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赫魯曉夫下台之後,他對曾經的戰友說了一席話,字字戳心啊!

2024-01-26歷史

在蘇聯的歷史長河中,第三代領導人的權力鬥爭與政治危機一直是人們關註的焦點。作為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尼基塔·赫魯曉夫的統治歷程尤為引人註目。本文將透過時間線的形式,為您詳細講述赫魯曉夫在蘇聯的11年統治期間所經歷的重大事件和危機。

1953年,史太林去世後,蘇聯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作為史太林之後的領導人,尼基塔·赫魯曉夫試圖在國內外政策上進行一系列改革。然而,在那個時代,權力鬥爭異常激烈,赫魯曉夫的地位並不穩固。

1957年,赫魯曉夫遭遇了他統治蘇聯後的第一個重大危機。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岡諾域治等人組成同盟,企圖推翻赫魯曉夫的統治。在這關鍵時刻,朱可夫元帥出手相救,幫助赫魯曉夫度過了危機。然而,不久之後,赫魯曉夫卻以「拿破侖主義」的罪名罷免了曾經救過他的朱可夫。

盡管在1957年的危機中保住了權力,但赫魯曉夫的地位並未因此穩固。進入60年代,隨著年輕一代領導人的崛起,赫魯曉夫的統治再次面臨挑戰。1964年,一群年輕人如謝列平、波德戈爾內和布里茲涅夫等人開始發起對赫魯曉夫的不滿和挑戰。面對這些後生的指責,赫魯曉夫曾試圖反擊,但最終還是敗下陣來。

那麽,為何赫魯曉夫會在這場權力鬥爭中一敗塗地呢?事實上,早在1964年以前,赫魯曉夫就已經萌生退意。他從未打算像史太林那樣長期擔任最高領導人。據傳,赫魯曉夫原本計劃在1966年蘇共二十三大時退休。因此,面對1964年的政治危機,他選擇了束手就擒。

這場政治危機中,赫魯曉夫並非毫無還手之力。事實上,他曾像1957年一樣做出了頑強的反擊。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上,赫魯曉夫指出大家批評的一系列問題都是集體決策的結果,這讓謝列平等人啞口無言。如果赫魯曉夫能夠再組織一次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結果可能會朝著有利於他的方向發展。然而,他最終卻放棄了自救的行動。

這場政治危機中,赫魯曉夫的退讓並非毫無意義。早在危機爆發前,他已萌生退意。正是他的改革賦予了其他人平等的地位,給了謝列平、布里茲涅夫等人罷免自己的勇氣和權力。從這個角度來看,赫魯曉夫的退讓成為了他功績的一種體現。

丘吉爾曾說過:「他不僅不害怕(被罷免),反而以英國人民任何時候只要願意這樣做,他們就有把他們的政府撤換掉的權力而感到自豪」。此時的赫魯曉夫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正是他的改革給予了其他人挑戰自己權力的勇氣和權力。盡管赫魯曉夫在這場權力鬥爭中成為受害者,但他的悲劇結局也正是他功績的一種體現。