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中國秦漢三國時期列朝列國誌】鮮卑汗國(上):檀石槐

2024-07-29歷史

鮮卑汗國(上):檀石槐

鮮卑汗國是2世紀時占據匈奴領地,稱雄塞北。4世紀西晉滅亡後,鮮卑陸續在今天的中國北方建立前燕、代國、後燕、西燕、西秦、南涼、南燕及北魏等國,而漠北則由鮮卑別支柔然稱霸。439年北魏統一北方,之後時常與柔然發生沖突。而後北魏經歷六鎮之亂後分裂成東魏、西魏,東魏、西魏隨後也分別被北齊、北周所篡。最後北周統一華北,於581年因楊堅篡位而亡。稱霸塞北的柔然汗國也於552年為突厥汗國所滅。於五胡十六國時期在青海建立的鮮卑別支吐谷渾汗國則維持到663年為吐蕃所滅。

鮮卑是古代中國北方遊牧民族。源自山戎,名稱有吉祥與神獸的意義,指的是馴鹿,漢朝時期,匈奴以東的遊牧部落被匈奴的冒頓單於擊敗後,退居烏桓山和鮮卑山,成為烏桓和鮮卑二族,合稱東胡民族。鮮卑起源於遼東塞外鮮卑山,後主要活動於內蒙古東部科爾沁旗哈古勒河附近。

1.傳說

鮮卑確實的起源時間不詳。在【楚辭】中,曾稱贊細腰女子,如同鮮卑人,因此在西漢時,漢人就已知道有鮮卑人的存在。

2.東漢及三國時期

東漢初年,鮮卑、烏桓諸部落原本附屬於匈奴國。竇憲聯合北方各遊牧部落,擊破北匈奴,北匈奴朝西北遁去,鮮卑部落入主蒙古高原。而匈奴余部還有大約十余萬部落,皆跟隨自稱鮮卑,自此鮮卑開始興起。

東漢末葉,檀石槐為首領,指揮各位領袖。鮮卑在檀石槐領導下,多次擄掠、殺掠東漢的幽州、並州、涼州邊境諸郡。177年,漢朝三路出擊反攻:夏育從高柳(今山西陽高),田晏從雲中,臧旻率南匈奴單於從雁門,「各將萬騎,三道出塞二千余裏」,結果漢軍慘敗,死者十之七八。其後不久(181年),檀石槐逝世,一時無一位能指揮各領袖;鮮卑暫時衰落。另一方面(190年),遼西郡的烏桓大人蹋頓開始指揮烏桓各領袖。蹋頓下的烏桓更接受割據軍閥袁紹的聯絡;聯合下的聲勢浩大,但亦埋下禍根。東漢末年,袁紹被軍閥曹操擊敗後,烏桓亦在曹操征伐之後衰落;鮮卑再次崛起填補。鮮卑首領軻比能兼並了檀石槐的孫步度根的勢力。236年,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殺死軻比能,立其弟為首領。這段時期為鮮卑的古典時期,【三國誌】「烏丸鮮卑東夷傳」中有述。

3.五胡十六國時期

在西晉至東晉、五胡十六國時期,鮮卑分為三大支部。

(1)東鮮卑

東部有段部、慕容部、宇文部等。

段部曾和晉陽的劉琨聯合,後被羯人的後趙擊潰,融入中原其他族群之中。

慕容部有慕容氏諸燕的流變。一開始的慕容皝於五胡十六國前期創立的大燕國,史稱前燕。前燕於能臣慕容恪死後衰落,慕容(字景茂)在位時亡於氐人苻氏的前秦,而慕容恪之弟慕容垂在此之前已降前秦。384年,在前秦淝水之戰敗於東晉之後,慕容垂復國建立燕國,史稱後燕。同時慕容的弟弟慕容泓、慕容沖(小名鳳皇,前燕的中山王,大司馬)也建立了一個燕國,史稱西燕。394年西燕被後燕所滅。後燕後被鮮卑拓跋氏的北魏擊敗後北逃。留在南部的一支後燕宗室由慕容德率領成立南燕,南燕後被東晉所滅。

宇文部與高句麗通好,但敗給了慕容皝的前燕。之後南北朝時期宇文氏篡西魏成立北周。北周後為外戚楊堅所篡,成立隋朝。宇文部落中的叠刺部後來是契丹創始時期的「契丹八部」之一。

(2)北鮮卑

北鮮卑,即中部,有著名的拓跋氏,以及與其多次交戰的柔然,他們同屬拓跋部。

315年,拓跋部領袖拓跋猗盧被西晉封為代王,建立了代國。376年,代國被前秦君主苻堅攻滅。386年,拓跋珪恢復了代國,同年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北魏後來統一中國北方,在南北朝初期與南朝對立。北魏後分裂為東魏和西魏,之後分別被北齊和北周所代替。

柔然國與南北朝時期統治中原北方的北魏拓拔氏多次交戰。柔然被突厥系民族擊敗後,分為南北兩支。柔然的南支逃到遼河上遊,成為契丹人的祖先之一。北支逃到雅布洛諾夫山脈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的地區,是室韋的祖先。室韋是蒙古人的祖先之一。

(3)西鮮卑

慕容廆之庶兄慕容吐谷渾率部從東北遷到青海東部,稱為吐谷渾。吐谷渾在鼎盛時期占據現青海、甘肅、新疆南部、四川西部。663年(唐龍朔三年),吐蕃攻占吐谷渾全境,吐谷渾滅亡。

史書上的看法認為,鮮卑、烏桓與匈奴混血後代稱為鐵弗人。鐵弗人赫連勃勃成立夏國。

在陰山以北,鮮卑與敕勒融合形成乞伏部。383年,前秦的乞伏國仁在淝水之戰之後造反,後在現甘肅榆中成立秦國,史稱西秦。400年,西秦被羌人姚氏的後秦擊敗,乞伏幹歸投奔南涼。409年乞伏幹歸重建西秦。431年西秦被赫連氏的夏國所滅。

禿發部與拓跋部同源。397年,臣屬後涼的禿發烏孤叛變獨立,建立南涼。414年南涼滅於乞伏部的西秦,禿發部人輾轉投奔北魏,後南涼景王禿發傉檀之子禿發破羌,受北魏太武帝拓跋燾賜名命氏為「源賀」,成為中國源氏之始祖。

4.君主列表

(1)未分裂時

檀石槐

和連

魁頭

步度根

軻比能

(2)北鮮卑

率觽王 烏倫

率觽侯 其至鞬

(3)西鮮卑

蒲頭

泄歸泥

(4)東鮮卑

歸義王 素利

成律歸

率義王 莫護跋

5.檀石槐

檀石槐(137―181年),東漢時期鮮卑部落首領投鹿侯之子。

勇敢健壯,富有謀略,選為部落首領。東漢末年,在彈汗山建立王庭,向南掠奪東漢,向北抗拒丁零,向東擊退扶余,向西進擊烏孫,完全占據匈奴故土,甚至一度攻至倭國,東西達一萬四千余裏,南北達七千余裏。永壽二年(156年),率軍攻打雲中郡。延熹元年(158年),多次攻打緣邊九郡及騷擾遼東屬國。漢桓帝甚為憂患,欲封為王,請求和親。檀石槐堅辭不受,加緊侵掠,建立三部,各置大人統領。

光和四年(181年),去世,時年四十五,其子和連繼位。

(1)推舉首領

檀石槐自幼在外祖父家長大,為人勇敢健壯,富有謀略。檀石槐十四五歲時,有一個部族的首領掠奪走他外祖父家的牛羊,檀石槐只身騎馬追去和他們交戰,所向無敵,將被搶去的牛馬全部追了回來。自此以後在部落中深受眾人的敬畏和信服。檀石槐制定法令,審理訴訟,沒有人敢違犯,於是被推舉為部落首領。

檀石槐在彈汗山(今內蒙古商都縣)和歠仇水(今東洋河)畔建立王庭,位於高柳(今山西陽高)以北三百多裏。檀石槐兵強馬壯,非常強盛;東部和西部的部落首領都向他歸附。檀石槐趁此機會向南劫掠東漢邊境地區,北面抗拒丁零,東面擊退夫余,西面進擊烏孫,完全占領匈奴原先的全部地盤,東西長達一萬四千多裏,南北寬達七千多裏,山川水澤和鹽池都在其管轄範圍。

(2)分設三部

永壽二年(156年)七月,檀石槐率領三四千騎兵侵犯東漢的雲中郡。

延熹元年(158年)、延熹二年(159年)和延熹六年(163年),鮮卑多次侵犯東漢邊界。

延熹九年(166年)夏天,鮮卑分派幾萬騎兵進入東漢沿邊的九個郡,並且殺害擄掠官吏百姓,於是東漢朝廷派張奐進攻鮮卑,鮮卑人這才出邊塞離去。朝廷對鮮卑的長期侵犯感到憂慮,但又無法控制,於是派使者帶著印綬,打算封檀石槐為王,並且與他和親。可是檀石槐不但不肯接受,反而對東漢緣邊要塞的侵犯和劫掠更為厲害。檀石槐將管轄地區分為三部:從右北平郡以東,直至遼東郡,連線扶余、濊貊等二十多個城邑,為東部;從右北平郡以西,直至上谷郡的十多個城邑,為中部;從上谷郡以西,直至敦煌郡、烏孫等二十多個城邑,為西部。每一部設定一名首領管轄。

(3)擊敗漢軍

建寧元年(168年),漢靈帝即位後,幽州、並州、涼州的邊塞諸郡每一年都會遭到鮮卑的攻打,被殺死的、被搶掠的,不可勝數。

熹平六年(177年)八月,漢靈帝派遣烏丸校尉夏育由高柳出發,破鮮卑中郎將田晏由雲中出發,匈奴中郎將臧旻率領南匈奴的屠特若屍逐就單於由雁門出發,各自率領騎兵一萬多人,三路分兵出塞,意欲推進二千余裏。檀石槐命令東、中、西等三部首領各自率領部眾迎戰。夏育等人遭到慘敗,甚至連符節和輜重全都喪失,各內建領騎兵數十人逃命奔回,漢軍士兵僅戰死的人就多達十分之七八,只有十分之一的漢軍士兵回到漢朝。

光和四年(181年),檀石槐去世,時年四十五歲,他的兒子和連繼任首領之位。

6.和連

和連,是中國東漢時期的鮮卑首領之一。

他是上任大人檀石槐之子。和連的才幹不及其父,性貪淫,「斷法不平」,有一半部眾叛離他。漢靈帝末年,和連數次侵擾漢境,後來在進攻北地時被射殺。其子騫曼尚幼,兄子魁頭立。

7.魁頭

魁頭,是中國東漢時期的鮮卑首領之一。

他是上任大人和連兄長之子。和連死後,其子騫曼年少,由魁頭繼任大人。騫曼長大後,與魁頭爭國,眾遂離散。魁頭死後,弟步度根繼任。

8.步度根

步度根,漢末魏初的鮮卑單於之一,魁頭之弟。生年不詳,卒於魏青龍元年(233年)。其部眾分布在並州的太原、雁門等地,與軻比能數相攻伐。

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左右,鮮卑單於檀石槐死,其子和連繼立,和連既無才力,性又貪淫,斷法不平,人眾叛者居半。靈帝末年,和連在鈔略北地郡時被人射死。其子騫曼年小,兄子魁頭代立。後蹇曼長大,與魁頭爭國,部眾離散。魁頭死,弟步度根立,是時代郡以西的鮮卑都已叛離,代郡以東的中東部鮮卑也分裂為三個勢力集團,其大人一為步度根,其部眾分布在並州的太原、雁門等地;二為軻比能,其部眾分布在幽州的代郡、上谷等地;三為東部鮮卑素利、彌加、闕機,部眾分布在幽州的遼西、右北平、漁陽塞外。

三個勢力中,步度根是比較親魏的。步度根的中兄扶羅韓亦別擁眾數萬為大人。建安中,曹操定幽州,步度根與軻比能等透過烏桓校尉閻柔上貢獻。後代郡烏桓能臣氐等叛漢,求屬扶羅韓。扶羅韓將萬余騎迎之。到桑乾,氐等以為扶羅韓部威禁寬緩,不如屬軻比能,又造人呼軻比能。軻比能即將萬余騎到,於盟誓會上殺扶羅韓,扶羅韓子泄歸泥及部眾悉歸屬比能。步度根從此怨軻比能。

魏文帝代漢,田豫為烏桓校尉,並持節護鮮卑,屯昌平。步度根數與軻比能相攻擊。步度根部眾稍弱,將其眾萬余落保太原、雁門郡。步度根使人招呼泄歸泥曰:「汝父為軻比能所殺,不念報仇,反屬怨家。今雖厚待汝,是欲殺汝計也。不如還我,我與汝是骨肉至親,豈與仇等?」由是泄歸泥將其部落逃歸步度根。步度根一心為魏守邊,不為邊害。至魏明帝青龍元年(233年),軻比能誘使步度根與己和親,然後寇鈔並州,殺略吏民。時任並州刺史的畢軌主動出擊,大敗於樓煩,部將蘇尚、董弼戰死。魏明帝遣驍騎將軍秦朗征之,軻比能敗走漠北,泄歸泥將其部眾降,拜歸義王,居並州如故。步度根為軻比能所殺。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註微信公眾號「 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