軍歸麥克阿瑟指揮,共同防守台灣;增派美國空軍第十三航空隊常駐台灣,在台灣設立軍事聯絡辦事處,

8月1日,麥克阿瑟離台前與蔣介石分別發表聲明,麥克阿瑟說台灣本島包括澎湖在內,在目前情況下,不得遭受軍事進攻。

他還宣稱,中共倘若發動對台灣的進攻,則遠東美軍必將阻止,並說蔣介石的決心與美國人的利益是完全相符的。

麥克阿瑟回到日本後,立即建議美國政府派一軍事代表團到台灣,以四個月時間完成對國民黨軍隊的裝備與訓練,

8月4日,美國空軍第十三航空隊司令滕納抵達台灣,並成立了台灣前進指揮所,第一批美國制造的F2戰鬥機進駐台灣,不久美軍飛機軍艦紛紛擁至。

美國海、空軍協防台灣,使台灣海峽的軍事形勢和力量對比發生了重大變化。

國民黨絕處逢生,在美國的武裝保護和大力援助下,穩定了島內的局勢。

蔣介石利用這段時機,對國民黨著手進行改造,並依靠美國的援助,制定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經濟改革的措施,終於走出混亂不堪的局面,形成了國民黨偏安台灣的格局。

可以說,韓戰,盡管國民黨當局沒有派一兵一卒赴朝參戰,但卻是這場戰爭最大的受益者。

6月30日,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向粟裕傳達了中央新的戰略方針:

「形勢的變化給我們打台灣増添了麻煩……我們軍隊的打算是,陸軍繼續復員,加強海、空軍建設,打台灣的時間往後推延。」

雖然推延了打台灣的時間,但解放軍第24軍、第25軍和炮兵第3師仍按原部署入閩,執行修路和再攻金門的準備任務。

考慮到美軍介入台灣海峽後的形勢,8月11日,中央軍委致電粟裕:

台灣決定1951年不打,待1952年看情況再作決定,金門可決定在1951年4月以前不打,4月以後待命再打

從這時起,由於新的國際與國內形勢,為了服從整個形勢的需要,中央決定暫緩進攻金門和台灣。

預定攻打台灣的九兵團

9月9日,中央軍委出於對北韓戰局即將惡化的預料,命令原定作為攻台的一梯隊第九兵團北上至津浦路沿線集結待命。

10月初,北韓戰局進一步惡化,三八線已被突破,戰火燒到新中國的大門口,對新生的中國造成嚴重威脅。

10月2日,毛澤東正式提出:我們決定用誌願軍名義派一部份軍隊至北韓境內和美國及其走狗李承晚的軍隊作戰,援助北韓同誌。

10月19日,中國人民誌願軍開始陸續入朝參戰,10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正式打響了。

鑒於形勢的變化,11月中央正式通知福建前線第十兵團,解除攻打金門的任務。

東南沿海的渡海作戰就此全面停止下來,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逐漸趨於平靜,跨海分治的現狀一直延續到今天。

對預定的攻台總指揮粟裕來說,未能親眼看見三野部隊發起跨海作戰,解放台灣,是他本人一生最大的遺憾。

據粟裕大將的兒子粟戎生中將回憶,粟裕晚年一直盯著台灣地圖出神,望圖長思。

粟裕在等待,等待國際形勢的變化,也等待毛澤東重新讓他披掛上馬,掛帥攻台,「直搗黃龍,與諸君痛飲耳!」

正如他1957年7月22日報送中央軍委並獲批準實施的 【執行對台鬥爭的軍事計劃】所設想的:「打擊蔣海軍和空軍……爭取在國際情況對我有利條件下解放台灣。」

但英雄老去,機會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