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國民黨十大猛將,張靈甫無緣榜單,排名第一的將領是日本的噩夢。從推翻清政府統治開始,國內有著大量的戰爭,作為曾經中國的第一大政府,國民黨內部將領數量眾多,能打善戰的也不少,那麽如果只評價軍事能力,排名前十的國民黨將領分別是誰?為何蔣介石的愛將張靈甫進不了榜單?點點關註,我們一起揭秘國軍十大猛將的排名。
排在第十位的國軍將領是黃百韜,在眾多解放戰爭的影視作品中,都少不了此人的身影,他的兵團是當年蔣介石的精銳部隊之一,打過非常多硬仗。黃百韜很清楚自己不是蔣介石的嫡系,因此他將勇猛作為自己的升官之路,一直是各大戰役中的先鋒,這份不怕死的精神得到蔣介石的贊賞。
相比於其他國民黨高官,黃百韜的兵團作戰能力是非常強的,曾經在魯南戰役中與解放軍激戰好幾天,仍然不見疲態。往往別人都在畏手畏腳,黃百韜就已經率領部隊沖鋒了,他那不要命的打法讓我軍都十分忌憚。不過他的指揮能力也僅限於兵團級別,更多部隊他就指揮不過來了。在淮海戰役中,黃百韜帶著部隊撤退,在運河鐵橋這個通道中,他居然連有序指揮都做不到,導致他撤退不及時,被我軍圍困。
可見黃百韜的大部隊指揮能力確實一般,最終兵敗身死。蔣介石對於黃百韜的死亡非常痛惜,他評價黃百韜:「黃埔精神不死!」可見蔣介石對他的重視。不過有趣的是,蔣介石大張旗鼓地給黃百韜的遺屬送去10萬金元券作為撫恤金,但是這筆錢連一個燒餅都買不起。
排在第九位的是開國上將陳明仁,毛主席曾經評價他:「林彪打仗不如你!」蔣介石也說:「你是黃埔一期的旗幟!」他不僅有帶兵打仗的能力,自身沖鋒陷陣的本事也不弱。蔣介石討伐陳炯明時,在惠州久攻不下,是陳明仁率領著敢死隊第一個沖上城樓,徹底扭轉部隊士氣。蔣介石那時候就看上了陳明仁,在慶功宴上,他命令所有士兵都舉槍致敬。
陳明仁指揮部隊時,也有許多高光時刻,抗日戰爭在滇西打下被稱為永遠不可能摧毀的松山要塞,隨後又帶領士兵強取龍山,打通中印公路。解放戰爭時,他駐守在四平,送給了林彪一次深刻的敗仗。可見陳明仁的本事並不差,只不過他始終得不到蔣介石的信任,指揮大兵團的本事得不到印證,因此只能將他排在第九位。後來陳明仁受夠了蔣介石的獨裁,與程潛一起發動和平起義,來到中國共產黨獲得重用。1955年,陳明仁獲得上將軍銜,這是中國共產黨對他軍事能力的肯定。
排在第八的是衛立煌,他是著名的愛國將領,從一開始就反對內戰,積極支持抗日。他在對付日本的時候,有著諸多戰功,率領著中國遠征軍在緬甸大殺四方,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常勝將軍」。他指揮部隊共消滅4萬多名日本敵人,在龍陵地區殲滅的日軍最多,達到1萬多人。解放戰爭時,衛立煌不願意參與內戰,被蔣介石扣押,後來他找到機會出逃香港,於1955年返回大陸,為祖國的統一奉獻力量。1960年,衛立煌遺憾去世,周總理親自主持他的公祭大會,並將他的骨灰葬進八寶山革命公墓中。
排在前七名的分別是誰,他們有怎樣的戰績?
盤點國軍十大猛將,第一名是日軍心寒的劊子手。
排名第七的是國民黨一級上將胡璉,毛主席曾經評價他:「狡如狐,猛如虎。」可見此人還是有些軍事能力的。他在抗戰時期最著名的勝利是石牌要塞爭奪戰,他不惜一切代價守住這裏,支撐鄂西會戰取得成功,被國民黨當局譽為「打贏了中國版的史太林格勒保衛戰」。解放戰爭中,胡璉同樣給我軍造成極大的麻煩,只不過他面對我軍將領尤其是粟裕,總是沒辦法取得勝利。不過國民黨退守台灣之後,胡璉率領部隊駐紮在金門,倒是讓這裏變成一塊難啃的骨頭,他也因此被稱為「金門王」。國軍當中有這麽一個說法:「胡璉與胡宗南並稱二胡,但是十個胡宗南也比不上一個胡璉。」
排行第六的是蔣介石下野之後的代總統李宗仁,此人與蔣介石爭鬥多年,不管是政治還是軍事都很有本事。當年抗日戰爭中,國軍在正面戰場打贏的最大勝利之一的台兒莊戰役,就是他做指揮。可以說此人很有本事,不然也不可能穩坐桂系最高統帥的位置。有人可能會有疑惑,蔣介石曾經在中原大戰中將李宗仁擊敗,那豈不是說蔣介石的軍事能力比李宗仁還要強?實際上老蔣能夠贏得中原大戰,主要是挑撥離間玩得好,他把李宗仁的桂系分裂成好幾塊,這才導致李宗仁無力抗爭。不過蔣介石還是認可李宗仁能力的,不然也不會讓他成為國民黨副總統和代總統。
排行第五的是杜聿明,這是蔣介石的心腹愛將,諸多國民黨猛將中,對老蔣最忠誠的就是他了。因此很多重要任務,蔣介石都交給杜聿明去做,比如說解放戰爭時,哪裏出現問題,杜聿明就會空降到哪裏。只不過他的本事終究有限,以一己之力是沒辦法擋住解放大趨勢的,最終杜聿明在蔣介石的瞎指揮下,拼死營救黃維兵團,結果被我軍活抓。
杜聿明在抗戰中有著輝煌表現,在國內戰場,他指揮過昆侖關大捷,取得國內難得的重大勝利,擊斃日軍少將中村正雄。在緬甸戰場上,杜聿明帶領著部隊,打了斯瓦河伏擊戰,罕見的以少勝多,在整個抗日戰爭歷史中都相當難得。綜合來看,杜聿明排在第五實至名歸。
排在第四的也是桂系將領,李宗仁曾經的好搭檔白崇禧,兩人合稱「桂系李白」,這個稱號可是響當當的。當然,白崇禧也有自己的名號,他因為足智多謀,總能想出巧妙戰術,被人稱為「小諸葛」。他的稱號這麽誇張,實際戰場上有何表現?
在當年軍閥混戰的時候,白崇禧在混亂當中如魚得水,指揮哪場戰爭,哪場戰爭就獲得勝利,一舉打出七戰七捷,震驚了所有軍閥。北伐戰爭期間,白崇禧指揮部隊挺進湖南,一路橫推,其中有一場戰爭,直接活抓了1萬多名敵人,屬實是神乎其神。白崇禧站在幕後運籌帷幄,幾十萬大軍都不在話下,這份實力是值得肯定的。
抗日戰爭時,白崇禧的眼光同樣獨到,他提出的諸多大戰略,都極其符合中國國情,比如說「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取時間」「發展遊擊戰,配合正規站」「焦土抗戰」等等,都是相當有用的。只不過他一直得不到蔣介石的重用,由於白崇禧的桂系出身,老蔣對他不信任,因此他在解放戰爭中並沒有打過什麽大仗。
那麽排在前三的分別是誰?他們比「小諸葛」還要厲害?
盤點國軍十大猛將,前三名的軍事能力極其出眾,個個都是日軍的噩夢。
排在第三名的是王耀武,他在國民黨將領當中可謂是獨樹一幟,吃喝嫖賭樣樣不沾,也不對民眾巧取豪奪,是一位非常有原則的將領。他打仗的本事同樣很強,只不過在當年,他的許多功績都被安排到張靈甫下面,蔣介石為了不讓王耀武過於耀眼,特地將他的功勞分化。所以張靈甫雖然很出名,但是這裏的排名中並沒有他的位置,真正屬於他自己的功勞並不多,反而因為殺害妻子而盡人皆知。
王耀武抗戰的時候,打出了赫赫威名,讓日軍聞風色變,不管是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長沙會戰,他都活躍在其中,並且以身先士卒而聞名。萬家嶺戰役時,他率領部隊參加戰鬥,讓日軍傷亡四千多人。上高會戰時,王耀武更是打出了被何應欽稱為「最精彩之戰」的一場戰役,歷時25天,消滅了15000多名敵人,飛機也打落一架,大量日本高官斃命。他率領的那支74軍被譽為「抗日鐵軍」,足可見王耀武的本事。
雪峰山戰役中,王亞武再次重創日軍,消滅敵人有生力量28000多人,活抓17名軍官。解放戰爭時,王耀武也給我軍造成很大的困難,不過歷史的車輪是他一個人擋不住的,最終在濟南戰役中被我軍活捉。
排在第二位的是傅作義,他是一位眾人所熟知的將領,北平糊平起義,讓他在史書上留下筆墨濃重的痕跡。當時毛主席聽說傅作義起義後,他心中是大大松了一口氣的,畢竟這位將領的本事可不差。
傅作義是著名的愛國將軍,非常積極支持抗日,不顧自身的安危親自前往抗戰一線。當年保衛太原的戰役中,諸多高級將領都畏懼日軍,只有傅作義挺身而出,以兩個旅的主力,硬生生地將大量日軍給拖住,城門給攻破,那就來打巷戰,他親自率領著戰士,以視死如歸的精神與日軍進行白刃戰。
當時傅作義已經寫好了遺書,萬幸的是在他的努力下,衛立煌等人的部隊成功轉移,他也得到了蔣介石撤退的命令。這一戰,傅作義挫敗了日軍一路南下的企圖,讓他們哪怕占領了太原,都沒有力氣繼續前進。
傅作義還有著名的五原戰役,這是一場以弱勝強的反擊戰,史無前例地收復大量失土,震驚了中外。他的戰略眼光是連毛主席都認可的,抗美援朝戰爭之前,他堅定支持進入北韓,只有這樣才能打出新中國的未來,如此深謀遠慮,值得排在第二的位置。
而排在第一的猛將,就是國軍中消滅日本侵略者最多的將領,薛嶽。他在抗日戰爭時候的貢獻實在是太大了,持續在正面與日軍對抗。當時日本人囂張地表示要在三個月內踏平中國,卻被薛嶽擋在上海半年之久,大挫日軍的氣焰。
三次長沙會戰,日本侵略者一次比一次多,但都被薛嶽給擋了下來,僅僅是這三次戰役,薛嶽就消滅了10萬多名日軍。第四次長沙會戰雖然失利,但薛嶽同樣讓敵人傷亡6萬多人。可以說他就是國民黨抗日最猛的將領,讓日軍為之膽顫。薛嶽不僅獲得蔣介石獎勵的青天白日勛章,就連美國總統杜魯門都給了他一枚自由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